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很难处理的一个时代。被北京中学生称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的袁腾飞,高考前给学生们串讲,讲到这一章的时候,就说这一章非常好,因为考试大纲里这一章的内容基本不考。的确,这一时期的纷繁芜杂的局面,连历史学家也难以理出个头绪,如何让十几岁的孩子在其中学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以秦汉为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算,那么,从220年东汉灭亡,到581年隋统一全国,中间三百六十年的历史,中国都处在分裂、动荡之中。而事实上,简单的两个年份,远远不能说明当年极其复杂的朝代兴亡、分裂割据的复杂情况。比如,虽然220年汉献帝让位给曹丕,作为东汉灭亡的标志年份,但事实上,从184年黄巾起义后,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已经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则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而220年东汉灭亡,魏朝虽然建立,东吴、西蜀则还继续割据。266年司马炎取代魏朝政权,建立晋朝,则只存在了短短的50年。可是266年晋朝虽然已经建立,南方的孙吴政权则一直负隅顽抗。直到280年,西晋才灭了吴。

所以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实际上跨了东汉、魏、西晋三个朝代。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是从黄巾起义开始,到东吴最后一个君主孙皓投降,才算结束(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最后一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换句话说,说书人和大众历史写手,并不认为220年曾经建立过魏朝,也不愿讨论,从266年起,中国已经是晋朝了。

280年晋灭了吴,似乎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统一的局面仅仅维持了10年。公元291年晋朝又起内乱(史称八王之乱)。内战一起,北方少数民族武装趁机入侵,所谓五胡乱华指的就是这个时期。从公元前317年洛阳、西安两个国都被洗劫,其后鲜卑等五个少数民族部落,先后在中国北方建立了16个政权,即所谓的五胡十六国,直到439年鲜卑血统的拓跋魏统一中国北方全境。

与此同时,在洛阳、西安被少数民族政权洗劫后,晋朝的一个王子在南京(建康)称帝,宣称保住晋朝政权,是为东晋。自317年建立,东晋风雨飘摇之中撑了近100年。这期间中国就是南方为晋朝,北方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南北朝的局面了,只不过北方一直出处于分裂的之中(直到439拓拔氏统一)。

420年后,晋朝已经灭亡,南方又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方则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这才是史书上的“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朝代相互更替,每个朝代基本控制全境,而北方有不少两个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

581年北朝的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宣布建立隋朝,北方全境统一。又过了七年后,588年隋朝灭了南方的朝廷(陈),才是几百年后第一次统一中国。

只是这么简单地梳理一下这几百年间的朝代变化,已经让人不堪其烦。这里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历史上这样大范围、长时期的分裂的局面经常出现,如何认定中国从夏朝起以来,一直是统一的国家?实际上,第二帝国(隋、唐)之后,中国又进入的分裂,直到宋朝统一,却很快又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挤出中原,在南方的杭州偏安。

复旦大学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是历史地理,不是历史、地理)葛剑雄,曾经仔细计算中国有纪年史以来的分裂和统一的年数,结论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分裂的时间其实多过统一的时间。

批评者可以指出,“历史”是建构出来的。一旦可以将历史上的事件按今天人所需要的逻辑来解释,那么历史如何被刻画,便不是古人所能左右的了。但的,历史学家也指出,尽管当时有多个政权的存在,一个统一的“中国”、“天下”则仍然是各个朝廷和民众的理念。其情势,有类一个完整的家庭,虽然分开吃饭,在两个地方吃饭的家庭成员,却从未觉得统一的家庭已经不存在。黄仁宇就指出,当时各个朝廷,从不认为这种分裂的局面是理所应当,各小王国也应当保持现有的地盘。政治组织的原则仍然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哲学,而不是互相制衡的地缘政治。这和西欧城市国家兴起之后各国相互纷争的不同的,是以西欧才形成了众多的独立民族国家。

所谓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这样讨论大历史的趋势,则完全掩盖了大历史中个人的命运。正如讨论长城的雄伟的人,往往忘掉那一个个孟姜女凄惨的泪。于平头百姓如此,文学大师亦同。南北朝时,北方政权性格粗犷,对南渡朝廷的文化十分羡慕。事实上,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融入中国的过程,就是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转变的过程。这其中,南方政权的文化,最是北方贵族所向往。

这种背景下,当时南朝梁朝廷里的宫廷文学大师庾信,出使北朝,即被北朝强行留下。在北朝期间,自己南方的朝代被灭。庾信虽然被北朝器重,亡国之哀和对美丽江南的思念,却从此伴随他一生。论者称,他作为大才子的性格,既非果敢决毅,又不善于自我解脱。亡国之哀、羁旅之愁、道德上的自责,时刻纠绕于心,却又不能找到任何出路。于近人,则可能和徐志摩这样富有才华,面对社会大变局又难以直面人生和社会苦难,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类似。当然,徐志摩只是文学青年时就死去,庾信则毕其生成了文学大师。他晚年的作品悲切、深邃,而又显示超人的文学才华,成为南北朝时代诗赋的上乘作品。《哀江南赋》是代表作,但是比较长,一般人难得全部读完。《枯树赋》不长,文笔优美,典故丰富,读懂后必定爱不释手,可以作为赋类作品的必读之作。

