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行为规范

基本行为规范

一、行为准则

(一)员工基本职责

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遵守本岗位所属部门的各项管理细则。

3、遵循公司利益第一的原则,自觉维护公司利益。

4、严格按公司管理模式运作,确保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的顺畅高效。

5、下级要服从上级指挥,服从分配,服从调动,不推诿,不扯皮,不顶撞上级。

6、按岗位职责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并接受监督和检查。

7、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要积极认真完成。

8、工作中严禁串岗或相互闲聊,工作时间不喧哗,不闲谈,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9、爱护公司公物,办公用具和生产设施、设备。

10、监督检查同事的行为活动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改进,拒不接受者应及时上报。

1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准时参加相关培训、考核。

(二)员工基本准则

1、不在员工面前抱怨或传播任何负面或消极信息。

2、不私下议论上级或公司的任何决策,服从上级的指挥。

3、激励、支持、帮助下属的工作。

4、勇于承担责任,绝不推卸责任给下属或其他部门。

5、不搞部门主义和拉帮结派。

6、不信口开河,也不私自承诺超越公司体系的内容。

7、严禁外泄公司秘密、机密或绝密的内容。

8、绝不弄虚作假、欺满上下级甚至公司和客户。

9、严禁损公肥私、中饱私囊、侵吞公司财产和损害公司权益。

10、不纵容和包庇下属或做有损上级管理威信的行为。

(三)工作行为准则

1、每位员工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处处以公司的利益为重,为公司的发展努力工作。

2、员工要具备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习新知识使个人素质与公司发展保持同步。

3、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满负荷、快节奏、高效率是对所有员工提出的敬业要求。

4、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挫折。

5、要善于协调,融入集体,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分工不分家。

6、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直无私的个人品质。

7、熟悉公司的奋斗目标和明确个人工作方向。

8、要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制度。

9、应服从公司的领导与管理,对未经明示事项的处理,应请示

上级,遵照指示办理。

10、要尽职尽责、精诚合作、爱岗敬业、积极进取。

11、要严格保守公司的经营、财务、人事、技术等机密。

12、不得利用工作时间从事第二职业或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13、不得损毁或非法侵占公司财物。

14、必须服从上级命令,有令即行。如有意见,应在事前陈述;如遇同事工作繁忙,必须协同办理。

15、在公众面前做到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行为检点,谈吐得体。切记每位员工的言行是公司形象和风貌的体现。

16、公司员工之间要团结合作,互相信任,互相学习,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17、遵纪守法,遵守公共道德,对外交往要有理、有利、有节。

(四)仪容行为准则

1、员工上岗时,必须穿着符合工作要求的服装并且保持清洁、平整。

2、不得穿着褶皱、破损、掉扣的服装上岗。

3、在岗时严禁卷露衣袖、裤腿等。

4、员工要面带笑容,保持开朗心态,这样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

5、保持身体清洁卫生,这不仅是健康的需要,更是文明的表现,也有利于与人交往。

6、头发梳理整齐,面部保持清洁。

7、男员工不留长发,女员工不化浓妆。

8、保持唇部润泽,口气清新,宜适合近距离交谈。

9、保持手部干净,指甲修剪整齐,男员工不留长指甲,女员工不涂鲜艳指甲油。

10、宜使用清新、淡雅的香水。

11、女员工不宜佩戴有声响的饰物。

(五)礼仪行为准则

1、电话礼仪

(1)电话拨通后,应先说“您好”,问对方:是什么单位和姓名。得到明确答复后,再自报家门,要报单位和你个人的名字。

(2)如对方帮你去找人听电话,此时打电话的人应拿住话筒,不能放下话筒干别的事。

(3)当被告知“某不在”时,你不可“咔嚓”就挂断,而应说“谢谢,我过会再打”或“如方便,麻烦您转告”或“请他回来后给我回个电话,我的电话号码是…”。

(4)电话拨错了,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对不起,我打错了”,切不可无理的就挂断电话。

(5)如对方要求对你的来电进行记录,应有耐心,别催问:“好了吗?”、“怎么这么慢!”。

(6)打电话时,要口对话筒,说话声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说话要富于节奏,表达要清楚,并简明扼要,吐字清晰,切记说话矫揉造作,嗲声嗲气。

(7)给单位打电话时,应避开刚上班或快下班时间,因为接听电话的人不耐烦。居家打电话宜在中饭或晚上的时间,但太晚或午睡的时间不宜。

(8)通话应简单明了,对重要内容可以扼要地向对方再叙述一遍,以求确认。

(9)不占用公司电话谈个人私事,更不允许在工作时间里与亲朋好友聊天。

(10)通话完毕,应友善地感谢对方: “打搅你了,对不起,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听我的电话”,或者“和您通话感到很高兴,谢谢您,再见”。

(11)一般铃声一响,就应及时接电话。如铃声响过四次再去接,就显得不礼貌,此时拿起电话,应说声“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12)一般拿起电话后,应说“您好”,在自我介绍后问:“需要我帮忙吗?”

