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旧城改造案例借鉴

附2:国际旧城改造案例借鉴

(一)波士顿昆西市场

1.概况

昆西市场(QuincyMarket)位于波士顿市中心市政厅后侧,紧邻波士顿港、金融区和市级百货商场,以波士顿第2任市长JosiahQuincy的名字命名,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得益于19世纪波士顿港的繁荣、1822年波士顿由两殖民区正式合并成为一座大城市,以及市中心法尼尔厅(FaneuilHall)附近贸易增长的需要,昆西市场应运而生。1824年,昆西市场在旧有的FaneuilHallMarkets广场之基础上扩建而成,1826年开始运营,3栋2层高的建筑初期均用于农产品储藏和肉制品交易。

随着市场的发展,该地区过于拥挤、建筑过于陈旧,其作为食品集散中心的功能逐渐丧失。1961年,为重新开发城市滨水地区,波士顿再开发局(BostonRedevelopmentAuthority)将昆西市场列入了城市的改造计划,实行建筑更新。经过改造的昆西市场,成功转型为新型商业中心和旅游购物景点,更汇聚寰宇美食,西式正餐、快餐小吃、法国菜、土耳其菜、亚洲菜系等,都有其

一席之地。

卫星图与地图中的昆西市场(红色标记处)地处波士顿市中心

2.地方特色

2.1优越的区位

位于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士顿的市中心,邻近港口滨水区域、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拥有大量消费群体作为商业区的依托,如上班族、旅游者,以及日常消闲购物的市民。

2.2悠久的历史

作为波士顿早期的商贸旺地,拥有接近200年的历史沉淀,商业富集度极高;其古朴的建筑外观弥补了当代购物中心或美食广场“历史感”不足的缺憾,更迎合了当下市民游客的怀旧心理,旅游价值大大提升。

2.3典雅的建筑

昆西市场楼高2层,长163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从建筑上看,昆西市场由巨大的传统新英格兰花岗岩和红色围墙建成,四周呈长方形,中轴线处有一长廊,设有大量座椅和出入口(侧门)

昆西市场主楼的正面与侧面

3.改造亮点

3.1市场调研先行

改造前,波士顿再开发局先行对昆西市场周边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昆西市场正处于市民最喜欢的市中心滨海地区,有着便利的交通环境及成熟的海滨氛围。在市场周围的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生活着超过20000名居民,足以支撑未来市场的消费需求。

3.2直面公众质询

改造初期,当地居民组织和不少建筑师对改造提出异议,认为此举会破坏原有的市场文化。但波士顿再开发局承诺,昆西市场不会被简单地当作历史遗迹来处理,规划将会对旧有的建筑进行修护,逐步添入新鲜的元素,令改造后的市场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收入的来源。

3.3阶段化精细改造

与一般的大拆大建不同,设计方Thomason团队和承建方RouseCompany采取了相对务实、分阶段、小规模、与保护相结合的渐进式改造,使昆西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实际进程相吻合。改造着重对市场中已有的3栋建筑进行修复,尽可能保留已有的希腊风格内部装修和小型本地特色摊档,添置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装修元素,清洗积累多年、污迹斑斑的花岗岩外墙与红色砖墙,营造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为了保存建筑的历史精华,设计团队参照建筑原体,指导承建方进行修建、新建或功能置换,使20世纪中后叶的明净窗户、灯饰照明、广告看板、玻璃拱廊与19世纪的花岗岩建筑主体和谐共存。

3.4灵活融合功能

在昆西市场的3栋建筑中,中心主楼用于食品销售和食肆经营,其中,食肆、酒吧等餐饮业态安排在首层,二层为食品零售区,围绕主楼穹顶大厅,还特意布置了可供人们闲坐休憩的区域。其余2栋楼宇,则分布有时装、装饰品、珠宝与礼品店,而市场东西两端的户外广场则是街头表演者和街头小摊铺的经营空间,经常举行艺术公演、集会活动。各路摊主以商品陈列、装饰着各自推车,整齐有序地排列,纷繁而不显杂乱。以市场为中心的户外商业空间,既满足本地居民低

成本经营和游客低层次消费的需要,亦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充满喜庆氛围的休闲娱乐空间。

