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

1、鼻有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鼻的三维解剖结构是维持正常鼻生理功能的基础。

2、外鼻的静脉主要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同。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成为“危险三角区”。

3、鼻中隔最下前部的黏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该区即利特尔区(Litter area),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4、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成为嗅沟或嗅裂。

5、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 )。

6、鼻窦左右承兑,共4对,分别是上额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引流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引流至上鼻道,后者窦口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窦隐窝。

7、萎缩性鼻炎的特征:1、鼻及鼻咽干燥感;2、鼻塞;3、鼻出血;4、头疼、头昏;5、嗅觉障碍’7、恶臭;8、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咽喉炎。

8、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的鼻塞和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尖鼻黏膜苍白、双下甲水肿,总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部分伴有嗅觉减退。

9、各鼻窦炎症引起的头痛的特点:①急性上额窦眼:眶上额部痛,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颌磨牙痛。晨起轻,午后重②急性筛窦炎:一般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者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前组筛窦炎的头痛有时与急性额窦炎相似,后组筛窦炎则与急性蝶窦炎相似③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晨起略感头痛,逐渐加重,至午后开始减轻至消失,次日重复出现。周期性头痛的机制可能与鼻额管的解剖位置相关,额窦借鼻额管开

口于中鼻道,鼻额管较长而曲折,易为充血肿胀的黏膜所阻塞。额窦炎患者晨起后,头呈直位,窦内分泌物积聚其下部,受重力和纤毛运动的作用逐渐被排出,在排空的过程中额窦腔内产生负压甚至真空,因此发生剧烈的“真空性头疼”。中午以后,窦内分泌物逐渐排空,窦腔通气改善,疼痛逐渐缓解④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亦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10、上额窦穿刺术的并发症:①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为进针部位偏前,针刺入面颊部软组织所致;②眶内气肿或感染:进针方向偏上,用力过猛,穿刺针经上额窦顶壁(即眶底壁)入眶内所致;③翼腭窝感染:穿刺针通过上额窦后壁进入翼腭窝所致;④气栓:穿刺针刺入较大血管,并注入空气所致。

11、咽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Waldeyer 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成交通,自成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咽部淋巴结均流入颈深淋巴结。

12、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脓肿②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③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④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⑤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

13、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①小儿喉部黏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容易发生肿胀。小儿喉腔尤其是声门区又特别窄小,所以小儿发生急性喉炎时容易发生喉阻塞,易引起呼吸困难②小儿喉的位置较成人高,3个月的婴儿,其环状软骨弓相当于第4颈椎下缘水平;6岁时降至第5颈椎③小儿喉软骨尚未钙化,较成人软,行小儿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触诊时,其感觉不如成人的明显。

14、喉阻塞的临床表现:①吸气性呼吸困难②吸气性喉喘鸣③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因吸气时气体不易通过声门进入肺部,胸腹辅助呼吸肌均代偿性加强运动,将胸部扩张,以助呼吸进行,而肺叶不能相应膨胀,故胸腔内负压增加,使胸壁及其周围软组织,出现如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或上腹部,肋间隙于吸气时向内凹陷的四凹征④声嘶,若病变位于声带,则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声⑤发绀,因缺氧而面部青紫,吸气时头后仰,坐卧不安,烦躁不能入睡。晚期可出现脉搏微弱、快速、心率不齐,心力衰竭,最终发生昏迷而死亡。

15、喉阻塞的分度: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时哭闹时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稍有吸气性哮喘鸣及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二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搏尚正常;三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显著,并出现缺氧症状,如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四度、呼吸极度困难。患者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定向力丧失,心律不齐,脉搏细数,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则可因窒息以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16、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①喉阻塞:任何原因引起的3-4度喉阻塞,尤其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②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阻塞:如昏迷、颅脑病变、多发性神经炎、呼吸道烧伤、胸部外伤等③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如颌面部、口腔、咽、喉部手术时,为防止血液流入西呼吸道或术后局部肿胀阻碍呼吸,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④长时间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以胸骨上窝为顶,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为边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安全三角区)

17、听骨链的组成:由锤骨、砧骨和镫骨三者相互衔接而成听骨链。

18、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临床特点: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

19、鼻出血的治疗:采取坐位或者半卧位。

鼻局部处理:手捏鼻翼两侧,冷水袋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1%麻黄碱滴鼻液或0.1%肾上腺素的棉片置入鼻腔。

