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潮州市金山中学语文组 郭飞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

3、评价课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有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文段;

2、把握文中的“深趣”,理解作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赏析重点文段,适当扩展、补充;

3、反复诵读,分析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

1、“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是宋代大文豪 对 (填空)

2、师生共同回忆关于王维的诗歌:《渭城曲》、《山居秋暝》、《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幻灯片展示有关王维的文学常识;

4、王维的诗歌有“诗中有画”、王维的画有“画中有诗”的特点,那

么他的散文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王维的这篇书信体散

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共同来领略他的艺术风格。

(二)整体感知:

1、听音频朗读,给生字词注音:

猥(wěi) 憩(qì) 饭讫(qì) 玄灞(bà) 辋(wǎng)水 沦(lún)涟(lián)

舂(chōng) 相间(jiàn) 曩(nǎng)昔

仄(zè)径 蔓(màn)发 轻鯈(tiáo)

青皋(gāo) 麦陇(lǒng) 朝雊(gòu)

黄檗(bò)

2、 检查预习情况,重点字词的理解: 故山殊可过 猥不敢相烦 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 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因驮黄檗人往

3、、题目给了我们那些信息?

地点(山中)、人物(裴迪)、体裁(书)

(三)课文赏析: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自己喜欢的景物、文句,说说你喜欢

它的原因。

学生讨论,与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景物和句子。

2、重点赏析第二段和第三段:

(1) 、讨论“北涉玄霸,清月映郭”美在什么地方?

启发学生:回忆我们是否还学过王维关于“月”的诗词——《山居秋暝》里面的“明月松间照”。王维在这两首诗里都是用“明月”和“照”,而在本文却用“清月”和“映”,他想表达什么意境的呢,请联系全段思考。

————美在清幽

(2) 、讨论“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美在什么地方?

提示:哪个字用得最好?——“与”——“与” 使水具有了灵性,好像水波在戏月。

————美在灵性

(3) 、讨论“寒山远火,明灭林外”美在什么地方?

提示:哪些词最能体现本句的意境?——寒、远、明灭

实质上“明灭”正说明了“远”,正是因为“远”才能给人以忽明忽暗的感觉。所以本句“远”字较鲜明地表明了旷远的意境。 ————美在旷远

(4)、 讨论“深巷寒犬 ,吠声如 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夜的特点?列举类似的句子

——以声衬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5)、 灯片展示图片,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之中,仔细品味其中的意境;

(6)、 讨论“草木曼发”的情趣。

提示:我们曾经学过的关于“草”、“木”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发联想、化虚为实 (草木萌发之趣)

(7) 、讨论“轻鯈 出水,白鸥矫翼。”和“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的意境美。

提示:相关诗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何异曲同工之妙?

————鸥鱼可爱之趣

————田园祥和之趣 3、再次诵读课文,置身于其意境之中。

4、讨论:作者是怎样邀请裴迪共同游赏的?你认为裴迪在收到此信后会不会去游玩?为什么?

提示: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是与友人相约共赏,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者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把春景写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让美景真情与朋友分享,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的劝诱和邀请。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琢磨的。

(四)拓展练习

(1)、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你认为是哪个词呢?(C )

A、可过 B、相烦 C、深趣 D、相邀

(2)、练一练:

与裴秀才迪书 ( 动词、给 ) 与山僧饭讫而去

( 介词、跟 ) 与月上下 ( 介词、跟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连词,和 )

复与疏钟相间 ( 介词,跟、同、和 )

故山殊可过 (动词,过访,游览 ) 三过其门而不入 (动词,经过,走过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错误,过失 )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动词,责备 )

聪明过人 (动词,超过,胜过 )

五、 课后作业:背诵第二、第三自然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潮州市金山中学语文组 郭飞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

3、评价课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有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文段;

2、把握文中的“深趣”,理解作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赏析重点文段,适当扩展、补充;

3、反复诵读,分析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

1、“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是宋代大文豪 对 (填空)

2、师生共同回忆关于王维的诗歌:《渭城曲》、《山居秋暝》、《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幻灯片展示有关王维的文学常识;

4、王维的诗歌有“诗中有画”、王维的画有“画中有诗”的特点,那

么他的散文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王维的这篇书信体散

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共同来领略他的艺术风格。

(二)整体感知:

1、听音频朗读,给生字词注音:

猥(wěi) 憩(qì) 饭讫(qì) 玄灞(bà) 辋(wǎng)水 沦(lún)涟(lián)

舂(chōng) 相间(jiàn) 曩(nǎng)昔

仄(zè)径 蔓(màn)发 轻鯈(tiáo)

青皋(gāo) 麦陇(lǒng) 朝雊(gòu)

黄檗(bò)

2、 检查预习情况,重点字词的理解: 故山殊可过 猥不敢相烦 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 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因驮黄檗人往

3、、题目给了我们那些信息?