昆西市场内部的餐饮业态和穹顶大厅

3.5活化商业氛围

改造后的昆西市场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了它在早期的功能(主楼为当地居民食品的主要来源),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其定位已经从过去的市级食品杂货市场变成了国际级的食品集散地、多元化的美食天堂,以及新兴的商业中心。对于在市中心工作的上班族,这里是最热门的午餐聚

脚地;对于家庭主妇而言,这里代表着最新鲜、最多选择的食品源地;对于众多年轻人和国内外

的旅游者而言,这里是感受传统市井氛围、体验假日气氛、品尝各地风味菜肴的不二选择。

穹顶大厅二层挂上旧有商户的招牌,增强历史厚重感;户外的休闲业态

4.借鉴之处

因地制宜,善用原有的城市海傍环境和绿化设施,创造干净清洁的滨水休闲空间;尊重传统,完好保留3栋历史建筑及其内部的食品贸易功能,而非推倒重建、全盘取替;改造前期充分咨询公众意见、调研市场环境,做到量力而为、精准定位;在添置旅游功能、引入高端服务业态(如时装、珠宝、礼品等)的同时,权衡原居民和大

众旅游者的需求,扶持本地化、小规模的特色商户、摊贩或文化业者,令生产、经营、生活活动友好共存;

借助建筑内部的匠心设计和户外的街头艺术活动,赋予场所除商业以外的主客交往、历史

教育、艺术传播、人文体验功能,展现波士顿的本土精神和国际魅力。

(二)新加坡河

1.概况

新加坡河(SingaporeRiver)是新加坡的主要河流之一,总长约11千米。河流从新加坡的中央商业区源起,自西向东南注入新加坡海峡。自从英国殖民者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StamfordRaffles)于1819年在新加坡河口登陆之后,河流两岸就逐渐发展成新加坡的商贸中心。在莱佛士的免税政策下,设于河口的商港吸引了无数商船,货仓和商店鳞次栉比,盛极一时。

然而,随着新加坡河交通量与日俱增,河道受到严重污染。1977年,新加坡时任总理李光

耀发起清理运动,推行包括发展排水系统、安顿沿岸贫民、清理河床垃圾、修建周边道路、配置文娱设施等一系列措施。经过10年的努力,河道清理的计划圆满成功,水体污染程度被控制在安全水平,海洋生物也重返河流之中。

1990年代初期,新加坡重建局(UrbanRedevelopmentAuthority,URA)对新加坡河沿岸滨水地带,主要是驳船码头(BoatQuay)和克拉码头(ClarkeQuay),进行全面整治。1992年起,重建局开展新加坡河滨河步道工程,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古建筑群的维修更新与为商业发展提供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如今,新加坡河沿岸拥有12座风格各异的桥梁、大量反映新加坡发展史的南洋风格建筑以及众多标志性建筑(如鱼尾狮公园、莱佛士登岸遗址、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奥马清真寺、保赤宫、驳船码头、克拉码头等);各式游船日夜穿梭于新加坡河,载着游客欣赏沿

河美景、了解新加坡历史;许多水上活动,如赛龙舟,每年也都会在新加坡河上举行。

卫星图与地图中的新加坡河(左图淡黄色区域)流经之处皆为新加坡闹市

2.改造动机

表1.新加坡河改造动机分类因素表现

从1959年新加坡实施自治,到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实现独立,再到跃身“亚

政治因素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政府的施政自由度和执行力逐步提高,使其有足够能

力制定和执行河流改造计划

从70年代开始,新加坡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逐步过渡

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8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加速发

经济因素

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使

新加坡河的排污、货运压力大大降低,有资本发展旅游观光

社会因素航运价值、工业价值的降低,加速了新加坡河沿岸社区的衰落,高素质居民

外移而低素质居民大量进驻,引发不少治安问题,迫使政府重视

发黑发臭的河水、破旧不堪的建筑、密集居住的低收入居民,对新加坡的国

环境因素家形象构成负面影响;6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决心以“花园城市”的理念设

