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自学笔记

如何使小班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小班“奕晓的变化”个案分析与策略
一、案例实录
个案主要特征:奕晓,女,xx年8月出生,xx年2月插入小班入学,在家情况比较稳定。未读幼儿园之前一直由妈妈带领,本学期刚入园时则表现出极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性格孤独、内向,不愿与同伴交往,总是一个人无助地哭泣。
个案教育阶段:xx年2月9日——xx年4月25日
个案总教育目标:能够适应集体生活,喜欢班集体,喜欢教师和小朋友们;能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感受到乐趣;愿意与人主动交往,使自己性格开朗、活泼;学习一定的自我服务的技能,提高自理能力。
2月9日—2月13日
奕晓刚来园时总是哭泣,不肯让妈妈离去。老师劝走了妈妈,带着哭腔的奕晓在幼儿园里散步并经常抱抱她,希望能够让她感觉到老师象妈妈一样,让她逐渐从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教师身上。游戏时,其他孩子兴致很高,奕晓却只是一个人呆坐着,周围的一切似乎“干挠”不到她。有时他还会突然哭起来。过了一段时间,通过教师和她的交流,早晨她已不再哭泣,还能平静地和妈妈走进教室。但是依然要妈妈陪她玩,当妈妈要离去时,她就又哭起来,嘴里大声说:“早点来接我”,针对奕晓这种状况,我们建议奕晓妈妈缩短孩子在园时间,减轻入园焦虑心理,这周奕晓每天中午吃完饭就由妈妈接回。
3月15日—3月19日
奕晓因为生病,已有三天未来幼儿园了。今天妈妈带奕晓走进教室时,奕晓看见我却没有和我打招呼,只是往妈妈身上挤,妈妈要走时她忍不住想哭,我抱起她转身对窗外说:“奕晓,你看外面有没有小鸟?”她抬头看看,摇了摇头。“对了,小鸟都到学校去了,所以奕晓也到幼儿园来了,对吗?”奕晓点点头,再看看门口,妈妈己走了,于是她就跟着我走进了活动室。这一天,她的情绪比以前有了好转,一整天都没有哭,只是表情还很忧郁、无助,不肯和其他小朋友玩。这周奕晓也延长了在园时间,午睡起床后才由妈妈接回。
4月12日—4月16日
早上入园时奕晓又边哭边嚷:“我要妈妈,晚上早点来接我。”我走这去,蹲下身对奕晓说:“哟,奕晓今天穿新衣服了嘛!”她抽噎着看着我,忽然抬起脚对我说:“我穿的鞋子也是新的。”我忙说:“对,这双新皮鞋真漂亮。”奕晓听了,忘记了哭泣。和我一起打理身上的新衣服和新鞋子。我又乘机说:“我们让小朋友也看看你的新鞋好吗?”她听了跟我回到教室。
4月25日—4月29日
奕晓妈妈送奕晓来园,我蹲下身对他说:“奕晓你今天来得可真早。我们一起放杯子好吗?”妈妈在一边也说:“对,去放杯子,小朋友等一下可以喝豆浆。”听了妈妈的话,奕晓松开手,我趁势牵着奕晓的手来到杯架前,和她一起放杯子,这时她原本紧张的脸放松了,情绪好了很多,也忘记说每天早上的那句话。奕晓摆放地很认真,我和她一起放并玩起了游戏。说“小兔想用杯子喝水。”奕晓就把杯子送到小兔标记的标架上。真没想到她会坚持和我一起把所有的杯子放完,我热情地给了她一个拥抱夸她真能干,并在她额头上贴了个五角星。下午离园时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就这样,我抓住了奕晓喜欢做事的特点,每天早上都请她帮我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帮我拿一支笔,帮我搬一把小椅子等,每次我都表现出特别希望得到她的帮助,而且都会赞扬她一番,这大大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在活动中,她也能主动和小朋友交往了,由此可见奕晓已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并能在集体当中生活一天,妈妈已经不用提前来接奕晓了。
现在奕晓有了惊人的变化,早上妈妈离开时奕晓不再流露出伤心的情绪,并能够立刻投入到同伴的游戏,而且她的话也多了,常常主动找人说话,还会自己跑到老师面前甜甜的笑。
二、个案分析:
(一)孩子的发展特征。
鲍比尔指出,儿童与某一特定人物之间形成永久性的情感联结,这就是依恋。它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是绝对有必要的。依恋关系形成以后,一旦儿童感到依恋对象将从自己身边消失,就会长时间激烈地表示出他的反对意见,并拒绝任何人的劝告。从整个个案的过程看,奕晓对妈妈有着明显的依恋关系,不愿和其分离,并用“大哭”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表明自己的反抗意识。依恋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必然表现为对熟悉事物的依恋和对陌生事物的排斥。奕晓正是对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小朋友都有陌生感,因此产生了抗拒心理,陷入了焦虑与不安之中。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就奕晓的家庭教养方式则属于娇惯溺爱型,母亲对孩子过分照顾、保护,倾注给孩子的爱抚程度很强,已经超过一般的限度,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了过分强烈的依恋关系,孩子很容易表现出依赖性强、娇纵,缺乏独立性,不适应集体生活等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奕晓的妈妈虽能认识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她这种教养方式已经使孩子形成了过分强烈的依恋关系,从而导致奕晓出现了入园困难。
三、教育策略:
1、教师运用了系统脱敏法,让奕晓在和谐的交往中,培养对教师的信任。在教育过程当中明确告诉奕晓早上来幼儿园,下午妈妈会来接你的,并把奕晓和妈妈的分离时间上慢慢拉长,从中午吃完饭接奕晓、午睡后接奕晓、放学时来接奕晓。同时教师一直保持与孩子平等的地位。老师经常轻轻搂抱抚摩奕晓,逐渐给孩子以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奕晓对老师产生依恋,从而消除奕晓对幼儿园的恐惧和敌意。经过两个半月的幼儿园生活,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奕晓的行为已经发生变化,从拒绝教师的拥抱和触摸,并嚎啕大哭不肯进幼儿园——能走进幼儿园,看到老师后才哭————能走进班级,直到妈妈走是才哭——能放开妈妈,愿意与老师对话——见到老师能微笑,不再哭闹或躲避老师——喜欢上幼儿园。

