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皇 民1,2, 刘马群1, 王安华3, 郭廷喜4

(1.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河南郑州451191;2.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031; 3. 陕西省机械施工公

司路桥公司, 陕西西安710032; 4. 陕西煤化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21)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 大量的铁路、公路隧道以及城市地铁相继修建。然而, 国内外现有抗震规范中关于地下洞室等地下结构的条文都十分简略, 难以适应高烈度地震区地下洞室的建设发展。在对以往隧道震害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隧道震害破坏的主要形式, 并总结影响隧道震害的主要因素, 对当前隧道抗减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隧道; 震害; 破坏形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U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696(2010) 0120060203

The R esearch of Tunnel E arthqu ake Dam age Forms and R easons

HUAN G Min 1,2,L IU Ma 2qun 13, 4

(1.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 Civil , China ; 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 2ing , Southwest Jiaotong , 3. Bridge Company of Shanxi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mpany ,Xi ′an ; Construction Group Corporation , Xi ′an 710021, China )

Abstract :Wit h t he rapid develop ment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infrast ruct ure , many railways , highways and city subway t unnels have been built. However , existing seismic norms abo ut underground t unnels and ot her underground st ruct ures of t he p rovisions are too briefly at home and abroad , which cannot adapt to t he develop ment of underground caverns at t he high intensity eart hquake zone const ruction. Based on t he research of t unnel eart hquake damage , t his paper analyzes t he main forms of t unnel damage , and summari 2zes t he reasons of t unnel damage , which have important inst ructing role for t unnel aseismic design. K ey w ords :t unnel ; eart hquake damage ; forms of damage ; reasons of damage

  1995年以前, 抗震工程学者曾指出:关于地下

结构, 虽然迄今为止尚无严重震害事例, 但从地下结构受震破坏的经验来看, 可以设想这类结构今后仍有可能出现震害, 设计时对此应有必要的充分准备。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 许多地下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特别是部分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受到严重破坏。正是由于不断出现的隧道震害, 人们开始对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初步研究表明, 地下结构具有不同于地面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破坏特征, 在某些情况下, 同样会产生严重甚至强于地面结构的破坏。

1 隧道结构震害实例

20世纪全球发生过许多地震, 对地下结构造成

收稿日期:20092062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187) ; 国家自然科学主

任基金(50848020)

作者简介:皇 民(1975-) , 男, 讲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隧道地

下工程抗减震分析.

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从而为深入研究隧道震害机理提供了大量必要而宝贵的资料。以下列举了具有代表性, 反映了绝大多数隧道破坏形式的地震灾害[124]。

1995年日本阪神发生7. 2级地震, 在地震区有100多座隧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神户市地下铁道多数车站有震害现象发生, 特别是大开站和止泽站, 破坏最为严重, 混凝土中柱开裂倒塌、顶板和楼板断裂坍塌、侧墙开裂等破坏现象随处可见。大开车站地表面是28号国道, 在长100m 、宽30m 的范围内, 路面发生3~4m 下沉, 在沿地铁线路的表面出现了连续几十米长的裂缝。山阳新干线的新神户站的东西两侧六甲隧道横切六甲断层系, 穿过活

 第1期皇 民, 等: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断层, 隧道的水泥内壁有100处裂缝。隧道内检查通道在百米范围内出现裂缝, 但线路都没有发生异常情况。归纳区间隧道的破坏形式, 主要是裂缝, 其中多为侧墙中间的轴向弯曲裂缝。在接头处也有损害, 混凝土脱落, 钢筋外露以及竖向的裂缝, 在破坏较为严重处, 中柱的上下端也有损坏。

1999年台湾省集集地震后, 对总共57座隧道作出的系统调查发现,49座隧道受到了衬砌混凝土块龟裂、掉落, 甚至钢筋弯曲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台湾省中部距离发震断层25km 范围内的44座受损隧道中, 严重受损者占25%, 中等受损者占20%, 轻微受损者占55%, 并且隧道的破坏与地质条件、隧道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5. 12地震致使多条交通线特别是宝成铁路及都汶高速公路上多座隧道严重损坏, 衬砌开裂变形, 洞口仰坡大面积塌方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宝成线宝鸡—广元段323座隧道有31座隧道在5・12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震害率占隧道总数的9. 6%, 为:其中洞口边仰坡落石104; 棚洞损坏2座; 13座。另外, 重, 2000多米洞壁大面积破碎、开裂, 隧道路面也被挤压变形, 整座隧道被连续的大塌方拦腰断成5截, 工程的损毁率达80%。

