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内涵

  对于如何理解人性、规定人性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角度去规定人性,认为人性就是人区别于物的特性。人性是后天形成的,包含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自然属性不等同于动物性。不少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人的实践性出发去理解人性,认为实践性是人性主要内容,实践是历史的、变化的,因此人性也是历史的、变化的。陶富源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性质,是作为人的本质特性的社会实践性及其所派生的其他种种一般的人性:人的社会性与人的自然性、人的能动性与人的受动性、人的现实性与人的理想性、人的自觉性与人的自发性、人的理性与人的非理性等的统一。这些一般的人性都是作为人的社会实践性这一根本人性的表现。他指出人性还有其特殊性即指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类”的人性、群体人性、个人人性。因此,人性具有复杂性和变动性。[1]陆剑杰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关系具有双重性,实质上是人的实践本性的矛盾性使然。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超越了自然对象的规定,而且创造性地形成了有别于自然对象规律的独特规定。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了人的本性实质性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性就是实践。[2]高清海指出,人是一种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经过实践,人与自然分化出来,又经过与自然的对立,复与自然结为一体。人是否定之否定的存在,是多重性、多义性、多向性、多面性的存在系统,绝非单义、单一、单纯的存在。人存在于自我、小我、大我之中,具有生命性、非生命性、超生命性多重本质;表现为个体、群体、类体等多重形态;分属自然、社会、精神等多重本性。[3]另一种观点对于人性内涵的认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不是从人与动物区别的角度去规定人性,相反是从人与动物相同的属性去规定人性。认为人性主要是指自然属性,是人生而固有的,主要的是与其他动物相同的特性,因而人性是不可改变的。王海明认为:人性是一切人所具有的普遍的、必然的、不可改变的属性。普遍的、必然的、不可改变的属性存在于变化的、特殊的、偶然的属性之中。前者是人性的“体”,是人性的内容,后者是人性的“用”,是人性的表现形式。人性是不变与变化的统一体。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属性。一方面是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另一方面是人生而固有的社会本性(不是社会属性,笔者加)。人性既包含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性,亦即人的特性;又包含人与其他动物共同的属性,亦即动物性。[4]俞吾金也认为,人性指的是人的先天的、自然的属性,而不包括后天的社会属性。他指出人性作为人的自然属性,恰恰应该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同的特性。即在“食色”方面的自然的欲望,这些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就其可能性而言是无限的。人性与其他动物的特性有相同之处,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属性。[5]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对于人性的内涵认识要从新的角度考察,为此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陈瑛教授提出人性不应该是人存在的静态描述而应是动态描述。他指出人性形而上的界说的结论应该是:追求生存优越并在生存生活中附有一定的道德属性。人性主要指从自我出发去追求生存优越,也指一定时空范围内一定的人超越自身的利益而追求自身所寄寓的社会的生存优越,追求他者的生存优越。[6]一些学者认为要从整体上认识人性。张廷文认为人性即人的属性,它包括道德侧面和智能侧面;先天的决定性和后天的可塑性;生物性和社会性、受动性和主动性;人性多因素协调一致的内在统一性和各因素相互对立的二重性或多重性;不仅要看到各种不同人性观之间的差异,更主要的是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充,并将之放在一个整体中进行把握,形成对人性的整体认识。[7]张宏提出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认识人性及其本质,把人性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看待形成对人性的系统认识。