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历史]读后感

《一本书的历史》读后感

包君成

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出版20余年后的今天,由这本书的主要作者之一金冲及先生根据当年笔记记录整理出版的《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披露了在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胡乔木的多次谈话概要,尤其是他对于中共党史编写方针和历史评价方面的诸多看法,极具启示意义。如金冲及先生所言:胡乔木“始终极为关心这本书的写作”;他“是公认的中共党史研究的大师。他们是党的历史中许多重要事件的亲历者,又长期领导党史研究工作,有着很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在随便谈话中也往往能对党史说出一些常人没有想到的重要看法,可以启发人们去思考。”

那么,胡乔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写作,究竟起到了怎样重要的作用呢?

作为资深政治家,又是中共党史研究最初的开拓者,胡乔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写作的关注,更多地表现在那些提纲挈领、要言不烦的指导性言论中,其中他着重强调、反复强调的就是“新意”。诸如:“要使人看了觉得有新意”;“要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一定要有新的,过去没有着重讲述的,甚至忽略的,而现在需要解释、说明、强调的内容。”关于“新意”,他还有较长的一段言说:“老说那些说过多少遍的话,读者不会有兴趣,我们也没有兴趣。我们在观察历史,历史需要不断重新观察,每次观察要有新的内容。历史是非常丰富的,

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观察。人们的思想也不会像我们现在想的那么简单的几条。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要宣传党的七十年,就要看到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是老一套,重播一遍,要确实说出些新东西。”

胡乔木强调中共党史的研究要有“新意”,看似科学研究的常识,其实细究起来,还真不是那样简单。中共党史研究,可以说是主流学科,但是,党史研究的定位,因为种种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其它的原因,又未必是那么明确的。不少党史研究者,习惯于从党的决议和文件出发诠释党的历史,结果便使得一些党史论著,或者是陈陈相因,了无新意,或者是朝三暮四,应时而变,也就成了胡乔木所言,不要说“读者不会有兴趣”,就连党史研究者包括胡乔木这样的党史研究领导者“也没有兴趣”。于此可知,胡乔木对于作为科学的历史研究的本质不能不说是了然于胸的。

既然如此,那什么才是胡乔木心目中的党史“新意”呢?

胡乔木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写作谈话中,在认清党史工作战斗性的前提下,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党史工作的科学性”;提出“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论证,来阐明有关我们党的历史各种根本的问题”。因此,在他对党史的评价,尤其是对1949年以后党史的评价中,那些被认为是不太好写,有些“敏感”的问题,胡乔木却并不避讳,直白道来,言谈确实颇具“新意”。例如,他明确提出,“‘合作化高潮’不宜用肯定的口气来讲,这是人为的高潮”;“如果这可以肯定,历史就是任意的。”“1957年以前,

毛主席工作里的任意性、工作指导中的任意性,已经表现出来了。讲集体领导,很难说。”这样的认识,与那些墨守成规之见相比,应该说确有其高明之处。

胡乔木对于党史“新意”的理解,更多地可以从他对“极左”思潮和“文革”的态度反映出来。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写作的谈话中,胡乔木对“极左”思潮和“文革”持强烈的否定立场和批判态度。他认为,中共历史中“左”的倾向具有“历史的、盲目的惯性”,“对20年的‘左倾’要认真批评”。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胡乔木亲自动笔,对这本书的初稿提出了不少颇具意义的修改意见。例如,书中原稿有这样的表述:“文革”造成更加广泛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雾。胡乔木批注说:“文革”不能称为阶级斗争扩大化,因为这斗争本身是捏造出来的。书稿据此修改为:“文革”造成到处都有阶级斗争的紧张空气。书稿中另一处的表述是:“文革”不是不可避免的。胡乔木认为:这样的表述“太软弱了,应该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他特别强调说:“错误是深刻的,就要深刻地写,不要让读者感到我们在维护,不敢接触。”所以,胡绳认为,胡乔木“贯穿在这些修改意见中的根本精神就是,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联系到那个特定的年代,不能不说,胡乔木对党史要去陈言、有新意的突出强调,对于这本书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乔木对于党史研究“新意”的理解,不仅表现在写作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方面,也包括对于写作方法甚而是文字表达的重视。他提出,写书的思路和条理要清楚,不能“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能

