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孩和美国小孩

一个美国朋友问我,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后来仔细想想,这两者之间还真的有很多的差别,至少我能想到的就有以下10点。

1. 美国孩子所受的教育是" 放羊" 式的,轻松得要命,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孩子所受的教育是" 填鸭" 式的,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 脑筋急转弯" 的问题,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2. 课堂上,中国孩子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美国孩子为了装懂则故意向老师发问,有时老师会被问得瞠目结舌。中国孩子认为做得端端正正才是对老师的尊敬,美国孩子则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

3. 中国孩子为了能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有的就不再认真学习;美国孩子为了能从大学毕业而拼命学习,他们是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的。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是" 严进宽出" ,美国的大学是" 宽进严出" 。

4. 如果老师给出这样一道题目:" 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 老师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中国孩子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而美国孩子的反应则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 笨办法" 看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

5. 中国孩子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和心算水平堪称一流;美国孩子一向缺乏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如果中国孩子告诉美国孩子:我们都能够不用计算器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还能够通过手算求平方根。这时,美国孩子看着中国孩子的眼神,肯定就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 美国孩子喜欢夸耀自己:" 瞧,这辆新车是我自己组装的!" 中国学生则喜欢这样的夸耀:" 瞧,这是我爷爷(爸爸)给我买的新赛车!"

7. 美国男孩把女孩带回家,会自豪地对父母说:" 这是我的女朋友!" 中国孩子面对自己已经被偷看的日记本,会气急败坏地对父母说:" 我没有早恋。。。。。。8. 中国孩子的父母说:" 零用钱花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去取。" 美国孩子的父母说:" 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快要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

9. 美国孩子对自己的父母说:" 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中国孩子则对自己的父母说:" 我要去旅游,请你们给我一笔钱。"

10. 美国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 亲爱的,你已经长大成为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不要老是让我们给你提供意见。" 中国父母则对自己的孩子吼道:" 放肆!翅膀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边风。告诉你,就算你长了胡子,你还是老子的儿子,还得听我的!"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有一个人想深入了解犹太人的思想和精神,但读完《圣经》等典籍后,仍觉对犹太人知之甚少。后来,他听说《塔木德》才是犹太人最重要的典籍,于是便向一位拉比请教。

拉比对他说:“虽然你有良好的愿望,但恐怕你现在的知识还不足以真正理解《塔木德》。”

这个人很执著,坚持让拉比给他讲讲《塔木德》。拉比无奈,先向他问了一个问题:“有两个男孩一起打扫烟囱。打扫完后,两人从烟囱中出来,一个男孩满脸乌黑,另一个脸上却没有一点烟尘。你认为哪一个男孩会去洗脸呢?” 这个人回答说:“当然是那个弄脏了脸的男孩去洗脸。”

拉比笑着对他说:“你错了,两个孩子打扫完烟囱时,一个脸脏一个脸净,脸脏的男孩看到对方脸净,就觉得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而脸净的男孩看到脸脏的男孩,会认为自己的脸也是脏的。因此,只有可能脸净的男孩去洗脸。” 听到这,那人恍然大悟,要求拉比再问他一个问题。结果拉比把刚才的问题重复了一遍,那人立刻就回答:“当然是脸干净的男孩去洗脸了。”不料拉比又笑了:“你又错了,恐怕你是没资格读懂《塔木德》了。”

那人大惑不解,问道:“我的答案就是您刚才告诉我的,那到底什么是正确答案呢?”

拉比耸耸肩解释道:“既然是两个男孩一起打扫烟囱,怎么可能是一个脸干净一个脸脏呢?”

也许有人会说,拉比所言完全是一种诡辩论,因为问题的前提就是“一个脸干净一个脸脏”,而最后他却说“怎么可能是一个脸干净一个脸脏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如果您这样思考这个问题的话,只能说“你又错了”,《塔木德》绝不告诉人死的知识,而是告诉人一种思维的方式,即“活的智慧”,犹太人将那些读了很多书却没有智慧的人比做“背着书本的驴子”,毫无用处。只有滚动的智慧,才能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成为真正聪明的人。

一个美国朋友问我,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后来仔细想想,这两者之间还真的有很多的差别,至少我能想到的就有以下10点。

1. 美国孩子所受的教育是" 放羊" 式的,轻松得要命,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孩子所受的教育是" 填鸭" 式的,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 脑筋急转弯" 的问题,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2. 课堂上,中国孩子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美国孩子为了装懂则故意向老师发问,有时老师会被问得瞠目结舌。中国孩子认为做得端端正正才是对老师的尊敬,美国孩子则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

3. 中国孩子为了能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有的就不再认真学习;美国孩子为了能从大学毕业而拼命学习,他们是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的。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是" 严进宽出" ,美国的大学是" 宽进严出" 。

4. 如果老师给出这样一道题目:" 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 老师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中国孩子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而美国孩子的反应则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 笨办法" 看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

5. 中国孩子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和心算水平堪称一流;美国孩子一向缺乏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如果中国孩子告诉美国孩子:我们都能够不用计算器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还能够通过手算求平方根。这时,美国孩子看着中国孩子的眼神,肯定就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 美国孩子喜欢夸耀自己:" 瞧,这辆新车是我自己组装的!" 中国学生则喜欢这样的夸耀:" 瞧,这是我爷爷(爸爸)给我买的新赛车!"