他指出人性系统存在论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性存在的整体性,表现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的属性是统一的整体;人的普遍的一般属性同人的特殊属性及个性是统一的整体。(2)人性的结构与功能。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有些属于结构属性,有些属于功能属性,两方面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结的。(3)人性的动态开放性,人性虽是人的内在的规定性,但它与外部环境存在着“输入和输出”的变换,这种变换会引起结构质或功能质的改变。[8]   对马克思主义“人性”的理解,历来的学者都有一定的误解,认为“人性”是后天的,但这造成了一定的矛盾,第一,任何事物一旦产生、一旦存在,它就具有自己的本性,而且这种本性是它固有的,它与该事物是共在的。譬如水只要它出现、它存在,就具有自己的本性。如果认为它产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没有自己的本性,只在以后的自身变化中才逐步获得它的本性。这种观点显然不符合实际。与此类同,人的本性也应该与人共存共亡。人一旦产生,就应该有自己的本性;如果没有人的本性,那么它就不是“人”。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性或本质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所决定,这种固有矛盾只能存在于该事物之中,而不能离开该事物独立存在。事物的存在、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它内部,“外因”只是条件,它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如果认为事物在刚产生、刚开始时没有自己的本性或本质,而是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的,那么这种本性或本质是从哪里来的?既然不是它自身固有的,那么只能是外部注入的。这样一来,关于人性后天形成的观点,不就是将人性看成可以离开具体人的存在而独立的东西了吗?这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呢?而且,这与辩证法的内因论也是相矛盾的,这是外因论的观点。第三,人们往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解释人的本性之后天形成,认为人的本性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而决非先天固有。然而,人的能动反映特性和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内容,不能等同,人对外物认识的内容,并不就是人的本性。譬如一面镜子,它反映了外界桌椅和人的影像,难道镜子的本性就是由桌椅和人的影像决定的吗?其实镜子之所以是镜子,是因为它具有能够反映外物的特性。它具有这种特性才成为镜子,它是镜子就一定具有这种特性。镜子与其特性是共在的。不能把这种特性和它反映的内容混为一谈。同样道理,人在认识客观事物之前,首先必须具有最初的、原始的反映能力和反映特性。这是它作为认识主体的先决条件。如果它没有这种能力和特性,它就不能认识外物。(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陶富源.人性的一般与特殊[J].探索,2004,(2):126-129.   [2] 陆剑杰.“人性”概念的多重规定和当代中国人性发展[J].铁道师院学报,1997,(5):42.   [3] 高清海.人的天人一体本性[J].江海学刊,1996,(3):80-86.   [4] 王海明.人性是什么[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9):29-35.   [5] 俞吾金.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1):53-59.   [6] 陈瑛,林桂榛.人性新探[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1):28.   [7] 张廷文.对人性的多侧面认识及现实意义[J].河南社会科学,1998,(3):80.[8]张宏.人性系统三论[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4):8.   [9] 安德智,乔中国.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4,(3):33-35.   [10] 马揭莎.浅议人的本质的稳定性与人性的可变性[J].现代哲学,1997,(2):37-40.   [11] 黄宏伟.人学视域中的人性与人的本质[J].学海,2002(1):43-47.   [12] 潘天强.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20-25.   [13] 俞吾金.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1):53-59.

