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研究

  摘 要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高等院校的教育中,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指导高等院校的自身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是实现教育进步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更好发展的核心问题。就高校教育现状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学中对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以后的高校教育技术不断创新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高校教育;现代教育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11-03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崭新时代,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人才是未来世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强国先强人,我国的高校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这将是关系到国家振兴发展以及世界大国地位不断稳固提升的关键性问题。如何建设好高校,开辟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高校各专业在适应社会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在潜力,是摆在从事高校教育和关心国家人才培养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标志着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都因此发生巨大的变革。另外,高校规模要不断地扩大以及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也都越来越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给予支撑。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全国高校教学的实践应用中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重视。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它在实践应用中会有哪些问题出现?这正是本文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并且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此来具体运用于教学领域。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1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问题  1.1 尚未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想改变一种模式,必须先从观念改变起,一味地讲究形式的改变也是无济于事的。对于高校的现代教育来说也是一样的,必须从教育观念改变,意识改变形态,这样教育形式也会随着改变。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恰恰使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得到改变,同时也促进教育内容、教材形态、教学形势都发生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行之处是它坚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它不再是教师一味地讲课,学生被动地被灌输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打开了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辅助教学,实现师生双向交流的教学新世界的大门。教育系统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并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发展,教师在此也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真正的主体是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能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实践,诸如很多学校已经设置了较多的多媒体教室,开展信息化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授课和传授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从此改变,教育模式从此实现了现代化。要想实现现代教育化,关键还是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  就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来看,很多学校已经具备了较为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条件,并且注重计算机相应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培养,但是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上机操作的考核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那就是当下中国教育考试的传统模式——笔试答题的方式。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往往还是通过最终的考核评价的分数来进行反应,这完全是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的表现,实现现代化的仅仅是在形式上、设备上、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上。其实无论硬件设备多么完善,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得到了怎样的改进,如果没有新的教育理念产生和采纳应用,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现代教育化,现代教育化只会成为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教育技术,而高校的教育还是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进。这也是全国高校要实现现代教育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1.2 教学模式尚未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子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讲解的过程,从而排斥了课堂知识传授之外其他的一切活动,忽视了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自身理解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很难培养创新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只是具备了应试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它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元化的、全面的,而不仅仅是拿出来可以考试的,在实践中却缺乏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所以要想中国更好地发展,社会更好地进步,就需要现代的高校培养出更多多元化、高素质、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当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高校中得到普遍的运用,在高校中能随处可见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这就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如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模式。然而哲学中讲究从本质上看问题,从现代高校教育的本质上观察,还是会发现很多的问题,诸如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授课的改变仅仅是将黑板上的知识转移到多媒体上,把粉笔换成电子笔,在课程中把以往运用黑板、粉笔灌输式教育换成运用课件电子版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复制,并没有真正地改变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也没有真正地起作用,纯粹的治标不治本。这样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应用反而增添了教师的负担,而不是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性质,真正意义上讲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实施的是传统教育模式。  1.3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现代高校已经普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但是从教师实施的过程中和教学质量来看状况还是不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育信息化在高校中的实施,主要表现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在当代,高校普遍重视的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针对现在大多数教师来说,不是光有知识量,能够写一黑板漂亮的粉笔字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是应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熟练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对学生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的大脑不断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如PowerPoint、Authorware等都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教师应该很好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使用比例、使用方法、使用要求、使用时数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去不断地发现并解决。