像讲课那样,讲一堂,灌一堂”。通俗地说,就是论著作者的观点和看法要明确,但是,观点和看法的表达要留有余地,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避免一种硬邦邦的强逼人接受的感觉”;“要写得让那些对党史没有多少兴趣的普通读者,读了也有所收获”;“使得党史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你可以不是共产主义者,照样可以看得津津有味。”胡乔木身体力行,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所写的题记,简洁利落,流畅可读,很不像是我们惯常所见的那些正襟危坐的皇皇之作,充分表达了他的这种写作态度。所以,著名的文史大家钱钟书先生称胡乔木的这篇《题记》写得“思维缜密,词章考究”。

《一本书的历史》读后感

包君成

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出版20余年后的今天,由这本书的主要作者之一金冲及先生根据当年笔记记录整理出版的《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披露了在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胡乔木的多次谈话概要,尤其是他对于中共党史编写方针和历史评价方面的诸多看法,极具启示意义。如金冲及先生所言:胡乔木“始终极为关心这本书的写作”;他“是公认的中共党史研究的大师。他们是党的历史中许多重要事件的亲历者,又长期领导党史研究工作,有着很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在随便谈话中也往往能对党史说出一些常人没有想到的重要看法,可以启发人们去思考。”

那么,胡乔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写作,究竟起到了怎样重要的作用呢?

作为资深政治家,又是中共党史研究最初的开拓者,胡乔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写作的关注,更多地表现在那些提纲挈领、要言不烦的指导性言论中,其中他着重强调、反复强调的就是“新意”。诸如:“要使人看了觉得有新意”;“要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一定要有新的,过去没有着重讲述的,甚至忽略的,而现在需要解释、说明、强调的内容。”关于“新意”,他还有较长的一段言说:“老说那些说过多少遍的话,读者不会有兴趣,我们也没有兴趣。我们在观察历史,历史需要不断重新观察,每次观察要有新的内容。历史是非常丰富的,

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观察。人们的思想也不会像我们现在想的那么简单的几条。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要宣传党的七十年,就要看到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是老一套,重播一遍,要确实说出些新东西。”

胡乔木强调中共党史的研究要有“新意”,看似科学研究的常识,其实细究起来,还真不是那样简单。中共党史研究,可以说是主流学科,但是,党史研究的定位,因为种种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其它的原因,又未必是那么明确的。不少党史研究者,习惯于从党的决议和文件出发诠释党的历史,结果便使得一些党史论著,或者是陈陈相因,了无新意,或者是朝三暮四,应时而变,也就成了胡乔木所言,不要说“读者不会有兴趣”,就连党史研究者包括胡乔木这样的党史研究领导者“也没有兴趣”。于此可知,胡乔木对于作为科学的历史研究的本质不能不说是了然于胸的。

既然如此,那什么才是胡乔木心目中的党史“新意”呢?

胡乔木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写作谈话中,在认清党史工作战斗性的前提下,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党史工作的科学性”;提出“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论证,来阐明有关我们党的历史各种根本的问题”。因此,在他对党史的评价,尤其是对1949年以后党史的评价中,那些被认为是不太好写,有些“敏感”的问题,胡乔木却并不避讳,直白道来,言谈确实颇具“新意”。例如,他明确提出,“‘合作化高潮’不宜用肯定的口气来讲,这是人为的高潮”;“如果这可以肯定,历史就是任意的。”“1957年以前,