  对于如何理解人性、规定人性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角度去规定人性,认为人性就是人区别于物的特性。人性是后天形成的,包含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自然属性不等同于动物性。不少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人的实践性出发去理解人性,认为实践性是人性主要内容,实践是历史的、变化的,因此人性也是历史的、变化的。陶富源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性质,是作为人的本质特性的社会实践性及其所派生的其他种种一般的人性:人的社会性与人的自然性、人的能动性与人的受动性、人的现实性与人的理想性、人的自觉性与人的自发性、人的理性与人的非理性等的统一。这些一般的人性都是作为人的社会实践性这一根本人性的表现。他指出人性还有其特殊性即指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类”的人性、群体人性、个人人性。因此,人性具有复杂性和变动性。[1]陆剑杰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关系具有双重性,实质上是人的实践本性的矛盾性使然。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超越了自然对象的规定,而且创造性地形成了有别于自然对象规律的独特规定。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了人的本性实质性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性就是实践。[2]高清海指出,人是一种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经过实践,人与自然分化出来,又经过与自然的对立,复与自然结为一体。人是否定之否定的存在,是多重性、多义性、多向性、多面性的存在系统,绝非单义、单一、单纯的存在。人存在于自我、小我、大我之中,具有生命性、非生命性、超生命性多重本质;表现为个体、群体、类体等多重形态;分属自然、社会、精神等多重本性。[3]另一种观点对于人性内涵的认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不是从人与动物区别的角度去规定人性,相反是从人与动物相同的属性去规定人性。认为人性主要是指自然属性,是人生而固有的,主要的是与其他动物相同的特性,因而人性是不可改变的。王海明认为:人性是一切人所具有的普遍的、必然的、不可改变的属性。普遍的、必然的、不可改变的属性存在于变化的、特殊的、偶然的属性之中。前者是人性的“体”,是人性的内容,后者是人性的“用”,是人性的表现形式。人性是不变与变化的统一体。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属性。一方面是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另一方面是人生而固有的社会本性(不是社会属性,笔者加)。人性既包含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性,亦即人的特性;又包含人与其他动物共同的属性,亦即动物性。[4]俞吾金也认为,人性指的是人的先天的、自然的属性,而不包括后天的社会属性。他指出人性作为人的自然属性,恰恰应该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同的特性。即在“食色”方面的自然的欲望,这些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就其可能性而言是无限的。人性与其他动物的特性有相同之处,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属性。[5]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对于人性的内涵认识要从新的角度考察,为此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陈瑛教授提出人性不应该是人存在的静态描述而应是动态描述。他指出人性形而上的界说的结论应该是:追求生存优越并在生存生活中附有一定的道德属性。人性主要指从自我出发去追求生存优越,也指一定时空范围内一定的人超越自身的利益而追求自身所寄寓的社会的生存优越,追求他者的生存优越。[6]一些学者认为要从整体上认识人性。张廷文认为人性即人的属性,它包括道德侧面和智能侧面;先天的决定性和后天的可塑性;生物性和社会性、受动性和主动性;人性多因素协调一致的内在统一性和各因素相互对立的二重性或多重性;不仅要看到各种不同人性观之间的差异,更主要的是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充,并将之放在一个整体中进行把握,形成对人性的整体认识。[7]张宏提出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认识人性及其本质,把人性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看待形成对人性的系统认识。他指出人性系统存在论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性存在的整体性,表现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的属性是统一的整体;人的普遍的一般属性同人的特殊属性及个性是统一的整体。(2)人性的结构与功能。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有些属于结构属性,有些属于功能属性,两方面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结的。(3)人性的动态开放性,人性虽是人的内在的规定性,但它与外部环境存在着“输入和输出”的变换,这种变换会引起结构质或功能质的改变。[8]   对马克思主义“人性”的理解,历来的学者都有一定的误解,认为“人性”是后天的,但这造成了一定的矛盾,第一,任何事物一旦产生、一旦存在,它就具有自己的本性,而且这种本性是它固有的,它与该事物是共在的。譬如水只要它出现、它存在,就具有自己的本性。如果认为它产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没有自己的本性,只在以后的自身变化中才逐步获得它的本性。这种观点显然不符合实际。与此类同,人的本性也应该与人共存共亡。人一旦产生,就应该有自己的本性;如果没有人的本性,那么它就不是“人”。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性或本质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所决定,这种固有矛盾只能存在于该事物之中,而不能离开该事物独立存在。事物的存在、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它内部,“外因”只是条件,它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如果认为事物在刚产生、刚开始时没有自己的本性或本质,而是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的,那么这种本性或本质是从哪里来的?既然不是它自身固有的,那么只能是外部注入的。这样一来,关于人性后天形成的观点,不就是将人性看成可以离开具体人的存在而独立的东西了吗?这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呢?而且,这与辩证法的内因论也是相矛盾的,这是外因论的观点。第三,人们往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解释人的本性之后天形成,认为人的本性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而决非先天固有。然而,人的能动反映特性和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内容,不能等同,人对外物认识的内容,并不就是人的本性。譬如一面镜子,它反映了外界桌椅和人的影像,难道镜子的本性就是由桌椅和人的影像决定的吗?其实镜子之所以是镜子,是因为它具有能够反映外物的特性。它具有这种特性才成为镜子,它是镜子就一定具有这种特性。镜子与其特性是共在的。不能把这种特性和它反映的内容混为一谈。同样道理,人在认识客观事物之前,首先必须具有最初的、原始的反映能力和反映特性。这是它作为认识主体的先决条件。如果它没有这种能力和特性,它就不能认识外物。(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陶富源.人性的一般与特殊[J].探索,2004,(2):126-129.   [2] 陆剑杰.“人性”概念的多重规定和当代中国人性发展[J].铁道师院学报,1997,(5):42.   [3] 高清海.人的天人一体本性[J].江海学刊,1996,(3):80-86.   [4] 王海明.人性是什么[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9):29-35.   [5] 俞吾金.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1):53-59.   [6] 陈瑛,林桂榛.人性新探[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1):28.   [7] 张廷文.对人性的多侧面认识及现实意义[J].河南社会科学,1998,(3):80.[8]张宏.人性系统三论[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4):8.   [9] 安德智,乔中国.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4,(3):33-35.   [10] 马揭莎.浅议人的本质的稳定性与人性的可变性[J].现代哲学,1997,(2):37-40.   [11] 黄宏伟.人学视域中的人性与人的本质[J].学海,2002(1):43-47.   [12] 潘天强.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20-25.   [13] 俞吾金.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1):53-59.