我还在小的时候,有一次看电影,其中有个镜头,毛主席得到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消息后,在屋里长时间地坐着。突然想起什么来,在自己的书堆里翻了一阵,拿起一本翻到某处,对着书念了几句。句子我是记住了,但当时自然不知道是何人所作,出自何处。若干年后我才知道,老人家无比哀伤,感叹生命的脆弱和失去爱子的痛苦,读的是《枯树赋》收尾的几句:

昔年杨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很难处理的一个时代。被北京中学生称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的袁腾飞,高考前给学生们串讲,讲到这一章的时候,就说这一章非常好,因为考试大纲里这一章的内容基本不考。的确,这一时期的纷繁芜杂的局面,连历史学家也难以理出个头绪,如何让十几岁的孩子在其中学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以秦汉为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算,那么,从220年东汉灭亡,到581年隋统一全国,中间三百六十年的历史,中国都处在分裂、动荡之中。而事实上,简单的两个年份,远远不能说明当年极其复杂的朝代兴亡、分裂割据的复杂情况。比如,虽然220年汉献帝让位给曹丕,作为东汉灭亡的标志年份,但事实上,从184年黄巾起义后,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已经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则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而220年东汉灭亡,魏朝虽然建立,东吴、西蜀则还继续割据。266年司马炎取代魏朝政权,建立晋朝,则只存在了短短的50年。可是266年晋朝虽然已经建立,南方的孙吴政权则一直负隅顽抗。直到280年,西晋才灭了吴。

所以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实际上跨了东汉、魏、西晋三个朝代。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是从黄巾起义开始,到东吴最后一个君主孙皓投降,才算结束(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最后一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换句话说,说书人和大众历史写手,并不认为220年曾经建立过魏朝,也不愿讨论,从266年起,中国已经是晋朝了。

280年晋灭了吴,似乎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统一的局面仅仅维持了10年。公元291年晋朝又起内乱(史称八王之乱)。内战一起,北方少数民族武装趁机入侵,所谓五胡乱华指的就是这个时期。从公元前317年洛阳、西安两个国都被洗劫,其后鲜卑等五个少数民族部落,先后在中国北方建立了16个政权,即所谓的五胡十六国,直到439年鲜卑血统的拓跋魏统一中国北方全境。

与此同时,在洛阳、西安被少数民族政权洗劫后,晋朝的一个王子在南京(建康)称帝,宣称保住晋朝政权,是为东晋。自317年建立,东晋风雨飘摇之中撑了近100年。这期间中国就是南方为晋朝,北方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南北朝的局面了,只不过北方一直出处于分裂的之中(直到439拓拔氏统一)。

420年后,晋朝已经灭亡,南方又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方则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这才是史书上的“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朝代相互更替,每个朝代基本控制全境,而北方有不少两个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

581年北朝的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宣布建立隋朝,北方全境统一。又过了七年后,588年隋朝灭了南方的朝廷(陈),才是几百年后第一次统一中国。

只是这么简单地梳理一下这几百年间的朝代变化,已经让人不堪其烦。这里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历史上这样大范围、长时期的分裂的局面经常出现,如何认定中国从夏朝起以来,一直是统一的国家?实际上,第二帝国(隋、唐)之后,中国又进入的分裂,直到宋朝统一,却很快又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挤出中原,在南方的杭州偏安。

复旦大学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是历史地理,不是历史、地理)葛剑雄,曾经仔细计算中国有纪年史以来的分裂和统一的年数,结论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分裂的时间其实多过统一的时间。

批评者可以指出,“历史”是建构出来的。一旦可以将历史上的事件按今天人所需要的逻辑来解释,那么历史如何被刻画,便不是古人所能左右的了。但的,历史学家也指出,尽管当时有多个政权的存在,一个统一的“中国”、“天下”则仍然是各个朝廷和民众的理念。其情势,有类一个完整的家庭,虽然分开吃饭,在两个地方吃饭的家庭成员,却从未觉得统一的家庭已经不存在。黄仁宇就指出,当时各个朝廷,从不认为这种分裂的局面是理所应当,各小王国也应当保持现有的地盘。政治组织的原则仍然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哲学,而不是互相制衡的地缘政治。这和西欧城市国家兴起之后各国相互纷争的不同的,是以西欧才形成了众多的独立民族国家。

