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内容和成果要求:
主要任务: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各项控制指标
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内容: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实用性质的用地面积与用地界限;确定各地块建筑容量、
高度控制及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他控制要求;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
坐标和标高;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观景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限;制定相应
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成果要求:文本内容(总则:制定规划的目的、依据及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各
地块划分及规划控制的原则和要求;各地块使用性质划分和适建要求;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
表;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
管理要求;奖励和惩罚);地块控制图则;图纸(用地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现状、
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用地规划图:各类用地具体范围和使用性质、交通出入
口、绿地和公共设施位置;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网规划图)。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内容和成果要求:
主要任务:修规是在当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进行的规划设
计,包括总平面不知、空间组织和环境设计、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设计等。修规应满足上一
层次规划的要求,并未下一层次建筑、园林和市政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内容: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的空间组织、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布置
总平面图;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估
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成果要求:规划说明书(现状条件分析;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用地布局;建筑空间组
织和环境景观;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竖向规划;主要经济
技术指标;工程量及投资估算);规划图纸(规划地段位置图;规划地段现状图;场地分析
图;规划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市政设施规划图;绿化景观规划图;表
达规划意图的透视图、鸟瞰图或模型)。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方法:
城市干道网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系统(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自由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
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设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
宽度的边界线。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时,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位置、道路与两旁建筑的关系、
街景设计的要求等,考虑街道空间尺度比例。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规划的基本知识:
城市给水工程:
给水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
规模、容量;布置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制
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给水工程规划主要内容:确定用水量标准,估算生产、生活、市政用水总量;保障水资
源供需平衡,选择水源地;确定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净水方案、水厂之水能力、输水管网
及配水干管布置、加压站位置和数量以及水源地保护措施。
城市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确定规划期内排水处理量,污水处
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江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布置污水处理厂等各种污水处理与手机
设施、排涝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以及各级排水管网;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及措
施。
排水工程规划内容:确定排水制度;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量、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
区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污水处理厂布局、规模、
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措施。
城市供热:
供热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当地气候、生活与生产需求,确定城市集中供热对象、供热标
准、供热方式;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选择并进行城市热源规划,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
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布置各种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制定节能保温的对策与措施以及
供热设施的防护措施。
供热工程规划内容:确定供热标准,估算供热负荷,确定供热方式;划分供热区域范围,
布置热电厂;确定热力网系统及敷设方式;联片集中供热规划。
城市供电:
供电工程规划任务:结合城市和区域电力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用电量和
用地负荷,进行城市电源规划;确定城市输、配电设施的规模、容量以及电压等级;布置变
电站等变电设施和输配电网络;制定各类供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
供电工程规划内容:确定用地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分区负荷密度;选
择供电电源;确定变电站位置、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敷设方式以及高压
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
城市燃气:
燃气工程规划任务:结合城市和区域燃料资源状况,选择城市燃气气源,合理确定规划
期内各种燃气的用量,进行城市燃气气源规划;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规模、容量;确定城市
燃气官网系统;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网;制定燃气设施和管
道的保护措施。
燃气工程规划内容:估算燃气消耗水平,选择气源、确定气源结构;确定燃气供应规模;
确定配输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管网系统,确定调压站、灌瓶站等工程设施布置。
城市环卫工程:
环卫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布局,确定城市环境卫生设施配置标准和
垃圾集运、处理方式;确定主要环境卫生设施的数量、规模;布置垃圾处理场等各种环境卫
生设施,制定环境卫生设施的隔离与防护措施;提出垃圾回收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环卫工程规划内容:确定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和标准;估算生活废弃物总量,确定垃
