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债资产的管理思考

关于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

城市商业银行脱胎于城市信用社,历史遗留了大量的不良贷款。随着清收工作的不断深入,债权追索难度日益加大,收取实物资产抵债已成为无奈选择。受种种因素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大部分抵债资产未能在收回后及时处置而大量积存。这些不良资产长期陈滞不仅占用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严重影响资产流动性,而且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管理维护,已成为城市商业银行沉重的经营负担。而受自身性质和现实条件所限,城市商业银行尚不能如四大国有银行般,以担负高额损失的代价,将抵债资产低价剥转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抵债资产经营管理机制,自力更生,切实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盘活,实现最大限度的减损增收,已是摆在城市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就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构架作分析探讨。

一、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地方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对象广杂,不良贷款的形成背景复杂,清收的抵债资产种类繁杂。房产、土地、车辆、机器设备、易损品等等,在银行账目上,各项资产虽笔笔在录,但当我们翻开资产档案、走近资产实物的时候,形形色色的问题便会展现出来。简而归类,主要体现在“四高”与“四低”上:第一,资产账面价值虚高,已背离甚至严重背离其现实的市场价值,同时,质量状况普遍较差,资产完好程度低,面临的处置损失大;第二,单项的大宗房地产类资产占比过高,受市场购买承受力所限,以低损价格的快速变现可能性低;第三,资产的维护费用和历史欠费高,资产处置前的可租性和租金收益低,部分积存资产收难抵支,银行的负担过重;第四,资产权属风险高,存在法律疵瑕、其他债务纠纷、被他人非法占用、开发建设手续不全无法办理产权等问题性资产数量大,银行的权益保障度低。

上述问题给抵债资产的处置盘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而在共性问题之外,各单项资产又往往具有独具个性的遗留问题,甚至存在着有账无物,资产空挂流失的情况,致使抵债资产业务面临着管理维护难、手续完善难、资产保全难、经营处置难的“四难”境地。

二、关于抵债资产存在问题的成因简析

从形成过程来看,抵债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实物化清收的产物,抵债资产增加的同时,不良贷款额下降,诉讼清收结案率提高,银行贷款质量的表象指标得以改良。但论其实质,以物抵债就是货币性不良贷款向实物性不良资产的形态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贷款风险得以降低分解而转移为实物资产风险,贷款损失得以控制压缩而转嫁为实物资产的未来处置损失。办理以物抵债并不意味着不良贷款已彻底化解,而是贷款风险的物态转换和损失的延时体现。

纵观城市银行抵债资产普遍存在的纷繁复杂的遗留问题,其形成固然存在着部分呆陈贷款不抵债就无物可收的无奈性外在因素,但在办理抵债业务时没能较好地控制贷款风险的物态转换过程,缺少有效的审查和评价,参与抵债业务的各相关业务部门缺乏协作、工作脱节,盲目追求不良贷款清收的表象指标而仓促抵债,抵债后又长期忽视资产管理盘活等种种原因仍是造成抵债资产存在问题久悬难决的内在因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抵债单位关停改制、原经办人员离职、档案资料年久缺失、房地产管理政策的发展变化等新的情况不断涌现,使得瑕疵性抵债资产清理完善的工作难度日增,保全和处置业务举步维艰。

三、关于改革完善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

通过对抵债资产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物抵债不应被视作一个简单静态的短期性业务行为,而应该把它作为一项需要有信贷部、法律事务部、资产部、计财部等多个专业部门共同参与风险认定、资产考查、损失评估、利弊分析、抵债决策、协作管理、处置盘活等多环节关联工作的动态的综合性业务。

总结经验教训,城市商业银行应树立抵债资产的“大资产管理”观念,以切实防范化解信贷资产风险为出发点,以追求银行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完善抵债资产实物的管理经营为依托,建立一个抵债资产管理保全工作“纵向深入化”与处置盘活工作“横向推进化”的业务体系。

