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下的中西方建筑形式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论 文

建筑美学下的中西方建筑形式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院系 学号

年12月26日

建筑美学下的中西方建筑形式

【摘要】多年以来,建筑美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一直是建筑界的热门研究对象。美,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总会有着不同的感受与判断。但是,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使得在对它的评价上需要多方面的判断,更需要经过时间来证明。而同样的,建筑作为一种重要而又常见的空间形态,对于生活,文化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建筑形式作为建筑美的一种重要的体现方式,就更加加大了人们对建筑形式的研究以及对建筑形式的审美。这也就促进了建筑形式的发展变化与传承。本文主要以研究在建筑美学的指导下的中西方建筑形式的发展与变化,来尝试对西中西方建筑“形式”美的特征与规律加以概括。

【关键字】建筑 建筑美学 建筑形式 审美 中西方

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作为一门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出现的时间很短。而建筑却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尽管这样,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却是伴随着建筑一起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建筑形式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这很好的展示了,建筑形式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与传承。[1]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就从形式上来说,至今有七千年历史的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建于隋代的,将科学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赵县的安济桥,现存的世界最高木结构建筑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明清故宫等,这一系列现存的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人们对这种建筑的审美中,不难发现,建筑的形式与建筑美学的观点息息相关连着。从鉴赏中,使得我们不断的理解建筑艺术的特征,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形式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建筑美学鉴赏的角度来说,有以下特点。

一、巧妙的框架式结构——建筑结构之美

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这种结构,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起承重作用,门窗设置就有极大的灵活性,就使得建筑形态的设计上有很大的自由。

图1

重要标记——斗拱

此外,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一种独特构件,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不仅仅在建筑形式上起到了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同时它的装饰作用,大大加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

[2]

图2

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建筑序列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2]

图3

三、丰富的艺术形象——建筑艺术之美

建筑是一种艺术。在美学上,则需要具有审美的价值。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3、色彩的运用

西方建筑形式

西方建筑形式多样,并且一路继承,延续,变化,发展,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同时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腊式建筑

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而希腊的三柱式最后发展为五柱式并一直延续下来。

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

图4

图5

哥特式建筑

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建筑最辉煌的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了欧洲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的特点是推崇基本的几何体,进而由这些形体倍数关系的增减创造出理想的比例。

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题、高低拱券、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柱式。[3]

巴洛克式建筑

巴洛克时代代表了17世纪的建筑风格。巴洛克,是产生于文艺复兴高潮过后的一种文化艺术风格。

艺术特点就是怪诞、扭曲、不规整。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调是富丽堂皇而又新奇欢畅,具有强烈的世俗享乐的味道。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炫耀财富,不囿于结构逻辑,充满欢乐的气氛,追求新奇。

[3]

图6图7图8

纵观西方古代建筑,可以看出美的特征:

1. 严谨的数——以数限“形”

自毕达哥拉斯提出“一切皆数”开始,数成为了限定美的手段,建筑的“形”通过明确的数字加以规范。种种古典建筑元素与严整的数学规律密不可分,其中比例在古典建筑造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衡量建筑形式关系的重要指标。数成为了美与建筑形式之间的纽带,建筑“形”就是通过严谨的数所确立起的一种和谐秩序。

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强调了数学与几何的重要性,将“比例”看作实现“秩序”和“均衡”的基本条件,认为实现美观最重要的是解决比例问题[4]。

2. 和谐的意——仿“式”达意

总体说来,西方古典建筑美学在严谨的数学限定之下,追求的仍然是和谐意义的实现。从古希腊哲人提出的和谐,到中世纪上帝的和谐,再到后来理性的和谐,西方古典建筑美学始终将和谐意义实现作为主要目标。在发展中,美的形式一步步从纯粹的自然“数理”意义转向了人文“伦理”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的“式”被确立了起来,仿“式”才能达意。[5]

【结语】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的美已经深入人心,后代不断模仿,又极力加以超越。虽然在有人认为美是绝对的、具有明确标准与规范的同时,也会有人提出美是相对的、不断随时代而变化。但是,在世界不断变动和更新的过程中,人们对美的理解也会不断变化。最终都会走上一条不断寻求适合新时代的新建筑形式的道路,来阐释所认为的美。而在经历了一系列探索之后,新的“现代”建筑形式标准,诸如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后现代主义形式等已经开始登上舞台。而之后还有更多未知的建筑形式会登上世界的舞台。

主要参考文献

专(译)著

[1][美]托伯特·哈姆林(Talbot·Hamlin)著,邹德侬译.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中]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意]维特鲁威(Vitruvii)著;高履泰译. 建筑十书. 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中]赵宪章,张辉,王雄. 西方形式美学.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1.

