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对该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大学生还是穿学生装比较好,大学生较之中学阶段与社会接触会更广,可以适度打扮,但不宜过于时尚,大学生大多仍无自主的经济来源,过多的打扮会造成金钱的浪费。此外,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身份进行着装,不宜穿奇装异服,以免失去学生应有的本色,随和大方是最好的。
戴璞:(中文系06普专(1)班)
大学生应该根据场合穿合适的衣服,大多时候应该自然朴素,不能过于暴露以免庸俗化,不要“只要风度不要温度”。我建议大家不要盲从而使自己的衣着与身份不符,审美固然重要,但还是应当考虑自己的身份,衣着与环境要相适应。 杨庆玲:(政法系06旅游管理)
大学生着装仪态得体即可,女孩子化淡妆也值得鼓励,平素要注意在校园中衣冠整洁。对于过分追求时髦的同学需要改变心态,别盲目地追赶时尚;在学校而言,应该适当地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推广文明着装、文明行为,这将更有利于当今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时代的主题。
袁梦婷:(理学分院06生物教育)
衣着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但选择着装是每个人的自由,他们有选择展示自己个性服装的权利,我想一个人的着装也不应该受别人影响而改变,每个人都该有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独特舞台。
陈巧云:(教育系06幼教班)
大学生穿衣服能随自己的个性、舒适就行。对于“前卫、另类”的打扮,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
叶文娟:(中文系05普本)
从大学生的穿着可以判断这个人的价值取向,我们的着装应该符合自身的审美需求,至少也该具备朴素大方的特质。大家应选择以清纯、靓丽为主的青年服装以及适合我们的品位,也符合大众审美的倾向的服装,以做到既得体又大方。 林艳艳:(中文系05普本)
我觉得大学生着装保守一些更好,这样更符合学生这种身份。像如今染发的人当中,有许多染得不伦不类;还有些女生夏天穿高跟鞋,走路时会产生噪音等等,这些着装上的问题都会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文明形象。
倪周:(外文系05普本)
每个人的性格和爱好不一样,因而有的人要朴素一些,有的人要花俏一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服装,不要过分夸张,追求另类。
着装应适宜不可太怪异
如今大学生的打扮,再也不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清一色卡其布军装,男生平头,女生短发。在大学校园里观望,着装色彩丰富,款式更是多种多样。但个别学生的着装也带来了争议,一些不太适宜的打扮也会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一定影响。
夏天的时候在大学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穿着各式各样的拖鞋晃荡,一些人甚至把拖鞋穿进了教室。在某高校教书的王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孩子,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穿着拖鞋,尤其以男生居多,而且花样还不少。现在学生当中流行一种木屐,很多男生都穿着它来上课,一次有学生上课迟到了,竟大摇大摆地穿着木屐
进来,发出拖沓又响亮的啪啪声,惹得大家全来观望。王教授指出,穿拖鞋进教室,本身就不太文明,但还只是看着不雅观,现在问题是已经影响了课堂的秩序。大学里张扬个性无可厚非,但这种自由不能总是体现在个体身上,更不能只体现在物质上,尤其是个人的穿着。 记者调查发现,在高校里还有一个不文明的现象就是夏天男生喜欢在宿舍楼里光膀子。原来一到夏天,很多男生都嫌天气热,上身脱得精光做“膀爷”,让一些进男生宿舍的家长和女生看着十分不雅。此外,由于对NBA球星的崇拜,一些大学生也开始模仿他们的发型、衣着,有的甚至还钉鼻钉,打耳洞,文身,一副完整版的嬉皮士模样。加上哈韩、哈日的风气,一些奇装异服也在校园里流行。这种现象虽然还是少数,但有上升的趋势。
当然,也有男生抱怨女生打扮的。学中文的小莫就告诉记者,现在的某些女生打扮一点不落在社会上女性的后面,低胸吊带已经不算什么了,一些花里胡哨的打扮真是令人咋舌,很多人还大大方方地进教室。班里女生多,有时候上课,一眼望去五颜六色,很多人穿得实在太露,更受不了的是自己的鼻子,香水牌子杂七杂八,教室里也通常是各种气味混杂。 专家观点着装应适宜不可太怪异
专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追求确实比前一代人有了一个很大的跨越,社会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追求的多元化。但很多人却只停留在物质追求上,特别是很多人在服装上都在极力地求新求异。大学生作为高学历者,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在着装上应适宜,大方自然,不要让人生厌。同时,学生在追求个性着装之余更不能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一些学生模仿嬉皮士打扮,即使学校没有明文禁止,但文身、穿孔等有些会不利健康,特别是现在社会上提供这类服务的经营单位良莠不齐,一些不规范的店铺,很容易出问题。
校园礼仪着装讲原则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二年级的葛晓冬开门见山地与记者聊起了前段时间去上海当“F1宝贝”的经历,她自豪地说:“当时我们所穿的服装都是学校自己设计的,有行进服和中式旗袍两种,博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赞许。当大家知道我们是北京的大学生而不是职业模特时,更是惊讶不已,说我们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了首都大学生的风采和礼仪素养。”
葛晓冬说,在学校经常有机会参加志愿服务和其他社会展示活动,每次也都会穿得特别一些。但在学校还是应该穿得更像一个学生,虽然大学校园里没有中、小学那样要求天天穿校服,不许穿奇装异服这类的规定。在选择服饰方面,曾经学过的专业知识,如“服装色彩与搭配”这类的课给了自己不小的帮助,自己很清楚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怎么穿才叫得体,才叫真正的美。葛晓冬介绍经验说:“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要想搭配好服装应该遵照三个原则,一是整洁原则,不可能天天穿的衣服都很漂亮、都是自己最喜欢的,但穿上看起来很整洁是一个前提;二是„TPO原则‟,即所穿的服装应该符合自己所在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三是和谐原则,就是穿着打扮应该与自己的个性和谐一致。按照这三个原则选择搭配服饰,肯定看起来既漂亮得体又不失礼仪。”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葛晓冬打扮得很时尚,而且脸上还化有淡妆,就问其是不是平时在学校都是这样的打扮装束。葛晓冬连忙摆手并解释说,自己当天下午将要参加一个临时用人的招聘,所以打扮得要好看一些,化淡妆也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平时在学校里根本不会是这个样子,平时喜欢穿简单、大方又舒适的衣服,比如棉质上衣加牛仔裤再配上运动鞋,而且很少化妆。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在一起,又是一个学习的环境,没有必要刻意地去装饰自己。
礼仪解读 培养良好的着装意识
服饰礼仪和整个社会的文明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是一个服饰文明非常久远的国家,在文明建设中,服饰礼仪应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仪之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们的服饰仪表体现出来,服饰礼仪是和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的,也反映出人的心理世界。现代社会,人们的财富增长了,人们对于服饰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服饰也从原来的防寒遮体的功能扩展到今天的素质修养的外在体现和内在要求。今天人与人交往的范围扩大了,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都有强烈被人尊重和尊重别人的愿望,又要在交往中得到成功,所以人们开始考虑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服饰来与不同的人交往,表现自己,使自己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人们开始考虑通过自己的服饰和客观的情况相结合,在交往中得到收获,通过这种交往,来体现当今社会的文明程度。
大学生的服饰礼仪有三方面体现
第一,服饰着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整个社会中的形象。大学生应该是整个社会中最有文化修养的群体,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很高,要求他们的服饰礼仪能与自身的身份相一致,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如果不能相一致,社会就会对大学生失望,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会影响到他们融入社会的主流,从而影响到他们对社会作出贡献。
第二,服饰礼仪状况影响到就业状况,关系到大学生顺利地在社会上展现自己的价值。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服饰对于一个人来说虽然是外在的,但对一个人第一印象的产生,也反映了大学生的内在素质,因为服饰是人内心精神外在的体现。如果在应聘时过分追求服饰的华丽,就会给用人单位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用人单位会对其是否适应工作产生怀疑。服饰过于脏乱,会给用人单位一种做事不认真,对人不礼貌的印象,对于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的人,用人单位也会对其是否能胜任工作产生怀疑。
第三,高校的服饰礼仪应该走在社会的前列,高校中的氛围应该是穿着得当,对人彬彬有礼,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地方。
在此,高校学生在服饰礼仪的建设中应该作出贡献,穿着符合自己身份的服装,建立良好的礼仪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材。如今的高校,女生穿着不是越薄越怪越好,高校不是装点自己性感的场所,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得体穿着才能体现学生内在与外在的美丽。
自由穿着也不能过分
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衣着严谨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课堂教学是一个严肃的场合,学生穿着随便是对教师和学术殿堂的不尊重。培养学生在校注重着装这一细节问题对今后他们踏上社会工作也有利。
一些专业从事形象设计的人士也对大学生着装提出建议,大学生着装应:
忌脏、忌乱
忌露、忌短
忌透、忌艳
忌紧、忌繁
乍一看,这些要求似乎有些琐碎和苛刻,但以上所指的脏、乱、露、短、透、艳、紧、繁,都是指在一定范围之内的,不要过于超越这个范围。学生穿着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大学校园给人的感觉是自由而快乐的,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不将着装礼仪放在心上,胡乱穿着。切不可忘记自己学生的身份,穿着得体才是最关键的。
校园礼谈
李晓飞:平面设计专业
我们大四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用人单位的面试或去一些单位实习、做兼职。步入社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场合,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肯定不如在学校里那么自由。我觉得应该选择穿起来显得稳重、得体的服装比较合适,这样既能很快地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又显得很懂礼貌。
刘思盈: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专业
