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早恋心理学家称让早恋变好事

如何对待孩子早恋?心理学家称让早恋变好事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成熟了,同时也有许多孩子开始早恋。早恋一直被家长、老师所禁止,如何才能解决好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应该让早恋变成好事。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学生情侣互称“老公”、“老婆”,手牵手一起漫步,甚至在课堂上眉目传情,早已不再是稀罕事。面对这种开放,中国家长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多元。

早恋是成长的一面镜子

“早 恋问题并不是孤立的,它所折射的是亲子关系问题,是中国孩子的升学压力问题,是中国的性教育问题。”卓卷教育专家在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对待早恋这个问题上,不同的父母态度差异很大,有的家长听到孩子恋爱后很开明,并欢迎对方到家里来玩,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早恋显得过于恐慌。

记者采访发现,担心孩子成绩变差、青春期的恋情无法天长地久、担心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是家长反对孩子早恋相对普遍的理由。“家长的这些担心有一定的道理, 我也都能理解,”卓卷教育专家表示,现在的中国教育依然是“一切不利于成绩的都是敌人”。早恋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的情绪起伏,影 响成绩,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严重的暴力事件或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但这些与家长是否积极引导关系紧密,粗暴对待、一味放任和不闻不问都有可能带来一些问 题。

很多家长谈早恋色变,其实大可不必,早恋如果 引导好了,其实是件好事。卓卷教育专家认为,青春期少男少女相互间产生好奇、关注,甚至爱慕之情,其实跟3个月的孩子会翻身,6个月 的孩子能坐立一样是非常正常的,也是这个年龄该做的事。其实,早恋对性别认同有重要意义。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异性是自我成长的一面镜子,异性看待自己的 眼神,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塑造非常重要,无疑能坚定自己的性别认同,提升自信心。有研究发现,13—17岁的女孩,如果曾经收到过两三个男生写给她的“小纸 条”,她会在以后的成长中更自信;相反,这一阶段的女孩,如果从来没有收到过男生的“小纸条”,即使成绩再好也可能会有挫败感。

中国过去长期以来对孩子早恋的压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另一社会问题——数量庞大的剩男剩女。28岁的韩小姐就认为自己是上学期间不让恋爱的受 害者。“我的父母上初中、高中的时候不让我跟男生交往,上大学的时候仍不准谈恋爱,可是刚从大学毕业,就开始催着我结婚。”韩小姐说,面对父母的“逼 婚”,她总是没好气地埋怨都是他们的错。

谈到家长担心的孩子可能过早发生性行为的问题,卓卷教育专家认为,这一方面与家庭本身的亲子关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目前中国的性教育不足有关。令李新影十分吃惊的是,据她 了解,现在不少学校的生理卫生科要么改成自学,要么为所谓的“主课”让道。与此相悖的是,来自互联网、电视等与性有关的信息铺天盖地,初高中少女堕胎的新 闻时常见诸报端,性教育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

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自古以来,许多浪漫真挚的爱情都发生在青少年男女之间。李新影认为,青少年恋情就像是新司机上路,困难重重,胆战心惊,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不少负面影响,但从 长远来看,青少年的恋爱行为是建立成熟两性关系所需的练习,积极意义更大。那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呢?专家们给出的建议如下:

留心观察积极开导。青少年一般不原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感情问题,那么家长应从细节方面留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给予关怀和支持。比如,发觉孩子可能因为失恋而沮丧,就与孩子谈心,不一定要点破,可以借由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或其他人的故事来开导。

别以爱之名粗暴制止。父母对孩子的爱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不算是真正的爱,切忌以爱的名义粗暴 制止,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孩子是被对方的优点吸引,家长就该告诉他,把对对方的欣赏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如果孩子是被对方的外貌或家境吸引,就该提醒 他,物质和外在只是表面,内在精神的高尚才最重要;如果孩子只是暗恋对方,就该鼓励他,爱情是双方的,即使对方不喜欢你,也要落落大方地接受和生活。

向美国家长学点“平常心”。家长要以开放的态度接纳“青春期恋情”,如果希望孩子将来获得美满的爱情和婚姻,不想自己的孩子在两性关系上永远幼稚 笨拙,那么就该允许他们“练一练”。很多例子表明,家长越是开放坦白地和孩子谈,孩子越是能打破对恋爱的神秘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人们的观念是,美好的 初恋是人生当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美国家长认为中学生约会是很正常的事情,这种“平常心”恐怕是最值得中国家长学习和借鉴的。