计城市,带动新加坡河的绿化、净化整治

改造前的新加坡河

3.改造亮点

3.1整合区域价值

以旅游产业为主线,通过对全流域的准确定位,将散布于两岸的各类景点串连到新加坡河上,达到城市更新、河流净化、旅游化改造同步实现的效果。一方面治理新加坡河的水质,使其达到观赏水标准,新建兼具观光和通行功能的滨水步道,布置绿地广场、环境灯光和绿化小品,极大美化环境。另一方面,对沿河历史建筑依照原貌进行修复,按商业服务的功能要求全面更新内部配置。改造后的新加坡河沿岸,历史建筑焕然一新,但传统风貌却依旧浓郁,CBD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作为背景和城市天际线,与传统的商住民居(Shophouse)形成强烈视觉对比与时空呼应。

传统的南洋商住民居与CBD天际线相映成趣

3.2保存空间尺度

在严格的规划空间控制之下,沿河的传统小尺度街区被较好地保存下来,大多数沿河街区都小于150米×150米。这种以人为尺度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渗透性和可达性,提高了人流到达沿河步道的便捷性,强化了沿河区域的公共活动强度,更使点缀其中的商业街区有效聚拢人气、提

升经济效益。

驳船码头与克拉码头邻近的小尺度街区

3.3人车分流,利便社群

沿河交通采取“行人近河”、“慢速代步”策略,使步行系统分布于离河最近的区域,而机动车系统则围绕于行人活动区域的外围,同时布置公共汽车站、游船码头,提供人力车、水上观光、水上Taxi、船只租赁服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舒缓日益增长的客流压力。此举不但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出行选择,也保护了传统文化,扩大本地弱势社群的就业机会。

滨水步道和游船码头

3.4围合感与多样性

新加坡河的河滨步道并未设置宽敞的绿化带,而是借助建筑与河流之间的短距离,营造紧凑的场所围合感。为了提供更多的餐饮和文娱活动空间,河岸的景观设计以硬质铺地为主,以树列、花圃作为不同功能区的间隔和缓冲带。因应炎热多雨的气候,沿河商铺外设置了门廊供户外餐饮设施使用。除了公共空间的围合感,新加坡河的景观改造还具有多样性:例如,位于河流上游的罗拔申码头区(RobertsonQuay),多分布住宅和酒店,改造时注重私密性和宁静的氛围,主要利用绿化缓冲带分隔步道和餐饮客流。而中下游的驳船码头区和克拉码头区人流量大,只通过户外

家具来划分区域,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主客交融性。

罗拔申码头与克拉码头

4.借鉴之处

以人为尺度改造沿河公共基础设施和历史建筑,维持原有的步行、游船慢行系统,提高交

通可达性和亲近性。

人流与车流科学分流、互不干扰,外围的快速车行系统让位内部的慢速代步系统;大力发

展水陆公共交通,实现快慢换乘、多维体验。

以畅通无阻的滨水步道、桥梁和河道串连沿线商业设施、文化遗存和纪念建筑,靠近河道

的区域优先布置公共设施和文化艺术活动,凝聚旅游人气。

因应沿线的功能分区和社区传统,采用不同的绿化隔离和客流缓冲手段,保障各阶层原居

民生活、就业、消费的权利。

(三)东京六本木之丘

1.概况

六本木之丘(RoppongiHills)位于东京港区的六本木地区,毗邻新桥·虎门商务区,霞关行政区、青山·赤板商业区以及麻布-广尾高档住宅区,由森大楼(MoriBiru)公司耗费4700亿日圆(包含土地价值,折合近300亿人民币),历时17年主导开发完成,是日本至今规模最大的都市再开发计划之一。

1.1交通区位

六本木之丘通达性极高,4条地下铁线路在此通过,有“麻布十番”及“六本木”2个地铁站直达,亦有环状3号线、六本木大道、榉树坂大街连接全市其他区域,区内设有十数个停车场及大量非机动车泊位。

1.2土地利用

六本木之丘总地块面积约11.6公顷,用地面积超过8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724000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约380000平方米、住宅面积约150000平方米)。区内主要分布有办公、住宅、酒店、百货等商住设施,以及美术馆、电影院、电视台、学校、寺院等公共文化设施,是东京都内首屈一指的文化高地和游客必到的商业地标。