地点(山中)、人物(裴迪)、体裁(书)

(三)课文赏析: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自己喜欢的景物、文句,说说你喜欢

它的原因。

学生讨论,与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景物和句子。

2、重点赏析第二段和第三段:

(1) 、讨论“北涉玄霸,清月映郭”美在什么地方?

启发学生:回忆我们是否还学过王维关于“月”的诗词——《山居秋暝》里面的“明月松间照”。王维在这两首诗里都是用“明月”和“照”,而在本文却用“清月”和“映”,他想表达什么意境的呢,请联系全段思考。

————美在清幽

(2) 、讨论“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美在什么地方?

提示:哪个字用得最好?——“与”——“与” 使水具有了灵性,好像水波在戏月。

————美在灵性

(3) 、讨论“寒山远火,明灭林外”美在什么地方?

提示:哪些词最能体现本句的意境?——寒、远、明灭

实质上“明灭”正说明了“远”,正是因为“远”才能给人以忽明忽暗的感觉。所以本句“远”字较鲜明地表明了旷远的意境。 ————美在旷远

(4)、 讨论“深巷寒犬 ,吠声如 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夜的特点?列举类似的句子

——以声衬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5)、 灯片展示图片,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之中,仔细品味其中的意境;

(6)、 讨论“草木曼发”的情趣。

提示:我们曾经学过的关于“草”、“木”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发联想、化虚为实 (草木萌发之趣)

(7) 、讨论“轻鯈 出水,白鸥矫翼。”和“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的意境美。

提示:相关诗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何异曲同工之妙?

————鸥鱼可爱之趣

————田园祥和之趣 3、再次诵读课文,置身于其意境之中。

4、讨论:作者是怎样邀请裴迪共同游赏的?你认为裴迪在收到此信后会不会去游玩?为什么?

提示: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是与友人相约共赏,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者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把春景写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让美景真情与朋友分享,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的劝诱和邀请。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琢磨的。

(四)拓展练习

(1)、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你认为是哪个词呢?(C )

A、可过 B、相烦 C、深趣 D、相邀

(2)、练一练:

与裴秀才迪书 ( 动词、给 ) 与山僧饭讫而去

( 介词、跟 ) 与月上下 ( 介词、跟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连词,和 )

复与疏钟相间 ( 介词,跟、同、和 )

故山殊可过 (动词,过访,游览 ) 三过其门而不入 (动词,经过,走过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错误,过失 )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动词,责备 )

聪明过人 (动词,超过,胜过 )

五、 课后作业:背诵第二、第三自然段。


相关内容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何淑婷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创作风格,体会"深趣". 2. 感受文中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学情分析 本班是实验班,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学习态度认真,积极认真思考.课前预习比较到位,学 ...

  • 四年级传统文化上教案
  • 四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计划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 奇妙的对联高中语文教案
  • <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
  • 原文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zhé)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qì)而去. 北涉玄灞(bà),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wǎng)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chōng),复与疏钟相间(jiàn).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积累部分实词. 3.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设想: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 注释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 ...

  • [郭秀才]阅读答案及翻译
  • 郭秀才 东粤士人郭某,暮自友人归,入山迷路,窜榛莽中.约更许,闻山头笑语,急趋之,见十余人藉地饮.望见郭,哄然曰:坐中正欠一客,大佳,大佳!郭既坐,见诸客半儒巾,便请指迷.一人笑曰: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即飞一觥来.郭饮之,芳香射鼻,一引遂尽.又一人持壶倾注.郭故善饮,又复奔驰吻燥,一举 ...

  • 王维诗四首[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送沈子福归江东.观猎]教案
  • 教学目标 : 1. 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2. 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3. 揣摩诗歌语言 4. 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方法设想: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 ...

  • 春芳歇时自可留
  • 2007-02-22 15:01:47|  分类: 长安诗话 |  标签:札记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春芳歇时自可留 --王维与裴迪的诗谊 在长安东南约五十多里的终南山下,有一风景宜人的去处.这里两山夹峙,诸水回合于谷口,状如车轮辐辏,故名"辋川".这儿原是唐初诗人宋之问的别业 ...

  • 教案模板(记叙文)
  •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记叙文的定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突出的的特点:"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按照写作对象的不同记叙文又可分为: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