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方程式与人体体质分类的基本形式
一、人体体质分类的基本方式:
人体体质分类的基本方式包括人体体质基本状态分类;人体生命方程式的基本表现形式分类;以及以生命方程式的具体特点分类三种方式;
1、人体体质的基本状态分类:
依照人体体质的基本状态可将人体体质分为健康型体质、亚健康型体质和病态型体质三类。这种体质类型也可以称为是人体体质总的分类形式。
2、依据人体生命方程式的基本表现形式分类:
依据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脏腑贮存的相生,相克、相应数反映的是某一个或某几个脏腑的功能特点及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而论,人体体质可分为:阴阳平和型体质、阴虚阳盛型(阴虚火旺)体质、阳虚阴盛型(阴盛火衰)体质,阴阳两虚型体质四大类;而每类依据生命方程式的表现特点又可以分为某脏阴虚或某脏阳虚等许多类。这样的分类就是属于人体生命方程式的具体特点分类的形式。
3、病态体质是指人出生时,由于遗传因素所致的各种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形态上存在着先天缺陷的病态人。
这里我们对人体体质分类的基本形式的意义作一些研究:
二、关于健康型体质的意义;
健康型实际就是指阴阳平和型体质。它所表示的就是这类体质的人群,一般很少患病或未患过疾病。当然未患过疾病或很少患疾病,是依据实际生活中确实健康的人群而言,若是以生命方程式而论,只能是与亚健康与不健康体质相对而言。生命方程式所表现的阴阳平和型体质,只是脏腑之间的五行数字相对而言,因为生理状态下,无论是亚健康状态,还是健康状态,或是阴虚阳虚的体质,都会以阴阳平衡协调为表现形式。其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如下列图形所示:
图1 : 图2:
图3: 图4:
图 5: 图 6:
以上六个生命方程式是阴阳平和型体质的基本表现形式;从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人出生时,凡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脏腑中储存的相生、相克、相对应数,在相应脏腑上所储存的五行数字相对均等平衡,那么其脏腑的生理功能及能量代谢也就相对均衡平和,消耗的能源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及阴液也相对均衡平和;产生的能量物质及阳气也相对均衡平和;阴阳之气相对平和;当然这种平和,就是机体体质的阴阳平和的体现,此为阴阳平和型体质。此类体质的人群一般不易感受外邪,有一定的抗御外邪的能力,很少患病或未曾患过疾病,是谓健康型体质,也可称为阴阳平和型体质。
这是生理状态下健康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也是健康型体质的一般性意义;但是从运气理论而言,没有绝对的健康型体质,无论那一类体质的人,均可在运气的作用下,而发生疾病。
三、亚健康型体质的意义:
所谓亚健康型,实际是指那些存在着阴虚阳虚体质特点的人群,生理状态下,机体通过自身各种自然自动的调节功能,而使机体阴阳之气处在平和协调的生理状态,而没有表现出阴虚或阳虚的体质特点和病理性征象;或者仅表现出食欲好,代谢旺衰和怕热的征象;或者表现出食欲一般,代谢稍慢,而怕冷的征象。这些人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病理征象,一方面在于机体的自然自我调节功能,而使阴阳之气达到平衡,但是这种平衡,阴虚阳盛者则是在阳盛阴虚的状态下的高阈平衡;以食欲好,代谢快为基础的阴阳平衡;阳虚阴盛者则是在阳气生成不及状态下的低阈平衡;以食欲尚可或食入多,消化代谢低缓为基础的阴阳平衡。这是属于亚健康星体质的特点。
另一方面处于亚健康体质的人群,若是善于应用适宜的保健运动措施,能够自己调节情志,饮食起居与四季之宜,适寒温气候变化,则会一直处于健康状态,而不发生疾病。亚健康型体质可包括阳盛阴虚型、阴盛阳虚型、以及阴阳两虚型体质在内,而不表现出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的体质征象。以下就是关于亚健康型体质类型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