卫星图与地图中的六本木之丘(黄色标记区域)地处东京市中心

1.3功能分区

六本木之丘分为5大商业区域,分别是:

表2.六本木之丘5大商业区域区域

榉树坂商住街区

(KeyakiZaka)主要功能和设计理念街区由榉树坂大街串连而成,建有4幢高级住宅楼共840个单元,可容纳约2000住户,另有1幢多层办公楼及生活辅助设施

日式空中花园“毛利庭院”和半开放式的购物中心;

山边(HillSide)街区充分利用原有土地的高低差组成进楼梯和斜坡,产生各种有趣的序列

体验

为54层东京地标“森大厦”(MoriTower)和凯悦酒店(Hyatt)之间的商业

街区;

西街(WestWalk)街区街区由玻璃顶和玻璃幕墙围合而成,楼高4层空间中建有人工瀑布和

溪流,酒店和办公大楼之间通过天桥交错相通,形成情景多样的活动

空间

由“地铁明冠”(MetroHat)和“荷里活广场”(HollywoodPlaza)组成,为国

M/H街区

际时尚美容美发教育、培训及商贸中心

地带大厦(NorthTower)“六本木”地铁站上盖物业,为六本木之丘北部的地标式建筑;

2.发展历程

表3.六本木地区的发展历程

年代

江户时代

(1603-1867)主要事件6个皆有“木”姓的家族在此建房居住,分別为青木氏、一柳氏、上杉氏、片桐氏、朽木氏及高木氏,“六本木”一名由此而来,此后六本木成为诸侯官邸的聚集区

二战日本投降后,美军接收原本六本木一带的军事设施,为外国人而设的商店与

二战后期饮食店如雨后春笋般兴旺起来;其后,区内开设了多间电视台,加上外国使馆的

进驻,六本木遂演变成酒吧、夜总会等夜店林立的繁华地区

20世纪

60年代

20世纪以外国人与较富裕的日本人为对象的歌舞厅开始在六本木开业,吸引不少外国人、艺能人与媒体人消遣,出现被称为“野兽会”的社交场景各式新潮舞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六本木成为体验东京夜生活的有名街区,但附

近治安亦随之败坏;狭窄拥挤的道路、恶劣的治安环境、有限的绿化面积迫切要

70-80年代

求实行旧城改造,一个大型的都市更新计划应运而生

3.改造历程

表4.六本木之丘的改造历程年份

1986年

示范区域”;“让城市立起来”的垂直城市(VerticalCity)发展思想开始酝酿

项目周边区域估价工作展开;东京都政府认定六本木六丁目地区为“一类改建项

1993年

目再开发区块”

东京都政府公布“都市计划决定”,并吸取阪神大地震的教训,以更高的抗震标准

1995年

规划、设计六本木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3年

年的时间,六本木之丘成为东京著名的RBD和海内外游客的必访之地港区政府公布改建范围,六本木改造项目启动“六本木六丁目地区市中心改建委员会”设立,设计工作开始东京都政府完成土地权利变更的申请、报批,六本木之丘设计工作进入尾声项目动工,正式命名为“六本木之丘”项目竣工,4月正式开放营业;5月黄金周期间吸引了265万游客;此后不到2主要事件朝日电视台(TVAsahi)临时迁移;东京都政府认定六本木六丁目地区为“城市改造

4.改造亮点

4.1善用地形,营造意趣

正如“六本木之丘”其名,项目位于一坡度平缓的山岗之上,兴建时刻意保留原始地形,以降

低平整土地所带来的高昂成本,更契合蜿蜒曲折的柏油路面,形成饶有趣味、生意盎然的景观。

六本木之丘区内蜿蜒曲折的景观道路

4.2立体交通,垂直绿化

六本木之丘充分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形,营造出畅捷的立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人行绿化天桥、山坡小路、高速车道、高架桥、环形立交等),以及丰富的垂直绿化景观。项目以创造“垂直花园都市”(VerticalGardenCity)为绿化主题,将商场屋顶装扮成传统日式庭园,用绿道串连起整个街区,实现绿化效果最大化。经过精心设计,区内每幢高楼外围都有高达40%的绿化比率,而错落于各楼层的花园式休憩区,有效扩大人均绿地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温度较周边地区低近4℃)。

