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8名。男生16名,女人32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学生聪明活泼,但课堂上依然缺乏主动积极的提出问题、探寻问题,缺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思考问题,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常规等方面做得很好,课后能认真完成作业,并主动复习。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思想懒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
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后设“积累.运用”。第一组的训练重点是学习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要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了,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四篇课文表达的不同的感情,了解写日记的方法,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四组教材编排寓言和童话四篇,要求读的时候,想想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五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想哪些内容读懂了,还有什么不懂,试着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第六组教材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第七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读懂了,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好的词语、句子或片断注意摘抄下来。第八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时用本学期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同时注意养成积累诗文的习惯。
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八组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组至第五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第六组至第八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习惯”。对第一个训练训练重点来说,第一、二组教材是基础篇,要求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第三、四组教材是实践篇,要求通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弄懂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五组教材是提高篇,要求试着提出些问题供老师、同学讨论。会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标志,这是深层次的读,高层次的读。对第二个训练重点来说,第六、七、八组教材都是围绕着“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通过以上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已昭然若揭,一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是重点,难点是运用这种方法去读懂课文;二是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如何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认识303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
学会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主动提出疑问。
(3)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用法。
(5) 能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美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6)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能诵读优秀诗文。
3、习作
(1) 能留心周围的事物,愿意用书面表达的形式,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 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并重点呈现自己印象最深获新奇有趣的事。
(3) 能主动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4) 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4、 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并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 能生动具体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5、综合性学习
(1)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2) 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的。
(3) 在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303个常用字,会写300个字。
2、学会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
4、开始练习写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5、重视语言的积累。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的。
6、主动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四)、单元教学要点
第一组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绝招》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有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激发了儿童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一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教学目标:
1.26个生字,会认读37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民族小学生幸福的生活,受到民族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引导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
4.引导学生读书与思考结合,与积累结合。
5. 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完成习作《我的课余生活》
重、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背诵有关的课文内容。
第二组
教学内容分析:
第二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度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教学目标:
1、会写38个生字,会认读25个生字。
2、通过学习,是学生知道了解了这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体会了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读
好对话,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培养独立以阅读能力。 重、难点:
能初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细节描写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组
教学内容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其他季节带来的感受。
教学目标:
1.3 6个生字,会认读29个生字。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
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
4.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联,紧密结合,使本族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第四组
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课文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对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生字,会认读49个生字。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5、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交流习作。
重、难点:
体会古人的崇高精神,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第五组
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写的,有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宗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清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明珠》。单元内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1.会写30个生字,会认读46个生字。
2.通过学习,能够背诵两首古诗,并能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能够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 能够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具体。
重、难点:
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第六组
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陶罐和铁罐》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科利亚的木匣》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想别人没想到的》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同一个事务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这几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
1.会写36个生字,会认读29个生字。
2.了解寓言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3.会抄写表现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重、难点: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揭示的形象。通过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形象特征。初
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七组
教学内容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目标:
1、生字39个,认读生字39个。
2、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做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
3、 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
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第八组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有4篇课文,其中《可贵的沉默》《给予树》《七颗钻石》为精读课文,《掌声》为略读课文。
课文围绕“爱的奉献”为主题组织本单元。《可贵的沉默》写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至爱,也懂得了如何回报父母的爱;《给予树》写的是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真正的爱;童话《七颗钻石》中的小姑娘以她的博爱使小水罐一次次发生变化,发生了种种奇迹;《掌声》叙写了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女孩的命运。总之,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每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人间真情,诠释了爱的美好与伟大。
教学目标: 1、会认39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重、难点:
1、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主人公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组:15—17课时 第二组:13-15课时
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5--17课时
第五组:12—13课时 第六组:13—15课时
第七组:14-16课时 第八组:13---15课时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3、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4、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
5、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主动积累好的词句。并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6、把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穿插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7、对差生进行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的辅导,使他们缩短相差距离。
8、认真做好单元测试,查漏补缺。
9、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古诗朗读,开展作文竞赛。