① 烧灼法:适用于反复少量出血,且明确出血点者。原理:破坏出血点组织。用30%~50%硝酸银或30%三氯醋酸 ② 填塞法:适用于出血较剧,渗血面积较大,或出血点不明者。有以下四种方法。 a鼻腔可吸收性材料填塞:如纤维蛋白棉,用于血友病出血面积较大者,材料可被组织吸收,避免取出填塞物时造成黏膜损伤。 b鼻腔纱条填塞:用于出血量大,部位不明显者。时间长给予抗生素,填塞时间一般不超过3~5天。 c后鼻孔填塞法:用于c 无效者。 d鼻腔或鼻咽部气囊或水囊压迫。 ③ 血管结扎法:严重出血者。 ④ 血管栓塞法

1、鼻有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鼻的三维解剖结构是维持正常鼻生理功能的基础。

2、外鼻的静脉主要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同。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成为“危险三角区”。

3、鼻中隔最下前部的黏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该区即利特尔区(Litter area),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4、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成为嗅沟或嗅裂。

5、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 )。

6、鼻窦左右承兑,共4对,分别是上额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引流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引流至上鼻道,后者窦口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窦隐窝。

7、萎缩性鼻炎的特征:1、鼻及鼻咽干燥感;2、鼻塞;3、鼻出血;4、头疼、头昏;5、嗅觉障碍’7、恶臭;8、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咽喉炎。

8、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的鼻塞和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尖鼻黏膜苍白、双下甲水肿,总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部分伴有嗅觉减退。

9、各鼻窦炎症引起的头痛的特点:①急性上额窦眼:眶上额部痛,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颌磨牙痛。晨起轻,午后重②急性筛窦炎:一般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者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前组筛窦炎的头痛有时与急性额窦炎相似,后组筛窦炎则与急性蝶窦炎相似③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晨起略感头痛,逐渐加重,至午后开始减轻至消失,次日重复出现。周期性头痛的机制可能与鼻额管的解剖位置相关,额窦借鼻额管开

口于中鼻道,鼻额管较长而曲折,易为充血肿胀的黏膜所阻塞。额窦炎患者晨起后,头呈直位,窦内分泌物积聚其下部,受重力和纤毛运动的作用逐渐被排出,在排空的过程中额窦腔内产生负压甚至真空,因此发生剧烈的“真空性头疼”。中午以后,窦内分泌物逐渐排空,窦腔通气改善,疼痛逐渐缓解④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亦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10、上额窦穿刺术的并发症:①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为进针部位偏前,针刺入面颊部软组织所致;②眶内气肿或感染:进针方向偏上,用力过猛,穿刺针经上额窦顶壁(即眶底壁)入眶内所致;③翼腭窝感染:穿刺针通过上额窦后壁进入翼腭窝所致;④气栓:穿刺针刺入较大血管,并注入空气所致。

11、咽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Waldeyer 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成交通,自成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咽部淋巴结均流入颈深淋巴结。

12、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脓肿②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③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④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⑤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

13、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①小儿喉部黏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容易发生肿胀。小儿喉腔尤其是声门区又特别窄小,所以小儿发生急性喉炎时容易发生喉阻塞,易引起呼吸困难②小儿喉的位置较成人高,3个月的婴儿,其环状软骨弓相当于第4颈椎下缘水平;6岁时降至第5颈椎③小儿喉软骨尚未钙化,较成人软,行小儿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触诊时,其感觉不如成人的明显。

14、喉阻塞的临床表现:①吸气性呼吸困难②吸气性喉喘鸣③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因吸气时气体不易通过声门进入肺部,胸腹辅助呼吸肌均代偿性加强运动,将胸部扩张,以助呼吸进行,而肺叶不能相应膨胀,故胸腔内负压增加,使胸壁及其周围软组织,出现如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或上腹部,肋间隙于吸气时向内凹陷的四凹征④声嘶,若病变位于声带,则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声⑤发绀,因缺氧而面部青紫,吸气时头后仰,坐卧不安,烦躁不能入睡。晚期可出现脉搏微弱、快速、心率不齐,心力衰竭,最终发生昏迷而死亡。