圾收集方式、堆放和处理以及消纳场所的规模与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数量。
城市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规划任务:结合城市通信状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发展目标,
预测通信需求;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
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
通信工程规划的内容:确定各项通信设施的标准和发展规模;确定邮政设施标准、服务
范围、发展目标和主要局所网店布置;确定通信线路布置、用地范围、敷设方式以及通信设
施布局和用地范围,划定收发讯区和微波通道的保护范围。
城市防灾工程:
防灾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城市自然环境、放在区划和城市地位,确定城市各项防灾标准,
合理确定各项防灾设施的等级、规模、布局及各项防灾措施;充分考虑防灾设施与城市常用
设施的有机结合,制定防灾设施的统筹建设、综合利用、防灾管理对策与措施。
防灾工程规划内容:
防洪规划:确定城市设防地区范围、设防等级、防洪标准;确定防洪区段安全泄洪量、
设防方案、防洪堤坝走向、排洪设施位置和规模以及防洪设施与城市道路、公路、桥梁交叉
方式;确定排涝防渍的措施。
消防规划:划定消防分区,明确重点消防地段;确定消防指挥系统和消防站点布局、主
要消防通道及疏散避难地。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人防规划: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和重点、
城市防护布局、人防工程规划布局;确定交通、基础设施的防空和放在规划以及储备设施布
局。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格式内容、核发程序及基本要求:
内容:
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建设项目的名称、性质,用地与建设规模,供水与能源的
需求量,采取的运输方式与运输量,以及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协
调;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通讯、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建设项目配套的生
活设施与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建设项目对于城市环境可能造成的污
染影响,以及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的协调;
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
核发程序:申请;受理;听证;审查与决定;颁布与公开申请人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
门行政许可“窗口”以书面形式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经5日内审查是否受理申请,
确认受理发放《规划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由“窗口”负责将申请材料录入办公自动化系
统,依程序下达任务并发送至相关业务科;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规划行政许可事项须向社会
公告,并举行听证会;经过业务科初审,提出初步意见,报分管领导复审,重大项目经业务
会审查决定,最后由行政负责人签发;准予规划行政许可的申请经“窗口”发放《准予规划
行政许可(审批)决定书》,并在十日内向申请单位颁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件、
附图。
审核内容: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根据有关规定的申请条件;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建
设项目拟选址地点与城市规划布局是否协调;建设项目拟选址地点与城市交通、通信、能源,
市政、防灾规划等是否衔接、协调;建设项目拟选地点配套的生活设施与城市居住区及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是否衔接、协调;建设项目拟选地点对于城市环境有无可能造成污染或破坏,
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城市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等是否相协
调;其他规划要求。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格式内容、核发程序及基本要求:
核发程序:申请;受理;听证;审查与决定;颁布与公开申请人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
门行政许可“窗口”以书面形式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经5日内审查是否受理申请,
确认受理申请发放《规划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由“窗口”负责将申请材料录入办公自动
化系统,依程序下达任务并发送至相关业务科;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规划行政许可事项须向
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会;经过业务科初审,提出初步意见,报分管领导复审,重大项目经
业务会审查决定,最后由行政负责人签发;准予规划行政许可的申请经“窗口”发放《准予
规划行政许可(审批)决定书》,并在十日内向申请单位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
件、附图。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格式内容、核发程序及基本要求:
核发程序:申请;受理;听证;。。。。。。。
审核内容:地区开发建筑工程;单项建筑工程;市政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详见复
印业P103)。
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界定及查处工作内容:
违法用地界定:未取得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占用的土地;不按规
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占用土地。
违法用地查处对策:规划主管部门一经发现违法用地,必须立即令其停止建设活动,并
按《城乡规划发》和地方性规划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对未取得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
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占用的土地,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收回。
违法建设:指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的),或
者违反规划许可的规定进行的建设。
违法建设的界定: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未经批准的临时用地上进行建设;未办
理和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的;《建设工程规划
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已经失效后开始动工建设的;未按《建设工程规划
许可证》的规定进行施工的;擅自改变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性质的;临时建筑未经批准延期,
逾期不拆除的;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按照规定批准建设的项目。
违法建设查处对策:
查处原则:处理违法建设按照依法查处、及时处理、准确判断、公开处罚、处理和教育
结合的原则进行。
查处程序:发现;责令停止建设;连;调查取证;制作笔录;制作案卷;装订案卷;审
查决定;告知;制作法律文书并送达;督促执行或强制执行。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不外乎推力和拉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
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在
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其相互作用结果也
不一样。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
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远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及带