(一)树立抵债资产的“大资产管理”观念

“大资产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在管理对象上,不能只局限于已经抵入的存量资产,应拓宽监管范围,在管好现有抵债资产的同时,要把出现还贷风险、具有抵债倾向的不良贷款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其二,在管理方式上,改变以往由支行自管的各自为政、杂乱无章的分管状态,可通过资金的虚拟购售形式进行账务与实物的接转,实施行内的抵债资产剥离,实行“总行统管、支行协管”,全行一盘棋,一个管理标准,集约管理资源,堵塞管理漏洞,规避抵债资产及其权益的跑、冒、滴、漏。

其三,在管理职能上,要建立由资产部为主,以法律事务部、信贷部、计财部等资产业务相关部门为辅的齐抓共管的“大资产”管理框架。强化细节管理,通过明确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方式,确定上述部门于“大资产”管理框架下,在管理、经营、诉讼、清收、账务监管等各方面的职责和分工,加强部门间的业务监督和协同合作,做到抵债资产的每一项相关工作都有明确的办理流程,有相应的承办部门,有相关的监督部门,增加管理的透明度,避免推诿扯皮,提高工作效率。

(二)管理保全工作的纵向细深化,即延伸资产管理与保全的业务审查与风险防范的工作链,充分吸取抵债资产遗留问题的历史教训,在完善制度管理的同时加强管理硬件建设,做到抵入审查和遗留问题清理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建立完善的科学以物抵债审批制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投入或改进计算机管理系统,设置“抵审分离、逐级审批、总行控制、账务监管”的严密的审批流程,未经管理系统确认的,任何支行均无法进行以物抵债的账务处理,从源头上把住抵债关。实现信贷业务与抵债资产业务的契合连动,规避业务操作风险。

其次,建立新增抵债业务预警制。即通过管理系统的财务分析和信用评级功能,对借款企业的经管水平、财务信息等各项指标做定性及定量分析,及时预警贷款风险。对于进入风险预警范围,偿贷能力出现问题的贷款项目,要进一步加强其抵质押物的管理和价格评估,做好担保单位经营现状与代偿能力的分析,并立即对借款企业及其担保单位的现有资产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为不良贷款清收做好准备。

第三,对于新增的抵债业务,要实行资产专业性审查的前期介入。即在信贷与法律部门进行不良贷款的诉讼执行过程中,由资产部门参与以物抵债的必要性分析及抵债物的选择和评价,以实现抵债业务的“三提前、三压缩”,即:

1.提前做好抵债分析和谈判准备,把握清收主动权,尽可能多地收回现金资产,以压缩实物清收额,降低抵债物价格。

2.提前调查拟予抵债的资产状况,为实物清收提出专业性意见,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和压缩手续不全、存在纠纷等问题性资产的抵入。

3.提前运作拟抵债资产的处置盘活工作,实行“预置营销”,即对抵债业务进行考查和评价的同时,就着手拟抵债资产的盘活或通过社会化的中介力量运作处置。除个别确属适于暂时留存的可增值资产外,均要力争做到即抵即售,或即抵即租,以大力压缩抵债资产的新增额,实现新抵入资产的“零闲置”。

第四,在现存抵债资产的保全及遗留问题的清理方面,要实行信贷部、资产部与法律事务部的工作一体化制度,即延伸信贷工作及法律事务对抵债资产的风险防范和后期完善职能。

一方面,从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现状来看,为减少抵入与处置时高额二次过户费用,大部分抵债资产没有过户至银行名下。这些未过户资产都存在着一定的权属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原债务人的经营动态,特别是破产清算信息;同时,由于实物资产存在着权属变更的连续性特征,在处置这些未过户资产时,往往需要原债务人配合办理相关的过户转籍手续。因此,办理以物抵债并不是一笔贷款的实际完结,应延伸信贷部门的抵债资产协同管理职能,继续保持并加强银行与原债务人的沟通联络。