(13)认真倾听对方的电话内容,听电话时,应说“是、好”等,让对方感到你在认真地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说话。

(14)如对方不是找你,那么你应该礼貌的请对方“稍后”,如找不到听电话的人,你可以主动地提供一些帮助,“需要我转告吗?”

(15)如对方要求电话记录,应马上拿出纸和笔进行记录。电话记录的内容一般有:谁来的电话(WHO),打电话找谁(WHOM),来电的内容(WHAT),来电的原因(WHY),来电提到的地点(WHERE),时间(WHEN)。

(16)通话完毕,应等对方挂机后再挂比较好,不要仓促地就挂断,甚至对方话音没落,就挂断。挂电话的声音不要太响,以免让人产生粗鲁无礼的感觉。

(17)碰到对方打错电话时,态度要有礼貌,别说“乱打,怎么搞的”之类没有礼貌的话。

(18)接电话时,尽量不要干别的事,如中途有事,必须走开一下,那么时间也不应超过30秒。

2、宴请礼仪

(1)就座和离席

1)座位安排一般按照桌次与座次的高低,离主桌或主坐的远近而定,近主桌的客人为重,近主人的位置为重,右为高左为低。

2)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3)离席时,应帮助临座长者或女上司拉座椅。

(2)餐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是防止弄脏衣服,兼作擦嘴和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自己面前餐桌上或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在腰带上,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3)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4)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5)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6)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7)在自己手持筷子或他人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与人说话或敬酒。

8)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9)切忌勿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0)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打嗝等,万一没有控制住,应说声“对不起”。

11)喝酒宜各人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猜拳、吆喝。

12)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3)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上,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4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的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5)如吃到不洁或有异味的食物,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自己盘中。倘发现尚未开动的食物混有昆虫或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请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16)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17)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18)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3、涉外礼仪

(1)称呼礼仪

1)在涉外交往中,一般对男子均称某某先生,对女子均称某某夫人、女士或小姐;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女士,未婚女子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情况的女子可称作小姐或女士。对地位较高、年龄稍长的已婚女子称夫人。不过近年来,女士已逐渐成为对女性最常用的称呼。

2)对于有学位、军衔、技术职称的人士,可以称呼其头衔。

(2)涉外场合的介绍礼仪

1)介绍的方式

在涉外场合与初次见面的人士认识,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做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时,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为他人介绍,做法都要自然。正在交谈的人中,有你所熟识的,你便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在这些场合亦可主动自我介绍,讲清姓名、身份、单位(国家),对方则会随后自行介绍。为他人介绍时还可说明其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具体人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2)介绍的次序

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人先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人,把男子先介绍给女士。介绍时,除女士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会谈桌上、宴会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示意即可。

(3)涉外交谈礼仪

1)谈话的表情要自然、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人。与人谈话时,忌与对方距离太远或过近。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参与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或插话。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时,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时,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2)谈话时要照顾在场的所有人。现场有多人时,注意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忌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或仅与个别人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其他人。

3)交谈时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他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自己可不对此轻易表态,并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目光应得体,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忌伸懒腰、看手表、玩物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注视别处等漫不经心的样子或动作。

基本行为规范

一、行为准则

(一)员工基本职责

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遵守本岗位所属部门的各项管理细则。

3、遵循公司利益第一的原则,自觉维护公司利益。

4、严格按公司管理模式运作,确保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的顺畅高效。

5、下级要服从上级指挥,服从分配,服从调动,不推诿,不扯皮,不顶撞上级。

6、按岗位职责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并接受监督和检查。

7、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要积极认真完成。

8、工作中严禁串岗或相互闲聊,工作时间不喧哗,不闲谈,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9、爱护公司公物,办公用具和生产设施、设备。

10、监督检查同事的行为活动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改进,拒不接受者应及时上报。

1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准时参加相关培训、考核。

(二)员工基本准则

1、不在员工面前抱怨或传播任何负面或消极信息。

2、不私下议论上级或公司的任何决策,服从上级的指挥。

3、激励、支持、帮助下属的工作。

4、勇于承担责任,绝不推卸责任给下属或其他部门。

5、不搞部门主义和拉帮结派。

6、不信口开河,也不私自承诺超越公司体系的内容。

7、严禁外泄公司秘密、机密或绝密的内容。

8、绝不弄虚作假、欺满上下级甚至公司和客户。

9、严禁损公肥私、中饱私囊、侵吞公司财产和损害公司权益。

10、不纵容和包庇下属或做有损上级管理威信的行为。

(三)工作行为准则

1、每位员工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处处以公司的利益为重,为公司的发展努力工作。