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内容和成果要求:
主要任务: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各项控制指标
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内容: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实用性质的用地面积与用地界限;确定各地块建筑容量、
高度控制及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他控制要求;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
坐标和标高;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观景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限;制定相应
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成果要求:文本内容(总则:制定规划的目的、依据及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各
地块划分及规划控制的原则和要求;各地块使用性质划分和适建要求;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
表;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
管理要求;奖励和惩罚);地块控制图则;图纸(用地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现状、
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用地规划图:各类用地具体范围和使用性质、交通出入
口、绿地和公共设施位置;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网规划图)。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内容和成果要求:
主要任务:修规是在当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进行的规划设
计,包括总平面不知、空间组织和环境设计、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设计等。修规应满足上一
层次规划的要求,并未下一层次建筑、园林和市政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内容: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的空间组织、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布置
总平面图;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估
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成果要求:规划说明书(现状条件分析;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用地布局;建筑空间组
织和环境景观;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竖向规划;主要经济
技术指标;工程量及投资估算);规划图纸(规划地段位置图;规划地段现状图;场地分析
图;规划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市政设施规划图;绿化景观规划图;表
达规划意图的透视图、鸟瞰图或模型)。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方法:
城市干道网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系统(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自由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
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设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
宽度的边界线。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时,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位置、道路与两旁建筑的关系、
街景设计的要求等,考虑街道空间尺度比例。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规划的基本知识:
城市给水工程:
给水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
规模、容量;布置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制
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给水工程规划主要内容:确定用水量标准,估算生产、生活、市政用水总量;保障水资
源供需平衡,选择水源地;确定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净水方案、水厂之水能力、输水管网
及配水干管布置、加压站位置和数量以及水源地保护措施。
城市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确定规划期内排水处理量,污水处
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江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布置污水处理厂等各种污水处理与手机
设施、排涝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以及各级排水管网;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及措
施。
排水工程规划内容:确定排水制度;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量、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
区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污水处理厂布局、规模、
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措施。
城市供热:
供热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当地气候、生活与生产需求,确定城市集中供热对象、供热标
准、供热方式;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选择并进行城市热源规划,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
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布置各种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制定节能保温的对策与措施以及
供热设施的防护措施。
供热工程规划内容:确定供热标准,估算供热负荷,确定供热方式;划分供热区域范围,
布置热电厂;确定热力网系统及敷设方式;联片集中供热规划。
城市供电:
供电工程规划任务:结合城市和区域电力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用电量和
用地负荷,进行城市电源规划;确定城市输、配电设施的规模、容量以及电压等级;布置变
电站等变电设施和输配电网络;制定各类供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
供电工程规划内容:确定用地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分区负荷密度;选
择供电电源;确定变电站位置、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敷设方式以及高压
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
城市燃气:
燃气工程规划任务:结合城市和区域燃料资源状况,选择城市燃气气源,合理确定规划
期内各种燃气的用量,进行城市燃气气源规划;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规模、容量;确定城市
燃气官网系统;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网;制定燃气设施和管
道的保护措施。
燃气工程规划内容:估算燃气消耗水平,选择气源、确定气源结构;确定燃气供应规模;
确定配输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管网系统,确定调压站、灌瓶站等工程设施布置。
城市环卫工程:
环卫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布局,确定城市环境卫生设施配置标准和
垃圾集运、处理方式;确定主要环境卫生设施的数量、规模;布置垃圾处理场等各种环境卫
生设施,制定环境卫生设施的隔离与防护措施;提出垃圾回收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环卫工程规划内容:确定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和标准;估算生活废弃物总量,确定垃