  2)在教学中,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授课,但备课不充足,投入较低,相关课程资料整合研究较少,也是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被大多数教师仅仅是当做代替黑板或者教材的转换工具,教学信息的设计几乎看不到,所起到的作用基本没有体现出来。在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是助学还是助教,作为课件制作者对于这一点并不是很清楚和明朗。  3)现代大多数高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或者是激励根本不到位,在实际中缺少对人才的评价和评判标准,没有建立标准合适的评价指标。教师的流动与高校的扩充使得高校教师的就业环境宽松,从而增加了高校教师教学的惰性,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的实施,导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2 解决高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的措施  2.1 有效地加强对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  我国的高校教师中年轻教师较少,很多优秀的教育者都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以前便存在的,他们的教育工作在浩浩荡荡的教育改革中存在很大的难度,一方面他们具有真才实学,是教育的核心,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操作技术。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应当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教师进行现代电子化教学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利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现代教育理念的灌输,充分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给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操作的同时,也向他们展示国外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与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传统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通过培训,让全体教师都能够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技巧,从而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更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的进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2 改革教学体制  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要进行全新的教学体制改革,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规范合理的教学大纲,增加更多实用的教学内容,相应的要减少课时量。这是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授课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吸收知识和能量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授课,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力。粉笔授课所浪费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有效地挖掘学生自身思考的能力,这样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才能体现出主动地位。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具体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最明显的就是单位时间传递的教学信息量不断地增加。为此在制定新的教育教学计划的时候,在教学内容不被压缩且能够增加的情况下,适当地减少一些课时量,这也是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更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一个方法。  2.3 加大对现代教育设备的投资,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  现代高校都注重学校的硬件设备,不再是单纯地追求软件设施的提高。高校在加大现代教育设备的投资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给每个教室配备现代教育硬件设施设备,现代教育设备的配备也是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障。在教育系统中,高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在教室中配备不同的多媒体设备,这样才能方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要不定期地对教师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进行抽查,调查教师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使教师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育教学,把课程更直观、更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受益。  另外,将现代教育设备的应用与教师的评奖、晋升职称等有效地结合起来,迫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也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在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3 结语  在信息化发展的当代社会中,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可行方法之一,它不断推动高校实行素质教育和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且也是建立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问题所在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加强高校的现代化教育,让全国的高校更快地实现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中的实践应用本质上并没有体现出教育的信息化应用,但是能够不断地推动我国的高校教育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并指明一个进一步改革的方向。通过现代先进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重新树立高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最终更好地促进我国的高校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海鹰,吴俏燕,纪凤仙.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甘肃科技,2011(8):179-180.  [2]段惠琼.江西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报业,2011(10):112-113.  [3]张奇,何利,魏居作.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对策[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1(1):31-33.  [4]曹会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2(1):82,211.  [5]陈英文.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5-57.  [6]陈晓伟,胡菁.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1(6):142-144.

  摘 要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高等院校的教育中,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指导高等院校的自身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是实现教育进步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更好发展的核心问题。就高校教育现状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学中对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以后的高校教育技术不断创新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高校教育;现代教育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11-03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崭新时代,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人才是未来世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强国先强人,我国的高校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这将是关系到国家振兴发展以及世界大国地位不断稳固提升的关键性问题。如何建设好高校,开辟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高校各专业在适应社会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在潜力,是摆在从事高校教育和关心国家人才培养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标志着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都因此发生巨大的变革。另外,高校规模要不断地扩大以及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也都越来越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给予支撑。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全国高校教学的实践应用中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重视。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它在实践应用中会有哪些问题出现?这正是本文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并且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此来具体运用于教学领域。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1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问题  1.1 尚未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想改变一种模式,必须先从观念改变起,一味地讲究形式的改变也是无济于事的。对于高校的现代教育来说也是一样的,必须从教育观念改变,意识改变形态,这样教育形式也会随着改变。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恰恰使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得到改变,同时也促进教育内容、教材形态、教学形势都发生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行之处是它坚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它不再是教师一味地讲课,学生被动地被灌输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打开了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辅助教学,实现师生双向交流的教学新世界的大门。教育系统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并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发展,教师在此也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真正的主体是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能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实践,诸如很多学校已经设置了较多的多媒体教室,开展信息化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授课和传授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从此改变,教育模式从此实现了现代化。要想实现现代教育化,关键还是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  就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来看,很多学校已经具备了较为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条件,并且注重计算机相应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培养,但是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上机操作的考核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那就是当下中国教育考试的传统模式——笔试答题的方式。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往往还是通过最终的考核评价的分数来进行反应,这完全是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的表现,实现现代化的仅仅是在形式上、设备上、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上。其实无论硬件设备多么完善,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得到了怎样的改进,如果没有新的教育理念产生和采纳应用,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现代教育化,现代教育化只会成为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教育技术,而高校的教育还是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进。这也是全国高校要实现现代教育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1.2 教学模式尚未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子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讲解的过程,从而排斥了课堂知识传授之外其他的一切活动,忽视了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自身理解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很难培养创新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只是具备了应试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它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元化的、全面的,而不仅仅是拿出来可以考试的,在实践中却缺乏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所以要想中国更好地发展,社会更好地进步,就需要现代的高校培养出更多多元化、高素质、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当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高校中得到普遍的运用,在高校中能随处可见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这就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如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模式。然而哲学中讲究从本质上看问题,从现代高校教育的本质上观察,还是会发现很多的问题,诸如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授课的改变仅仅是将黑板上的知识转移到多媒体上,把粉笔换成电子笔,在课程中把以往运用黑板、粉笔灌输式教育换成运用课件电子版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复制,并没有真正地改变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也没有真正地起作用,纯粹的治标不治本。这样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应用反而增添了教师的负担,而不是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性质,真正意义上讲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实施的是传统教育模式。  1.3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现代高校已经普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但是从教师实施的过程中和教学质量来看状况还是不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育信息化在高校中的实施,主要表现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在当代,高校普遍重视的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针对现在大多数教师来说,不是光有知识量,能够写一黑板漂亮的粉笔字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是应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熟练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对学生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的大脑不断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如PowerPoint、Authorware等都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教师应该很好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使用比例、使用方法、使用要求、使用时数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去不断地发现并解决。