选择大方得体的衣服最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大学生对如何搭配服饰都有自己的喜好。在我看来,服饰的搭配应该适合本人的个性,而且应该尽量能突出自己的风格。身边有的同学虽然穿的衣服并不贵,却很标新立异,让人看了也很舒服。但个性也应该有个度,因为毕竟是在学校里。
陈琼:服装与养护专业
我觉得大学生穿休闲装、运动装配上牛仔裤最合适,而且应该穿着得体,肥肥大大的或又小又瘦的都不好。除了一些特别的场合外,我一般就穿得比较简单、休闲,这样不仅自己穿得舒服,而且让人一看就知道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样子。有很多同学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对穿着很在意,不过她们应该顾及一下他人的感受,不要穿得太随便,那样对他人不礼貌。 李丹: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
大学生的穿着除了要得体、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失礼节外,还应该表现出自己年轻、有朝气的特点。如果让我选择,我不会选择太朴素的衣服,因为太朴素的衣服没有活力也不见得好看,我更喜欢穿时尚、青春一点的衣服,展现出大学生应有的气质。(2005.10.24)
当代大学生的着装理念
当代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WTO之后,经济和文化受到世界的冲击和影响,伴随着人们的着装理念也受到影响。而且人们的着装观念的变化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能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的。
服装从来都是时代精神的外在表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其着装前卫、独特,代表着最前沿的社会文化,折射出青春包裹下的美丽心灵。当前大学生着装特点有随意自然型、时髦型、注重名牌型等。 作为大学生,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前沿阵地,其思想观念决定中国将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的中流砥柱。着装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观念、文化理念,因此,大学生应该培养和树立正确合理的着装观念,正确对待社会的流行元素、外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包括大学生在内,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以及着装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在追求的多元化的文化中,意识观念等正在发生着变化,进而影响着着装观念的变化,在着装中,表现中衍生出许多适宜与不适宜的装扮,合理着装意识较为淡薄,随意性强。如今大学生的打扮, 再也不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清一色卡其布军装,男生平头,女生短发,代表中国传统的中式服装再也看不见了。
很多大学生的观念停留在物质的追求上,特别是对服装的追求上表现出求新立异,在大学校园里观望,着装色彩丰富,款式更是多种多样,良莠不齐。在这种观念风气的盛行之下,学生们的攀比之风会越来越浓,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观念增强,做事不计后果,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和影响,有时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因此不好的着装观念会造成大学生素质下降。
夏天在大学校园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男生穿着个大裤头,穿着各式各样的拖鞋晃荡。更有甚者,他们上课时也穿成这样,影响上课的秩序和老师同学的上课情绪。在某高校教书的王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孩子,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穿着拖鞋,尤其以男生居多,而且花样还不少。现在学生当中流行一种木屐,很多男生都穿着它来上课,一次有学生上课迟到了,竟大摇大摆地穿着木屐进来,发出拖沓又响亮的啪啪声,惹得大家全来观望。王教授指出,穿拖鞋进教室,本身就不太文明,但还只是看着不雅观,现在问题是已经影响了课堂的秩序。
在高校里还有一个不文明的现象就是夏天男生喜欢在宿舍楼里光膀子。原来一到夏天,很多男生都嫌天气热,上身脱得精光做“膀爷”,让一些进男生宿舍的家长和女生看着十分不雅。此外,由于对NBA球星的崇拜,一些大学生也开始模仿他们的发型、衣着,有的甚至还钉鼻钉,打耳洞,文身,一副完整版的嬉皮士模样。加上哈韩、哈日的风气,一些奇装异服也在校园里流行。这种现象虽然还是少数,但有上升的趋势。
不光男生,女生的穿着也也越来越暴露,某些女生的打扮一点也不落在社
大学生的穿着除了要得体、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失礼节外,还应该表现出自己年轻、有朝气的特点。如果让我选择,我不会选择太朴素的衣服,因为太朴素的衣服没有活力也不见得好看,我更喜欢穿时尚、青春一点的衣服,展现出大学生应有的气质。(2005.10.24)
当代大学生的着装理念
当代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WTO之后,经济和文化受到世界的冲击和影响,伴随着人们的着装理念也受到影响。而且人们的着装观念的变化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能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的。
服装从来都是时代精神的外在表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其着装前卫、独特,代表着最前沿的社会文化,折射出青春包裹下的美丽心灵。当前大学生着装特点有随意自然型、时髦型、注重名牌型等。 作为大学生,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前沿阵地,其思想观念决定中国将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的中流砥柱。着装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观念、文化理念,因此,大学生应该培养和树立正确合理的着装观念,正确对待社会的流行元素、外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包括大学生在内,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以及着装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在追求的多元化的文化中,意识观念等正在发生着变化,进而影响着着装观念的变化,在着装中,表现中衍生出许多适宜与不适宜的装扮,合理着装意识较为淡薄,随意性强。如今大学生的打扮, 再也不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清一色卡其布军装,男生平头,女生短发,代表中国传统的中式服装再也看不见了。
很多大学生的观念停留在物质的追求上,特别是对服装的追求上表现出求新立异,在大学校园里观望,着装色彩丰富,款式更是多种多样,良莠不齐。在这种观念风气的盛行之下,学生们的攀比之风会越来越浓,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观念增强,做事不计后果,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和影响,有时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因此不好的着装观念会造成大学生素质下降。
夏天在大学校园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男生穿着个大裤头,穿着各式各样的拖鞋晃荡。更有甚者,他们上课时也穿成这样,影响上课的秩序和老师同学的上课情绪。在某高校教书的王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孩子,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穿着拖鞋,尤其以男生居多,而且花样还不少。现在学生当中流行一种木屐,很多男生都穿着它来上课,一次有学生上课迟到了,竟大摇大摆地穿着木屐进来,发出拖沓又响亮的啪啪声,惹得大家全来观望。王教授指出,穿拖鞋进教室,本身就不太文明,但还只是看着不雅观,现在问题是已经影响了课堂的秩序。
在高校里还有一个不文明的现象就是夏天男生喜欢在宿舍楼里光膀子。原来一到夏天,很多男生都嫌天气热,上身脱得精光做“膀爷”,让一些进男生宿舍的家长和女生看着十分不雅。此外,由于对NBA球星的崇拜,一些大学生也开始模仿他们的发型、衣着,有的甚至还钉鼻钉,打耳洞,文身,一副完整版的嬉皮士模样。加上哈韩、哈日的风气,一些奇装异服也在校园里流行。这种现象虽然还是少数,但有上升的趋势。
不光男生,女生的穿着也也越来越暴露,某些女生的打扮一点也不落在社
会女性的后面,低胸吊带超短裙已经不算什么了,很多衣服裸肩露背。更有甚者,装扮成非主流,奇怪的发型和花里胡哨的穿着令人咂舌,很多人还大大方方的进教室,而且还坐在前边,这叫上课的同学看你呢还是看黑板?
现在社会,职业服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着装意识较为淡薄,或者还没形成。表现为很多大四的学生在应聘面试找工作的时候,着装随意,没有穿西装,给单位和公司留下不好的印象,反映出对别人工作的不尊重。部分学生本来手到擒来的工作最后不翼而飞了。
中国虽然开放了,而且大学生作为时代文化的引领者,展现自己的个性确实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太过。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要树立培养正确的着装观念,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观念。最重要的是,人们通过着装只能表现自己的独特气质和性格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通过人的内在美、内在的品质、内在的涵养所渗透表现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积极、阳光、热爱生活的人看起来很年轻漂亮。
大学生着装的心理依据
作为大学生形象塑造最重要主体的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就应该有意识地通过以下 途径培养、塑造自身形象,为自己在未来就业求职道路上增加重要的竞争砝码: 1)、加强 内在形象的培养和锻炼。首先,要进行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的培养,这是大学生塑造良 好形象的基础。其次,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在校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之外,还应当大量涉猎 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做到既博又专,并掌握外语和计算机这两样工具,使自己成为通才式 的人物。再次,应当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自信、豁达、热情、开放的心理。 2)、适当注意外在形象。首先,应注意风度和魅力的培养。风度和魅力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只要大学生善于注意从平常生活做起,举止自然潇洒、稳重大方,谈吐自然得体、文雅风 趣,待人真诚、热情、宽容、大度,遇事沉着冷静、自信果敢,再辅之以适度的修饰,那么 风度和魅力将自然在大学生朋友们身上流露。其次,大学生还应注意适度的修饰。大学生受 其经济实力所限,着装打扮不可能也没必要去追求时尚、高级,大学生的着装有一个总原则 应当把握,即整洁、大方、得体、尽显学生本色。
大学生着装趋势
在现代意识增强,新的文化观念不断冲击和影响下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以及着装意识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在追求的多元化表现中衍生出许多适宜与不适宜的装扮.通过对省内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将大学生的着装意识分为"随意型"、"时髦型","注重型"三类.现代大学生追求自然、休闲的概念仍占据主要成分,着装意识较为淡薄,随意性强,代表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式服装,以及职业服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着装意识没能形成.因此,作为施教育者或者是服饰的设计者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加强着装意识的有益性培养,并同时强化社会文化的体现.