致衬砌塌方。其开裂破坏又可分为纵向裂损(见图3) 、横向裂损(见图4) 、裂损(见图5) 、底板裂损(见图6)

2 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

通过对大量隧道震害的调查, 可以发现隧道破坏的主要形式如下所述[5]。2. 1 衬砌的剪切移位

当隧道建在断层破碎带上时, 常常会发生这种形式的破坏, 如图1所示

图1 衬砌的剪切破坏

2. 2 边坡破坏造成隧道结构破坏

破坏模式如图2所示, 多发生于傍山偏压隧道。

2. 3 衬砌破坏

由于衬砌属于刚性支护, 抗弯剪能力较低, 地震中比较容易发生开裂破坏, 在高烈度地区甚至会导

交通科技与经济           第12卷 

2. 4 边墙破坏3. 3 地层岩性及地质条件的影响

图7为由于显著的边墙向内变形而造成的隧道破坏示意图

图7 边墙变形破坏

2. 5 隧道洞口塌方

隧道洞口塌方是一种常见的隧道震害, 隧道洞

身主体结构抗震能力较强, 其在地震中一般为开裂或变形, 较少有隧道洞身结构完全塌方的震害, 但隧道洞口由于受围岩约束作用较小, 一般为浅埋且围岩风化破碎, 比较容易发生衬砌开裂或洞口塌方, 并堵塞隧道洞口, 造成交通瘫痪。

3 3. 1 度。一次地震对地面的影响程度除了震级以外, 主要还与震中距和震源深度有关。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地面及房屋建筑物等工程结构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它为震级和震中距的综合参数, 人们通常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各地区所遭受的地震影响程度, 也就是说震级越大, 震中距越小, 震源深度越浅, 地震烈度就越大。

Sunil Sharma 和Willian R. J udd [6]在1992年统计了隧道震害的情况, 研究表明隧道大部分破坏是震级大于7级的地震, 而且震级越大, 隧道破损的程度也就越大。有71%的破坏震中距小于25km , 而且破坏的实例中有将近75%的震中距在50km 以内。

因此, 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 隧道遭受破坏的几率就越大, 且破损程度也会增加。3. 2 埋深的影响

Sunil Sharma 对隧道及地下结构埋深对地震的影响进行研究, 他统计了132例遭受震害的地下结构, 研究表明:隧道埋深大于50m 时破坏程度明显减小, 在300m 以下没有严重的破坏, 而且受破坏的地下洞室有35%的深度小于50m 。

因此, 地下结构的震动变形受周围岩土体的约束作用显著, 并且随着地下结构埋深的增加, 隧道受到震害的几率也越来越小。

由于各种地层岩性的阻尼和地层性质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 地层岩性对地震波的传播及地下建筑结构地震动力响应有很大的影响。Sunil Sharma 统计了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和松软堆积物等不同岩石类型的隧道破坏。在所有破坏案例中, 卵砾石隧道中有79%的比例遭破坏, 占全部破坏案例的12%; 沉积岩隧道中有73%的比例遭破坏, 占全部破坏案例的12%; 火成岩隧道中有42%的比例遭破坏, 占全部破坏案例的16%; 变质岩隧道中有11%比例遭破坏, 占全部破坏案例的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松散堆积物由于地质条件较差, 阻尼比较大, 因此, 在这种围岩中隧道容易在地震动力作用下产生破坏。3. 4 地下结构模式的影响

Dowding 和Rozen [71,81]统计的71座铁路隧道其中厚40cm 的的为38%, 厚20cm 的除此之外, 在结构断面形状和刚度发生明显变化的部位也容易发生破坏。墨西哥地震中发生的盾构法隧道与竖井连接部的环间织栓被剪断即是由于结构断面的急剧变化而使不同断面处产生了不同响应的结果。因此, 地下结构与竖井、楼房等的结合部, 地下结构断面发生突变处, 地下与地面结构的交界处如隧洞的进出口部位, 隧洞的转弯部位及两洞相交部位和紧急避车带等都是抗震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郑永来, 杨林德. 地下结构震害与抗震对策[J].工程抗

震,1999(4) :23228.