2、教师利用团体疗法,让奕晓在团体活动中,体验成功树立信心。3岁以后的儿童,其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正是迈进喜欢与同伴游戏的阶段。这些团体环境也正好是对一些在家庭中“过保护”的儿童施以“隔离教育”的一种治疗方法。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环境,具有普通教育与治疗教育的双重意义,对儿童的人格的形成影响很大。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给奕晓提供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奕晓为全班的小朋友服务如放杯子、分碗、分勺子等等,让她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成功和被同伴认可的快乐,帮她树立自信心培养对班集体的情感。
3、加强家园联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幼儿园和家庭都应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教师根据奕晓的情况和家长在教育上达成共识,为了使奕晓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教师及时找到了奕晓的父母,跟他们进行了多次的交谈,并推荐给他们一些育儿的书籍,提高他们家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如建议他们经常带领奕晓走出家门,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奕晓与他人交往,让她感到与人交往是很有趣的,特别要与同龄的儿童交往。另一方面对奕晓的行动权,家长不要过于约束。当孩子与小朋友玩得正高兴时,不去管束,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交往等等。以此做到家园共育,促进孩子人格等各方面良好、健康的发展。
四、启示
1、满足合理的身心需求,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一切都是陌生的,在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再说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因此,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所不可忽视的。而让孩子对教师产生依恋感是很主要的一个方面。
首先,老师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感到时时刻刻有老师关照,这样他们会感到安全一些,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说几句悄悄话等,都让幼儿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其次要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劝导幼儿。孩子有哭闹行为,应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决不能用尖利的甚至恶狠狠的语言去恐吓孩子。另外,教师应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去做,并在其行动中尽量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很高兴,很得意,孩子也会顺从老师的教育,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逐渐对老师产生依恋感。  
2、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使幼儿尽快融入集体生活中
新入园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像家里一样随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规矩。这对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三岁左右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老师不能迁就孩子不正当的要求,要适当地进行教育,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此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玩”是幼儿的天性,滑滑梯、荡荡椅、唱歌,跳舞、画画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教师可多带幼儿去玩滑滑梯、荡荡椅,教一些孩子喜欢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诗歌、故事、舞蹈,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家想父母的情绪,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生活、学习。   
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封闭型性格成为个人发展及创造力发挥的桎梏,培养幼儿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对他的一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不能只重智力培养而忽视情感疏导。从奕晓的个案看,教师体现了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不是个别教育,它是在集体教育的大环境中顾及到每个幼儿,并使每个幼儿在集体中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发,让每个幼儿在幼儿园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发展。