如今大学生的打扮, 再也不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清一色卡其布军装,男生平头,女生短发。在大学校园里观望,着装色彩丰富,款式更是多种多样。但个别学生的着装也带来了争议,一些不太适宜的打扮也会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一定影响。
夏天的时候在大学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穿着各式各样的拖鞋晃荡,一些人甚至
把拖鞋穿进了教室。在某高校教书的王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孩子,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穿着拖鞋,尤其以男生居多,而且花样还不少。现在学生当中流行一种木屐,很多男生都穿着它来上课,一次有学生上课迟到了,竟大摇大摆地穿着木屐进来,发出拖沓又响亮的啪啪声,惹得大家全来观望。王教授指出,穿拖鞋进教室,本身就不太文明,但还只是看着不雅观,现在问题是已经影响了课堂的秩序。大学里张扬个性无可厚非,但这种自由不能总是体现在个体身上,更不能只体现在物质上,尤其是个人的穿着。
记者调查发现,在高校里还有一个不文明的现象就是夏天男生喜欢在宿舍楼里光膀子。原来一到夏天,很多男生都嫌天气热,上身脱得精光做“膀爷”,让一些进男生宿舍的家长和女生看着十分不雅。此外,由于对NBA球星的崇拜,一些大学生也开始模仿他们的发型、衣着,有的甚至还钉鼻钉,打耳洞,文身,一副完整版的嬉皮士模样。加上哈韩、哈日的风气,一些奇装异服也在校园里流行。这种现象虽然还是少数,但有上升的趋势。
当然,也有男生抱怨女生打扮的。学中文的小莫就告诉记者,现在的某些女生打扮一点不落在社会上女性的后面,低胸吊带已经不算什么了,一些花里胡哨的打扮真是令人咋舌,很多人还大大方方地进教室。班里女生多,有时候上课,一眼望去五颜六色,很多人穿得实在太露,更受不了的是自己的鼻子,香水牌子杂七杂八,教室里也通常是各种气味混杂。
专家观点 着装应适宜不可太怪异
专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追求确实比前一代人有了一个很大的跨越,社会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追求的多元化。但很多人却只停留在物质追求上,特别是很多人在服装上都在极力地求新求异。大学生作为高学历者,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在着装上应适宜,大方自然,不要让人生厌。同时,学生在追求个性着装之余更不能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一些学生模仿嬉皮士打扮,即使学校没有明文禁止,但文身、穿孔等有些会不利健康,特别是现在社会上提供这类服务的经营单位良莠不齐,一些不规范的店铺,很容易出问题。
女大学生的着装理念
女大学生的着装理念
很久以前,在社会空气刚开始轻松起来的时候,有部电影叫《女大学生宿舍》,讲了那么一群让人羡慕的人的故事。
现在我们不说“女大学生”,这个称呼含有太多天之骄子的味道——大学生已是了不得,何况还是女的。我们说“大学女生”,“大学”代表地点,“女生”代表性别。她们真的也只是一群头上没有光环的普通人。她们有格调,但是没钱;有青春,却没有足够的空间。六个人挤住在一间小小的宿舍里,每个人只有一张床是私人的“领地”,一摞摞的书也堆在床上,还占去了一半的江山。
好像别人说“住弄堂的上海人”一样,正因为居住的狭小,又好面子有追求,所以所有的光鲜都在身上了。大学女生们也都把追求美的精力全放在了衣着上,服饰打扮是她们体现个性最主要的手段。可是每个人只拥有衣柜的小小一格,什么样的衣服揉几次也都没了型儿。手里又少有money,只能一边看时装杂志一边叹气了。
穿衣打扮于她们是一件既快乐又痛苦的事情。人生好像永远也是这么矛盾吧!难怪流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等我有了钱的时候我又没时间。”
永远的“牛仔”
牛仔裤是校园里永远的流行。留长头发的女生,穿着松松的格子衬衫、牛仔裤,鞋子永远似坦克车般笨重,反而显得整个人敏感而细致。
这种世纪初美国西部英雄的衣着,正像他们乐观的英勇传奇一样被现在的我们所喜爱。爱唱《橄榄树》,看《滚滚红尘》,渴望着远方,渴望着流浪,渴望着看世界,渴望着惊心动魄的事和不朽爱情的大学女生自然喜欢这样传奇的风格。
牛仔裤很漂亮,一般的牛仔裤都是较紧身的,能突出线条又有质感,很能衬托青春靓丽的美。这种裤子以前又叫“工装裤”,顾名思义,它是耐磨的,经脏的。穿着它你可以随便地席地而坐,纵使出游中有一点损坏脏污,也无损于风度。这正合了休闲随意的流行节拍。
背起行囊走遍高山大河,阳光下坐在草坪上吃苹果、看书;夏夜星光下林间弹唱的吉他歌手„„都是很美的画面。可是如果没有牛仔裤,这一切都不可想象。你能穿着绸裙随便往草地上一坐吗?
牛仔裤对于大学女生来说几乎是全能的,冬天可以保暖,夏天可以“显酷”,春秋便于出游。宿舍里没有墙纸地毯;教室里位置不多,需要提早占座;食堂人多,常常拥挤;骑的还是一辆破单车,车把上吊着布袋装着的饭盆,一路铛铛响„„柔软的衣服可能被扯破,只有牛仔裤是最佳的穿着。
人们在牛仔裤上大做文章:小裤脚变喇叭,再变微喇,又变回直脚,今年又说阔脚是时尚;颜色由以前的蓝,变到崇尚旧旧的泛白,有段时间暗绿、铁锈红也灿烂了一阵儿,如今又反璞归真了;还曾流行过在牛仔裤上打花补丁、绣花、画图案、剪破洞。不过在大学女生中,普通型的、旧旧的泛白的蓝色牛仔裤始终是主流。各种变异的牛仔裤要那么多时间来打理,已不像它原有的利落明快了,当然不讨人喜欢。
校园里的“牛仔”一族还在向着两个方向发展:更雅痞一点的是舒服的条绒裤,更随便新潮一点的是新近流行的有多个兜的阔脚裤和迷彩T恤。
格子围巾、T恤、大衬衫、牛仔裤,是永远也不落伍的校园装扮。
梦回“五四”
女子也许天生是喜欢柔软、光滑和美丽的,而且“女人天生爱做梦”。体现在着装上,大概就是近来流行的中式传统服装。
校园的湖边路上,常有身着“五四”式衫裙,扎两条辫子的女生分花拂柳地走过,软缎
暗花的裙幅飘过,刹那间仿佛时光倒流,让人不知是何时空,好像回到了那个思想丰富、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新旧交替的年代。穿着中式衫裙、白袜黑鞋的女学生,有传统的娴静平和,又有新生的热情和智慧,是非常美丽的象征。
一个夏天,“五四装”风靡大学校园,连学理工的、以冷静著称的清华女生们也几乎人手一件。
一位穿着碎花软缎中式上衣、黑色百褶裙的女生说:“这身衣服穿起来心境颇为浪漫美丽,而且正式场合还可以作礼服穿。”
的确,中式衣服随意性较大,不失庄重,也可以随便地日常穿着。不像袒肩露背的西式礼服对穿着场合那么挑剔。大学女生银钱不多,也没有太多出入高级场所的机会,可有时也会突有庄重的聚会要参加,买套宜丰宜简的中式衣服是不错的投资。
古代的中国是丰郁美丽的,连鞋底也布满了精致的花纹。《诗经》的年代是水面上飘着粉紫的小花、山冈上有雾,那么干净。丰腴而有异族风情的唐,衫裤娇俏的明,旗袍端庄的清,经过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传统服装实在是美丽,穿上也有梦回历史的幽幽之情吧!可惜宽袍大袖太唯美了,鞋底繁复的刺绣也实在没有人看得见,旗袍又太娇娆扎眼了,所以大学女生们最中意的还是“五四”女学生们穿的中式上衣、百褶裙。
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个女子穿着传统的“红袄绿裤”,那种红和绿都不是太纯正的颜色,配合起来十分美丽。我想如果有聪明的商家能生产相配的高底绣花布鞋,一定很赚的。
现在有些别致的小店专卖古旧又新潮的“改良”传统服装,既怀旧又不太奇怪,正配合机灵古怪的小女生。好像“阿尤的店”、“自由马”、“灰姑娘”什么的,他们还卖可爱的中式小包,是大学女生们心头的最爱。
没什么不可以
街头流行的露脐衫、吊带背心、透视装、皮短裙,大学女生们一样敢穿。青春正年少,是应当大声笑,偶尔张扬一点、出轨一点也没什么不可以。
这本就是个张扬个性、轻松游戏的年代。大学女生们又有更多丰富诡丽的心思,一丝一毫都体现在了衣着打扮上。他们非常急切地要与众不同。
T恤、牛仔是大学生中最普通最流行的衣装,可女孩子们也希望有一点点不一样。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笔,可用于在布料上书写,水洗也不掉色。大学女生们就用它在T恤上画呀写呀,穿着经过自己“加工”的“独一无二”的T恤满街走。
她们这样来寄托喜好,好像我有段时间迷上了埃及学,于是在衣服背后画埃及的守护神,写象形文字的诗歌。她们也以此来宣泄情绪,好像那个几年前流行的故事说的,穿着T恤的年轻人,衣服上写着“烦着呢,别理我!"到处走。有个渴望红颜知己的男生在T恤的肩头画上一只五指如葱,有着尖尖红指甲的手,看起来就好像她在安慰地拍他的肩。她们也以此来展示才华,在衣服的适当部位画上鲜活的蝴蝶、花草,自是画龙点睛,让人刮目相看。
好好的牛仔裤要剪一个破洞,把裤脚的边拆掉,线头刷出来,弄得毛茸茸破破烂烂的。有一段时间女生们还纷纷把已不太时髦了的普通型牛仔裤剪掉一半,变成半截的马裤来穿。在这修修改改中她们得到了许多的快乐。
细看服饰,你还能看出大学女生的许多慧敏之处:颈项手腕处闪着藏银首饰的暗暗光芒;起风的时候在头上戴一条新疆味极浓的头巾;大T恤用塑料的卡通夹子别起下摆„„
长发及腰的女生可以就那么惊心动魄地披散着,只在耳边别一朵小花走出去;街上流行短发的时候,有的女生把头发剃得真成了“板寸”,以至于楼长阿姨不让她进门;心情好的时候她们要编很多小辫,别很多花花绿绿的小发夹„„
大学校园是一个可以“随便穿”、“随便打扮”的地方,怎么奇怪人们都以为是某种文化的寄托。
真是没有什么不可以!
大学女生们自己看“着装”:
A女生:年轻——就是穿三块钱一件的T恤也一样有味道
记得很久以前看《中外少年》上有一篇文章,题记说:年轻——就是穿三块钱一件的T恤也一样有味道!当然现在没有三块钱一件的T恤了,那是我们念中学时候的事情。不过一直都记得这句话,觉得很能代表我对穿衣服的观点。
我们现在也没什么条件啦,不能太随心所欲,只能是怎么样比较合适就行了。像我喜欢基努?里夫斯,他的衣服常常都是在地摊上买回来的,因为他本身有性格,穿起来一样有味道啊!
反正我觉得人是活的,不要被衣服限制了。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一定不要穿第一次才上身的新衣服,那会很拘谨的。
我的理想着装是:白色裙子,头发上扎蝴蝶结。裙子可以是太阳裙,反正比较清爽一点的。我想我是男生的话,梦中情人会是这样的清纯女生。
你知不知道那首很美的歌,这么唱道:银色蝴蝶系着长发,玫瑰红的脸颊,迎着山坡,金色晚霞,白色衣裙随风扬„„
实在是太理想了!