[2]潘昌实. 隧道地震灾害综述[J].隧道及地下工程,1990, 11(2) :129.

[3]潘昌实. 隧道及地下结构物抗震问题的研究概况[J].世

界隧道,1996(5) :7216.

[4]路仕洋. 宝成铁路宝鸡—广元段隧道震害的调查与分析[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8(6) :59261.

[5]王秀英, 刘维宁, 张 弥. 地下结构震害类型及机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1) :55258.

[6]Sunil Sharma , Willian R. J udd. 地震对地下工程的破坏[J].雷谦荣译. 地下空间,1992(4) :3352344.

[7]DowingC. H. Earth quake stability of rock tunnel [J].

Tunnels and Tunnelling. J une ,1979,15220.

[8]DowingC. H. and Rozen A. Damage to rock tunnels f rom earthquakes shaking[J].Journal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 2neering division. ASCE ,104,1978,1752191.

[责任编辑:王 欣]

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皇 民1,2, 刘马群1, 王安华3, 郭廷喜4

(1.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河南郑州451191;2.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031; 3. 陕西省机械施工公

司路桥公司, 陕西西安710032; 4. 陕西煤化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21)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 大量的铁路、公路隧道以及城市地铁相继修建。然而, 国内外现有抗震规范中关于地下洞室等地下结构的条文都十分简略, 难以适应高烈度地震区地下洞室的建设发展。在对以往隧道震害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隧道震害破坏的主要形式, 并总结影响隧道震害的主要因素, 对当前隧道抗减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隧道; 震害; 破坏形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U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696(2010) 0120060203

The R esearch of Tunnel E arthqu ake Dam age Forms and R easons

HUAN G Min 1,2,L IU Ma 2qun 13, 4

(1.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 Civil , China ; 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 2ing , Southwest Jiaotong , 3. Bridge Company of Shanxi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mpany ,Xi ′an ; Construction Group Corporation , Xi ′an 710021, China )

Abstract :Wit h t he rapid develop ment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infrast ruct ure , many railways , highways and city subway t unnels have been built. However , existing seismic norms abo ut underground t unnels and ot her underground st ruct ures of t he p rovisions are too briefly at home and abroad , which cannot adapt to t he develop ment of underground caverns at t he high intensity eart hquake zone const ruction. Based on t he research of t unnel eart hquake damage , t his paper analyzes t he main forms of t unnel damage , and summari 2zes t he reasons of t unnel damage , which have important inst ructing role for t unnel aseismic design. K ey w ords :t unnel ; eart hquake damage ; forms of damage ; reasons of damage

  1995年以前, 抗震工程学者曾指出:关于地下

结构, 虽然迄今为止尚无严重震害事例, 但从地下结构受震破坏的经验来看, 可以设想这类结构今后仍有可能出现震害, 设计时对此应有必要的充分准备。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 许多地下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特别是部分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受到严重破坏。正是由于不断出现的隧道震害, 人们开始对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初步研究表明, 地下结构具有不同于地面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破坏特征, 在某些情况下, 同样会产生严重甚至强于地面结构的破坏。

1 隧道结构震害实例

20世纪全球发生过许多地震, 对地下结构造成

收稿日期:20092062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187) ; 国家自然科学主

任基金(50848020)

作者简介:皇 民(1975-) , 男, 讲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隧道地

下工程抗减震分析.

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从而为深入研究隧道震害机理提供了大量必要而宝贵的资料。以下列举了具有代表性, 反映了绝大多数隧道破坏形式的地震灾害[124]。

1995年日本阪神发生7. 2级地震, 在地震区有100多座隧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神户市地下铁道多数车站有震害现象发生, 特别是大开站和止泽站, 破坏最为严重, 混凝土中柱开裂倒塌、顶板和楼板断裂坍塌、侧墙开裂等破坏现象随处可见。大开车站地表面是28号国道, 在长100m 、宽30m 的范围内, 路面发生3~4m 下沉, 在沿地铁线路的表面出现了连续几十米长的裂缝。山阳新干线的新神户站的东西两侧六甲隧道横切六甲断层系, 穿过活