1.阳盛阴虚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几种表现形式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以上几种生命方程式的不同表现形式表示,人出生时,凡是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主要生命器官(心肝肾肺)中储存的相生相克相应数,过多,太过过或称旺相时,则表示该脏腑的生理功能及能量代谢也就相对旺盛,消耗的能源物质和阴液也相对增多,产生的能量物质及阳气也相应增多,此谓阳盛阴虚型体质。但是这些阳盛阴虚或阴虚阳盛的生理功能通过机体自然的各种调节机制,而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处在相对平衡稳定状态,不表现出阴虚阳盛的征象,而维持机体的健康。但是这类体质的人群,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易感性,(也称易罹性),而发生疾病,其最常见的为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肝炎、心血管性疾病和溃疡性疾病。此类属于亚健康型体质的一种类型。
阳盛阴虚型体质,依据其生命方程式的表现特点又可分为:肝阴虚,肝心阴虚(如图1、图5所示);肺阴虚,心肺肾阴虚(如图2所示);心阴虚,心肺阴虚:心肝阴虚;肾阴虚,肾肝阴虚等等类型。
2、阳虚阴盛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 图 6:
图7: 图 8:
以上几种生命方程式的不同表现形式表示:人出生时,凡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主要脏腑(心肝肾肺)储存的相生相克相应数过少或无或称之不及,而储存在生理代谢过程中产生能量物质和阳气相对缓慢或衰少的脏腑——脾土上的五行信息相对过多或称旺相时,则首先表示脾土及其被脾土克抑之脏——肾脏的生理功能低下,称为脾阳虚或脾肾阳虚型体质;或者脾土所储存的信息数大于肾水时,也称为脾肾阳虚型体质;当然就如图7和图8的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脾土旺,肾水也旺,虽然为脾肾阳虚形体质,但是也可以称之为阴阳两虚型体质,因为此类体质,在病理状态下,既可以表现出以脾肾阳虚为主的病理体征,也可以表现出以肾阴虚型为主的病理变化;也可以表现出以脾阳虚为主的病理体征。但是生理状态下,这类阳虚阴盛或阴阳两虚的体质,可以通过机体内在的自然调节功途径,使其生理功能处在阴阳相对平衡的生理状态,而不表现出明显的阳虚体征;但这类体质与阴虚阳盛型体质一样,同样存在着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易罹性),其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萎缩性胃炎、高血脂及某些泌尿性疾病。此类属于亚健康型体质的另一种类型。阳虚型体质依据其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又可分为:脾阳虚,脾肾阳虚,肝脾肾阳虚;而按照疾病的表现特点还可分为心脾阳虚,脾肺阳虚等等;以上图型就充分体现了各种阳虚的特点,也是阳虚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主要表现特点。
3、阴阳两虚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以上几种生命方程式的不同表现形式表示:人出生时,凡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主要脏腑(心肝肾)的某一个相应脏腑储存的阴阳五行信息之数与其它主要脏腑储存数之和与阴脏脾土所储存之数相等或略少于脾土时,称之为阴阳两虚型体质。因为此类生命方程式的特点就是脾土旺,肝气虚;如图3肝木之数为3,但是脾土之数为4,肝木对旺土的克泄之功还是弱于脾土。但是因为克抑肝木的肺金之数为1,所以肺金克抑肝木的功能不及,所以仍然可以表现出肝阴虚,脾阳虚的体质特点,也可以称之为肝脾阴阳两虚型体质;而其它图形,如图1和图5均表示出被心火克抑的肺金和被脾土克抑的肾水的虚弱;图2表示出肾水和心火的衰弱,图5,表示出心火肝木的衰弱;所以,阴阳两虚型体质,不但表示的是脾土旺,肾水衰,或肝气衰,脾土旺的阴盛阳虚证,还表示了其它脏腑,如、心、肺、肾水相对应的虚弱状况,所以为阴阳两虚型体质。如图1是为心阴虚脾阳虚型体质;而图5则是脾阳虚肾阴虚性体质;当然生理状态下,阴阳两虚型体质,在机体内在调节功能的调节下,还是以阴阳平衡为主要表现,而不会表现出阴阳两虚的体征。