朝日电视台外的大面积绿化平台

4.3艺术商业,并行不悖

功能单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纯商住街区,难免枯燥乏味、欠奉个性,有见及此,六本木之丘创新性地践行了“艺术智能”(Artelligent)、“艺术生活”的理念。例如,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创作11件称为“公共家具”(PublicFurniture)的装置艺术品,免费展示在人行道旁,彻底模糊艺术品与街头座椅之间的界限,让大众无需成本即可亲近艺术;再如,在东京地标“森大厦”的53层设立森美术馆(MoriArtMuseum),展示以亚洲为中心、全球顶尖的现当代艺术和先锋设计;

通过半开放式玻璃穹顶、圆形舞台、木栈步道,创造可供娱乐演艺、休闲饮食的公共空间。

森大厦楼下的巨型艺术装置与53层的森美术馆

4.4企业主导,政府支援

项目由森大厦株式会社主导、东京都政府协作完成。改造过程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工明确,企业提供资金和知识支持,政府则协调企业与原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这种行之有效的互补机制下,六本木之丘成为20世纪8、90年代“泡沫经济”冲击下民间企业的开发奇迹。

5.借鉴之处

坚持不懈,森大厦株式会社用13年的时间,争取区内超过400位业主参与共同开发,总共

花费17年的时间,才完成最终的规划、建设。

增加文化娱乐设施的比例、实行持续性开发,所有商业设施只租不售,有助土地升值。目标长远,严格按照“21世纪理想的东京风貌”的标准,设计建设这个日本规模最大的都会

改造项目,让项目本身自成一个巨大的“社会生态系统”、自给自足,囊括食、住、行、游、娱、购的一站式旅游生活要素。

定位高端,旨在构筑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城中城”,让日本传统文化、当代艺术与休闲元素

交融碰撞。

理念超前,整合小型地块,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和水体景观,增加建筑密度和楼宇层数的

同时,提升相应的绿化面积和休闲面积。

附2:国际旧城改造案例借鉴

(一)波士顿昆西市场

1.概况

昆西市场(QuincyMarket)位于波士顿市中心市政厅后侧,紧邻波士顿港、金融区和市级百货商场,以波士顿第2任市长JosiahQuincy的名字命名,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得益于19世纪波士顿港的繁荣、1822年波士顿由两殖民区正式合并成为一座大城市,以及市中心法尼尔厅(FaneuilHall)附近贸易增长的需要,昆西市场应运而生。1824年,昆西市场在旧有的FaneuilHallMarkets广场之基础上扩建而成,1826年开始运营,3栋2层高的建筑初期均用于农产品储藏和肉制品交易。

随着市场的发展,该地区过于拥挤、建筑过于陈旧,其作为食品集散中心的功能逐渐丧失。1961年,为重新开发城市滨水地区,波士顿再开发局(BostonRedevelopmentAuthority)将昆西市场列入了城市的改造计划,实行建筑更新。经过改造的昆西市场,成功转型为新型商业中心和旅游购物景点,更汇聚寰宇美食,西式正餐、快餐小吃、法国菜、土耳其菜、亚洲菜系等,都有其

一席之地。

卫星图与地图中的昆西市场(红色标记处)地处波士顿市中心

2.地方特色

2.1优越的区位

位于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士顿的市中心,邻近港口滨水区域、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拥有大量消费群体作为商业区的依托,如上班族、旅游者,以及日常消闲购物的市民。

2.2悠久的历史

作为波士顿早期的商贸旺地,拥有接近200年的历史沉淀,商业富集度极高;其古朴的建筑外观弥补了当代购物中心或美食广场“历史感”不足的缺憾,更迎合了当下市民游客的怀旧心理,旅游价值大大提升。

2.3典雅的建筑

昆西市场楼高2层,长163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从建筑上看,昆西市场由巨大的传统新英格兰花岗岩和红色围墙建成,四周呈长方形,中轴线处有一长廊,设有大量座椅和出入口(侧门)