毛主席工作里的任意性、工作指导中的任意性,已经表现出来了。讲集体领导,很难说。”这样的认识,与那些墨守成规之见相比,应该说确有其高明之处。

胡乔木对于党史“新意”的理解,更多地可以从他对“极左”思潮和“文革”的态度反映出来。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写作的谈话中,胡乔木对“极左”思潮和“文革”持强烈的否定立场和批判态度。他认为,中共历史中“左”的倾向具有“历史的、盲目的惯性”,“对20年的‘左倾’要认真批评”。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胡乔木亲自动笔,对这本书的初稿提出了不少颇具意义的修改意见。例如,书中原稿有这样的表述:“文革”造成更加广泛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雾。胡乔木批注说:“文革”不能称为阶级斗争扩大化,因为这斗争本身是捏造出来的。书稿据此修改为:“文革”造成到处都有阶级斗争的紧张空气。书稿中另一处的表述是:“文革”不是不可避免的。胡乔木认为:这样的表述“太软弱了,应该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他特别强调说:“错误是深刻的,就要深刻地写,不要让读者感到我们在维护,不敢接触。”所以,胡绳认为,胡乔木“贯穿在这些修改意见中的根本精神就是,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联系到那个特定的年代,不能不说,胡乔木对党史要去陈言、有新意的突出强调,对于这本书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乔木对于党史研究“新意”的理解,不仅表现在写作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方面,也包括对于写作方法甚而是文字表达的重视。他提出,写书的思路和条理要清楚,不能“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能

像讲课那样,讲一堂,灌一堂”。通俗地说,就是论著作者的观点和看法要明确,但是,观点和看法的表达要留有余地,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避免一种硬邦邦的强逼人接受的感觉”;“要写得让那些对党史没有多少兴趣的普通读者,读了也有所收获”;“使得党史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你可以不是共产主义者,照样可以看得津津有味。”胡乔木身体力行,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所写的题记,简洁利落,流畅可读,很不像是我们惯常所见的那些正襟危坐的皇皇之作,充分表达了他的这种写作态度。所以,著名的文史大家钱钟书先生称胡乔木的这篇《题记》写得“思维缜密,词章考究”。


相关内容

  • 初中读后感800字: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网络综合-初中读后感800字: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读后感800字: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华上下五千年>恬静清幽的散文,独领风骚的名人传记,神秘莫测的科幻小说,幽默活泼的外国名着,每本书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让人痴迷的感受,但是我却 ...

  • _中华民族发展史_读后感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 第27卷第2期t2005年3月 VOL.27NO.2tMAR.2005 5中华民族发展史6读后感 t李鸿宾 ...

  • 浅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
  •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首先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以促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共读教学之中. 加强引导 教师可通过读书汇报.片段赏析及阅读推介会等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为了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管理,教师还可以运用阅读单导读的方法来开展阅读教学.阅读单导读方法,是指教师根据阅读的书籍,提出各种具有目标指 ...

  •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
  •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一) 亲近科学最好的途径,可能就是从了解它的历史开始.<科学的历程>是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推荐的一本书.刚开始感觉课外阅读科学类书籍负担很重,因为我本身对科学类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当把书看下去的时候,我却发现了不少科学的可爱可读可学之处. 科学史是沟通自然科学和人 ...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我向来对法国这个国家比较感兴趣.印象里,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法国的印象.老爸非常赞赏的戴高乐将军,也作为一个有主张有远见的人物加到了我的记忆库里.然而真实的法国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最近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一本 ...

  • 山居笔记读后感
  • 山居笔记读后感(一)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山居笔记读后 ...

  • 易中天读后感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幅对联曾惹得少年贾宝玉不喜,又因在越剧<红楼梦>中被编剧挪用为贾政的唱词,便一直颇受负面评价,仿佛帘(联)子里当真充斥着俗不可耐的世故气息.其实,这又落入因人废言的俗套了.读易中天先生新著<帝国的惆怅>(文汇出版社200 ...

  •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 姓名:李贞贞 班级:113营销一 学号:[1**********] >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激荡三十年>,看完后想想现在的大环境,突然间思绪万千.<激荡三十年>描绘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在1978-2008这三十年中的奋斗历史,其实它也是一部中国崛起的历史,书中记 ...

  • 导弹之父钱学森读后感
  • 导弹之父钱学森读后感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钱学森传记,一本是中信出版社最近翻译过来的<蚕丝:钱学森传>,一本是我现在手上正在拜读的<钱学森故事>.前者是著名的已故畅销书作家张纯如的作品,作者笔触细腻.客观,着重描述了钱学森早年在美国的科研生活,和上个世纪50年代遭受麦卡锡主义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