7. 美国男孩把女孩带回家,会自豪地对父母说:" 这是我的女朋友!" 中国孩子面对自己已经被偷看的日记本,会气急败坏地对父母说:" 我没有早恋。。。。。。8. 中国孩子的父母说:" 零用钱花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去取。" 美国孩子的父母说:" 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快要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

9. 美国孩子对自己的父母说:" 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中国孩子则对自己的父母说:" 我要去旅游,请你们给我一笔钱。"

10. 美国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 亲爱的,你已经长大成为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不要老是让我们给你提供意见。" 中国父母则对自己的孩子吼道:" 放肆!翅膀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边风。告诉你,就算你长了胡子,你还是老子的儿子,还得听我的!"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有一个人想深入了解犹太人的思想和精神,但读完《圣经》等典籍后,仍觉对犹太人知之甚少。后来,他听说《塔木德》才是犹太人最重要的典籍,于是便向一位拉比请教。

拉比对他说:“虽然你有良好的愿望,但恐怕你现在的知识还不足以真正理解《塔木德》。”

这个人很执著,坚持让拉比给他讲讲《塔木德》。拉比无奈,先向他问了一个问题:“有两个男孩一起打扫烟囱。打扫完后,两人从烟囱中出来,一个男孩满脸乌黑,另一个脸上却没有一点烟尘。你认为哪一个男孩会去洗脸呢?” 这个人回答说:“当然是那个弄脏了脸的男孩去洗脸。”

拉比笑着对他说:“你错了,两个孩子打扫完烟囱时,一个脸脏一个脸净,脸脏的男孩看到对方脸净,就觉得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而脸净的男孩看到脸脏的男孩,会认为自己的脸也是脏的。因此,只有可能脸净的男孩去洗脸。” 听到这,那人恍然大悟,要求拉比再问他一个问题。结果拉比把刚才的问题重复了一遍,那人立刻就回答:“当然是脸干净的男孩去洗脸了。”不料拉比又笑了:“你又错了,恐怕你是没资格读懂《塔木德》了。”

那人大惑不解,问道:“我的答案就是您刚才告诉我的,那到底什么是正确答案呢?”

拉比耸耸肩解释道:“既然是两个男孩一起打扫烟囱,怎么可能是一个脸干净一个脸脏呢?”

也许有人会说,拉比所言完全是一种诡辩论,因为问题的前提就是“一个脸干净一个脸脏”,而最后他却说“怎么可能是一个脸干净一个脸脏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如果您这样思考这个问题的话,只能说“你又错了”,《塔木德》绝不告诉人死的知识,而是告诉人一种思维的方式,即“活的智慧”,犹太人将那些读了很多书却没有智慧的人比做“背着书本的驴子”,毫无用处。只有滚动的智慧,才能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成为真正聪明的人。


相关内容

  • 中国动画发展特点及弊端
  • 中国动画发展特点及弊端 我从小到大都对动画与动漫有种独特的兴趣,但小时候看中国动画只是觉得他很有趣,并没有理解它所表现出来的意义:等上了初中,开始接触了电脑,观看了外国的动漫,感觉比中国动画更加的好看,更加的让人觉得感动,开始觉得中国动画很幼稚了:到了高中,我一直都没有再接触过中国动画,一直都在坚持 ...

  • [文章]美国海外学者和她女儿眼中的美国教育
  • 美国海外学者和她女儿眼中的美国教育 作者简介自由撰稿人,博士,现任职美国大学 搜狐博客 最近,一篇大约2年前的文章<美国名校毕业夫妇为何让女儿到中国上学>再次引起网友的讨论.作为一名美国小学生家长和在美国大学浸染执教多年的老师,当时读过之后觉得其中的观点很偏激,头脑中也闪过这可能是一篇代 ...

  • 管理者的责任
  • 管理者的责任 这两天在课程没有上之前,我们有几点简单的事情,先把它讲一下.第一件事就是各位的手上都有本教材,我们上课的时候不用去看它,因为这本教材是发给大家作纪念的,你带回去看一下就可以了.国为我上课所讲的例子,这个教材里面都没有.那个教材如果把我的例子统统摆下去,那个教材大概要三四百页,所以我们通 ...

  • 为什么欧美人那么喜欢领养亚洲小孩?(Rockets的回答,322赞)
  • 说到为什么,韩国和中国就是原因的所在. 如果把过去30年到50年作为一个时间的区间的话,那么"韩国和中国"就是导致美国收养的大多数外国孩子都是亚洲人的原因. 美国曾经在韩国有过一场战争,收养制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很多书上都写过这个事情,这是收养历史上非常奇怪而有趣的一部分.美 ...

  • 到外国生第二胎的成本分析
  • 到外国生第二胎 时间:2011-08-29 00:06:47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 美国一家月子中心.这种家庭作坊式的机构,是中国妈妈寄予梦想的"根据地". 记者_沈玎 上海报道 去美国 2009年年底,怀孕了七个多月的Joan终于站在了洛杉矶西海岸边. 从签证到飞行,再到 ...

  • 如何教育现在的学生(演讲稿)李光坤
  • 新时期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李光坤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为了贯彻落实 <道德讲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今天我作为宣讲员来给大家作第一期宣讲.我仅把在30年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的题目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对现在学生的教育,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成功呢?我 ...

  • 品德修养-爱国(语文议论文论据)
  • 品德修养-爱国 论点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爱国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爱国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培养爱国情操,要多向爱国楷模学习. 爱国的公民应该自觉同破坏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爱国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国际交往中要保持民族气节. 在平时 ...

  • 两种教育的区别
  • 两种教育的区别 先看中国人怎样教育小孩.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 ...

  • 移民感受:美国教育和中国的14个不同之处
  • 因为小学不是在美国读的,所以跳过从中学说起. 美国教育和中国的不同之一 首先,小学到高中完全免费,连书本费都没有,教科书学校统一发放,读完的时候再还给学校,如有损坏的需要赔偿.升级新版本是学校的事,学生只需要自备书包,纸笔.并且每个学生可以借一个柜子放书本,杂物,因为教科书都超级厚重,所以一般不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