聪明父母巧妙化解。在孩子早恋问题上,孩子性格不同,每个家长遇到的具体问题也会不一样,这往往需要父母费心,采用各种技巧渗透。拿性行为来说,这确实是需 要家长警惕的,在谈话技巧上,建议女儿由母亲来谈,儿子由父亲来谈。比如可以很轻松随意地跟孩子聊天,说今天看到一新闻(或听说过一故事),某某学生怀孕 了,去做人流,这对女人来说,身心伤害有多大等等。

如何对待孩子早恋?心理学家称让早恋变好事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成熟了,同时也有许多孩子开始早恋。早恋一直被家长、老师所禁止,如何才能解决好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应该让早恋变成好事。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学生情侣互称“老公”、“老婆”,手牵手一起漫步,甚至在课堂上眉目传情,早已不再是稀罕事。面对这种开放,中国家长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多元。

早恋是成长的一面镜子

“早 恋问题并不是孤立的,它所折射的是亲子关系问题,是中国孩子的升学压力问题,是中国的性教育问题。”卓卷教育专家在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对待早恋这个问题上,不同的父母态度差异很大,有的家长听到孩子恋爱后很开明,并欢迎对方到家里来玩,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早恋显得过于恐慌。

记者采访发现,担心孩子成绩变差、青春期的恋情无法天长地久、担心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是家长反对孩子早恋相对普遍的理由。“家长的这些担心有一定的道理, 我也都能理解,”卓卷教育专家表示,现在的中国教育依然是“一切不利于成绩的都是敌人”。早恋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的情绪起伏,影 响成绩,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严重的暴力事件或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但这些与家长是否积极引导关系紧密,粗暴对待、一味放任和不闻不问都有可能带来一些问 题。

很多家长谈早恋色变,其实大可不必,早恋如果 引导好了,其实是件好事。卓卷教育专家认为,青春期少男少女相互间产生好奇、关注,甚至爱慕之情,其实跟3个月的孩子会翻身,6个月 的孩子能坐立一样是非常正常的,也是这个年龄该做的事。其实,早恋对性别认同有重要意义。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异性是自我成长的一面镜子,异性看待自己的 眼神,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塑造非常重要,无疑能坚定自己的性别认同,提升自信心。有研究发现,13—17岁的女孩,如果曾经收到过两三个男生写给她的“小纸 条”,她会在以后的成长中更自信;相反,这一阶段的女孩,如果从来没有收到过男生的“小纸条”,即使成绩再好也可能会有挫败感。

中国过去长期以来对孩子早恋的压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另一社会问题——数量庞大的剩男剩女。28岁的韩小姐就认为自己是上学期间不让恋爱的受 害者。“我的父母上初中、高中的时候不让我跟男生交往,上大学的时候仍不准谈恋爱,可是刚从大学毕业,就开始催着我结婚。”韩小姐说,面对父母的“逼 婚”,她总是没好气地埋怨都是他们的错。

谈到家长担心的孩子可能过早发生性行为的问题,卓卷教育专家认为,这一方面与家庭本身的亲子关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目前中国的性教育不足有关。令李新影十分吃惊的是,据她 了解,现在不少学校的生理卫生科要么改成自学,要么为所谓的“主课”让道。与此相悖的是,来自互联网、电视等与性有关的信息铺天盖地,初高中少女堕胎的新 闻时常见诸报端,性教育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

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自古以来,许多浪漫真挚的爱情都发生在青少年男女之间。李新影认为,青少年恋情就像是新司机上路,困难重重,胆战心惊,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不少负面影响,但从 长远来看,青少年的恋爱行为是建立成熟两性关系所需的练习,积极意义更大。那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呢?专家们给出的建议如下:

留心观察积极开导。青少年一般不原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感情问题,那么家长应从细节方面留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给予关怀和支持。比如,发觉孩子可能因为失恋而沮丧,就与孩子谈心,不一定要点破,可以借由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或其他人的故事来开导。