另一方面,从城市信用社时期发生的抵债资产有账无物等遗留问题的形成来看,因盲目追求降低不良贷款,而在抵债法律手续不完善、未能落实资产法律权益的情况下即进行以物抵债账务处理是其问题的根源所在。造成了借款企业的不良贷款销账,但银行却未能实际取得资产而形成资产权益悬空。吸取历史教训,在抵债资产的保全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加大法律事务工作力度,应由法律事务部全程监督不良贷款的诉讼执行,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对于新增抵债业务,要在严格追究贷款责任的同时,实行清收工作的法律事务签审制和清理责任制,由法律事务部严把法律手续确认关,层层落实,确保程序合规合法,抵债证明的相关文件和手续完整有效。对出现法律权益风险的资产,要明确清收经办人和法律事务审查人等相关当事人的无限清理责任,切实防范权属风险。

对于抵债资产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加强法律事务部与资产部的协作力度,共同清理解决抵债资产的法律瑕疵问题,及时采取补救和风险化解措施。此外,在抵债资产管理经营工作中所发生的一切对外文书、协议、函件等,也均须由资产部与法律事务部共同审核把关,避免在资产权益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出现新的风险。

(三)处置盘活的“横向推进化”,即科学分析资产现状,注重共性,兼顾个性,以追求商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横向地多角度地选择资产处置方式,实现资产处置工作的双向推进

对外,要横向联合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评估拍卖机构、投资置业机构和房屋中介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通过广泛的宣传推介,以拍卖、招标、竞价等方式推进抵债资产的处置进程。 对内,要增强存贷款及其他中间业务与抵债资产盘活工作的互进互助,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充分挖掘抵债资产的使用潜能,做好供需沟通。一方面,在向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以贷款打包、租售组合等方式适时推动抵债资产的盘活;另一方面,通过抵债资产处置的业务操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开启一扇综合营销的门,发掘吸纳一批资质优良的中介公司、置业公司、买受人等具有合作和发展前景的客户,实现信息与客户的资源共享;促进并推动中间业务、存款营销、按揭贷款等其他业务发展。

总之,抵债资产的管理经营,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是增量审查和存量管理工作中的资产部、信贷部、法律事务部、财务部的业务协同化,与抵债资产处置工作中综合盘活的营销一体化的有机结合体。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经营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在抵债资产的新增和存量业务上实现“四降”,即:降不良贷款、降实物存量、降资产风险、降处置损失;在抵债资产的经营处置上实现“多赢”,即:资产盘活、信贷运作、客户营销等各项业务的齐赢共进,通过综合效益的多元化,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

关于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

城市商业银行脱胎于城市信用社,历史遗留了大量的不良贷款。随着清收工作的不断深入,债权追索难度日益加大,收取实物资产抵债已成为无奈选择。受种种因素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大部分抵债资产未能在收回后及时处置而大量积存。这些不良资产长期陈滞不仅占用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严重影响资产流动性,而且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管理维护,已成为城市商业银行沉重的经营负担。而受自身性质和现实条件所限,城市商业银行尚不能如四大国有银行般,以担负高额损失的代价,将抵债资产低价剥转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抵债资产经营管理机制,自力更生,切实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盘活,实现最大限度的减损增收,已是摆在城市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就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构架作分析探讨。

一、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地方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对象广杂,不良贷款的形成背景复杂,清收的抵债资产种类繁杂。房产、土地、车辆、机器设备、易损品等等,在银行账目上,各项资产虽笔笔在录,但当我们翻开资产档案、走近资产实物的时候,形形色色的问题便会展现出来。简而归类,主要体现在“四高”与“四低”上:第一,资产账面价值虚高,已背离甚至严重背离其现实的市场价值,同时,质量状况普遍较差,资产完好程度低,面临的处置损失大;第二,单项的大宗房地产类资产占比过高,受市场购买承受力所限,以低损价格的快速变现可能性低;第三,资产的维护费用和历史欠费高,资产处置前的可租性和租金收益低,部分积存资产收难抵支,银行的负担过重;第四,资产权属风险高,存在法律疵瑕、其他债务纠纷、被他人非法占用、开发建设手续不全无法办理产权等问题性资产数量大,银行的权益保障度低。

