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业余党校教育意义重大,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应该受到学校和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教学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业余党校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业余党校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党建;业余党校;创新
高校业余党校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业余党校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宣传、教育阵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使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表现出新的特点,高校业余党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挑战。因此,深入分析和总结当前高校业余党校工作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对策和工作理念,是促进高校业余党校不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业余党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严肃呆板
虽然对青年学生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和党性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是一些教师过于严肃,在教学方法上基本采用“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没有遵照青年学生的群体特点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种无法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同,因此也难以产生实效。
2.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在党校的教学中,对党的基本理论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代青年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和深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当前党校课堂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没有深入的调研,没有真正实现党的知识、时代特征、青年学生关注的焦点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更难以达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另一方面,党校教育往往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即使有实践活动,也仅仅停留在参观、义务劳动等活动上,学员在实践中难以获取可以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的体验,导致党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3.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党课教育是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年轻党员的成长问题,因此对授课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理论素养、个人修养、语言表达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当前,受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业余党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比较薄弱,多数高校党校任课教师一般是党务工作者或辅导员。其中有些授课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党课教育的真正要义,也缺乏在党课教育方面较深的理论知识,对于某些热点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4.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程度不够
正因为党校培训的业余性,才更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来保障党校教育的效果。高校业余党校的开办、学员的选拔、教师的聘任以及学员的管理、考核和评价等,都需要一套完备、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当前,在高校业余党校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员的选拔把关不严,导致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党校授课教师常年固定,讲授内容缺乏时代性;党校纪律不够严明,顶替上课、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不能真正检验学员的真实学习效果;等等。
二、加强高校业余党校工作的途径
1.创新教学方法,将党课上“活”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手段,是联系教材和学生的纽带,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思考能力很强,对灌输式教育早已没有兴趣,而是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独立完成思考。因此,在党课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具体而言,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主要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将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通过讨论和交流,双方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根据培训教学的专题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找出案例中所提问题的症结所在,谋求最佳的解决对策。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党课的教学效果。
2.拓展教学内容,将党课上“深”
从当前党课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拓展党课教学内容,追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学生迫切需要的。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进课堂,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使党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要对理论上、社会上的热点与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和阐释,把问题讲透彻,提高党课教育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将党课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具体而言,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革命老区进行参观学习活动,对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社区援助服务活动等都是不错的方式。这种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社会服务的情怀,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认同感,从而使党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优秀教师是课堂质量的重要保证。业余党校师资建设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整体层面,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师资力量。要注重整个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的搭配,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具体而言,要考虑党建工作者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结合,使党建经验丰富者和理论研究深入者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也可聘请一些校外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人物、模范典型和退休老党员为教师,丰富党课教学人才库。二是在个体层面,要提升党课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课堂艺术。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4.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
一是组织机构要相对稳定。各学院业余党校一般由党委书记兼任校长,由党委专门指派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二是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上要注重制度管理和思想管理相结合,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党校教育的良好环境。三是要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一方面要建立以学员为主体的党课评估机制,让学员对党课教师的授课进行评议,可有效地刺激教师的教学热情,使他们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综合的党校考核制度,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考核全面、客观、公正。
5.开辟网上党校,创新教育手段
当代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发展迅速,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活,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业余党校工作应拓展到网络环境,积极搭建党课教育网络平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可以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在各院系主页开辟网上党校,设置《理论研究》《经典著作研读》《热点透视》《在线测评》《讨论交流》等栏目,作为对业余党校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网上党校的开辟可以使党课教学的内容不再受课时的限制。党课信息量增大了,而且交互性和生动性也提高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党课的兴趣,还能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高校业余党校教育意义重大,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应该受到学校和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教学创新,在做好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在创新授课形式、丰富授课内容上下工夫,将党课上“活”、上“深”。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要加强制度上的建设,确保业余党校工作有序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业余党校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形成个性化、人本化的党课教育模式,从而增强党课教学的吸引力,不断提高业余党校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谷昆鹏,于文华.关于高校学生业余党校机制建设的思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6).
[2]李萌,郑峰.构建新型高校党课教育模式[J].科技信息,2009,(6).
[3]施莎莎.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课教育的思考[J].学理论,2009,(2).