所谓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这样讨论大历史的趋势,则完全掩盖了大历史中个人的命运。正如讨论长城的雄伟的人,往往忘掉那一个个孟姜女凄惨的泪。于平头百姓如此,文学大师亦同。南北朝时,北方政权性格粗犷,对南渡朝廷的文化十分羡慕。事实上,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融入中国的过程,就是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转变的过程。这其中,南方政权的文化,最是北方贵族所向往。

这种背景下,当时南朝梁朝廷里的宫廷文学大师庾信,出使北朝,即被北朝强行留下。在北朝期间,自己南方的朝代被灭。庾信虽然被北朝器重,亡国之哀和对美丽江南的思念,却从此伴随他一生。论者称,他作为大才子的性格,既非果敢决毅,又不善于自我解脱。亡国之哀、羁旅之愁、道德上的自责,时刻纠绕于心,却又不能找到任何出路。于近人,则可能和徐志摩这样富有才华,面对社会大变局又难以直面人生和社会苦难,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类似。当然,徐志摩只是文学青年时就死去,庾信则毕其生成了文学大师。他晚年的作品悲切、深邃,而又显示超人的文学才华,成为南北朝时代诗赋的上乘作品。《哀江南赋》是代表作,但是比较长,一般人难得全部读完。《枯树赋》不长,文笔优美,典故丰富,读懂后必定爱不释手,可以作为赋类作品的必读之作。

我还在小的时候,有一次看电影,其中有个镜头,毛主席得到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消息后,在屋里长时间地坐着。突然想起什么来,在自己的书堆里翻了一阵,拿起一本翻到某处,对着书念了几句。句子我是记住了,但当时自然不知道是何人所作,出自何处。若干年后我才知道,老人家无比哀伤,感叹生命的脆弱和失去爱子的痛苦,读的是《枯树赋》收尾的几句:

昔年杨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相关内容

  • 情何以堪的意思
  • 情何以堪(qíng hé yǐ kān), 堪: 承受。 何以: 宾语前置,即“以何”。 意思: 感情又怎么能承受这种打击呢? 在不同的语境解释略有不同。词目出自《世说新语》 原文为“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也有作“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出自元代王实甫的戏剧 ...

  • 高中语文优美的句子
  • 高中语文优美的句子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江城子> ...

  • 中国文字之美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文字之美 中国的文字可以说是一种奇异的文化存在,这在西人译中诗一事上可见端倪.近见一汉学家译杜甫的名句"月涌大江流"为:The moon leaps in the great Rivers flow,意思就成了"月亮在大江流动中跳跃& ...

  • [资治通鉴]读后感
  • <资治通鉴读后感> 昆一中 高一(14)班 刘健敏 <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 我看完了三十六卷,感慨万分,王莽真是英雄啊,居然可以慢慢的把皇帝的宝座夺到 ...

  • 情寄[枯树赋]
  • 在开国领袖毛泽东逝世38周年之际,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件往事:2013年10月10日毛泽东的大儿媳刘思齐从北京来电,让我用毛体仿写一幅毛泽东所书<枯树赋>的手迹寄给她,我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枯树赋>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后期诗赋的名篇之一.庾信前期仕梁,西魏破梁时,正出使 ...

  • 清明节寄语20寄语
  • 清明节寄语 1.清明时节扫墓忙,焚香祭祖拜先人,纸钱纷扬诉哀思,默默无语泪两行,故人已逝节哀思,一杯浊酒洒祝福,先人安息天堂上,佑我亲朋皆安康! 2.清酒一杯,盛满了对亲人的思念:菊花一朵,包裹着对逝者的牵挂:泪水千行,寄托着对往昔的回忆:青烟缕缕,飘荡着对祖先的怀念.清明节到了,愿逝者安息. 3. ...

  • 突出战略地位&nbsp发展基础教育
  • 突出战略地位 发展基础教育 汉南区人民政府 汉南区现有中小学35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0所,小学23所:学生16327人,其中高中2480人,初中6883人,小学6964人:中小学教师1383人,其中公办教师1177人(其中专任教师1010人),场办教师206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 ...

  • 花开时节又逢君
  • 类别:爱情滋味 作者:素依清颜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1-3-7 11:22:00 按 ← → 方向键翻页 编者按:陌上花开,缓缓归,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当时,只道是寻常,再回首,那人却不再灯火暗淡处,惟余我一人,独守天涯,何处是归程,风一更,雪一更. 花开时节,我只握紧曾经绽放得最美的芳华,枕 ...

  • 月影暗香--我的源氏物语
  • 从五岁到二十五岁,一直看的一本书,叫做<源氏物语>. 初见的惊艳,少时的痴迷,待到现时,已成为不离不弃. 总是记得那让人眩惑的时代的,那些出身高贵的贵族女子们,终日在流水山石的庭院里静默地等待着她们的光华公子. 比身还长三尺的青丝温柔地拂在十二单衣上,轻悄地偎依上来,缠缠绵绵,围绕着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