上述问题给抵债资产的处置盘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而在共性问题之外,各单项资产又往往具有独具个性的遗留问题,甚至存在着有账无物,资产空挂流失的情况,致使抵债资产业务面临着管理维护难、手续完善难、资产保全难、经营处置难的“四难”境地。

二、关于抵债资产存在问题的成因简析

从形成过程来看,抵债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实物化清收的产物,抵债资产增加的同时,不良贷款额下降,诉讼清收结案率提高,银行贷款质量的表象指标得以改良。但论其实质,以物抵债就是货币性不良贷款向实物性不良资产的形态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贷款风险得以降低分解而转移为实物资产风险,贷款损失得以控制压缩而转嫁为实物资产的未来处置损失。办理以物抵债并不意味着不良贷款已彻底化解,而是贷款风险的物态转换和损失的延时体现。

纵观城市银行抵债资产普遍存在的纷繁复杂的遗留问题,其形成固然存在着部分呆陈贷款不抵债就无物可收的无奈性外在因素,但在办理抵债业务时没能较好地控制贷款风险的物态转换过程,缺少有效的审查和评价,参与抵债业务的各相关业务部门缺乏协作、工作脱节,盲目追求不良贷款清收的表象指标而仓促抵债,抵债后又长期忽视资产管理盘活等种种原因仍是造成抵债资产存在问题久悬难决的内在因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抵债单位关停改制、原经办人员离职、档案资料年久缺失、房地产管理政策的发展变化等新的情况不断涌现,使得瑕疵性抵债资产清理完善的工作难度日增,保全和处置业务举步维艰。

三、关于改革完善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

通过对抵债资产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物抵债不应被视作一个简单静态的短期性业务行为,而应该把它作为一项需要有信贷部、法律事务部、资产部、计财部等多个专业部门共同参与风险认定、资产考查、损失评估、利弊分析、抵债决策、协作管理、处置盘活等多环节关联工作的动态的综合性业务。

总结经验教训,城市商业银行应树立抵债资产的“大资产管理”观念,以切实防范化解信贷资产风险为出发点,以追求银行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完善抵债资产实物的管理经营为依托,建立一个抵债资产管理保全工作“纵向深入化”与处置盘活工作“横向推进化”的业务体系。

(一)树立抵债资产的“大资产管理”观念

“大资产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在管理对象上,不能只局限于已经抵入的存量资产,应拓宽监管范围,在管好现有抵债资产的同时,要把出现还贷风险、具有抵债倾向的不良贷款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其二,在管理方式上,改变以往由支行自管的各自为政、杂乱无章的分管状态,可通过资金的虚拟购售形式进行账务与实物的接转,实施行内的抵债资产剥离,实行“总行统管、支行协管”,全行一盘棋,一个管理标准,集约管理资源,堵塞管理漏洞,规避抵债资产及其权益的跑、冒、滴、漏。

其三,在管理职能上,要建立由资产部为主,以法律事务部、信贷部、计财部等资产业务相关部门为辅的齐抓共管的“大资产”管理框架。强化细节管理,通过明确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方式,确定上述部门于“大资产”管理框架下,在管理、经营、诉讼、清收、账务监管等各方面的职责和分工,加强部门间的业务监督和协同合作,做到抵债资产的每一项相关工作都有明确的办理流程,有相应的承办部门,有相关的监督部门,增加管理的透明度,避免推诿扯皮,提高工作效率。

(二)管理保全工作的纵向细深化,即延伸资产管理与保全的业务审查与风险防范的工作链,充分吸取抵债资产遗留问题的历史教训,在完善制度管理的同时加强管理硬件建设,做到抵入审查和遗留问题清理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建立完善的科学以物抵债审批制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投入或改进计算机管理系统,设置“抵审分离、逐级审批、总行控制、账务监管”的严密的审批流程,未经管理系统确认的,任何支行均无法进行以物抵债的账务处理,从源头上把住抵债关。实现信贷业务与抵债资产业务的契合连动,规避业务操作风险。

