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邓稼先人物传记

第11课 《邓稼先》 人物传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彷páng徨huáng 鲜xiǎn为人知 选聘pìn 挚zhì友

点拨:注意“彷徨”不要误读为“fáng huáng;”“鲜”是多音字,这里是“少”的意思,应读xiǎ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ǎi) 宰割 (chóu) 筹划 鞠躬尽(cuì) 瘁

3.解释下列词语。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二、重点句子知识单

他(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点拨: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邓稼先的高贵品格。

三、文学(文体)常识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迫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P78注释① 邓稼先“两弹一星”;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词语积累:P84注释1、4、7;P85 注释1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3.小中见大: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

第11课 《邓稼先》 人物传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彷páng徨huáng 鲜xiǎn为人知 选聘pìn 挚zhì友

点拨:注意“彷徨”不要误读为“fáng huáng;”“鲜”是多音字,这里是“少”的意思,应读xiǎ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ǎi) 宰割 (chóu) 筹划 鞠躬尽(cuì) 瘁

3.解释下列词语。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二、重点句子知识单

他(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点拨: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邓稼先的高贵品格。

三、文学(文体)常识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迫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P78注释① 邓稼先“两弹一星”;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词语积累:P84注释1、4、7;P85 注释1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3.小中见大: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


相关内容

  • [邓稼先]教案
  • 11 <邓稼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 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杨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1.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 ...

  • 七年级下册语文11邓稼先-导学案
  • 11 邓稼先 杨振宁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学习内容]P78----P88 [学时安 ...

  • 11邓稼先导学案配答案
  • 11邓稼先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 畔.邓稼先,用他的朴实的语言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情澎湃的中国心:邓稼先,用他忠厚纯正的品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荡气回肠的中国魂.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 ...

  • 8.两弹元勋邓稼先
  • 8.<两弹元勋邓稼先>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第4课(8课).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讴歌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应让学生联系各自的学习情况,自定重点,查缺补漏,自主阅读 ...

  • [邓稼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教学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在名人的感染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怀:2.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3.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 ...

  • 两弹元勋--邓稼先
  •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课文<两弹元勋--邓稼先>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人物伟大的精神. 2.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手法,特别是点面结合,环境烘托. 教材分析:本课为一篇写人记事的人物通讯,虽篇幅较长,但内容较简单易懂,阅读难度不是太大,特别是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是值得学生 ...

  • 8"两弹"元勋邓稼先_课文分析
  •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一.文章背景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一篇人物通讯,发表在198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是中国原子弹主要的理论设计者,被称为中国的奥本·海默.他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 ...

  •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
  •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2. 体会文章运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楚的手法. 重点:学习本文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注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特色. 难点: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后讲解:"两弹 ...

  • 邓稼先导学案及答案
  • <邓稼先>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 :习志国 焦立伟 杨明杰 时间:2014.2 共计 2 课时 课题 <邓稼先>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