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耕田]阅读答案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

【注释】①息:呼吸。②哂(shěn):讥笑。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13、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气竭汗雨(  )    (2)行者服而去(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甚矣,农之惰也。             (2分)

15、行者服而去中“服”的原因是:                               (2分)

16、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个懒惰的人。

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

C.“乃子之术谬矣”中的“术”具体指耕作的方法技术等。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3.(2分)(1)尽,完了(2)离开

14.(2分)你这样做农活太懒惰了!

15.(2分)行者认识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或行者认识到了自己当初对农夫耕田的看法是错误的)

16、(2分)C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

【注释】①息:呼吸。②哂(shěn):讥笑。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13、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气竭汗雨(  )    (2)行者服而去(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甚矣,农之惰也。             (2分)

15、行者服而去中“服”的原因是:                               (2分)

16、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个懒惰的人。

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

C.“乃子之术谬矣”中的“术”具体指耕作的方法技术等。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3.(2分)(1)尽,完了(2)离开

14.(2分)你这样做农活太懒惰了!

15.(2分)行者认识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或行者认识到了自己当初对农夫耕田的看法是错误的)

16、(2分)C


相关内容

  • 2015年广东中考汕尾市押题卷
  • 思博中学2015年中考语文考前押题卷 一.基础(32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天下英雄谁敌手?□□.□□□□□□□(2分) (2)□□□□□,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2分) (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

  • 老黄牛伍维平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老黄牛 伍维平 还没有像往年一样为主人犁完五亩地,老黄牛的一条腿断了. 折腿的事就发生在昨天.①昨天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这是个今年开春以来少有的好日子,农夫们不用互相招呼就纷纷踏上仍有些峭寒的田垄,一年的农事在鞭子的抽打声和吆喝声中开始了.老黄牛是一条经验丰 ...

  • [传国玉玺失踪之谜]阅读答案
  • 传国玉玺失踪之谜 何忆  孙建华 "玺"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到了秦始皇时,秦始皇下令镌刻皇印,宣称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奉为天命的象征.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 ...

  • 参考答案·桂山君里学校初一年级语文拓展
  • 桂山君里学校初一年级语文拓展·课外文言文 拓展阅读参考答案 一.木兰从军 1.(1)小时候(2)购买(3)更加(4)改换 2.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略. 宋朝穆桂英挂帅辽军.唐朝樊梨花西征羌.吐蕃 刘胡兰.江姐.赵一曼 花木兰,是古代民间的一名普通女子 ...

  • 守株待兔读后感
  • 守株待兔读后感 篇一:守株待兔>读后感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有许多寓言故事组成的,书中的每一个寓言故事看似很普通,但却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是<守株待兔> ,故事的原文是:"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解柱折颈而死 ...

  • 小学三年级童话寓言阅读
  • 童话寓言阅读 [优美语段] 1.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2.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3.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4.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 ...

  • 1新闻周刊 白岩松新闻周刊 白岩松
  • 1.<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则故事透露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什么现象? 2.唐代诗人李绅有<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 ...

  • 东北育才SB七下语文期中考试(语文版)
  • 东北育才双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 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辟易(bì) 枯瘠(jǐ) 縠纹(hú) 盛馔(zhàn) .... B.蹇劣(jiǎn) 隽逸(jù ...

  • [小小说]马宝山 [尼姑庵]
  • 山上有竹,竹是紫竹.山下有庵,庵是尼姑庵.尼姑庵里有两个尼姑,50岁的老尼是师傅,16岁的小尼是徒弟.师徒两人每天做课.诵经,接纳并不多的香客的施舍.她们在晨钟暮敲声中悠悠度过岁月.庵前是一条河,河边有一所茅屋,茅屋前边是新开辟的一片田园.一对年轻的夫妇在田园里春播秋收,日月在这对夫妇的欢声笑语中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