B女生:加一双灰姑娘的“水晶鞋”
大家都知道灰姑娘的美丽童话,我觉得里面最出彩的就是那双水晶鞋了。现实生活中你也可以有一双使自己美丽倍增的“水晶鞋”的,那就是:内蕴、气质、教养和风度。
电影《窈窕淑女》是个很好的例子。一个粗鄙无知的卖花女,通过口音的纠正、知识的学习、风度的培养一变而成为一位“公主”。
着装要得体,但总的说来并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举止适宜、礼貌合度,一举手一投足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气质来。
那样才能真正让人“疑是惊鸿照影来”!
C女生:最好的打扮是——普通衣服+别致饰物
衣服的颜色是很重要的,逛店时最先吸引我的一般是衣服的颜色,然后才注意到它的款式和质地。
我挺喜欢五彩缤纷的,流行杂志上不也说穿亮色的女孩很聪明吗?在这一片流行的灰扑扑中,突然来一点跳动的颜色是很可爱的,很容易吸引人的视线。
当然比较保守一点的还是准备一点中性色调的衣服,大红大绿适应的场合和心情很少。
我觉得最好的打扮是简单的衣服,再配上一两件极别致的饰物。首饰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腕饰了,那种举手间不经意流露的风情真是很美。
D女生:我喜欢“酷酷”的中性打扮
我喜欢比较休闲、简单的衣服。不太喜欢热闹的,衣服最好是素色的,而且我不喜欢装饰,所以裙子一定不要有花边。
这种返璞归真、纯朴的,当然也不是土气,才是最好的风格。
衣服最重要的就是舒服了,不然就算是衣服本身很漂亮,但穿在身上,你的动作忸怩,也不会好看的。我对什么职业装是没什么研究,我喜欢自然。
衣服要有性格,就我来说就是要“酷”一点。衣服要配合自己的性格,象我这样比较好强的女生,其实可以比较中性的打扮。
鞋是很重要的,质量一定要好,像一套体操的结束动作,头不能太小,鞋底不应是现在流行的这么厚的,也不能是平跟,要“酷”嘛。
E女生:一定要穿出线条来
穿衣服我最看重的就是裤子了。怎么说,我觉得自己的腿还长得不错吧!穿裤子一定要把我的线条显出来。我的裤子都是那种微喇的或直筒的,要紧一点,颜色嘛最好是黑色或暗色的,我最讨厌肥肥的裤子了。
还有鞋子一定要和裤子搭配好,这很重要。
买衣服我喜欢“一见钟情”的,一眼就看中的穿上都不错。每次挑了半天或者别人劝才买的衣服回来就后悔。所以每次买衣服都特累,要逛很多地方。
其实吧我特喜欢长裙,但别人说我穿着不好看,我就再也不穿了。我这个人特别注意别人的看法,穿件衣服只要有个人说不好看,我就再也不穿了。
大学女生应该稳重一点,虽然要有个性,但不要太时髦,我坚决反对染发,穿什么皮短裙。
F考研女生的烦恼:衣服总是脏得太快
我现在忙着准备考研,什么都顾不上,最大的烦恼就是:衣服总是脏得太快。
在学校真的是没必要穿得太好,你想想,整天忙着大清早就去教室占座,又挤食堂的,再漂亮的衣服也不成样子了。
我都不大穿浅色的衣服,常穿得灰灰的,是谁说的今年灰色是时尚来着。穿着大毛衣,骑着破单车,在校园路上穿行,我觉得挺好。
常常幻想有不用洗的衣服就好了,像科幻小说里写的“清洁房子”,人穿着衣服站进去5分钟,就把身体和衣服都清洁了。那该多好啊!
又一想,也不用科学发达到那一天才能实现梦想,有钱也可以,穿脏了就扔掉吧!不过那样也有点麻烦,逛街买衣服的时间不是就花得更多了吗?或者可以买一打同样的衣服。
G女生:买衣服的问题
我最喜欢蓝色了。有本杂志上登的通过颜色看性格的文章写得比较适合我。说蓝色适合知识女性,很聪明,很敏感,但是有点神经质。
对大学女生来说,可能最主要的就是用来买衣服的资金问题了。因为除了买衣服外,你可能还有别的计划,比如买书、旅游。这不但是对大学女生的问题,就算以后工作了,每个月几千块的收入,也还是该计划的,只能把一定比例的钱用来买衣服。
其实大学四年来我的着装观念变化挺大的。中学时我们学校实行封闭式教育,也因为年纪小,从来没有自己买过衣服,渐渐都对美没概念了。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需要自己买衣服。记得大一才开学,我们屋六个女孩一起去西单买衣服。那时候假日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两单和新街口。
以前我觉得有性格的衣服是好的,现在觉得很多“一般”的衣服其实也很好看。我现在买衣服常去那几家比较熟的店,好像“自由马”、“阿尤的店”什么的。虽然他们的衣服很贵,但我想即使很久才买一件,也比全身都新,而没什么意思的衣服好。还有啦,以前我觉得韩
国的衣服还可以,现在觉得简直有点流气,那种厚底鞋,下面开气儿的牛仔裤,有很多兜的肥大的裤子,在学校里穿实在有点不太好。
现在常常想将来有了钱,要同时装备两种不同风格的系列服装,比如一边是典雅的,另一边是背带裤,以便我随时配合心情穿着。老是休闲,或者老是太正式都不好啦!
H女生:虽然追逐时尚是很俗气的,但违背时尚是绝对不可以的我大一大二的时候还是挺追求休闲的,到了大三大四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一些外面的影响,觉得衣服一定要质地良好,一定要跟得上时代。
有一种说法是,世界时装的潮流是从巴黎开始流行,然后到欧洲,到东亚、港台,最后才到中国大陆。我们现在其实很受韩国流行服饰的影响。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很亮的紫红色和咖啡色,这样颜色的合身套装是我的最爱。
那种亮亮的皮鞋也很漂亮。
但是在学校这种地方也不能穿得太好、太扎眼,也没必要。要跟得上潮流,当然还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味道的。
化妆也还是需要的,但也一定要把握潮流,比如今年流行棕色的眉色,您就一定不要画成黑色的,但也不要棕得太厉害!
女生们如是说。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女生们的装扮到底有没有“悦己”呢?且听听大学里的另一半大学男生们怎么说:
A男生:无色的距离产生美
可能因为我是搞文学的,偏好古典诗文,我追求的境界是“心静如水”。我喜欢娴静的、素雅的,正像有人把女人比作水,我喜欢有这种气质或是如此着装的女孩子。
记得《哈姆雷特》里有一场戏,御前大臣送儿子远行出海,在码头上作为父亲要给儿子几句叮嘱,关于着装他说:“穿衣服要素而不俗,因为衣着能看出人品。”我很欣赏这句话,虽然没有特指女装,况且我们已告别了严肃的年代。我是相信从衣着能看出一个人的趣味和性情的,我喜欢那种穿衣服没有代表色的女孩子,而只给人一种感觉,甚至这种感觉是琢磨不定的,因为水就是无色的,让你总想着她,却又不好描绘她,甚至你记不清她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她会在你心中总有一定的距离,按照经典的说法,距离产生美。
B男生:我不喜欢“淑女”
女孩子年轻活泼,真像一朵花一样,所以穿衣打扮就应该漂亮,即便“热情似火”也不为过。尽管《诗经》上云:“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我想这毕竟是诗化了的语言和境界,真正的大家闺秀并不见得讨人喜欢,况且,这个quickworld也不会再有真正的淑女,毕竟时过境迁了嘛!现在有些女孩子整日裹着长裙,高挽发髻,行不乱步,
笑不露齿,实在不合时宜,简直傻得很。与之相比,那些剪着绒球似的短发,紧身衣,牛仔裤,整日嬉笑打闹的“假小子”反倒来得平易近人些。
我很爱看女孩子梳着一条半长的“马尾”,最好蓬松些,穿一身浅色的超短裙(运动衣,旅游鞋也可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感,如果是在夏日午后的阳光下遇到她们,会让你感到生活的美好。
C男生:不要从一而终
女孩子的穿着打扮不好一概而论,因为人是不一样的。同样一套衣服,此女孩穿上,看着顺眼,彼女孩穿着,就显得别扭。哪怕是同一个人,穿不同风格的衣服,也会完全判若两人,你也说不上更喜欢哪一个。我觉得穿衣服不能跟为人处事一样:后者当然要有原则,而前者最好不要有一定之规。否则就显得单调、呆板了。
如果哪个女孩子的穿衣习惯被班上男生公认地归为一类,这可是她的一大悲哀,因为不会所有的男孩子都喜欢一种打扮的女孩子,事实上往往只是一小部分;就像不同地方的人口味不一样,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嘛!
女孩子的穿着一旦被定格,就大有成为“老古董”之嫌,所以还是善变一些好:仿古的、流行的、前卫的,都可以试试,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气,即便不成功也精彩嘛,而且事实上每一种风格都会赢得欣赏者的。
D男生;我喜欢不留痕迹的美
我喜欢女孩子穿得干干净净,规规矩矩的,我最讨厌奇装异服,尤其是那些把头发剪得长短不齐,染得五颜六色,简直像块包着玻璃纸的棒棒糖,看了就让人心里乱得很。可能我有点保守,但我确实觉得女孩子只要穿得落落大方就足够了。固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妙龄少女,但不要一味地赶时髦。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让我们看六、七十年代的时髦衣服,甚至是八十年代的,我们会笑话人家穿得既土又怪,孰不知,几年之后看自己现在的新潮没准儿还不如人家顺眼呢?倒是那些合身而又不扎眼的衣服能够让人接受。还是那句话,自然美才是真正的美。不要刻意追求,一切时髦都有它过时的一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也许因为这群人特殊的经历,她们总是想随随便便,又要找一点文化源流、知识背景,想要随心所欲,又限于条件,所以常常苦恼了。
大学女生穿什么?怎么穿?虽众说纷纭,相信你自有自己的一套!