但是阴阳两虚型体质仍然存在着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而其发病,不是以阴虚的体征为主,就是以阳虚的体质为主,或者两种同时表现,而阴阳两虚型体质发病的治疗方案也是比较难把握的,必须仔细斟酌,否则不是伤阴就是伤阳,而使阴阳更加失去平衡,而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总之,以生命方程式来表示人体的体质类型,每个人就可以及早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并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而通过饮食调节,而改善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当然,生命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理论上阴阳平和的健康型体质,平衡只是表示相对的平衡,因为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平衡;平衡也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所谓生理平衡,是指机体通过自身内在的自然调节机制而使机体的阴阳之气处在相对平衡状态,而脏腑的生理功能仍然如生命方程式所表示的一样,某一脏腑的数字多(脾脏与心肝肺肾相反,所以脾脏除外),就表示该脏腑的生理功能旺盛,消耗的阴性物质就多,产生的阳性物质和生成的阳气就旺盛,正是因为有旺有衰,才会有平衡的可能,若是都旺,或都衰,就不会有生理平衡。
四、先天性病态体质的含义;
先天性病态体质,是指其出生时,由于遗传等因素,使人体的组织结构在解剖形态或功能上存在着明显的生理缺陷;使人体某肢体,某脏腑,或听觉,视觉、心脏、大脑等生理功能不能正常进行;或存在着某种代谢缺陷等等,这是先天性病态体质。
先天性病态体质的人,其出生时与正常人一样,也同样获得了天地阴阳五行之气,储存于脏腑中的信息,依照其五行信息在相应脏腑储存数目的不同,而存在着阴阳平和型体质,阳虚阴虚型体质,以及阴阳两虚型体质的体质特点。但是关于先天性病态体质的研究甚少,就不能作过多的评述。
人体生命方程式与人体体质分类的基本形式
一、人体体质分类的基本方式:
人体体质分类的基本方式包括人体体质基本状态分类;人体生命方程式的基本表现形式分类;以及以生命方程式的具体特点分类三种方式;
1、人体体质的基本状态分类:
依照人体体质的基本状态可将人体体质分为健康型体质、亚健康型体质和病态型体质三类。这种体质类型也可以称为是人体体质总的分类形式。
2、依据人体生命方程式的基本表现形式分类:
依据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脏腑贮存的相生,相克、相应数反映的是某一个或某几个脏腑的功能特点及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而论,人体体质可分为:阴阳平和型体质、阴虚阳盛型(阴虚火旺)体质、阳虚阴盛型(阴盛火衰)体质,阴阳两虚型体质四大类;而每类依据生命方程式的表现特点又可以分为某脏阴虚或某脏阳虚等许多类。这样的分类就是属于人体生命方程式的具体特点分类的形式。
3、病态体质是指人出生时,由于遗传因素所致的各种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形态上存在着先天缺陷的病态人。
这里我们对人体体质分类的基本形式的意义作一些研究:
二、关于健康型体质的意义;
健康型实际就是指阴阳平和型体质。它所表示的就是这类体质的人群,一般很少患病或未患过疾病。当然未患过疾病或很少患疾病,是依据实际生活中确实健康的人群而言,若是以生命方程式而论,只能是与亚健康与不健康体质相对而言。生命方程式所表现的阴阳平和型体质,只是脏腑之间的五行数字相对而言,因为生理状态下,无论是亚健康状态,还是健康状态,或是阴虚阳虚的体质,都会以阴阳平衡协调为表现形式。其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如下列图形所示:
图1 : 图2:
图3: 图4:
图 5: 图 6:
以上六个生命方程式是阴阳平和型体质的基本表现形式;从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人出生时,凡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脏腑中储存的相生、相克、相对应数,在相应脏腑上所储存的五行数字相对均等平衡,那么其脏腑的生理功能及能量代谢也就相对均衡平和,消耗的能源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及阴液也相对均衡平和;产生的能量物质及阳气也相对均衡平和;阴阳之气相对平和;当然这种平和,就是机体体质的阴阳平和的体现,此为阴阳平和型体质。此类体质的人群一般不易感受外邪,有一定的抗御外邪的能力,很少患病或未曾患过疾病,是谓健康型体质,也可称为阴阳平和型体质。
这是生理状态下健康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也是健康型体质的一般性意义;但是从运气理论而言,没有绝对的健康型体质,无论那一类体质的人,均可在运气的作用下,而发生疾病。
三、亚健康型体质的意义:
所谓亚健康型,实际是指那些存在着阴虚阳虚体质特点的人群,生理状态下,机体通过自身各种自然自动的调节功能,而使机体阴阳之气处在平和协调的生理状态,而没有表现出阴虚或阳虚的体质特点和病理性征象;或者仅表现出食欲好,代谢旺衰和怕热的征象;或者表现出食欲一般,代谢稍慢,而怕冷的征象。这些人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病理征象,一方面在于机体的自然自我调节功能,而使阴阳之气达到平衡,但是这种平衡,阴虚阳盛者则是在阳盛阴虚的状态下的高阈平衡;以食欲好,代谢快为基础的阴阳平衡;阳虚阴盛者则是在阳气生成不及状态下的低阈平衡;以食欲尚可或食入多,消化代谢低缓为基础的阴阳平衡。这是属于亚健康星体质的特点。
另一方面处于亚健康体质的人群,若是善于应用适宜的保健运动措施,能够自己调节情志,饮食起居与四季之宜,适寒温气候变化,则会一直处于健康状态,而不发生疾病。亚健康型体质可包括阳盛阴虚型、阴盛阳虚型、以及阴阳两虚型体质在内,而不表现出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的体质征象。以下就是关于亚健康型体质类型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
1.阳盛阴虚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几种表现形式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以上几种生命方程式的不同表现形式表示,人出生时,凡是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主要生命器官(心肝肾肺)中储存的相生相克相应数,过多,太过过或称旺相时,则表示该脏腑的生理功能及能量代谢也就相对旺盛,消耗的能源物质和阴液也相对增多,产生的能量物质及阳气也相应增多,此谓阳盛阴虚型体质。但是这些阳盛阴虚或阴虚阳盛的生理功能通过机体自然的各种调节机制,而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处在相对平衡稳定状态,不表现出阴虚阳盛的征象,而维持机体的健康。但是这类体质的人群,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易感性,(也称易罹性),而发生疾病,其最常见的为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肝炎、心血管性疾病和溃疡性疾病。此类属于亚健康型体质的一种类型。
阳盛阴虚型体质,依据其生命方程式的表现特点又可分为:肝阴虚,肝心阴虚(如图1、图5所示);肺阴虚,心肺肾阴虚(如图2所示);心阴虚,心肺阴虚:心肝阴虚;肾阴虚,肾肝阴虚等等类型。
2、阳虚阴盛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 图 6:
图7: 图 8:
以上几种生命方程式的不同表现形式表示:人出生时,凡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主要脏腑(心肝肾肺)储存的相生相克相应数过少或无或称之不及,而储存在生理代谢过程中产生能量物质和阳气相对缓慢或衰少的脏腑——脾土上的五行信息相对过多或称旺相时,则首先表示脾土及其被脾土克抑之脏——肾脏的生理功能低下,称为脾阳虚或脾肾阳虚型体质;或者脾土所储存的信息数大于肾水时,也称为脾肾阳虚型体质;当然就如图7和图8的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脾土旺,肾水也旺,虽然为脾肾阳虚形体质,但是也可以称之为阴阳两虚型体质,因为此类体质,在病理状态下,既可以表现出以脾肾阳虚为主的病理体征,也可以表现出以肾阴虚型为主的病理变化;也可以表现出以脾阳虚为主的病理体征。