10、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对这些学生要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个别学生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一学期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8名。男生16名,女人32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学生聪明活泼,但课堂上依然缺乏主动积极的提出问题、探寻问题,缺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思考问题,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常规等方面做得很好,课后能认真完成作业,并主动复习。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思想懒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
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后设“积累.运用”。第一组的训练重点是学习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要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了,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四篇课文表达的不同的感情,了解写日记的方法,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四组教材编排寓言和童话四篇,要求读的时候,想想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五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想哪些内容读懂了,还有什么不懂,试着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第六组教材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第七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读懂了,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好的词语、句子或片断注意摘抄下来。第八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时用本学期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同时注意养成积累诗文的习惯。
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八组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组至第五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第六组至第八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习惯”。对第一个训练训练重点来说,第一、二组教材是基础篇,要求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第三、四组教材是实践篇,要求通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弄懂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五组教材是提高篇,要求试着提出些问题供老师、同学讨论。会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标志,这是深层次的读,高层次的读。对第二个训练重点来说,第六、七、八组教材都是围绕着“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通过以上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已昭然若揭,一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是重点,难点是运用这种方法去读懂课文;二是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如何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认识303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
学会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主动提出疑问。
(3)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用法。
(5) 能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美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6)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能诵读优秀诗文。
3、习作
(1) 能留心周围的事物,愿意用书面表达的形式,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 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并重点呈现自己印象最深获新奇有趣的事。
(3) 能主动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4) 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4、 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并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 能生动具体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5、综合性学习
(1)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2) 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的。
(3) 在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303个常用字,会写300个字。
2、学会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
4、开始练习写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5、重视语言的积累。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的。
6、主动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四)、单元教学要点
第一组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绝招》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有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激发了儿童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一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教学目标:
1.26个生字,会认读37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民族小学生幸福的生活,受到民族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引导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
4.引导学生读书与思考结合,与积累结合。
5. 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完成习作《我的课余生活》
重、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背诵有关的课文内容。
第二组
教学内容分析:
第二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度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教学目标:
1、会写38个生字,会认读25个生字。
2、通过学习,是学生知道了解了这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体会了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读
好对话,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培养独立以阅读能力。 重、难点:
能初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细节描写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组
教学内容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其他季节带来的感受。
教学目标:
1.3 6个生字,会认读29个生字。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
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
4.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联,紧密结合,使本族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第四组
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课文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对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生字,会认读49个生字。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5、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交流习作。
重、难点:
体会古人的崇高精神,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第五组
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写的,有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宗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清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明珠》。单元内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1.会写30个生字,会认读46个生字。
2.通过学习,能够背诵两首古诗,并能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能够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 能够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具体。
重、难点:
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第六组
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陶罐和铁罐》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科利亚的木匣》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想别人没想到的》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同一个事务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这几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
1.会写36个生字,会认读29个生字。
2.了解寓言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3.会抄写表现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重、难点: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揭示的形象。通过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形象特征。初
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七组
教学内容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目标:
1、生字39个,认读生字39个。
2、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做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
3、 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
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第八组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有4篇课文,其中《可贵的沉默》《给予树》《七颗钻石》为精读课文,《掌声》为略读课文。
课文围绕“爱的奉献”为主题组织本单元。《可贵的沉默》写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至爱,也懂得了如何回报父母的爱;《给予树》写的是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真正的爱;童话《七颗钻石》中的小姑娘以她的博爱使小水罐一次次发生变化,发生了种种奇迹;《掌声》叙写了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女孩的命运。总之,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每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人间真情,诠释了爱的美好与伟大。
教学目标: 1、会认39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重、难点:
1、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主人公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组:15—17课时 第二组:13-15课时
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5--17课时
第五组:12—13课时 第六组:13—15课时
第七组:14-16课时 第八组:13---15课时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3、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4、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
5、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主动积累好的词句。并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6、把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穿插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7、对差生进行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的辅导,使他们缩短相差距离。
8、认真做好单元测试,查漏补缺。
9、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古诗朗读,开展作文竞赛。
10、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对这些学生要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个别学生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一学期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