圾收集方式、堆放和处理以及消纳场所的规模与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数量。
城市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规划任务:结合城市通信状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发展目标,
预测通信需求;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
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
通信工程规划的内容:确定各项通信设施的标准和发展规模;确定邮政设施标准、服务
范围、发展目标和主要局所网店布置;确定通信线路布置、用地范围、敷设方式以及通信设
施布局和用地范围,划定收发讯区和微波通道的保护范围。
城市防灾工程:
防灾工程规划任务:根据城市自然环境、放在区划和城市地位,确定城市各项防灾标准,
合理确定各项防灾设施的等级、规模、布局及各项防灾措施;充分考虑防灾设施与城市常用
设施的有机结合,制定防灾设施的统筹建设、综合利用、防灾管理对策与措施。
防灾工程规划内容:
防洪规划:确定城市设防地区范围、设防等级、防洪标准;确定防洪区段安全泄洪量、
设防方案、防洪堤坝走向、排洪设施位置和规模以及防洪设施与城市道路、公路、桥梁交叉
方式;确定排涝防渍的措施。
消防规划:划定消防分区,明确重点消防地段;确定消防指挥系统和消防站点布局、主
要消防通道及疏散避难地。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人防规划: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和重点、
城市防护布局、人防工程规划布局;确定交通、基础设施的防空和放在规划以及储备设施布
局。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格式内容、核发程序及基本要求:
内容:
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建设项目的名称、性质,用地与建设规模,供水与能源的
需求量,采取的运输方式与运输量,以及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协
调;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通讯、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建设项目配套的生
活设施与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建设项目对于城市环境可能造成的污
染影响,以及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的协调;
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
核发程序:申请;受理;听证;审查与决定;颁布与公开申请人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
门行政许可“窗口”以书面形式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经5日内审查是否受理申请,
确认受理发放《规划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由“窗口”负责将申请材料录入办公自动化系
统,依程序下达任务并发送至相关业务科;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规划行政许可事项须向社会
公告,并举行听证会;经过业务科初审,提出初步意见,报分管领导复审,重大项目经业务
会审查决定,最后由行政负责人签发;准予规划行政许可的申请经“窗口”发放《准予规划
行政许可(审批)决定书》,并在十日内向申请单位颁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件、
附图。
审核内容: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根据有关规定的申请条件;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建
设项目拟选址地点与城市规划布局是否协调;建设项目拟选址地点与城市交通、通信、能源,
市政、防灾规划等是否衔接、协调;建设项目拟选地点配套的生活设施与城市居住区及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是否衔接、协调;建设项目拟选地点对于城市环境有无可能造成污染或破坏,
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城市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等是否相协
调;其他规划要求。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格式内容、核发程序及基本要求:
核发程序:申请;受理;听证;审查与决定;颁布与公开申请人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
门行政许可“窗口”以书面形式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经5日内审查是否受理申请,
确认受理申请发放《规划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由“窗口”负责将申请材料录入办公自动
化系统,依程序下达任务并发送至相关业务科;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规划行政许可事项须向
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会;经过业务科初审,提出初步意见,报分管领导复审,重大项目经
业务会审查决定,最后由行政负责人签发;准予规划行政许可的申请经“窗口”发放《准予
规划行政许可(审批)决定书》,并在十日内向申请单位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
件、附图。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格式内容、核发程序及基本要求:
核发程序:申请;受理;听证;。。。。。。。
审核内容:地区开发建筑工程;单项建筑工程;市政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详见复
印业P103)。
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界定及查处工作内容:
违法用地界定:未取得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占用的土地;不按规
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占用土地。
违法用地查处对策:规划主管部门一经发现违法用地,必须立即令其停止建设活动,并
按《城乡规划发》和地方性规划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对未取得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
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占用的土地,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收回。
违法建设:指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的),或
者违反规划许可的规定进行的建设。
违法建设的界定: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未经批准的临时用地上进行建设;未办
理和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的;《建设工程规划
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已经失效后开始动工建设的;未按《建设工程规划
许可证》的规定进行施工的;擅自改变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性质的;临时建筑未经批准延期,
逾期不拆除的;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按照规定批准建设的项目。
违法建设查处对策:
查处原则:处理违法建设按照依法查处、及时处理、准确判断、公开处罚、处理和教育
结合的原则进行。
查处程序:发现;责令停止建设;连;调查取证;制作笔录;制作案卷;装订案卷;审
查决定;告知;制作法律文书并送达;督促执行或强制执行。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不外乎推力和拉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
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在
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其相互作用结果也
不一样。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
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远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及带
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