但是生理状态下,这类阳虚阴盛或阴阳两虚的体质,可以通过机体内在的自然调节功途径,使其生理功能处在阴阳相对平衡的生理状态,而不表现出明显的阳虚体征;但这类体质与阴虚阳盛型体质一样,同样存在着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易罹性),其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萎缩性胃炎、高血脂及某些泌尿性疾病。此类属于亚健康型体质的另一种类型。阳虚型体质依据其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又可分为:脾阳虚,脾肾阳虚,肝脾肾阳虚;而按照疾病的表现特点还可分为心脾阳虚,脾肺阳虚等等;以上图型就充分体现了各种阳虚的特点,也是阳虚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主要表现特点。
3、阴阳两虚型体质生命方程式的表现形式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以上几种生命方程式的不同表现形式表示:人出生时,凡阴阳五行之信息,在人体主要脏腑(心肝肾)的某一个相应脏腑储存的阴阳五行信息之数与其它主要脏腑储存数之和与阴脏脾土所储存之数相等或略少于脾土时,称之为阴阳两虚型体质。因为此类生命方程式的特点就是脾土旺,肝气虚;如图3肝木之数为3,但是脾土之数为4,肝木对旺土的克泄之功还是弱于脾土。但是因为克抑肝木的肺金之数为1,所以肺金克抑肝木的功能不及,所以仍然可以表现出肝阴虚,脾阳虚的体质特点,也可以称之为肝脾阴阳两虚型体质;而其它图形,如图1和图5均表示出被心火克抑的肺金和被脾土克抑的肾水的虚弱;图2表示出肾水和心火的衰弱,图5,表示出心火肝木的衰弱;所以,阴阳两虚型体质,不但表示的是脾土旺,肾水衰,或肝气衰,脾土旺的阴盛阳虚证,还表示了其它脏腑,如、心、肺、肾水相对应的虚弱状况,所以为阴阳两虚型体质。如图1是为心阴虚脾阳虚型体质;而图5则是脾阳虚肾阴虚性体质;当然生理状态下,阴阳两虚型体质,在机体内在调节功能的调节下,还是以阴阳平衡为主要表现,而不会表现出阴阳两虚的体征。但是阴阳两虚型体质仍然存在着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而其发病,不是以阴虚的体征为主,就是以阳虚的体质为主,或者两种同时表现,而阴阳两虚型体质发病的治疗方案也是比较难把握的,必须仔细斟酌,否则不是伤阴就是伤阳,而使阴阳更加失去平衡,而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总之,以生命方程式来表示人体的体质类型,每个人就可以及早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并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而通过饮食调节,而改善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当然,生命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理论上阴阳平和的健康型体质,平衡只是表示相对的平衡,因为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平衡;平衡也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所谓生理平衡,是指机体通过自身内在的自然调节机制而使机体的阴阳之气处在相对平衡状态,而脏腑的生理功能仍然如生命方程式所表示的一样,某一脏腑的数字多(脾脏与心肝肺肾相反,所以脾脏除外),就表示该脏腑的生理功能旺盛,消耗的阴性物质就多,产生的阳性物质和生成的阳气就旺盛,正是因为有旺有衰,才会有平衡的可能,若是都旺,或都衰,就不会有生理平衡。
四、先天性病态体质的含义;
先天性病态体质,是指其出生时,由于遗传等因素,使人体的组织结构在解剖形态或功能上存在着明显的生理缺陷;使人体某肢体,某脏腑,或听觉,视觉、心脏、大脑等生理功能不能正常进行;或存在着某种代谢缺陷等等,这是先天性病态体质。
先天性病态体质的人,其出生时与正常人一样,也同样获得了天地阴阳五行之气,储存于脏腑中的信息,依照其五行信息在相应脏腑储存数目的不同,而存在着阴阳平和型体质,阳虚阴虚型体质,以及阴阳两虚型体质的体质特点。但是关于先天性病态体质的研究甚少,就不能作过多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