如何使小班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小班“奕晓的变化”个案分析与策略
一、案例实录
个案主要特征:奕晓,女,xx年8月出生,xx年2月插入小班入学,在家情况比较稳定。未读幼儿园之前一直由妈妈带领,本学期刚入园时则表现出极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性格孤独、内向,不愿与同伴交往,总是一个人无助地哭泣。
个案教育阶段:xx年2月9日——xx年4月25日
个案总教育目标:能够适应集体生活,喜欢班集体,喜欢教师和小朋友们;能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感受到乐趣;愿意与人主动交往,使自己性格开朗、活泼;学习一定的自我服务的技能,提高自理能力。
2月9日—2月13日
奕晓刚来园时总是哭泣,不肯让妈妈离去。老师劝走了妈妈,带着哭腔的奕晓在幼儿园里散步并经常抱抱她,希望能够让她感觉到老师象妈妈一样,让她逐渐从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教师身上。游戏时,其他孩子兴致很高,奕晓却只是一个人呆坐着,周围的一切似乎“干挠”不到她。有时他还会突然哭起来。过了一段时间,通过教师和她的交流,早晨她已不再哭泣,还能平静地和妈妈走进教室。但是依然要妈妈陪她玩,当妈妈要离去时,她就又哭起来,嘴里大声说:“早点来接我”,针对奕晓这种状况,我们建议奕晓妈妈缩短孩子在园时间,减轻入园焦虑心理,这周奕晓每天中午吃完饭就由妈妈接回。
3月15日—3月19日
奕晓因为生病,已有三天未来幼儿园了。今天妈妈带奕晓走进教室时,奕晓看见我却没有和我打招呼,只是往妈妈身上挤,妈妈要走时她忍不住想哭,我抱起她转身对窗外说:“奕晓,你看外面有没有小鸟?”她抬头看看,摇了摇头。“对了,小鸟都到学校去了,所以奕晓也到幼儿园来了,对吗?”奕晓点点头,再看看门口,妈妈己走了,于是她就跟着我走进了活动室。这一天,她的情绪比以前有了好转,一整天都没有哭,只是表情还很忧郁、无助,不肯和其他小朋友玩。这周奕晓也延长了在园时间,午睡起床后才由妈妈接回。
4月12日—4月16日
早上入园时奕晓又边哭边嚷:“我要妈妈,晚上早点来接我。”我走这去,蹲下身对奕晓说:“哟,奕晓今天穿新衣服了嘛!”她抽噎着看着我,忽然抬起脚对我说:“我穿的鞋子也是新的。”我忙说:“对,这双新皮鞋真漂亮。”奕晓听了,忘记了哭泣。和我一起打理身上的新衣服和新鞋子。我又乘机说:“我们让小朋友也看看你的新鞋好吗?”她听了跟我回到教室。
4月25日—4月29日
奕晓妈妈送奕晓来园,我蹲下身对他说:“奕晓你今天来得可真早。我们一起放杯子好吗?”妈妈在一边也说:“对,去放杯子,小朋友等一下可以喝豆浆。”听了妈妈的话,奕晓松开手,我趁势牵着奕晓的手来到杯架前,和她一起放杯子,这时她原本紧张的脸放松了,情绪好了很多,也忘记说每天早上的那句话。奕晓摆放地很认真,我和她一起放并玩起了游戏。说“小兔想用杯子喝水。”奕晓就把杯子送到小兔标记的标架上。真没想到她会坚持和我一起把所有的杯子放完,我热情地给了她一个拥抱夸她真能干,并在她额头上贴了个五角星。下午离园时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就这样,我抓住了奕晓喜欢做事的特点,每天早上都请她帮我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帮我拿一支笔,帮我搬一把小椅子等,每次我都表现出特别希望得到她的帮助,而且都会赞扬她一番,这大大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在活动中,她也能主动和小朋友交往了,由此可见奕晓已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并能在集体当中生活一天,妈妈已经不用提前来接奕晓了。
现在奕晓有了惊人的变化,早上妈妈离开时奕晓不再流露出伤心的情绪,并能够立刻投入到同伴的游戏,而且她的话也多了,常常主动找人说话,还会自己跑到老师面前甜甜的笑。
二、个案分析:
(一)孩子的发展特征。
鲍比尔指出,儿童与某一特定人物之间形成永久性的情感联结,这就是依恋。它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是绝对有必要的。依恋关系形成以后,一旦儿童感到依恋对象将从自己身边消失,就会长时间激烈地表示出他的反对意见,并拒绝任何人的劝告。从整个个案的过程看,奕晓对妈妈有着明显的依恋关系,不愿和其分离,并用“大哭”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表明自己的反抗意识。依恋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必然表现为对熟悉事物的依恋和对陌生事物的排斥。奕晓正是对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小朋友都有陌生感,因此产生了抗拒心理,陷入了焦虑与不安之中。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就奕晓的家庭教养方式则属于娇惯溺爱型,母亲对孩子过分照顾、保护,倾注给孩子的爱抚程度很强,已经超过一般的限度,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了过分强烈的依恋关系,孩子很容易表现出依赖性强、娇纵,缺乏独立性,不适应集体生活等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奕晓的妈妈虽能认识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她这种教养方式已经使孩子形成了过分强烈的依恋关系,从而导致奕晓出现了入园困难。
三、教育策略:
1、教师运用了系统脱敏法,让奕晓在和谐的交往中,培养对教师的信任。在教育过程当中明确告诉奕晓早上来幼儿园,下午妈妈会来接你的,并把奕晓和妈妈的分离时间上慢慢拉长,从中午吃完饭接奕晓、午睡后接奕晓、放学时来接奕晓。同时教师一直保持与孩子平等的地位。老师经常轻轻搂抱抚摩奕晓,逐渐给孩子以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奕晓对老师产生依恋,从而消除奕晓对幼儿园的恐惧和敌意。经过两个半月的幼儿园生活,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奕晓的行为已经发生变化,从拒绝教师的拥抱和触摸,并嚎啕大哭不肯进幼儿园——能走进幼儿园,看到老师后才哭————能走进班级,直到妈妈走是才哭——能放开妈妈,愿意与老师对话——见到老师能微笑,不再哭闹或躲避老师——喜欢上幼儿园。