15、喉阻塞的分度: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时哭闹时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稍有吸气性哮喘鸣及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二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搏尚正常;三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显著,并出现缺氧症状,如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四度、呼吸极度困难。患者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定向力丧失,心律不齐,脉搏细数,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则可因窒息以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16、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①喉阻塞:任何原因引起的3-4度喉阻塞,尤其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②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阻塞:如昏迷、颅脑病变、多发性神经炎、呼吸道烧伤、胸部外伤等③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如颌面部、口腔、咽、喉部手术时,为防止血液流入西呼吸道或术后局部肿胀阻碍呼吸,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④长时间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以胸骨上窝为顶,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为边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安全三角区)

17、听骨链的组成:由锤骨、砧骨和镫骨三者相互衔接而成听骨链。

18、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临床特点: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

19、鼻出血的治疗:采取坐位或者半卧位。

鼻局部处理:手捏鼻翼两侧,冷水袋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1%麻黄碱滴鼻液或0.1%肾上腺素的棉片置入鼻腔。

① 烧灼法:适用于反复少量出血,且明确出血点者。原理:破坏出血点组织。用30%~50%硝酸银或30%三氯醋酸 ② 填塞法:适用于出血较剧,渗血面积较大,或出血点不明者。有以下四种方法。 a鼻腔可吸收性材料填塞:如纤维蛋白棉,用于血友病出血面积较大者,材料可被组织吸收,避免取出填塞物时造成黏膜损伤。 b鼻腔纱条填塞:用于出血量大,部位不明显者。时间长给予抗生素,填塞时间一般不超过3~5天。 c后鼻孔填塞法:用于c 无效者。 d鼻腔或鼻咽部气囊或水囊压迫。 ③ 血管结扎法:严重出血者。 ④ 血管栓塞法


相关内容

  • 北京同仁医院特色科室及名医简介
  • 北京同仁医院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该院创建于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内科为重点特色科室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目前,该院拥有职工2064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241人,共开放病床860张,设有37个临床和基础科室,日门诊量高达3500~5000人次,年均住院人数约1.5万人.该院 ...

  • 张勤修勤修仁心
  • 张勤修 四川省青联委员,四川省中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入选首届"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0年前,重庆医科大学大一新生张勤修被电影<燃烧吧火烈鸟>中一位漂亮而双目失明弹钢琴的女孩所感染,心中暗自决心一定要当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而如今,他却成了国内有影 ...

  •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视频 北京大学 20集
  • 本课程为北京大学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全套视频共20集,由知盈医学课堂整理免费共享. 耳鼻咽喉科学(otolaryngology)是研究耳鼻咽喉.气管食管以及与其相邻头颈部诸器官的解剖.生理.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耳鼻咽喉科从临床医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主要是因 ...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本重点
  • 鼻腔外侧壁:由上颌骨.泪骨.鼻甲骨.筛骨(内壁).腭骨垂直板和蝶骨翼突构成. 下鼻甲骨为单独呈水平状卷曲的薄骨,附着于上颌骨内侧壁和腭骨垂直板,上缘中部泪突与泪骨连接,与上颌骨额突后面骨槽形成鼻泪管,外侧面与鼻腔外侧壁共同形成下鼻道.下鼻甲后端距咽鼓管咽口1.0~1.5cm.下鼻甲顶端有鼻泪管开口. ...

  • 爱耳护耳 应重视听力检查及助听器验配
  •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全球有3.6亿听力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5.3%.听力残疾中50%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初级耳科保健是预防听力残疾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据了解,我国听力残疾人所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略低于这一比例,但听力残疾人数量在全国各类残疾人数量中常年位居第一, ...

  • 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 生堡物理区堂皇压复盘盔2Q!!生§旦筮22鲞簋§翅£b垫』£h!!丛鲴基£h坐i!,丛业2Q!!:y塑:塑.盟2:§ ・399・ 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杨燕珍黄静辉王少贞 郑美贞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涉及临床众多学科,而且 发病率高,眩晕发作时,平衡功能障碍更为明显,患者极易跌 ...

  • [述评]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的修订要点及意义
  • 本文全文刊登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年第1期第2~5页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在2013年发表的<变态反应白皮书>中指出[1],全球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率居高不下,无论给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造成了巨大的疾 ...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汇编资料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汇编资料 (汇总) [鼻科学] 1. 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故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两口角连线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鼻由:外鼻.鼻腔.鼻窦组成.一般所指鼻腔系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内孔与 ...

  • 循证医学评价
  • [摘要] 目的 复习我国近5年来有关耳鸣的文献资料,分析耳鸣的诊治现状.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以"耳鸣"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 - 2006年发表的耳鸣文献.依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在中国期刊网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www.cnk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