其次,建立新增抵债业务预警制。即通过管理系统的财务分析和信用评级功能,对借款企业的经管水平、财务信息等各项指标做定性及定量分析,及时预警贷款风险。对于进入风险预警范围,偿贷能力出现问题的贷款项目,要进一步加强其抵质押物的管理和价格评估,做好担保单位经营现状与代偿能力的分析,并立即对借款企业及其担保单位的现有资产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为不良贷款清收做好准备。

第三,对于新增的抵债业务,要实行资产专业性审查的前期介入。即在信贷与法律部门进行不良贷款的诉讼执行过程中,由资产部门参与以物抵债的必要性分析及抵债物的选择和评价,以实现抵债业务的“三提前、三压缩”,即:

1.提前做好抵债分析和谈判准备,把握清收主动权,尽可能多地收回现金资产,以压缩实物清收额,降低抵债物价格。

2.提前调查拟予抵债的资产状况,为实物清收提出专业性意见,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和压缩手续不全、存在纠纷等问题性资产的抵入。

3.提前运作拟抵债资产的处置盘活工作,实行“预置营销”,即对抵债业务进行考查和评价的同时,就着手拟抵债资产的盘活或通过社会化的中介力量运作处置。除个别确属适于暂时留存的可增值资产外,均要力争做到即抵即售,或即抵即租,以大力压缩抵债资产的新增额,实现新抵入资产的“零闲置”。

第四,在现存抵债资产的保全及遗留问题的清理方面,要实行信贷部、资产部与法律事务部的工作一体化制度,即延伸信贷工作及法律事务对抵债资产的风险防范和后期完善职能。

一方面,从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现状来看,为减少抵入与处置时高额二次过户费用,大部分抵债资产没有过户至银行名下。这些未过户资产都存在着一定的权属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原债务人的经营动态,特别是破产清算信息;同时,由于实物资产存在着权属变更的连续性特征,在处置这些未过户资产时,往往需要原债务人配合办理相关的过户转籍手续。因此,办理以物抵债并不是一笔贷款的实际完结,应延伸信贷部门的抵债资产协同管理职能,继续保持并加强银行与原债务人的沟通联络。

另一方面,从城市信用社时期发生的抵债资产有账无物等遗留问题的形成来看,因盲目追求降低不良贷款,而在抵债法律手续不完善、未能落实资产法律权益的情况下即进行以物抵债账务处理是其问题的根源所在。造成了借款企业的不良贷款销账,但银行却未能实际取得资产而形成资产权益悬空。吸取历史教训,在抵债资产的保全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加大法律事务工作力度,应由法律事务部全程监督不良贷款的诉讼执行,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对于新增抵债业务,要在严格追究贷款责任的同时,实行清收工作的法律事务签审制和清理责任制,由法律事务部严把法律手续确认关,层层落实,确保程序合规合法,抵债证明的相关文件和手续完整有效。对出现法律权益风险的资产,要明确清收经办人和法律事务审查人等相关当事人的无限清理责任,切实防范权属风险。

对于抵债资产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加强法律事务部与资产部的协作力度,共同清理解决抵债资产的法律瑕疵问题,及时采取补救和风险化解措施。此外,在抵债资产管理经营工作中所发生的一切对外文书、协议、函件等,也均须由资产部与法律事务部共同审核把关,避免在资产权益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出现新的风险。

(三)处置盘活的“横向推进化”,即科学分析资产现状,注重共性,兼顾个性,以追求商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横向地多角度地选择资产处置方式,实现资产处置工作的双向推进

对外,要横向联合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评估拍卖机构、投资置业机构和房屋中介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通过广泛的宣传推介,以拍卖、招标、竞价等方式推进抵债资产的处置进程。 对内,要增强存贷款及其他中间业务与抵债资产盘活工作的互进互助,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充分挖掘抵债资产的使用潜能,做好供需沟通。一方面,在向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以贷款打包、租售组合等方式适时推动抵债资产的盘活;另一方面,通过抵债资产处置的业务操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开启一扇综合营销的门,发掘吸纳一批资质优良的中介公司、置业公司、买受人等具有合作和发展前景的客户,实现信息与客户的资源共享;促进并推动中间业务、存款营销、按揭贷款等其他业务发展。