2、员工要具备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习新知识使个人素质与公司发展保持同步。

3、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满负荷、快节奏、高效率是对所有员工提出的敬业要求。

4、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挫折。

5、要善于协调,融入集体,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分工不分家。

6、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直无私的个人品质。

7、熟悉公司的奋斗目标和明确个人工作方向。

8、要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制度。

9、应服从公司的领导与管理,对未经明示事项的处理,应请示

上级,遵照指示办理。

10、要尽职尽责、精诚合作、爱岗敬业、积极进取。

11、要严格保守公司的经营、财务、人事、技术等机密。

12、不得利用工作时间从事第二职业或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13、不得损毁或非法侵占公司财物。

14、必须服从上级命令,有令即行。如有意见,应在事前陈述;如遇同事工作繁忙,必须协同办理。

15、在公众面前做到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行为检点,谈吐得体。切记每位员工的言行是公司形象和风貌的体现。

16、公司员工之间要团结合作,互相信任,互相学习,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17、遵纪守法,遵守公共道德,对外交往要有理、有利、有节。

(四)仪容行为准则

1、员工上岗时,必须穿着符合工作要求的服装并且保持清洁、平整。

2、不得穿着褶皱、破损、掉扣的服装上岗。

3、在岗时严禁卷露衣袖、裤腿等。

4、员工要面带笑容,保持开朗心态,这样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气氛。

5、保持身体清洁卫生,这不仅是健康的需要,更是文明的表现,也有利于与人交往。

6、头发梳理整齐,面部保持清洁。

7、男员工不留长发,女员工不化浓妆。

8、保持唇部润泽,口气清新,宜适合近距离交谈。

9、保持手部干净,指甲修剪整齐,男员工不留长指甲,女员工不涂鲜艳指甲油。

10、宜使用清新、淡雅的香水。

11、女员工不宜佩戴有声响的饰物。

(五)礼仪行为准则

1、电话礼仪

(1)电话拨通后,应先说“您好”,问对方:是什么单位和姓名。得到明确答复后,再自报家门,要报单位和你个人的名字。

(2)如对方帮你去找人听电话,此时打电话的人应拿住话筒,不能放下话筒干别的事。

(3)当被告知“某不在”时,你不可“咔嚓”就挂断,而应说“谢谢,我过会再打”或“如方便,麻烦您转告”或“请他回来后给我回个电话,我的电话号码是…”。

(4)电话拨错了,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对不起,我打错了”,切不可无理的就挂断电话。

(5)如对方要求对你的来电进行记录,应有耐心,别催问:“好了吗?”、“怎么这么慢!”。

(6)打电话时,要口对话筒,说话声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说话要富于节奏,表达要清楚,并简明扼要,吐字清晰,切记说话矫揉造作,嗲声嗲气。

(7)给单位打电话时,应避开刚上班或快下班时间,因为接听电话的人不耐烦。居家打电话宜在中饭或晚上的时间,但太晚或午睡的时间不宜。

(8)通话应简单明了,对重要内容可以扼要地向对方再叙述一遍,以求确认。

(9)不占用公司电话谈个人私事,更不允许在工作时间里与亲朋好友聊天。

(10)通话完毕,应友善地感谢对方: “打搅你了,对不起,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听我的电话”,或者“和您通话感到很高兴,谢谢您,再见”。

(11)一般铃声一响,就应及时接电话。如铃声响过四次再去接,就显得不礼貌,此时拿起电话,应说声“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12)一般拿起电话后,应说“您好”,在自我介绍后问:“需要我帮忙吗?”

(13)认真倾听对方的电话内容,听电话时,应说“是、好”等,让对方感到你在认真地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说话。

(14)如对方不是找你,那么你应该礼貌的请对方“稍后”,如找不到听电话的人,你可以主动地提供一些帮助,“需要我转告吗?”

(15)如对方要求电话记录,应马上拿出纸和笔进行记录。电话记录的内容一般有:谁来的电话(WHO),打电话找谁(WHOM),来电的内容(WHAT),来电的原因(WHY),来电提到的地点(WHERE),时间(WHEN)。

(16)通话完毕,应等对方挂机后再挂比较好,不要仓促地就挂断,甚至对方话音没落,就挂断。挂电话的声音不要太响,以免让人产生粗鲁无礼的感觉。

(17)碰到对方打错电话时,态度要有礼貌,别说“乱打,怎么搞的”之类没有礼貌的话。

(18)接电话时,尽量不要干别的事,如中途有事,必须走开一下,那么时间也不应超过30秒。

2、宴请礼仪

(1)就座和离席

1)座位安排一般按照桌次与座次的高低,离主桌或主坐的远近而定,近主桌的客人为重,近主人的位置为重,右为高左为低。

2)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3)离席时,应帮助临座长者或女上司拉座椅。

(2)餐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是防止弄脏衣服,兼作擦嘴和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自己面前餐桌上或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在腰带上,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3)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4)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5)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6)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7)在自己手持筷子或他人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与人说话或敬酒。

