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广西上思高中:劳尔

问题的提出

1.教学实践需求。2000年全国启用的人教试验修订本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试验本)的学生用书的必修本每一册都配有约35万字的《语文读本》,给多年来习惯于课堂上少篇精讲的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在每周4-5课时的教学时限中完成这信息量巨大的课外阅读教学任务?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应答。

2.改革理念召唤。信息技术运用是学科"四结合"的改革要素之一,也是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改革突破口的"硬件"。因此,我们可以在现代信息资讯传递方式的大系统中考察研究语文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的改革目标,把语文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应用信息能力的基点,研究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的知识记忆模式及其学习质量的少慢差费早已无法适应当今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对人才要求。语文学科是中学文化基础课程中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最强的一门学科,不能否认精华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和其他素质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奉以文章结构解析范文思想内容,以知识记忆积累训练为主的方法模式,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语文的结果被蜕变为识字教学,而中学语文教学则被蜕变为记忆少量课本知识就能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

人教社的试验本教材从编排体系、信息容量、内容筛选和教学指导等方面在微观课程这一核心层面上做了重大改革,直接为一线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创新教育价值的改革舞台。其中《语文读本》大容量课外阅读的教材模式为改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震撼强度的内容支持,成为本次研究的材料契点。

3.模式目标概述。根据《语文读本》的信息大容量和"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见读本说明)的特点,笔者希冀在本次研究中,从培养信息处理基本能力入手,探索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规律,获得一种既有语文教学人文个性,也有语文教学工具特点的教学能力,实现语文"健美智慧滋润心灵"的教学理想。

二、研究指导思想

1.根据语言和信息的关系,语文阅读学习可以看作一个根据一定的阅读目标筛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所以把培养获取、筛选、处理信息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形态节点。

2.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语文阅读学习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语文能力的教学过程。所以把语言的感受积累使用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作为教学的核心节点。

3.根据语言艺术与思维的关系,根据高中语文新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主、《语文读本》现代文72篇以形象性文体为主的特点,可以把课外阅读文前提示中的思考问题和语言积累作为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节点。

4.根据双主教学结构原理,语文阅读学习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体验生命、发现自我、建构智慧心理和个性心理的过程。所以把培养学生生存发展终身需要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健康人格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节点。

三、"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教学模式的形态设计

1."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含义

运用以计算机为主的非人脑物质载体储存、掌握课外阅读语文知识,通过教师组织的定量定向的自主阅读活动训练,把储存处理的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知识结构、信息处理能力、与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认识自我生命价值,发展丰富健康的个性。

2.模式的设计原理

①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系统定位:根据2000年教育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人教社试验修订本的教材说明,以《语文读本》为依托的课外阅读指导是语文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前承课堂教学后接课外阅读的关键链接,教学任务的核心是"指导"--根据课内阅读习得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并期望学生将课内课外学到的方法"迁移"到没有教师指导的校外阅读,获得终身学习的所需要的阅读方法和能力。简图如下:

课内阅读    →   课外阅读    →   校外阅读

(课堂教学集中学习) (学前指导分散个体学习) (生存发展终身学习)

②现代文课外阅读教学任务和特点分析(以第一册为例):

◆现代文课外阅读教材内容和学习时间分配

人教社试验修订本《语文读本》已出版第一第二册。第一册《读本》配套选文分为14个单元,118篇文章,约35万字。现代文阅读配套文共8个单元72篇文章,约25万字。按照现代文教学3个单元分配,每单元配套课外阅读量为24篇约8万字左右。

根据教材说明的建议,现代文阅读教学时间三个单元18课时,古代散文3个单元30课时,写作5个单元10课时,口语3个单元3课时,总计61课时。根据每个学期教学18周、每周4-5课时计算,语文教学总课时约为72-90课时,减去前述课内教学总时数,还余11-29课时,可作为课外阅读指导学习时间,现、文阅读教学共6个单元,每单元可有2-4个课时用于指导。

◆现代文课外阅读学习结果简析

根据教材说明,第一册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学习的重点依次是:整体把握,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教材说明又指出,"编排: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套,力求使学生'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根据知识分类原理,可以把教学大纲和第一册的现代文阅读的具体教学目标整合为知识、智力技能、学习策略和态度四个方面。其

广西上思高中:劳尔

问题的提出

1.教学实践需求。2000年全国启用的人教试验修订本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试验本)的学生用书的必修本每一册都配有约35万字的《语文读本》,给多年来习惯于课堂上少篇精讲的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在每周4-5课时的教学时限中完成这信息量巨大的课外阅读教学任务?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应答。

2.改革理念召唤。信息技术运用是学科"四结合"的改革要素之一,也是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改革突破口的"硬件"。因此,我们可以在现代信息资讯传递方式的大系统中考察研究语文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的改革目标,把语文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应用信息能力的基点,研究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的知识记忆模式及其学习质量的少慢差费早已无法适应当今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对人才要求。语文学科是中学文化基础课程中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最强的一门学科,不能否认精华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和其他素质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奉以文章结构解析范文思想内容,以知识记忆积累训练为主的方法模式,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小学语文的结果被蜕变为识字教学,而中学语文教学则被蜕变为记忆少量课本知识就能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