不同的人对该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大学生还是穿学生装比较好,大学生较之中学阶段与社会接触会更广,可以适度打扮,但不宜过于时尚,大学生大多仍无自主的经济来源,过多的打扮会造成金钱的浪费。此外,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身份进行着装,不宜穿奇装异服,以免失去学生应有的本色,随和大方是最好的。
戴璞:(中文系06普专(1)班)
大学生应该根据场合穿合适的衣服,大多时候应该自然朴素,不能过于暴露以免庸俗化,不要“只要风度不要温度”。我建议大家不要盲从而使自己的衣着与身份不符,审美固然重要,但还是应当考虑自己的身份,衣着与环境要相适应。 杨庆玲:(政法系06旅游管理)
大学生着装仪态得体即可,女孩子化淡妆也值得鼓励,平素要注意在校园中衣冠整洁。对于过分追求时髦的同学需要改变心态,别盲目地追赶时尚;在学校而言,应该适当地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推广文明着装、文明行为,这将更有利于当今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时代的主题。
袁梦婷:(理学分院06生物教育)
衣着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但选择着装是每个人的自由,他们有选择展示自己个性服装的权利,我想一个人的着装也不应该受别人影响而改变,每个人都该有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独特舞台。
陈巧云:(教育系06幼教班)
大学生穿衣服能随自己的个性、舒适就行。对于“前卫、另类”的打扮,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
叶文娟:(中文系05普本)
从大学生的穿着可以判断这个人的价值取向,我们的着装应该符合自身的审美需求,至少也该具备朴素大方的特质。大家应选择以清纯、靓丽为主的青年服装以及适合我们的品位,也符合大众审美的倾向的服装,以做到既得体又大方。 林艳艳:(中文系05普本)
我觉得大学生着装保守一些更好,这样更符合学生这种身份。像如今染发的人当中,有许多染得不伦不类;还有些女生夏天穿高跟鞋,走路时会产生噪音等等,这些着装上的问题都会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文明形象。
倪周:(外文系05普本)
每个人的性格和爱好不一样,因而有的人要朴素一些,有的人要花俏一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服装,不要过分夸张,追求另类。
着装应适宜不可太怪异
如今大学生的打扮,再也不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清一色卡其布军装,男生平头,女生短发。在大学校园里观望,着装色彩丰富,款式更是多种多样。但个别学生的着装也带来了争议,一些不太适宜的打扮也会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一定影响。
夏天的时候在大学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穿着各式各样的拖鞋晃荡,一些人甚至把拖鞋穿进了教室。在某高校教书的王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孩子,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穿着拖鞋,尤其以男生居多,而且花样还不少。现在学生当中流行一种木屐,很多男生都穿着它来上课,一次有学生上课迟到了,竟大摇大摆地穿着木屐
进来,发出拖沓又响亮的啪啪声,惹得大家全来观望。王教授指出,穿拖鞋进教室,本身就不太文明,但还只是看着不雅观,现在问题是已经影响了课堂的秩序。大学里张扬个性无可厚非,但这种自由不能总是体现在个体身上,更不能只体现在物质上,尤其是个人的穿着。 记者调查发现,在高校里还有一个不文明的现象就是夏天男生喜欢在宿舍楼里光膀子。原来一到夏天,很多男生都嫌天气热,上身脱得精光做“膀爷”,让一些进男生宿舍的家长和女生看着十分不雅。此外,由于对NBA球星的崇拜,一些大学生也开始模仿他们的发型、衣着,有的甚至还钉鼻钉,打耳洞,文身,一副完整版的嬉皮士模样。加上哈韩、哈日的风气,一些奇装异服也在校园里流行。这种现象虽然还是少数,但有上升的趋势。
当然,也有男生抱怨女生打扮的。学中文的小莫就告诉记者,现在的某些女生打扮一点不落在社会上女性的后面,低胸吊带已经不算什么了,一些花里胡哨的打扮真是令人咋舌,很多人还大大方方地进教室。班里女生多,有时候上课,一眼望去五颜六色,很多人穿得实在太露,更受不了的是自己的鼻子,香水牌子杂七杂八,教室里也通常是各种气味混杂。 专家观点着装应适宜不可太怪异
专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追求确实比前一代人有了一个很大的跨越,社会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追求的多元化。但很多人却只停留在物质追求上,特别是很多人在服装上都在极力地求新求异。大学生作为高学历者,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在着装上应适宜,大方自然,不要让人生厌。同时,学生在追求个性着装之余更不能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一些学生模仿嬉皮士打扮,即使学校没有明文禁止,但文身、穿孔等有些会不利健康,特别是现在社会上提供这类服务的经营单位良莠不齐,一些不规范的店铺,很容易出问题。
校园礼仪着装讲原则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二年级的葛晓冬开门见山地与记者聊起了前段时间去上海当“F1宝贝”的经历,她自豪地说:“当时我们所穿的服装都是学校自己设计的,有行进服和中式旗袍两种,博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赞许。当大家知道我们是北京的大学生而不是职业模特时,更是惊讶不已,说我们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了首都大学生的风采和礼仪素养。”
葛晓冬说,在学校经常有机会参加志愿服务和其他社会展示活动,每次也都会穿得特别一些。但在学校还是应该穿得更像一个学生,虽然大学校园里没有中、小学那样要求天天穿校服,不许穿奇装异服这类的规定。在选择服饰方面,曾经学过的专业知识,如“服装色彩与搭配”这类的课给了自己不小的帮助,自己很清楚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怎么穿才叫得体,才叫真正的美。葛晓冬介绍经验说:“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要想搭配好服装应该遵照三个原则,一是整洁原则,不可能天天穿的衣服都很漂亮、都是自己最喜欢的,但穿上看起来很整洁是一个前提;二是„TPO原则‟,即所穿的服装应该符合自己所在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三是和谐原则,就是穿着打扮应该与自己的个性和谐一致。按照这三个原则选择搭配服饰,肯定看起来既漂亮得体又不失礼仪。”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葛晓冬打扮得很时尚,而且脸上还化有淡妆,就问其是不是平时在学校都是这样的打扮装束。葛晓冬连忙摆手并解释说,自己当天下午将要参加一个临时用人的招聘,所以打扮得要好看一些,化淡妆也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平时在学校里根本不会是这个样子,平时喜欢穿简单、大方又舒适的衣服,比如棉质上衣加牛仔裤再配上运动鞋,而且很少化妆。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在一起,又是一个学习的环境,没有必要刻意地去装饰自己。
礼仪解读 培养良好的着装意识
服饰礼仪和整个社会的文明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是一个服饰文明非常久远的国家,在文明建设中,服饰礼仪应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仪之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们的服饰仪表体现出来,服饰礼仪是和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的,也反映出人的心理世界。现代社会,人们的财富增长了,人们对于服饰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服饰也从原来的防寒遮体的功能扩展到今天的素质修养的外在体现和内在要求。今天人与人交往的范围扩大了,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都有强烈被人尊重和尊重别人的愿望,又要在交往中得到成功,所以人们开始考虑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服饰来与不同的人交往,表现自己,使自己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人们开始考虑通过自己的服饰和客观的情况相结合,在交往中得到收获,通过这种交往,来体现当今社会的文明程度。
大学生的服饰礼仪有三方面体现
第一,服饰着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整个社会中的形象。大学生应该是整个社会中最有文化修养的群体,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很高,要求他们的服饰礼仪能与自身的身份相一致,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如果不能相一致,社会就会对大学生失望,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会影响到他们融入社会的主流,从而影响到他们对社会作出贡献。
第二,服饰礼仪状况影响到就业状况,关系到大学生顺利地在社会上展现自己的价值。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服饰对于一个人来说虽然是外在的,但对一个人第一印象的产生,也反映了大学生的内在素质,因为服饰是人内心精神外在的体现。如果在应聘时过分追求服饰的华丽,就会给用人单位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用人单位会对其是否适应工作产生怀疑。服饰过于脏乱,会给用人单位一种做事不认真,对人不礼貌的印象,对于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的人,用人单位也会对其是否能胜任工作产生怀疑。
第三,高校的服饰礼仪应该走在社会的前列,高校中的氛围应该是穿着得当,对人彬彬有礼,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地方。
在此,高校学生在服饰礼仪的建设中应该作出贡献,穿着符合自己身份的服装,建立良好的礼仪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材。如今的高校,女生穿着不是越薄越怪越好,高校不是装点自己性感的场所,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得体穿着才能体现学生内在与外在的美丽。
自由穿着也不能过分
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衣着严谨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课堂教学是一个严肃的场合,学生穿着随便是对教师和学术殿堂的不尊重。培养学生在校注重着装这一细节问题对今后他们踏上社会工作也有利。
一些专业从事形象设计的人士也对大学生着装提出建议,大学生着装应:
忌脏、忌乱
忌露、忌短
忌透、忌艳
忌紧、忌繁
乍一看,这些要求似乎有些琐碎和苛刻,但以上所指的脏、乱、露、短、透、艳、紧、繁,都是指在一定范围之内的,不要过于超越这个范围。学生穿着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大学校园给人的感觉是自由而快乐的,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不将着装礼仪放在心上,胡乱穿着。切不可忘记自己学生的身份,穿着得体才是最关键的。
校园礼谈
李晓飞:平面设计专业
我们大四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用人单位的面试或去一些单位实习、做兼职。步入社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场合,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肯定不如在学校里那么自由。我觉得应该选择穿起来显得稳重、得体的服装比较合适,这样既能很快地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又显得很懂礼貌。
刘思盈: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专业
选择大方得体的衣服最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大学生对如何搭配服饰都有自己的喜好。在我看来,服饰的搭配应该适合本人的个性,而且应该尽量能突出自己的风格。身边有的同学虽然穿的衣服并不贵,却很标新立异,让人看了也很舒服。但个性也应该有个度,因为毕竟是在学校里。