相关资料网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0af4ef01000bxk.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f3a300100pgrn.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3a69560100y3ig.html

图片来源:

图1.[中]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图2.[中]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图3.[中]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图4.[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图5. [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图6. [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图7. [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图8. [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论 文

建筑美学下的中西方建筑形式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院系 学号

年12月26日

建筑美学下的中西方建筑形式

【摘要】多年以来,建筑美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一直是建筑界的热门研究对象。美,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总会有着不同的感受与判断。但是,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使得在对它的评价上需要多方面的判断,更需要经过时间来证明。而同样的,建筑作为一种重要而又常见的空间形态,对于生活,文化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建筑形式作为建筑美的一种重要的体现方式,就更加加大了人们对建筑形式的研究以及对建筑形式的审美。这也就促进了建筑形式的发展变化与传承。本文主要以研究在建筑美学的指导下的中西方建筑形式的发展与变化,来尝试对西中西方建筑“形式”美的特征与规律加以概括。

【关键字】建筑 建筑美学 建筑形式 审美 中西方

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作为一门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出现的时间很短。而建筑却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尽管这样,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却是伴随着建筑一起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建筑形式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这很好的展示了,建筑形式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与传承。[1]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就从形式上来说,至今有七千年历史的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建于隋代的,将科学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赵县的安济桥,现存的世界最高木结构建筑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明清故宫等,这一系列现存的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人们对这种建筑的审美中,不难发现,建筑的形式与建筑美学的观点息息相关连着。从鉴赏中,使得我们不断的理解建筑艺术的特征,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形式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建筑美学鉴赏的角度来说,有以下特点。

一、巧妙的框架式结构——建筑结构之美

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这种结构,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起承重作用,门窗设置就有极大的灵活性,就使得建筑形态的设计上有很大的自由。

图1

重要标记——斗拱

此外,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一种独特构件,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不仅仅在建筑形式上起到了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同时它的装饰作用,大大加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

[2]

图2

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建筑序列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2]

图3

三、丰富的艺术形象——建筑艺术之美

建筑是一种艺术。在美学上,则需要具有审美的价值。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3、色彩的运用

西方建筑形式

西方建筑形式多样,并且一路继承,延续,变化,发展,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同时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腊式建筑

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而希腊的三柱式最后发展为五柱式并一直延续下来。

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

图4

图5

哥特式建筑

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建筑最辉煌的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了欧洲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的特点是推崇基本的几何体,进而由这些形体倍数关系的增减创造出理想的比例。

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题、高低拱券、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柱式。[3]

巴洛克式建筑

巴洛克时代代表了17世纪的建筑风格。巴洛克,是产生于文艺复兴高潮过后的一种文化艺术风格。

艺术特点就是怪诞、扭曲、不规整。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调是富丽堂皇而又新奇欢畅,具有强烈的世俗享乐的味道。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炫耀财富,不囿于结构逻辑,充满欢乐的气氛,追求新奇。

[3]

图6图7图8

纵观西方古代建筑,可以看出美的特征:

1. 严谨的数——以数限“形”

自毕达哥拉斯提出“一切皆数”开始,数成为了限定美的手段,建筑的“形”通过明确的数字加以规范。种种古典建筑元素与严整的数学规律密不可分,其中比例在古典建筑造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衡量建筑形式关系的重要指标。数成为了美与建筑形式之间的纽带,建筑“形”就是通过严谨的数所确立起的一种和谐秩序。

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强调了数学与几何的重要性,将“比例”看作实现“秩序”和“均衡”的基本条件,认为实现美观最重要的是解决比例问题[4]。

2. 和谐的意——仿“式”达意

总体说来,西方古典建筑美学在严谨的数学限定之下,追求的仍然是和谐意义的实现。从古希腊哲人提出的和谐,到中世纪上帝的和谐,再到后来理性的和谐,西方古典建筑美学始终将和谐意义实现作为主要目标。在发展中,美的形式一步步从纯粹的自然“数理”意义转向了人文“伦理”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的“式”被确立了起来,仿“式”才能达意。[5]