总之,抵债资产的管理经营,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是增量审查和存量管理工作中的资产部、信贷部、法律事务部、财务部的业务协同化,与抵债资产处置工作中综合盘活的营销一体化的有机结合体。城市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经营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在抵债资产的新增和存量业务上实现“四降”,即:降不良贷款、降实物存量、降资产风险、降处置损失;在抵债资产的经营处置上实现“多赢”,即:资产盘活、信贷运作、客户营销等各项业务的齐赢共进,通过综合效益的多元化,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


相关内容

  • 农村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管理思考
  • (二)主要存在问题.自治区联社成立以后,全力督导全区农合机构加强非信贷资产管理,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非信贷资产内容庞杂.种类繁多,部分农合机构在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分农合机构对非信贷资产营运管理重视不够.由于农合机构财务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信贷资 ...

  • 抵债资产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
  • 抵债资产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 2013年05月20日10:32 王刚 来源:金融时报 抵债资产是指商业银行在清收资产.行使债权时,由于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担保人也无法代为偿还时,经过债权人和债务人(包括第三人)协商之后,或因债务纠纷而经过法院依法判决债务人(包括第三人)以实物折价来抵偿债务的行为.近几 ...

  • 2015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考试试题财会考试题库
  • 1.不符合核销条件的呆账贷款该如何处理? 答案:应尽量清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2."抵债资产接收.出租.处置.变现损失列支,均由省联社(办事处)管理."这句话对还是不对?为什么? 答案:不对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第53条规定:抵债资产接收.出租.处置 ...

  • 金融企业抵债资产税收流失探析
  • 金融企业抵债资产税收流失探析近年来,金融企业抵押贷款的业务量不断增大,在清收不良资产时,以物抵债的情况非常普遍,处理以物抵债资产的涉税问题也较为复杂。由于企业对有关政策掌握不准或重视性不高,极易造成以物抵债环节税收流失严重,应引起各级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一、抵债资产税收流失的具体表现 ...

  • 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考试题库
  • 1.对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股权类资产,应采取直接拍卖.变卖或转让的方式.确需接收的,应在接受后多长时间内处理完毕. 答:3个月 2.请简述协议抵债的含义. 答案:经基层信用社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其拥有所有权或处置权的资产作价,偿还基层信用社债权. 3.简要回 ...

  • 信用社专项资产管理部2014年工作计划
  • 新年伊始,专项资产管理部将以“十六”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xx的“xxxx”,并结合联社实际,立足岗位,总结经验,调整新思路,以狠抓不良资产盘活为宗旨,强化抵债资产管理为导向,积极开展20年工作。 一、多举并进,优化资产质量。 ~年,专项资产管理部将以降低不良贷款比重,化解信贷风险,盘活信贷资产为主导 ...

  • 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
  • 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 QZ & WD(Jiang Xi)Law Firm 江西省南昌市二七北路194号市总工会大厦6楼 ZIP:330077 TEL:0791-8620098 FAX:0791-8620098 关于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股东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占用资金之法律意见书 ( ...

  • 2012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
  • 1.对不良贷款原则上应多长时间内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答案:每半年一次 2.交通工具.低值易耗品类抵债资产可不可以出租? 答案:不可以出租 3.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实行担保,也肯定造成较大损失的贷款应属于哪类不良贷款? A .次级类贷款 B.可疑类贷款 C.损失类贷款 答案:B 4.哪一个 ...

  • 资产保全部工作总结
  • 资产保全部在联社主任室的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上下员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开展了资产保全工作,全年共进行了借款合同纠纷诉讼案件**件,诉讼标的达****万元,全部案件诉讼都胜诉;申请执行案件**件,执行标的****万元,收回贷款本息***万元,接收抵件资产**万元,处置抵债资产收入**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