陈琼:服装与养护专业
我觉得大学生穿休闲装、运动装配上牛仔裤最合适,而且应该穿着得体,肥肥大大的或又小又瘦的都不好。除了一些特别的场合外,我一般就穿得比较简单、休闲,这样不仅自己穿得舒服,而且让人一看就知道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样子。有很多同学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对穿着很在意,不过她们应该顾及一下他人的感受,不要穿得太随便,那样对他人不礼貌。 李丹: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
大学生的穿着除了要得体、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失礼节外,还应该表现出自己年轻、有朝气的特点。如果让我选择,我不会选择太朴素的衣服,因为太朴素的衣服没有活力也不见得好看,我更喜欢穿时尚、青春一点的衣服,展现出大学生应有的气质。(2005.10.24)
当代大学生的着装理念
当代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WTO之后,经济和文化受到世界的冲击和影响,伴随着人们的着装理念也受到影响。而且人们的着装观念的变化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能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的。
服装从来都是时代精神的外在表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其着装前卫、独特,代表着最前沿的社会文化,折射出青春包裹下的美丽心灵。当前大学生着装特点有随意自然型、时髦型、注重名牌型等。 作为大学生,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前沿阵地,其思想观念决定中国将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的中流砥柱。着装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观念、文化理念,因此,大学生应该培养和树立正确合理的着装观念,正确对待社会的流行元素、外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包括大学生在内,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以及着装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在追求的多元化的文化中,意识观念等正在发生着变化,进而影响着着装观念的变化,在着装中,表现中衍生出许多适宜与不适宜的装扮,合理着装意识较为淡薄,随意性强。如今大学生的打扮, 再也不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清一色卡其布军装,男生平头,女生短发,代表中国传统的中式服装再也看不见了。
很多大学生的观念停留在物质的追求上,特别是对服装的追求上表现出求新立异,在大学校园里观望,着装色彩丰富,款式更是多种多样,良莠不齐。在这种观念风气的盛行之下,学生们的攀比之风会越来越浓,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观念增强,做事不计后果,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和影响,有时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因此不好的着装观念会造成大学生素质下降。
夏天在大学校园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男生穿着个大裤头,穿着各式各样的拖鞋晃荡。更有甚者,他们上课时也穿成这样,影响上课的秩序和老师同学的上课情绪。在某高校教书的王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孩子,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穿着拖鞋,尤其以男生居多,而且花样还不少。现在学生当中流行一种木屐,很多男生都穿着它来上课,一次有学生上课迟到了,竟大摇大摆地穿着木屐进来,发出拖沓又响亮的啪啪声,惹得大家全来观望。王教授指出,穿拖鞋进教室,本身就不太文明,但还只是看着不雅观,现在问题是已经影响了课堂的秩序。
在高校里还有一个不文明的现象就是夏天男生喜欢在宿舍楼里光膀子。原来一到夏天,很多男生都嫌天气热,上身脱得精光做“膀爷”,让一些进男生宿舍的家长和女生看着十分不雅。此外,由于对NBA球星的崇拜,一些大学生也开始模仿他们的发型、衣着,有的甚至还钉鼻钉,打耳洞,文身,一副完整版的嬉皮士模样。加上哈韩、哈日的风气,一些奇装异服也在校园里流行。这种现象虽然还是少数,但有上升的趋势。
不光男生,女生的穿着也也越来越暴露,某些女生的打扮一点也不落在社
大学生的穿着除了要得体、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失礼节外,还应该表现出自己年轻、有朝气的特点。如果让我选择,我不会选择太朴素的衣服,因为太朴素的衣服没有活力也不见得好看,我更喜欢穿时尚、青春一点的衣服,展现出大学生应有的气质。(2005.10.24)
当代大学生的着装理念
当代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WTO之后,经济和文化受到世界的冲击和影响,伴随着人们的着装理念也受到影响。而且人们的着装观念的变化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能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的。
服装从来都是时代精神的外在表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其着装前卫、独特,代表着最前沿的社会文化,折射出青春包裹下的美丽心灵。当前大学生着装特点有随意自然型、时髦型、注重名牌型等。 作为大学生,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前沿阵地,其思想观念决定中国将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的中流砥柱。着装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观念、文化理念,因此,大学生应该培养和树立正确合理的着装观念,正确对待社会的流行元素、外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包括大学生在内,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以及着装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在追求的多元化的文化中,意识观念等正在发生着变化,进而影响着着装观念的变化,在着装中,表现中衍生出许多适宜与不适宜的装扮,合理着装意识较为淡薄,随意性强。如今大学生的打扮, 再也不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清一色卡其布军装,男生平头,女生短发,代表中国传统的中式服装再也看不见了。
很多大学生的观念停留在物质的追求上,特别是对服装的追求上表现出求新立异,在大学校园里观望,着装色彩丰富,款式更是多种多样,良莠不齐。在这种观念风气的盛行之下,学生们的攀比之风会越来越浓,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观念增强,做事不计后果,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和影响,有时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因此不好的着装观念会造成大学生素质下降。
夏天在大学校园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男生穿着个大裤头,穿着各式各样的拖鞋晃荡。更有甚者,他们上课时也穿成这样,影响上课的秩序和老师同学的上课情绪。在某高校教书的王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孩子,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穿着拖鞋,尤其以男生居多,而且花样还不少。现在学生当中流行一种木屐,很多男生都穿着它来上课,一次有学生上课迟到了,竟大摇大摆地穿着木屐进来,发出拖沓又响亮的啪啪声,惹得大家全来观望。王教授指出,穿拖鞋进教室,本身就不太文明,但还只是看着不雅观,现在问题是已经影响了课堂的秩序。
在高校里还有一个不文明的现象就是夏天男生喜欢在宿舍楼里光膀子。原来一到夏天,很多男生都嫌天气热,上身脱得精光做“膀爷”,让一些进男生宿舍的家长和女生看着十分不雅。此外,由于对NBA球星的崇拜,一些大学生也开始模仿他们的发型、衣着,有的甚至还钉鼻钉,打耳洞,文身,一副完整版的嬉皮士模样。加上哈韩、哈日的风气,一些奇装异服也在校园里流行。这种现象虽然还是少数,但有上升的趋势。
不光男生,女生的穿着也也越来越暴露,某些女生的打扮一点也不落在社
会女性的后面,低胸吊带超短裙已经不算什么了,很多衣服裸肩露背。更有甚者,装扮成非主流,奇怪的发型和花里胡哨的穿着令人咂舌,很多人还大大方方的进教室,而且还坐在前边,这叫上课的同学看你呢还是看黑板?
现在社会,职业服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着装意识较为淡薄,或者还没形成。表现为很多大四的学生在应聘面试找工作的时候,着装随意,没有穿西装,给单位和公司留下不好的印象,反映出对别人工作的不尊重。部分学生本来手到擒来的工作最后不翼而飞了。
中国虽然开放了,而且大学生作为时代文化的引领者,展现自己的个性确实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太过。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要树立培养正确的着装观念,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观念。最重要的是,人们通过着装只能表现自己的独特气质和性格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通过人的内在美、内在的品质、内在的涵养所渗透表现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积极、阳光、热爱生活的人看起来很年轻漂亮。
大学生着装的心理依据
作为大学生形象塑造最重要主体的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就应该有意识地通过以下 途径培养、塑造自身形象,为自己在未来就业求职道路上增加重要的竞争砝码: 1)、加强 内在形象的培养和锻炼。首先,要进行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的培养,这是大学生塑造良 好形象的基础。其次,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在校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之外,还应当大量涉猎 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做到既博又专,并掌握外语和计算机这两样工具,使自己成为通才式 的人物。再次,应当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自信、豁达、热情、开放的心理。 2)、适当注意外在形象。首先,应注意风度和魅力的培养。风度和魅力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只要大学生善于注意从平常生活做起,举止自然潇洒、稳重大方,谈吐自然得体、文雅风 趣,待人真诚、热情、宽容、大度,遇事沉着冷静、自信果敢,再辅之以适度的修饰,那么 风度和魅力将自然在大学生朋友们身上流露。其次,大学生还应注意适度的修饰。大学生受 其经济实力所限,着装打扮不可能也没必要去追求时尚、高级,大学生的着装有一个总原则 应当把握,即整洁、大方、得体、尽显学生本色。
大学生着装趋势
在现代意识增强,新的文化观念不断冲击和影响下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以及着装意识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在追求的多元化表现中衍生出许多适宜与不适宜的装扮.通过对省内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将大学生的着装意识分为"随意型"、"时髦型","注重型"三类.现代大学生追求自然、休闲的概念仍占据主要成分,着装意识较为淡薄,随意性强,代表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式服装,以及职业服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着装意识没能形成.因此,作为施教育者或者是服饰的设计者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加强着装意识的有益性培养,并同时强化社会文化的体现.
