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会泽县金钟镇第三中学 唐安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 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请问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没有)那我们先一起到黄河边走走。欣赏黄河图片及视频感受黄河。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

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黄河以她英雄的气魄鼓舞中华儿女奔赴抗战前线。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 严而战。

三、感悟诗歌

1、听了歌曲和朗诵后,这首诗给你什么感受?

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

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3、歌词部分哪些诗句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哪些诗句赞颂黄河的民族精神? 这些诗句应该怎样读呢?

(1)描写黄河的英雄气魄的诗句是: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指导朗读: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高低起伏。

(生齐读)

(师引导学生朗读)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读这句诗的时候,重读“劈”这个词?

(师指导朗读、齐读)

教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师生齐读)

(2)快速阅读,找出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

三个“啊!黄河!”的内容。

指导朗读:

第一个“啊!黄河!”读得舒缓、深沉。因为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度来赞美黄河,既然是摇篮,那么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舒缓与深沉之情。

第二个“啊!黄河!” 诗人从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把黄河比作巨人,巨人高大威猛,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

第三个“啊!黄河!”诗人从黄河的流域宽广:“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来写,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高潮,所以读的时候,感情越读越激昂。

4、诗的最后一段是尾声, 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看,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四、课堂小结

分组分角色试着朗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由舒缓到激昂的变化。 全班齐读(配乐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增强气氛)

五、拓展延伸

播放《保卫黄河》的歌曲,激发学生情感。

六、课外积累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黄河颂》教学设计

会泽县金钟镇第三中学 唐安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 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请问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没有)那我们先一起到黄河边走走。欣赏黄河图片及视频感受黄河。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

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黄河以她英雄的气魄鼓舞中华儿女奔赴抗战前线。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 严而战。

三、感悟诗歌

1、听了歌曲和朗诵后,这首诗给你什么感受?

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

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3、歌词部分哪些诗句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哪些诗句赞颂黄河的民族精神? 这些诗句应该怎样读呢?

(1)描写黄河的英雄气魄的诗句是: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指导朗读: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高低起伏。

(生齐读)

(师引导学生朗读)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读这句诗的时候,重读“劈”这个词?

(师指导朗读、齐读)

教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师生齐读)

(2)快速阅读,找出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

三个“啊!黄河!”的内容。

指导朗读:

第一个“啊!黄河!”读得舒缓、深沉。因为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度来赞美黄河,既然是摇篮,那么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舒缓与深沉之情。

第二个“啊!黄河!” 诗人从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把黄河比作巨人,巨人高大威猛,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

第三个“啊!黄河!”诗人从黄河的流域宽广:“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来写,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高潮,所以读的时候,感情越读越激昂。

4、诗的最后一段是尾声, 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看,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四、课堂小结

分组分角色试着朗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由舒缓到激昂的变化。 全班齐读(配乐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增强气氛)

五、拓展延伸

播放《保卫黄河》的歌曲,激发学生情感。

六、课外积累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相关内容

  • 六年级语文黄河颂
  • <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初一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教师应设法使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 感情朗读 ...

  •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案下册表格版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 ...

  • 花城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合作的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 二0一四至二0一五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莲塘镇中心小学科目:音乐教 师 备 课 年 级:六年级 授课人:黄建青 簿 音乐教学计划 中心小学 六年级音乐 一.本册教材内容: 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二.综合训练 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 ...

  •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黄河颂说课稿
  • 黄河颂 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黄河颂>,下面我将从六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爱国为主题,因此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 ...

  • 第五课 赞美的心(六年级上册音乐)
  • 第五课 赞美的心 教学目标 1.记住<黄河颂>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 2.能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能用亲切自然的歌声背唱<龙的传 人>,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祝福之情. 3.聆听合唱曲<五彩缤纷的大地>,感 ...

  • [保卫黄河]反思
  • <保卫黄河>教学反思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目标为:进一步增进音乐兴趣的要求,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等.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 ...

  • 初中音乐教师考编试卷_7
  • 初 中 音 乐 教 师 考 编 试 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海顿是(奥地利)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作品有(告别). (惊鄂).(时钟)等 104 部交响乐. 2. <祖 国颂 >是(乔羽)词,( 刘炽)曲. 3.西洋铜管乐器有(小 号 ), (圆 ...

  •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第一课 嘀格伢儿的梦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 2.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 3.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