  2)在教学中,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授课,但备课不充足,投入较低,相关课程资料整合研究较少,也是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被大多数教师仅仅是当做代替黑板或者教材的转换工具,教学信息的设计几乎看不到,所起到的作用基本没有体现出来。在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是助学还是助教,作为课件制作者对于这一点并不是很清楚和明朗。  3)现代大多数高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或者是激励根本不到位,在实际中缺少对人才的评价和评判标准,没有建立标准合适的评价指标。教师的流动与高校的扩充使得高校教师的就业环境宽松,从而增加了高校教师教学的惰性,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的实施,导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2 解决高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的措施  2.1 有效地加强对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  我国的高校教师中年轻教师较少,很多优秀的教育者都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以前便存在的,他们的教育工作在浩浩荡荡的教育改革中存在很大的难度,一方面他们具有真才实学,是教育的核心,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操作技术。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应当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教师进行现代电子化教学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利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现代教育理念的灌输,充分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给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操作的同时,也向他们展示国外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与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传统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通过培训,让全体教师都能够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技巧,从而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更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的进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2 改革教学体制  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要进行全新的教学体制改革,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规范合理的教学大纲,增加更多实用的教学内容,相应的要减少课时量。这是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授课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吸收知识和能量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授课,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力。粉笔授课所浪费的时间正好可以用来有效地挖掘学生自身思考的能力,这样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才能体现出主动地位。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具体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最明显的就是单位时间传递的教学信息量不断地增加。为此在制定新的教育教学计划的时候,在教学内容不被压缩且能够增加的情况下,适当地减少一些课时量,这也是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更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一个方法。  2.3 加大对现代教育设备的投资,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  现代高校都注重学校的硬件设备,不再是单纯地追求软件设施的提高。高校在加大现代教育设备的投资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给每个教室配备现代教育硬件设施设备,现代教育设备的配备也是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障。在教育系统中,高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在教室中配备不同的多媒体设备,这样才能方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要不定期地对教师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进行抽查,调查教师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使教师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育教学,把课程更直观、更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受益。  另外,将现代教育设备的应用与教师的评奖、晋升职称等有效地结合起来,迫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也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在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3 结语  在信息化发展的当代社会中,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可行方法之一,它不断推动高校实行素质教育和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且也是建立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问题所在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加强高校的现代化教育,让全国的高校更快地实现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中的实践应用本质上并没有体现出教育的信息化应用,但是能够不断地推动我国的高校教育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并指明一个进一步改革的方向。通过现代先进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重新树立高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最终更好地促进我国的高校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海鹰,吴俏燕,纪凤仙.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甘肃科技,2011(8):179-180.  [2]段惠琼.江西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报业,2011(10):112-113.  [3]张奇,何利,魏居作.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对策[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1(1):31-33.  [4]曹会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2(1):82,211.  [5]陈英文.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5-57.  [6]陈晓伟,胡菁.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1(6):142-144.


相关内容

  • _农业网络信息_2011年总目次
  • <农业网络信息>2011年总目次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探析 苏建英蔡立(83) 郭 凌(85) 第1期 高校图书馆和谐阅览环境的构建 基于读者信息行为规律的信息服务管理策略构建高校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的意义与作用 综述与专论 基于三网融合的农村科技远程服务平台构建 任玉珍(88) 贺兰 ...

  • 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实践路径 ---基于博耶的"多域学术观"
  • 一.问题的提出 姜洁 自2013年6月28日全国35家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单位共同组建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以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问题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

  • 2017年度省规划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序号编号12017CG0757722017CG0761632017CG0763142017CG0766352017CG0769562017CG0769972017CG0773382017CG0773992017CG[1** ...

  •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现就开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高举 ...

  • 高校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
  • 高校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 谷千军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北京,100081 [email protected] 摘要:创新不仅是当代社会的主题,也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现代教育的形态,也更多地推动 ...

  • 论地方转型高校应用型教师能力的提升
  • 论地方转型高校应用型教师能力的提升 陈立万 向春荣谢昆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应用型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机制体制建设.教师转型.人才引进.兼职队伍建设以及应用型教学团队构建等完善途径,对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转型 应用型教师队伍 教学 ...

  • 工程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柔性化管理在年轻护 ...

  • 高校转型发展
  • 高校转型发展的几点看法 李世 高校转型是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热门话题".转型的目的是通过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的重构来带动办学模式.办学策略等的系统化创新,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学院学生的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思想本质就是 ...

  •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思考
  • 教育管理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思考 洪涛 ·南京(南京晓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D267中图分类号:摘 要 文献标识码:A 210017)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34-0172-04 1.1高校党建工作创新面临全球化挑战 全球化作为宏观环境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