昆西市场主楼的正面与侧面

3.改造亮点

3.1市场调研先行

改造前,波士顿再开发局先行对昆西市场周边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昆西市场正处于市民最喜欢的市中心滨海地区,有着便利的交通环境及成熟的海滨氛围。在市场周围的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生活着超过20000名居民,足以支撑未来市场的消费需求。

3.2直面公众质询

改造初期,当地居民组织和不少建筑师对改造提出异议,认为此举会破坏原有的市场文化。但波士顿再开发局承诺,昆西市场不会被简单地当作历史遗迹来处理,规划将会对旧有的建筑进行修护,逐步添入新鲜的元素,令改造后的市场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收入的来源。

3.3阶段化精细改造

与一般的大拆大建不同,设计方Thomason团队和承建方RouseCompany采取了相对务实、分阶段、小规模、与保护相结合的渐进式改造,使昆西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实际进程相吻合。改造着重对市场中已有的3栋建筑进行修复,尽可能保留已有的希腊风格内部装修和小型本地特色摊档,添置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装修元素,清洗积累多年、污迹斑斑的花岗岩外墙与红色砖墙,营造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为了保存建筑的历史精华,设计团队参照建筑原体,指导承建方进行修建、新建或功能置换,使20世纪中后叶的明净窗户、灯饰照明、广告看板、玻璃拱廊与19世纪的花岗岩建筑主体和谐共存。

3.4灵活融合功能

在昆西市场的3栋建筑中,中心主楼用于食品销售和食肆经营,其中,食肆、酒吧等餐饮业态安排在首层,二层为食品零售区,围绕主楼穹顶大厅,还特意布置了可供人们闲坐休憩的区域。其余2栋楼宇,则分布有时装、装饰品、珠宝与礼品店,而市场东西两端的户外广场则是街头表演者和街头小摊铺的经营空间,经常举行艺术公演、集会活动。各路摊主以商品陈列、装饰着各自推车,整齐有序地排列,纷繁而不显杂乱。以市场为中心的户外商业空间,既满足本地居民低

成本经营和游客低层次消费的需要,亦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充满喜庆氛围的休闲娱乐空间。

昆西市场内部的餐饮业态和穹顶大厅

3.5活化商业氛围

改造后的昆西市场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了它在早期的功能(主楼为当地居民食品的主要来源),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其定位已经从过去的市级食品杂货市场变成了国际级的食品集散地、多元化的美食天堂,以及新兴的商业中心。对于在市中心工作的上班族,这里是最热门的午餐聚

脚地;对于家庭主妇而言,这里代表着最新鲜、最多选择的食品源地;对于众多年轻人和国内外

的旅游者而言,这里是感受传统市井氛围、体验假日气氛、品尝各地风味菜肴的不二选择。

穹顶大厅二层挂上旧有商户的招牌,增强历史厚重感;户外的休闲业态

4.借鉴之处

因地制宜,善用原有的城市海傍环境和绿化设施,创造干净清洁的滨水休闲空间;尊重传统,完好保留3栋历史建筑及其内部的食品贸易功能,而非推倒重建、全盘取替;改造前期充分咨询公众意见、调研市场环境,做到量力而为、精准定位;在添置旅游功能、引入高端服务业态(如时装、珠宝、礼品等)的同时,权衡原居民和大

众旅游者的需求,扶持本地化、小规模的特色商户、摊贩或文化业者,令生产、经营、生活活动友好共存;

借助建筑内部的匠心设计和户外的街头艺术活动,赋予场所除商业以外的主客交往、历史

教育、艺术传播、人文体验功能,展现波士顿的本土精神和国际魅力。

(二)新加坡河

1.概况

新加坡河(SingaporeRiver)是新加坡的主要河流之一,总长约11千米。河流从新加坡的中央商业区源起,自西向东南注入新加坡海峡。自从英国殖民者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StamfordRaffles)于1819年在新加坡河口登陆之后,河流两岸就逐渐发展成新加坡的商贸中心。在莱佛士的免税政策下,设于河口的商港吸引了无数商船,货仓和商店鳞次栉比,盛极一时。

然而,随着新加坡河交通量与日俱增,河道受到严重污染。1977年,新加坡时任总理李光

耀发起清理运动,推行包括发展排水系统、安顿沿岸贫民、清理河床垃圾、修建周边道路、配置文娱设施等一系列措施。经过10年的努力,河道清理的计划圆满成功,水体污染程度被控制在安全水平,海洋生物也重返河流之中。