相关内容

  • _红楼梦_与西方哲学
  • <红楼梦>与西方哲学 ⊙刘再复 法证明上帝存在,因为他认为上帝存在的问题 (一)雅典与耶路撒冷 无论是讲述<红楼梦>文学,还是讲述<红楼梦>哲学,我都使用一种有别于考证与论证即实证的方法,这就是"悟证"的方法.悟的思维方式被禅宗特别是被慧能推向 ...

  • 董仲舒易学哲学思想探析
  • 自近代康有为著<春秋董氏学>以来,学界探讨董仲舒思想时,大多讨论他的春秋公羊学,而鲜有论及董仲舒思想中的易学问题.这是令人遗憾的.从古代天人关系论角度而言,<周易>和<春秋>这两部经典具有密切联系.<周易>善推天道而落实于人事,<春秋>善言 ...

  • 意义世界的生成
  • 作者:杨国荣 哲学研究 2010年06期 一 从人的视域考察世界,首先应当区分存在的本然形态与现实形态.本然的存在固然具有实在性,但对人来说,它却不一定具有现实性的品格.此所谓现实性,与进入知与行的领域.成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相联系:正是以此为前提,存在对人呈现出现实的意义.不难注意到,在以上视域中, ...

  • 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一)
  • 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也是中西文化差异之焦点.这个命题学界议论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直接反对天人合一观的,他们认为:天人合一只是一套维护礼教.巩固皇权的教化理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quo ...

  • 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 文教论坛 2007年第8期 读<西 方人文主义传 统> 欧阳世芳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究竟什么是人文主义?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阿伦布洛克清楚地意识到:"对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的以及人文学这些名词,没有人能够成功地做出别人也满意 ...

  • 关于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的思考
  • 关于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作为古老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具有渊源深厚的文化根脉,但在文化传承中也是一个继承.创新与相对否定的综合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分化现象,因为历史中的政治和社会因素会出现退化现象.特别是对外开放以来,不可避免因受到外来文化冲击以及新技术革命影响而出现时代性文化杂音或思想逆潮 ...

  • 批朱熹"心性论"之"性"
  • 批朱熹"心性论"之"性" --痴人说梦 从自然人性论出发,性是人身的本能,人性的本能是追求物质欲望.人身体的耳目口鼻对于声色嗅味.四肢对于安佚的本能追求就是性,也是自然命定的.由于人具有相同的自然本能之性,所以由性而发的人欲也是相同的.这表现为,富贵尊荣是人人 ...

  • [党课]机关党员应该在提升党性修养上走在前做表率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性摆在了更加重要而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各级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提升 ...

  •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责任边界
  • 2011年2月学术交流Feb.,2011 总第203期第2期AcademicExchangeSerialNo.203No.2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责任边界 孥彦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北京100010: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昆明650111) [摘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必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