别以爱之名粗暴制止。父母对孩子的爱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不算是真正的爱,切忌以爱的名义粗暴 制止,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孩子是被对方的优点吸引,家长就该告诉他,把对对方的欣赏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如果孩子是被对方的外貌或家境吸引,就该提醒 他,物质和外在只是表面,内在精神的高尚才最重要;如果孩子只是暗恋对方,就该鼓励他,爱情是双方的,即使对方不喜欢你,也要落落大方地接受和生活。

向美国家长学点“平常心”。家长要以开放的态度接纳“青春期恋情”,如果希望孩子将来获得美满的爱情和婚姻,不想自己的孩子在两性关系上永远幼稚 笨拙,那么就该允许他们“练一练”。很多例子表明,家长越是开放坦白地和孩子谈,孩子越是能打破对恋爱的神秘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人们的观念是,美好的 初恋是人生当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美国家长认为中学生约会是很正常的事情,这种“平常心”恐怕是最值得中国家长学习和借鉴的。

聪明父母巧妙化解。在孩子早恋问题上,孩子性格不同,每个家长遇到的具体问题也会不一样,这往往需要父母费心,采用各种技巧渗透。拿性行为来说,这确实是需 要家长警惕的,在谈话技巧上,建议女儿由母亲来谈,儿子由父亲来谈。比如可以很轻松随意地跟孩子聊天,说今天看到一新闻(或听说过一故事),某某学生怀孕 了,去做人流,这对女人来说,身心伤害有多大等等。


相关内容

  • 如何对待初中生早恋问题
  • 如何对待初中生早恋问题 中学生的早恋,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某些情感会自然而然地滋生.伴随着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加上社会影响(启蒙),难免对异性产生"爱恋之情".少男少女之间的特殊感受,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因为它更多的是"自然属性" ...

  •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
  • 1.如何对待差生?如何发现"差生"的闪光点? ①应该公正,平等地对待差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对他们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对差生,要多几分尊重,多几分理解. ②必须大力进行感情投资.学生对老师有感情,才会听取老师的教诲.否则,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只是徒劳. 2.你的一 ...

  • 综合实践调查报告早恋
  •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在孩子的身体里,上帝种下了一颗种子--异性之恋.它是如此的调皮.狡猾,乘着生命嫩稚无邪,蛊惑着孩子灿烂的青春,使之看不到明天壮丽的景致.就像一朵带刺的 ...

  • 怎么处理早恋---吴涛明
  • 如何处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吴涛明 有位作家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 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题记 定义:早恋是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的少男少女所产生的过早恋爱的现象,一般发生于20岁 之前.这个时期,由于年龄局限.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思考能力, ...

  • 有关中学生早恋的问题
  • 有关中学生早恋的问题 摘要 调查研究表明,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中学生都陷入了早恋问题当中,发生早恋关系的人数日渐增多.中学生在生理和性心理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的谈情说爱,建立起恋爱关系,势必影响学习,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就早恋产生的原因.特点.危害以及防止早恋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阐述,目的 ...

  • 让含苞的花儿在风中静放
  • 让含苞的花儿在风中静放 --浅谈如何正视学生的早恋现象 作为一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勾通是我们搞好教育的前提.最近,在与学生家长交流时,从家长群中流传出这样一句话"老师,他们都讲,'中学是婚姻介绍所,'读得好不好,初三毕业讨个娘(niang )来家去打工就算了."" ...

  • 关于中学生早恋的教育问题之我见
  • 关于中学生早恋的教育问题之我见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接近或已经成熟,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日益增强,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引起了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到了谈"早恋"老师.家长变色的程度.中学生"早恋"是现实的.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我们务必认真分析中学生 ...

  • 关于早恋的解决方法
  • 关于早恋的解决方法 针对早恋问题的六大方法 1.要平静面对早恋现象.把它当作正常的偶发事件,给予正确引导.引导他们说出心理话或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使感情有了宣泄的途径,逐步减轻内在的心理压力.另外,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经常提醒他们的学习情况,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2.要理解学生早恋行为.尽量多 ...

  • 如何面对孩子早恋
  • 李锋教育早恋专题http://www.hnlfjy.com/wtzl/zlzt/ 如何面对孩子早恋? 家庭教育永远是父母口中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孩子成绩差,孩子自制力差,如何面对亲子关系恶劣,如何面对孩子早恋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孩子普遍呈现出一种早熟状态,因此如何面对孩子早恋就成为了重大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