【结语】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的美已经深入人心,后代不断模仿,又极力加以超越。虽然在有人认为美是绝对的、具有明确标准与规范的同时,也会有人提出美是相对的、不断随时代而变化。但是,在世界不断变动和更新的过程中,人们对美的理解也会不断变化。最终都会走上一条不断寻求适合新时代的新建筑形式的道路,来阐释所认为的美。而在经历了一系列探索之后,新的“现代”建筑形式标准,诸如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后现代主义形式等已经开始登上舞台。而之后还有更多未知的建筑形式会登上世界的舞台。

主要参考文献

专(译)著

[1][美]托伯特·哈姆林(Talbot·Hamlin)著,邹德侬译.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中]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意]维特鲁威(Vitruvii)著;高履泰译. 建筑十书. 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中]赵宪章,张辉,王雄. 西方形式美学.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1.

相关资料网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0af4ef01000bxk.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f3a300100pgrn.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3a69560100y3ig.html

图片来源:

图1.[中]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图2.[中]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图3.[中]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图4.[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图5. [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图6. [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图7. [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图8. [中]刘先觉,汪小茜.外国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相关内容

  • 浅谈中西方从古至今的建筑结构特点
  • 浅谈中西方从古至今的建筑结构特点 房屋建筑是国民生存的根本,百姓的生死之地,由于中西地理环境及天气气象等差异,导致了中西建筑的迥异,以下我就自己的浅见分析一下中西的建筑结构的不同特性.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 ...

  • 解构主义与东西方文化
  • 解构主义与东西方文化 [作 者]罗汉军 [提 要]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现代解构思想的奠基者,解构建筑理论家埃森曼却认为:解构是个很东方的想法.理解现代解构的成就,走出解构的误区,迫切需要解构中的对话.现代语言理论.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建筑的崛起,正在突破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局限,开拓现代哲学.现代建筑与东 ...

  • 浅谈东西方建筑文化之差异
  • 目录 浅东西方建筑文化之差异....................... 2 (一)中国建筑风采 ........................ 2 (二).西方建筑特点 ....................... 3 (三)简论中西建筑文化差异 ................ 3 参考文 ...

  •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 建筑规律的发展是客观的,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名族文化,传统观念,生活理念以及建筑价值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中西方的建筑有着严格的差异.在建筑研究中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进行纵横的比较分析.中西方传统建筑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形态,在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传统建筑异同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 ...

  • 中外建筑对比2
  • 中外建筑对比 --汉代与古罗马建筑对比 课程:中国古代建筑史 老师:张培颖 姓名:和畅 学号:20141057 一. 目录 1. 建筑风格的发展 1.1 汉代的建筑发展 1.2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发展 1.3 分析 2. 思想信仰分析 2.1 我国 2.2 欧洲 3. 建筑对比 3.1 材料对比 3. ...

  • 试述中西方建筑美学的差异及来源
  • 试述中西方建筑美学的差异及来源 瞿少杰 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就有了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伴 随着我们对美学认知与研究的逐渐深入,建筑美学这一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学科逐渐兴起.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 ...

  • 对建筑艺术的鉴赏
  • ������� 2010年第4期(第27卷:10.3969/. 总第158期) .1673-1093.2010.04.012 建筑设计 对建筑艺术的鉴赏 韩吴轩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310014) 摘要:建筑是立体的画,凝固的诗.而不同民族,建筑的文化也是不同的,但它们大多具有时代的影子.但这些建筑 ...

  • 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 一.近代建筑新旧体系背景原因和历史地位: 背景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社会状态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建筑--近代建筑时期.当中国近代建筑处于近代发展时期是,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转型期.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前沿和聚点,在资本主义的殖民活动下,是引发城 ...

  • 中国和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
  • 中国和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 摘要 中国和西方发生的四次新古典主义建筑现象从时间,社会背景,建筑风格,建筑类型 . 对西方建筑思潮中新古真主义的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且探讨了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起后.新古典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影响. 关 键 词 新古典主义/建筑/中国/西方 正文 1 中外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