如今大学生的打扮, 再也不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清一色卡其布军装,男生平头,女生短发。在大学校园里观望,着装色彩丰富,款式更是多种多样。但个别学生的着装也带来了争议,一些不太适宜的打扮也会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一定影响。
夏天的时候在大学里行走,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穿着各式各样的拖鞋晃荡,一些人甚至
把拖鞋穿进了教室。在某高校教书的王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的一些孩子,真的越来越不像话。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穿着拖鞋,尤其以男生居多,而且花样还不少。现在学生当中流行一种木屐,很多男生都穿着它来上课,一次有学生上课迟到了,竟大摇大摆地穿着木屐进来,发出拖沓又响亮的啪啪声,惹得大家全来观望。王教授指出,穿拖鞋进教室,本身就不太文明,但还只是看着不雅观,现在问题是已经影响了课堂的秩序。大学里张扬个性无可厚非,但这种自由不能总是体现在个体身上,更不能只体现在物质上,尤其是个人的穿着。
记者调查发现,在高校里还有一个不文明的现象就是夏天男生喜欢在宿舍楼里光膀子。原来一到夏天,很多男生都嫌天气热,上身脱得精光做“膀爷”,让一些进男生宿舍的家长和女生看着十分不雅。此外,由于对NBA球星的崇拜,一些大学生也开始模仿他们的发型、衣着,有的甚至还钉鼻钉,打耳洞,文身,一副完整版的嬉皮士模样。加上哈韩、哈日的风气,一些奇装异服也在校园里流行。这种现象虽然还是少数,但有上升的趋势。
当然,也有男生抱怨女生打扮的。学中文的小莫就告诉记者,现在的某些女生打扮一点不落在社会上女性的后面,低胸吊带已经不算什么了,一些花里胡哨的打扮真是令人咋舌,很多人还大大方方地进教室。班里女生多,有时候上课,一眼望去五颜六色,很多人穿得实在太露,更受不了的是自己的鼻子,香水牌子杂七杂八,教室里也通常是各种气味混杂。
专家观点 着装应适宜不可太怪异
专家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追求确实比前一代人有了一个很大的跨越,社会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追求的多元化。但很多人却只停留在物质追求上,特别是很多人在服装上都在极力地求新求异。大学生作为高学历者,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在着装上应适宜,大方自然,不要让人生厌。同时,学生在追求个性着装之余更不能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一些学生模仿嬉皮士打扮,即使学校没有明文禁止,但文身、穿孔等有些会不利健康,特别是现在社会上提供这类服务的经营单位良莠不齐,一些不规范的店铺,很容易出问题。
女大学生的着装理念
女大学生的着装理念
很久以前,在社会空气刚开始轻松起来的时候,有部电影叫《女大学生宿舍》,讲了那么一群让人羡慕的人的故事。
现在我们不说“女大学生”,这个称呼含有太多天之骄子的味道——大学生已是了不得,何况还是女的。我们说“大学女生”,“大学”代表地点,“女生”代表性别。她们真的也只是一群头上没有光环的普通人。她们有格调,但是没钱;有青春,却没有足够的空间。六个人挤住在一间小小的宿舍里,每个人只有一张床是私人的“领地”,一摞摞的书也堆在床上,还占去了一半的江山。
好像别人说“住弄堂的上海人”一样,正因为居住的狭小,又好面子有追求,所以所有的光鲜都在身上了。大学女生们也都把追求美的精力全放在了衣着上,服饰打扮是她们体现个性最主要的手段。可是每个人只拥有衣柜的小小一格,什么样的衣服揉几次也都没了型儿。手里又少有money,只能一边看时装杂志一边叹气了。
穿衣打扮于她们是一件既快乐又痛苦的事情。人生好像永远也是这么矛盾吧!难怪流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等我有了钱的时候我又没时间。”
永远的“牛仔”
牛仔裤是校园里永远的流行。留长头发的女生,穿着松松的格子衬衫、牛仔裤,鞋子永远似坦克车般笨重,反而显得整个人敏感而细致。
这种世纪初美国西部英雄的衣着,正像他们乐观的英勇传奇一样被现在的我们所喜爱。爱唱《橄榄树》,看《滚滚红尘》,渴望着远方,渴望着流浪,渴望着看世界,渴望着惊心动魄的事和不朽爱情的大学女生自然喜欢这样传奇的风格。
牛仔裤很漂亮,一般的牛仔裤都是较紧身的,能突出线条又有质感,很能衬托青春靓丽的美。这种裤子以前又叫“工装裤”,顾名思义,它是耐磨的,经脏的。穿着它你可以随便地席地而坐,纵使出游中有一点损坏脏污,也无损于风度。这正合了休闲随意的流行节拍。
背起行囊走遍高山大河,阳光下坐在草坪上吃苹果、看书;夏夜星光下林间弹唱的吉他歌手„„都是很美的画面。可是如果没有牛仔裤,这一切都不可想象。你能穿着绸裙随便往草地上一坐吗?
牛仔裤对于大学女生来说几乎是全能的,冬天可以保暖,夏天可以“显酷”,春秋便于出游。宿舍里没有墙纸地毯;教室里位置不多,需要提早占座;食堂人多,常常拥挤;骑的还是一辆破单车,车把上吊着布袋装着的饭盆,一路铛铛响„„柔软的衣服可能被扯破,只有牛仔裤是最佳的穿着。
人们在牛仔裤上大做文章:小裤脚变喇叭,再变微喇,又变回直脚,今年又说阔脚是时尚;颜色由以前的蓝,变到崇尚旧旧的泛白,有段时间暗绿、铁锈红也灿烂了一阵儿,如今又反璞归真了;还曾流行过在牛仔裤上打花补丁、绣花、画图案、剪破洞。不过在大学女生中,普通型的、旧旧的泛白的蓝色牛仔裤始终是主流。各种变异的牛仔裤要那么多时间来打理,已不像它原有的利落明快了,当然不讨人喜欢。
校园里的“牛仔”一族还在向着两个方向发展:更雅痞一点的是舒服的条绒裤,更随便新潮一点的是新近流行的有多个兜的阔脚裤和迷彩T恤。
格子围巾、T恤、大衬衫、牛仔裤,是永远也不落伍的校园装扮。
梦回“五四”
女子也许天生是喜欢柔软、光滑和美丽的,而且“女人天生爱做梦”。体现在着装上,大概就是近来流行的中式传统服装。
校园的湖边路上,常有身着“五四”式衫裙,扎两条辫子的女生分花拂柳地走过,软缎
暗花的裙幅飘过,刹那间仿佛时光倒流,让人不知是何时空,好像回到了那个思想丰富、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新旧交替的年代。穿着中式衫裙、白袜黑鞋的女学生,有传统的娴静平和,又有新生的热情和智慧,是非常美丽的象征。
一个夏天,“五四装”风靡大学校园,连学理工的、以冷静著称的清华女生们也几乎人手一件。
一位穿着碎花软缎中式上衣、黑色百褶裙的女生说:“这身衣服穿起来心境颇为浪漫美丽,而且正式场合还可以作礼服穿。”
的确,中式衣服随意性较大,不失庄重,也可以随便地日常穿着。不像袒肩露背的西式礼服对穿着场合那么挑剔。大学女生银钱不多,也没有太多出入高级场所的机会,可有时也会突有庄重的聚会要参加,买套宜丰宜简的中式衣服是不错的投资。
古代的中国是丰郁美丽的,连鞋底也布满了精致的花纹。《诗经》的年代是水面上飘着粉紫的小花、山冈上有雾,那么干净。丰腴而有异族风情的唐,衫裤娇俏的明,旗袍端庄的清,经过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传统服装实在是美丽,穿上也有梦回历史的幽幽之情吧!可惜宽袍大袖太唯美了,鞋底繁复的刺绣也实在没有人看得见,旗袍又太娇娆扎眼了,所以大学女生们最中意的还是“五四”女学生们穿的中式上衣、百褶裙。
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个女子穿着传统的“红袄绿裤”,那种红和绿都不是太纯正的颜色,配合起来十分美丽。我想如果有聪明的商家能生产相配的高底绣花布鞋,一定很赚的。
现在有些别致的小店专卖古旧又新潮的“改良”传统服装,既怀旧又不太奇怪,正配合机灵古怪的小女生。好像“阿尤的店”、“自由马”、“灰姑娘”什么的,他们还卖可爱的中式小包,是大学女生们心头的最爱。
没什么不可以
街头流行的露脐衫、吊带背心、透视装、皮短裙,大学女生们一样敢穿。青春正年少,是应当大声笑,偶尔张扬一点、出轨一点也没什么不可以。
这本就是个张扬个性、轻松游戏的年代。大学女生们又有更多丰富诡丽的心思,一丝一毫都体现在了衣着打扮上。他们非常急切地要与众不同。
T恤、牛仔是大学生中最普通最流行的衣装,可女孩子们也希望有一点点不一样。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笔,可用于在布料上书写,水洗也不掉色。大学女生们就用它在T恤上画呀写呀,穿着经过自己“加工”的“独一无二”的T恤满街走。
她们这样来寄托喜好,好像我有段时间迷上了埃及学,于是在衣服背后画埃及的守护神,写象形文字的诗歌。她们也以此来宣泄情绪,好像那个几年前流行的故事说的,穿着T恤的年轻人,衣服上写着“烦着呢,别理我!"到处走。有个渴望红颜知己的男生在T恤的肩头画上一只五指如葱,有着尖尖红指甲的手,看起来就好像她在安慰地拍他的肩。她们也以此来展示才华,在衣服的适当部位画上鲜活的蝴蝶、花草,自是画龙点睛,让人刮目相看。
好好的牛仔裤要剪一个破洞,把裤脚的边拆掉,线头刷出来,弄得毛茸茸破破烂烂的。有一段时间女生们还纷纷把已不太时髦了的普通型牛仔裤剪掉一半,变成半截的马裤来穿。在这修修改改中她们得到了许多的快乐。
细看服饰,你还能看出大学女生的许多慧敏之处:颈项手腕处闪着藏银首饰的暗暗光芒;起风的时候在头上戴一条新疆味极浓的头巾;大T恤用塑料的卡通夹子别起下摆„„
长发及腰的女生可以就那么惊心动魄地披散着,只在耳边别一朵小花走出去;街上流行短发的时候,有的女生把头发剃得真成了“板寸”,以至于楼长阿姨不让她进门;心情好的时候她们要编很多小辫,别很多花花绿绿的小发夹„„
大学校园是一个可以“随便穿”、“随便打扮”的地方,怎么奇怪人们都以为是某种文化的寄托。
真是没有什么不可以!
大学女生们自己看“着装”:
A女生:年轻——就是穿三块钱一件的T恤也一样有味道
记得很久以前看《中外少年》上有一篇文章,题记说:年轻——就是穿三块钱一件的T恤也一样有味道!当然现在没有三块钱一件的T恤了,那是我们念中学时候的事情。不过一直都记得这句话,觉得很能代表我对穿衣服的观点。
我们现在也没什么条件啦,不能太随心所欲,只能是怎么样比较合适就行了。像我喜欢基努?里夫斯,他的衣服常常都是在地摊上买回来的,因为他本身有性格,穿起来一样有味道啊!
反正我觉得人是活的,不要被衣服限制了。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一定不要穿第一次才上身的新衣服,那会很拘谨的。
我的理想着装是:白色裙子,头发上扎蝴蝶结。裙子可以是太阳裙,反正比较清爽一点的。我想我是男生的话,梦中情人会是这样的清纯女生。
你知不知道那首很美的歌,这么唱道:银色蝴蝶系着长发,玫瑰红的脸颊,迎着山坡,金色晚霞,白色衣裙随风扬„„
实在是太理想了!