 第1期皇 民, 等: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断层, 隧道的水泥内壁有100处裂缝。隧道内检查通道在百米范围内出现裂缝, 但线路都没有发生异常情况。归纳区间隧道的破坏形式, 主要是裂缝, 其中多为侧墙中间的轴向弯曲裂缝。在接头处也有损害, 混凝土脱落, 钢筋外露以及竖向的裂缝, 在破坏较为严重处, 中柱的上下端也有损坏。

1999年台湾省集集地震后, 对总共57座隧道作出的系统调查发现,49座隧道受到了衬砌混凝土块龟裂、掉落, 甚至钢筋弯曲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台湾省中部距离发震断层25km 范围内的44座受损隧道中, 严重受损者占25%, 中等受损者占20%, 轻微受损者占55%, 并且隧道的破坏与地质条件、隧道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5. 12地震致使多条交通线特别是宝成铁路及都汶高速公路上多座隧道严重损坏, 衬砌开裂变形, 洞口仰坡大面积塌方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宝成线宝鸡—广元段323座隧道有31座隧道在5・12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震害率占隧道总数的9. 6%, 为:其中洞口边仰坡落石104; 棚洞损坏2座; 13座。另外, 重, 2000多米洞壁大面积破碎、开裂, 隧道路面也被挤压变形, 整座隧道被连续的大塌方拦腰断成5截, 工程的损毁率达80%。

致衬砌塌方。其开裂破坏又可分为纵向裂损(见图3) 、横向裂损(见图4) 、裂损(见图5) 、底板裂损(见图6)

2 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

通过对大量隧道震害的调查, 可以发现隧道破坏的主要形式如下所述[5]。2. 1 衬砌的剪切移位

当隧道建在断层破碎带上时, 常常会发生这种形式的破坏, 如图1所示

图1 衬砌的剪切破坏

2. 2 边坡破坏造成隧道结构破坏

破坏模式如图2所示, 多发生于傍山偏压隧道。

2. 3 衬砌破坏

由于衬砌属于刚性支护, 抗弯剪能力较低, 地震中比较容易发生开裂破坏, 在高烈度地区甚至会导

交通科技与经济           第12卷 

2. 4 边墙破坏3. 3 地层岩性及地质条件的影响

图7为由于显著的边墙向内变形而造成的隧道破坏示意图

图7 边墙变形破坏

2. 5 隧道洞口塌方

隧道洞口塌方是一种常见的隧道震害, 隧道洞

身主体结构抗震能力较强, 其在地震中一般为开裂或变形, 较少有隧道洞身结构完全塌方的震害, 但隧道洞口由于受围岩约束作用较小, 一般为浅埋且围岩风化破碎, 比较容易发生衬砌开裂或洞口塌方, 并堵塞隧道洞口, 造成交通瘫痪。

3 3. 1 度。一次地震对地面的影响程度除了震级以外, 主要还与震中距和震源深度有关。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地面及房屋建筑物等工程结构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它为震级和震中距的综合参数, 人们通常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各地区所遭受的地震影响程度, 也就是说震级越大, 震中距越小, 震源深度越浅, 地震烈度就越大。

Sunil Sharma 和Willian R. J udd [6]在1992年统计了隧道震害的情况, 研究表明隧道大部分破坏是震级大于7级的地震, 而且震级越大, 隧道破损的程度也就越大。有71%的破坏震中距小于25km , 而且破坏的实例中有将近75%的震中距在50km 以内。

因此, 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 隧道遭受破坏的几率就越大, 且破损程度也会增加。3. 2 埋深的影响

Sunil Sharma 对隧道及地下结构埋深对地震的影响进行研究, 他统计了132例遭受震害的地下结构, 研究表明:隧道埋深大于50m 时破坏程度明显减小, 在300m 以下没有严重的破坏, 而且受破坏的地下洞室有35%的深度小于50m 。

因此, 地下结构的震动变形受周围岩土体的约束作用显著, 并且随着地下结构埋深的增加, 隧道受到震害的几率也越来越小。

由于各种地层岩性的阻尼和地层性质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 地层岩性对地震波的传播及地下建筑结构地震动力响应有很大的影响。Sunil Sharma 统计了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和松软堆积物等不同岩石类型的隧道破坏。在所有破坏案例中, 卵砾石隧道中有79%的比例遭破坏, 占全部破坏案例的12%; 沉积岩隧道中有73%的比例遭破坏, 占全部破坏案例的12%; 火成岩隧道中有42%的比例遭破坏, 占全部破坏案例的16%; 变质岩隧道中有11%比例遭破坏, 占全部破坏案例的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松散堆积物由于地质条件较差, 阻尼比较大, 因此, 在这种围岩中隧道容易在地震动力作用下产生破坏。3. 4 地下结构模式的影响