人教社的试验本教材从编排体系、信息容量、内容筛选和教学指导等方面在微观课程这一核心层面上做了重大改革,直接为一线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创新教育价值的改革舞台。其中《语文读本》大容量课外阅读的教材模式为改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震撼强度的内容支持,成为本次研究的材料契点。

3.模式目标概述。根据《语文读本》的信息大容量和"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见读本说明)的特点,笔者希冀在本次研究中,从培养信息处理基本能力入手,探索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规律,获得一种既有语文教学人文个性,也有语文教学工具特点的教学能力,实现语文"健美智慧滋润心灵"的教学理想。

二、研究指导思想

1.根据语言和信息的关系,语文阅读学习可以看作一个根据一定的阅读目标筛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所以把培养获取、筛选、处理信息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形态节点。

2.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语文阅读学习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语文能力的教学过程。所以把语言的感受积累使用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作为教学的核心节点。

3.根据语言艺术与思维的关系,根据高中语文新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主、《语文读本》现代文72篇以形象性文体为主的特点,可以把课外阅读文前提示中的思考问题和语言积累作为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节点。

4.根据双主教学结构原理,语文阅读学习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体验生命、发现自我、建构智慧心理和个性心理的过程。所以把培养学生生存发展终身需要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健康人格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节点。

三、"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教学模式的形态设计

1."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含义

运用以计算机为主的非人脑物质载体储存、掌握课外阅读语文知识,通过教师组织的定量定向的自主阅读活动训练,把储存处理的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知识结构、信息处理能力、与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认识自我生命价值,发展丰富健康的个性。

2.模式的设计原理

①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系统定位:根据2000年教育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人教社试验修订本的教材说明,以《语文读本》为依托的课外阅读指导是语文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前承课堂教学后接课外阅读的关键链接,教学任务的核心是"指导"--根据课内阅读习得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并期望学生将课内课外学到的方法"迁移"到没有教师指导的校外阅读,获得终身学习的所需要的阅读方法和能力。简图如下:

课内阅读    →   课外阅读    →   校外阅读

(课堂教学集中学习) (学前指导分散个体学习) (生存发展终身学习)

②现代文课外阅读教学任务和特点分析(以第一册为例):

◆现代文课外阅读教材内容和学习时间分配

人教社试验修订本《语文读本》已出版第一第二册。第一册《读本》配套选文分为14个单元,118篇文章,约35万字。现代文阅读配套文共8个单元72篇文章,约25万字。按照现代文教学3个单元分配,每单元配套课外阅读量为24篇约8万字左右。

根据教材说明的建议,现代文阅读教学时间三个单元18课时,古代散文3个单元30课时,写作5个单元10课时,口语3个单元3课时,总计61课时。根据每个学期教学18周、每周4-5课时计算,语文教学总课时约为72-90课时,减去前述课内教学总时数,还余11-29课时,可作为课外阅读指导学习时间,现、文阅读教学共6个单元,每单元可有2-4个课时用于指导。

◆现代文课外阅读学习结果简析

根据教材说明,第一册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学习的重点依次是:整体把握,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教材说明又指出,"编排: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套,力求使学生'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根据知识分类原理,可以把教学大纲和第一册的现代文阅读的具体教学目标整合为知识、智力技能、学习策略和态度四个方面。其


相关内容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1]张剑锋. 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田朋朋.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姚治松.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 ...

  • 语文阅读课题实施方案
  • 乐山市新桥中学市级科研课题 <农村高中生现代文探究性鉴赏引导策略研究> 实 施 方 案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地处农村乡镇,学生构成以农村为主,辅以少量城镇学生.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已经从单一的农村生活方式逐步转向农村与城镇结合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习惯和学习态 ...

  • 2017年度省规划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序号编号12017CG0757722017CG0761632017CG0763142017CG0766352017CG0769562017CG0769972017CG0773382017CG0773992017CG[1** ...

  • 盐边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盐边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盐边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 ...

  •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_丁明照
  • 科 教 论 坛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 丁明照 (河南鲁山县第一中学 467300) 摘 要:要改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策略的选择,本文论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基础,并从方式和内容两个层面上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的探讨.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阅 ...

  • 2013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 安庆市2013年教育科研研究课题论文评选获奖名录 一等奖(45篇) 题 目 <高中英语作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把握学情 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寻找口语能力训练的"源头活水"> <积累贵在常态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学生 ...

  • 高中语文教学优化范例的策略探析
  •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科书的变化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增加而教学时间不变上,总的说就是内容多.杂.深,时间少.短.紧.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增加的情况下进行有效教学呢?范例是教师在教学中选取的典型材料,使用范例教学的优点是将分散的.繁多的教学内容加以集中, ...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一.德育研究 1.高中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建设研究 2.青少年自我表现心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3.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4.贴近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5.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提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实践研究 6.中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7.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