B女生:加一双灰姑娘的“水晶鞋”
大家都知道灰姑娘的美丽童话,我觉得里面最出彩的就是那双水晶鞋了。现实生活中你也可以有一双使自己美丽倍增的“水晶鞋”的,那就是:内蕴、气质、教养和风度。
电影《窈窕淑女》是个很好的例子。一个粗鄙无知的卖花女,通过口音的纠正、知识的学习、风度的培养一变而成为一位“公主”。
着装要得体,但总的说来并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举止适宜、礼貌合度,一举手一投足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气质来。
那样才能真正让人“疑是惊鸿照影来”!
C女生:最好的打扮是——普通衣服+别致饰物
衣服的颜色是很重要的,逛店时最先吸引我的一般是衣服的颜色,然后才注意到它的款式和质地。
我挺喜欢五彩缤纷的,流行杂志上不也说穿亮色的女孩很聪明吗?在这一片流行的灰扑扑中,突然来一点跳动的颜色是很可爱的,很容易吸引人的视线。
当然比较保守一点的还是准备一点中性色调的衣服,大红大绿适应的场合和心情很少。
我觉得最好的打扮是简单的衣服,再配上一两件极别致的饰物。首饰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腕饰了,那种举手间不经意流露的风情真是很美。
D女生:我喜欢“酷酷”的中性打扮
我喜欢比较休闲、简单的衣服。不太喜欢热闹的,衣服最好是素色的,而且我不喜欢装饰,所以裙子一定不要有花边。
这种返璞归真、纯朴的,当然也不是土气,才是最好的风格。
衣服最重要的就是舒服了,不然就算是衣服本身很漂亮,但穿在身上,你的动作忸怩,也不会好看的。我对什么职业装是没什么研究,我喜欢自然。
衣服要有性格,就我来说就是要“酷”一点。衣服要配合自己的性格,象我这样比较好强的女生,其实可以比较中性的打扮。
鞋是很重要的,质量一定要好,像一套体操的结束动作,头不能太小,鞋底不应是现在流行的这么厚的,也不能是平跟,要“酷”嘛。
E女生:一定要穿出线条来
穿衣服我最看重的就是裤子了。怎么说,我觉得自己的腿还长得不错吧!穿裤子一定要把我的线条显出来。我的裤子都是那种微喇的或直筒的,要紧一点,颜色嘛最好是黑色或暗色的,我最讨厌肥肥的裤子了。
还有鞋子一定要和裤子搭配好,这很重要。
买衣服我喜欢“一见钟情”的,一眼就看中的穿上都不错。每次挑了半天或者别人劝才买的衣服回来就后悔。所以每次买衣服都特累,要逛很多地方。
其实吧我特喜欢长裙,但别人说我穿着不好看,我就再也不穿了。我这个人特别注意别人的看法,穿件衣服只要有个人说不好看,我就再也不穿了。
大学女生应该稳重一点,虽然要有个性,但不要太时髦,我坚决反对染发,穿什么皮短裙。
F考研女生的烦恼:衣服总是脏得太快
我现在忙着准备考研,什么都顾不上,最大的烦恼就是:衣服总是脏得太快。
在学校真的是没必要穿得太好,你想想,整天忙着大清早就去教室占座,又挤食堂的,再漂亮的衣服也不成样子了。
我都不大穿浅色的衣服,常穿得灰灰的,是谁说的今年灰色是时尚来着。穿着大毛衣,骑着破单车,在校园路上穿行,我觉得挺好。
常常幻想有不用洗的衣服就好了,像科幻小说里写的“清洁房子”,人穿着衣服站进去5分钟,就把身体和衣服都清洁了。那该多好啊!
又一想,也不用科学发达到那一天才能实现梦想,有钱也可以,穿脏了就扔掉吧!不过那样也有点麻烦,逛街买衣服的时间不是就花得更多了吗?或者可以买一打同样的衣服。
G女生:买衣服的问题
我最喜欢蓝色了。有本杂志上登的通过颜色看性格的文章写得比较适合我。说蓝色适合知识女性,很聪明,很敏感,但是有点神经质。
对大学女生来说,可能最主要的就是用来买衣服的资金问题了。因为除了买衣服外,你可能还有别的计划,比如买书、旅游。这不但是对大学女生的问题,就算以后工作了,每个月几千块的收入,也还是该计划的,只能把一定比例的钱用来买衣服。
其实大学四年来我的着装观念变化挺大的。中学时我们学校实行封闭式教育,也因为年纪小,从来没有自己买过衣服,渐渐都对美没概念了。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需要自己买衣服。记得大一才开学,我们屋六个女孩一起去西单买衣服。那时候假日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两单和新街口。
以前我觉得有性格的衣服是好的,现在觉得很多“一般”的衣服其实也很好看。我现在买衣服常去那几家比较熟的店,好像“自由马”、“阿尤的店”什么的。虽然他们的衣服很贵,但我想即使很久才买一件,也比全身都新,而没什么意思的衣服好。还有啦,以前我觉得韩
国的衣服还可以,现在觉得简直有点流气,那种厚底鞋,下面开气儿的牛仔裤,有很多兜的肥大的裤子,在学校里穿实在有点不太好。
现在常常想将来有了钱,要同时装备两种不同风格的系列服装,比如一边是典雅的,另一边是背带裤,以便我随时配合心情穿着。老是休闲,或者老是太正式都不好啦!
H女生:虽然追逐时尚是很俗气的,但违背时尚是绝对不可以的我大一大二的时候还是挺追求休闲的,到了大三大四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一些外面的影响,觉得衣服一定要质地良好,一定要跟得上时代。
有一种说法是,世界时装的潮流是从巴黎开始流行,然后到欧洲,到东亚、港台,最后才到中国大陆。我们现在其实很受韩国流行服饰的影响。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很亮的紫红色和咖啡色,这样颜色的合身套装是我的最爱。
那种亮亮的皮鞋也很漂亮。
但是在学校这种地方也不能穿得太好、太扎眼,也没必要。要跟得上潮流,当然还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味道的。
化妆也还是需要的,但也一定要把握潮流,比如今年流行棕色的眉色,您就一定不要画成黑色的,但也不要棕得太厉害!
女生们如是说。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女生们的装扮到底有没有“悦己”呢?且听听大学里的另一半大学男生们怎么说:
A男生:无色的距离产生美
可能因为我是搞文学的,偏好古典诗文,我追求的境界是“心静如水”。我喜欢娴静的、素雅的,正像有人把女人比作水,我喜欢有这种气质或是如此着装的女孩子。
记得《哈姆雷特》里有一场戏,御前大臣送儿子远行出海,在码头上作为父亲要给儿子几句叮嘱,关于着装他说:“穿衣服要素而不俗,因为衣着能看出人品。”我很欣赏这句话,虽然没有特指女装,况且我们已告别了严肃的年代。我是相信从衣着能看出一个人的趣味和性情的,我喜欢那种穿衣服没有代表色的女孩子,而只给人一种感觉,甚至这种感觉是琢磨不定的,因为水就是无色的,让你总想着她,却又不好描绘她,甚至你记不清她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她会在你心中总有一定的距离,按照经典的说法,距离产生美。
B男生:我不喜欢“淑女”
女孩子年轻活泼,真像一朵花一样,所以穿衣打扮就应该漂亮,即便“热情似火”也不为过。尽管《诗经》上云:“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我想这毕竟是诗化了的语言和境界,真正的大家闺秀并不见得讨人喜欢,况且,这个quickworld也不会再有真正的淑女,毕竟时过境迁了嘛!现在有些女孩子整日裹着长裙,高挽发髻,行不乱步,
笑不露齿,实在不合时宜,简直傻得很。与之相比,那些剪着绒球似的短发,紧身衣,牛仔裤,整日嬉笑打闹的“假小子”反倒来得平易近人些。
我很爱看女孩子梳着一条半长的“马尾”,最好蓬松些,穿一身浅色的超短裙(运动衣,旅游鞋也可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感,如果是在夏日午后的阳光下遇到她们,会让你感到生活的美好。
C男生:不要从一而终
女孩子的穿着打扮不好一概而论,因为人是不一样的。同样一套衣服,此女孩穿上,看着顺眼,彼女孩穿着,就显得别扭。哪怕是同一个人,穿不同风格的衣服,也会完全判若两人,你也说不上更喜欢哪一个。我觉得穿衣服不能跟为人处事一样:后者当然要有原则,而前者最好不要有一定之规。否则就显得单调、呆板了。
如果哪个女孩子的穿衣习惯被班上男生公认地归为一类,这可是她的一大悲哀,因为不会所有的男孩子都喜欢一种打扮的女孩子,事实上往往只是一小部分;就像不同地方的人口味不一样,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嘛!
女孩子的穿着一旦被定格,就大有成为“老古董”之嫌,所以还是善变一些好:仿古的、流行的、前卫的,都可以试试,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气,即便不成功也精彩嘛,而且事实上每一种风格都会赢得欣赏者的。
D男生;我喜欢不留痕迹的美
我喜欢女孩子穿得干干净净,规规矩矩的,我最讨厌奇装异服,尤其是那些把头发剪得长短不齐,染得五颜六色,简直像块包着玻璃纸的棒棒糖,看了就让人心里乱得很。可能我有点保守,但我确实觉得女孩子只要穿得落落大方就足够了。固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妙龄少女,但不要一味地赶时髦。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让我们看六、七十年代的时髦衣服,甚至是八十年代的,我们会笑话人家穿得既土又怪,孰不知,几年之后看自己现在的新潮没准儿还不如人家顺眼呢?倒是那些合身而又不扎眼的衣服能够让人接受。还是那句话,自然美才是真正的美。不要刻意追求,一切时髦都有它过时的一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也许因为这群人特殊的经历,她们总是想随随便便,又要找一点文化源流、知识背景,想要随心所欲,又限于条件,所以常常苦恼了。
大学女生穿什么?怎么穿?虽众说纷纭,相信你自有自己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