2、教师利用团体疗法,让奕晓在团体活动中,体验成功树立信心。3岁以后的儿童,其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正是迈进喜欢与同伴游戏的阶段。这些团体环境也正好是对一些在家庭中“过保护”的儿童施以“隔离教育”的一种治疗方法。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环境,具有普通教育与治疗教育的双重意义,对儿童的人格的形成影响很大。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给奕晓提供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奕晓为全班的小朋友服务如放杯子、分碗、分勺子等等,让她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成功和被同伴认可的快乐,帮她树立自信心培养对班集体的情感。
3、加强家园联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幼儿园和家庭都应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教师根据奕晓的情况和家长在教育上达成共识,为了使奕晓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教师及时找到了奕晓的父母,跟他们进行了多次的交谈,并推荐给他们一些育儿的书籍,提高他们家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如建议他们经常带领奕晓走出家门,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奕晓与他人交往,让她感到与人交往是很有趣的,特别要与同龄的儿童交往。另一方面对奕晓的行动权,家长不要过于约束。当孩子与小朋友玩得正高兴时,不去管束,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交往等等。以此做到家园共育,促进孩子人格等各方面良好、健康的发展。
四、启示
1、满足合理的身心需求,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一切都是陌生的,在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再说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因此,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所不可忽视的。而让孩子对教师产生依恋感是很主要的一个方面。
首先,老师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感到时时刻刻有老师关照,这样他们会感到安全一些,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说几句悄悄话等,都让幼儿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其次要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劝导幼儿。孩子有哭闹行为,应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决不能用尖利的甚至恶狠狠的语言去恐吓孩子。另外,教师应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去做,并在其行动中尽量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很高兴,很得意,孩子也会顺从老师的教育,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逐渐对老师产生依恋感。  
2、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使幼儿尽快融入集体生活中
新入园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像家里一样随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规矩。这对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三岁左右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老师不能迁就孩子不正当的要求,要适当地进行教育,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此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玩”是幼儿的天性,滑滑梯、荡荡椅、唱歌,跳舞、画画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教师可多带幼儿去玩滑滑梯、荡荡椅,教一些孩子喜欢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诗歌、故事、舞蹈,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家想父母的情绪,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生活、学习。   
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封闭型性格成为个人发展及创造力发挥的桎梏,培养幼儿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对他的一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不能只重智力培养而忽视情感疏导。从奕晓的个案看,教师体现了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不是个别教育,它是在集体教育的大环境中顾及到每个幼儿,并使每个幼儿在集体中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发,让每个幼儿在幼儿园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发展。