Dowding 和Rozen [71,81]统计的71座铁路隧道其中厚40cm 的的为38%, 厚20cm 的除此之外, 在结构断面形状和刚度发生明显变化的部位也容易发生破坏。墨西哥地震中发生的盾构法隧道与竖井连接部的环间织栓被剪断即是由于结构断面的急剧变化而使不同断面处产生了不同响应的结果。因此, 地下结构与竖井、楼房等的结合部, 地下结构断面发生突变处, 地下与地面结构的交界处如隧洞的进出口部位, 隧洞的转弯部位及两洞相交部位和紧急避车带等都是抗震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郑永来, 杨林德. 地下结构震害与抗震对策[J].工程抗

震,1999(4) :23228.

[2]潘昌实. 隧道地震灾害综述[J].隧道及地下工程,1990, 11(2) :129.

[3]潘昌实. 隧道及地下结构物抗震问题的研究概况[J].世

界隧道,1996(5) :7216.

[4]路仕洋. 宝成铁路宝鸡—广元段隧道震害的调查与分析[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8(6) :59261.

[5]王秀英, 刘维宁, 张 弥. 地下结构震害类型及机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1) :55258.

[6]Sunil Sharma , Willian R. J udd. 地震对地下工程的破坏[J].雷谦荣译. 地下空间,1992(4) :3352344.

[7]DowingC. H. Earth quake stability of rock tunnel [J].

Tunnels and Tunnelling. J une ,1979,15220.

[8]DowingC. H. and Rozen A. Damage to rock tunnels f rom earthquakes shaking[J].Journal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 2neering division. ASCE ,104,1978,1752191.

[责任编辑:王 欣]


相关内容

  • 隧道工程论文
  • 西南大学 <地下结构与隧道工程>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学 专 年 姓 学 城市地铁抗震分析 院: 工程技术学院 业:土木工程 级:201 级 名: 号: 22 2016年6月25日 目录 [摘要].............................................. ...

  • 电大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 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基础形式 下列不是地层年代单位的是 代 下列不是地质年代单位的是 统 下列哪项为地质年代单位?纪 下列有关平行不整合接触说法正常的一项是 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 ...

  • 大学毕业生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浅层.超浅层物探方法应用现状分析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SHALLOW AND ULTRA SHALLOW GEOPHYSICAL METHOD APPLICATION 学院(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摘要 随着中国工程施工的 ...

  • 自然地理考试试题总结
  •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工程地质条件 二.简答题 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 第一章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河流阶地:2.风化壳:3.风化作用:4.变质作用:5.地质作用:6.岩浆作用:7.地震作用?:8.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二.填空 1.岩石 ...

  • 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 浅谈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一.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的重要性 隧道勘测的目的是为确定隧道位置.施工方法和支护.衬砌类型等技术方案,对隧道地处范围内的地形.地质状况,以及对地下水的分布和水量等水文情况要进行勘测,查明隧道施工地点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围岩稳定性,为公路路线必选和工程 ...

  • 地铁车站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及必要性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地铁车站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及必要性 曹萌芽 苏云肖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133 摘要:针对我国商缺少完善的地铁下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在分析目前我国地铁等地下结构抗震研究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需要解决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抗震设计:计算 ...

  • 地理答题技巧
  •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 1. 经纬度计算:① 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 1小时,经度相差1°:② 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 ③ 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④ 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 1°经线长=111km: 1° ...

  • 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
  • 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 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 a ).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 地质作用 D.地壳运动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 d ). A.大气圈 B.水圈 ...

  • 爆破施工对邻近隧道安全的影响
  • 北 0291(2014)04-0090-07文章编号:1673- 京交通大学学报第38卷 DOI :10.11860/j.issn.1673_0291_2014.04.016 爆破施工对邻近隧道安全的影响 12 钱耀峰,王星华 (1.中国铁建青岛蓝色硅谷项目指挥部,山东青岛320000:2.中南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