责编:一 萧
摘 要:高校业余党校教育意义重大,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应该受到学校和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教学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业余党校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业余党校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党建;业余党校;创新
高校业余党校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业余党校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宣传、教育阵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使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表现出新的特点,高校业余党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挑战。因此,深入分析和总结当前高校业余党校工作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对策和工作理念,是促进高校业余党校不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业余党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严肃呆板
虽然对青年学生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和党性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是一些教师过于严肃,在教学方法上基本采用“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没有遵照青年学生的群体特点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种无法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同,因此也难以产生实效。
2.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在党校的教学中,对党的基本理论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代青年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和深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当前党校课堂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没有深入的调研,没有真正实现党的知识、时代特征、青年学生关注的焦点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更难以达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另一方面,党校教育往往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即使有实践活动,也仅仅停留在参观、义务劳动等活动上,学员在实践中难以获取可以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的体验,导致党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3.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党课教育是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年轻党员的成长问题,因此对授课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理论素养、个人修养、语言表达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当前,受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业余党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比较薄弱,多数高校党校任课教师一般是党务工作者或辅导员。其中有些授课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党课教育的真正要义,也缺乏在党课教育方面较深的理论知识,对于某些热点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4.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程度不够
正因为党校培训的业余性,才更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来保障党校教育的效果。高校业余党校的开办、学员的选拔、教师的聘任以及学员的管理、考核和评价等,都需要一套完备、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当前,在高校业余党校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员的选拔把关不严,导致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党校授课教师常年固定,讲授内容缺乏时代性;党校纪律不够严明,顶替上课、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不能真正检验学员的真实学习效果;等等。
二、加强高校业余党校工作的途径
1.创新教学方法,将党课上“活”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手段,是联系教材和学生的纽带,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思考能力很强,对灌输式教育早已没有兴趣,而是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独立完成思考。因此,在党课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具体而言,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主要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将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通过讨论和交流,双方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根据培训教学的专题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找出案例中所提问题的症结所在,谋求最佳的解决对策。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党课的教学效果。
2.拓展教学内容,将党课上“深”
从当前党课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拓展党课教学内容,追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学生迫切需要的。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进课堂,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使党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要对理论上、社会上的热点与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和阐释,把问题讲透彻,提高党课教育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将党课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具体而言,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革命老区进行参观学习活动,对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社区援助服务活动等都是不错的方式。这种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社会服务的情怀,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认同感,从而使党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优秀教师是课堂质量的重要保证。业余党校师资建设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整体层面,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师资力量。要注重整个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的搭配,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具体而言,要考虑党建工作者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结合,使党建经验丰富者和理论研究深入者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也可聘请一些校外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人物、模范典型和退休老党员为教师,丰富党课教学人才库。二是在个体层面,要提升党课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课堂艺术。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4.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
一是组织机构要相对稳定。各学院业余党校一般由党委书记兼任校长,由党委专门指派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二是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上要注重制度管理和思想管理相结合,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党校教育的良好环境。三是要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一方面要建立以学员为主体的党课评估机制,让学员对党课教师的授课进行评议,可有效地刺激教师的教学热情,使他们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综合的党校考核制度,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考核全面、客观、公正。
5.开辟网上党校,创新教育手段
当代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发展迅速,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活,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业余党校工作应拓展到网络环境,积极搭建党课教育网络平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可以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在各院系主页开辟网上党校,设置《理论研究》《经典著作研读》《热点透视》《在线测评》《讨论交流》等栏目,作为对业余党校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网上党校的开辟可以使党课教学的内容不再受课时的限制。党课信息量增大了,而且交互性和生动性也提高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党课的兴趣,还能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高校业余党校教育意义重大,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应该受到学校和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教学创新,在做好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在创新授课形式、丰富授课内容上下工夫,将党课上“活”、上“深”。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要加强制度上的建设,确保业余党校工作有序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业余党校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形成个性化、人本化的党课教育模式,从而增强党课教学的吸引力,不断提高业余党校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谷昆鹏,于文华.关于高校学生业余党校机制建设的思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6).
[2]李萌,郑峰.构建新型高校党课教育模式[J].科技信息,2009,(6).
[3]施莎莎.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课教育的思考[J].学理论,2009,(2).
责编:一 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