相关内容

  • 继续教育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
  • 郭庙乡2011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有效评价(命好题)"专题培训实施方案 各中小学(园): 根据阜阳市教育局阜教人„2011‟21号文件<关于做好我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阜阳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有效评价&qu ...

  •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常规制度
  •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常规制度 一.幼儿园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 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幼教事业.热爱本职工作.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安排.组织好幼儿整日生活,使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热爱幼儿.尊重幼儿,面向全体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不偏爱 ...

  • 中心幼儿园教师基本功训练计划
  • 中心幼儿园教师基本功训练计划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是关键,而教师的基本功又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师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师的基本功素质高,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才能为下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奠定基础.本学期我园的教师基本功训练计划如下: 一.领导小组名单 二.训练 ...

  • 小学党员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总结
  • 一 优秀共产党员教师老师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一.平凡中的真诚奉献 我叫张红旗,31岁,中国共产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现任方正县幼儿园教师,担任组长工作.转眼间我已经在幼教第一线上工作十三年了.十三年来,做为一名年轻教师,凭着对幼教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自己的愿望和抱 ...

  • 开县教师进修学校
  • 开 县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关于第六届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首次培训 通 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 经研究决定,第六届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首次培训将在开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请各校通知培训对象做好训前准备,并调整安排好培训期间的工作,确保培训对象按时参培.现就本次培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

  • 幼儿教师行政工作总结
  • 迎着新世纪灿烂的阳光,踏着新时代强劲的脉搏,我们圆满的结束了这学期的工作,回顾这几个月走过的路程,我园的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辛勤耕耘,开创了幼儿园的新局面,从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到幼儿教育教学,卫生保健,软硬件建设投入,精神文明工作等都有喜人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和幼儿园家长的好评以及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为 ...

  • 幼儿园行政管理心得
  • 迎着新世纪灿烂的阳光,踏着新时代强劲的脉搏,我们圆满的结束了这学期的工作,回顾这几个月走过的路程,我园的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辛勤耕耘,开创了幼儿园的新局面,从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到幼儿教育教学,卫生保健,软硬件建设投入,精神文明工作等都有喜人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和幼儿园家长的好评以及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为 ...

  • 2011年幼儿园园本培训计划
  • 一、培训项目名称 《基于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 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经过三年在总园带动园本培训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在活动教材的运用、活动组织、随机教育、班级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民间游戏在我园的开展,经过我们老师不断的学习、探讨,让我们在民间游戏的运用上把握得 ...

  • 中心园师德培训方案
  • 库区幼儿园师德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结合我园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情况,认真安排和开展好教师师德专题培训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要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师德专题培训及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自觉性,提高教师依法办园.依法治教的自觉性,提升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