8)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9)切忌勿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0)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打嗝等,万一没有控制住,应说声“对不起”。

11)喝酒宜各人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猜拳、吆喝。

12)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3)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上,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4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的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5)如吃到不洁或有异味的食物,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自己盘中。倘发现尚未开动的食物混有昆虫或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请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16)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17)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18)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3、涉外礼仪

(1)称呼礼仪

1)在涉外交往中,一般对男子均称某某先生,对女子均称某某夫人、女士或小姐;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女士,未婚女子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情况的女子可称作小姐或女士。对地位较高、年龄稍长的已婚女子称夫人。不过近年来,女士已逐渐成为对女性最常用的称呼。

2)对于有学位、军衔、技术职称的人士,可以称呼其头衔。

(2)涉外场合的介绍礼仪

1)介绍的方式

在涉外场合与初次见面的人士认识,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做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时,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为他人介绍,做法都要自然。正在交谈的人中,有你所熟识的,你便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在这些场合亦可主动自我介绍,讲清姓名、身份、单位(国家),对方则会随后自行介绍。为他人介绍时还可说明其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具体人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2)介绍的次序

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人先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人,把男子先介绍给女士。介绍时,除女士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会谈桌上、宴会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示意即可。

(3)涉外交谈礼仪

1)谈话的表情要自然、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人。与人谈话时,忌与对方距离太远或过近。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参与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或插话。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时,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时,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2)谈话时要照顾在场的所有人。现场有多人时,注意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忌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或仅与个别人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其他人。

3)交谈时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他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自己可不对此轻易表态,并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目光应得体,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忌伸懒腰、看手表、玩物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注视别处等漫不经心的样子或动作。


相关内容

  • 论宪法对私法的规范效力
  • [摘要]私法中的基本规范是连接宪法与私法的"管道",也是私法规范体系建立的基础.完法规范的效力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私法,而是作用于私法中的基本规范.私法规范对宪法的违反,也就是私法基本规范不能承载或违反宪法的价值或原则.因此.私法的违宪审查应该是对体现宪法价值的私法基本规范的审查. ...

  • 民法基本原则
  • 民法基本原则 什么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滞后性 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民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效力 民法基本原则作为司法裁决的法律依据 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律平 ...

  • 行政法之依法行政原则
  • 试论行政法基本原则之依法行政原则 摘 要: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活的灵魂,是贯穿于行政法的一条 红线.它在整个行政法的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凝聚着整个行政法的 精髓.本文围绕行政法基本原则及基本原则中的依法行政原则展开来叙述,并联 系了当前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 ...

  • 处方点评指南:基本药物
  •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向其成员国推荐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目的在于使其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得到基本药物供应.1977年WHO出版了第1份<世卫组织 ...

  • 犯罪停止形态中基本犯与加重犯的关系
  • 犯罪停止形态中基本犯与加重犯的关系 犯罪停止形态中基本犯与加重犯的关系 于志刚 摘要在加重犯中,基本犯与加重情节是平行.并列关系,二者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加重情节 (结果)只是一种量刑情节,只有具备与否的问题,而不涉及既.未遂问题,犯罪的既.未遂问题只与犯罪 行为有关.加重犯的理论构造是" ...

  • 论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形态
  • 论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形态 作者:陈云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4期 [摘要]法律对结果加重犯的惩罚非常严厉,从轻缓刑罚和发挥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的角度看,需要从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形态限制结果加重犯的认定范围.对于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行为人对基本结果只能是故意,不能 ...

  •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阮文彪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刚才听到两位专家的发言很精彩.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若干问题探讨.我的汇报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科学内涵:第二个部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结构性供给短缺的四种表现:第三个部分是稳定和完善农 ...

  • 通过法律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 通过法律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清华大学法学 王晨光  2012-06-11 16:15:21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第4期 一.诚信是维系现代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 诚信是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信条.如孔子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故应"言必信, ...

  • VIS委托设计合同书
  • 视觉识别设计内容清单 A基本要素系统 A-1 标志.标志释义 A-2 标志反白制作规范 A-3 标志最小使用范围 A-4 标志使用最小预留空间 A-5 标志标准制作图 A-6 标志方格座标制图 A-7 标志使用最小规范 A-8 企业全称中文标准字体 A-9 企业全称中文标准字体方格制图 A-10 企 ...

  • 论刑法之结果加重犯
  • 所谓结果加重犯,又叫加重结果犯.是指故意实施刑法规定的一个基本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刑法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由于结果加重犯只有一个犯罪行为,只是危害结果较为严重,故认定为一罪.在国外,结果加重犯一般成立独立的罪名.根据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结果加重犯的罪名与基本犯罪的罪名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