1990年代初期,新加坡重建局(UrbanRedevelopmentAuthority,URA)对新加坡河沿岸滨水地带,主要是驳船码头(BoatQuay)和克拉码头(ClarkeQuay),进行全面整治。1992年起,重建局开展新加坡河滨河步道工程,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古建筑群的维修更新与为商业发展提供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如今,新加坡河沿岸拥有12座风格各异的桥梁、大量反映新加坡发展史的南洋风格建筑以及众多标志性建筑(如鱼尾狮公园、莱佛士登岸遗址、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奥马清真寺、保赤宫、驳船码头、克拉码头等);各式游船日夜穿梭于新加坡河,载着游客欣赏沿

河美景、了解新加坡历史;许多水上活动,如赛龙舟,每年也都会在新加坡河上举行。

卫星图与地图中的新加坡河(左图淡黄色区域)流经之处皆为新加坡闹市

2.改造动机

表1.新加坡河改造动机分类因素表现

从1959年新加坡实施自治,到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实现独立,再到跃身“亚

政治因素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政府的施政自由度和执行力逐步提高,使其有足够能

力制定和执行河流改造计划

从70年代开始,新加坡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逐步过渡

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8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加速发

经济因素

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使

新加坡河的排污、货运压力大大降低,有资本发展旅游观光

社会因素航运价值、工业价值的降低,加速了新加坡河沿岸社区的衰落,高素质居民

外移而低素质居民大量进驻,引发不少治安问题,迫使政府重视

发黑发臭的河水、破旧不堪的建筑、密集居住的低收入居民,对新加坡的国

环境因素家形象构成负面影响;6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决心以“花园城市”的理念设

计城市,带动新加坡河的绿化、净化整治

改造前的新加坡河

3.改造亮点

3.1整合区域价值

以旅游产业为主线,通过对全流域的准确定位,将散布于两岸的各类景点串连到新加坡河上,达到城市更新、河流净化、旅游化改造同步实现的效果。一方面治理新加坡河的水质,使其达到观赏水标准,新建兼具观光和通行功能的滨水步道,布置绿地广场、环境灯光和绿化小品,极大美化环境。另一方面,对沿河历史建筑依照原貌进行修复,按商业服务的功能要求全面更新内部配置。改造后的新加坡河沿岸,历史建筑焕然一新,但传统风貌却依旧浓郁,CBD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作为背景和城市天际线,与传统的商住民居(Shophouse)形成强烈视觉对比与时空呼应。

传统的南洋商住民居与CBD天际线相映成趣

3.2保存空间尺度

在严格的规划空间控制之下,沿河的传统小尺度街区被较好地保存下来,大多数沿河街区都小于150米×150米。这种以人为尺度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渗透性和可达性,提高了人流到达沿河步道的便捷性,强化了沿河区域的公共活动强度,更使点缀其中的商业街区有效聚拢人气、提

升经济效益。

驳船码头与克拉码头邻近的小尺度街区

3.3人车分流,利便社群

沿河交通采取“行人近河”、“慢速代步”策略,使步行系统分布于离河最近的区域,而机动车系统则围绕于行人活动区域的外围,同时布置公共汽车站、游船码头,提供人力车、水上观光、水上Taxi、船只租赁服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舒缓日益增长的客流压力。此举不但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出行选择,也保护了传统文化,扩大本地弱势社群的就业机会。

滨水步道和游船码头

3.4围合感与多样性

新加坡河的河滨步道并未设置宽敞的绿化带,而是借助建筑与河流之间的短距离,营造紧凑的场所围合感。为了提供更多的餐饮和文娱活动空间,河岸的景观设计以硬质铺地为主,以树列、花圃作为不同功能区的间隔和缓冲带。因应炎热多雨的气候,沿河商铺外设置了门廊供户外餐饮设施使用。除了公共空间的围合感,新加坡河的景观改造还具有多样性:例如,位于河流上游的罗拔申码头区(RobertsonQuay),多分布住宅和酒店,改造时注重私密性和宁静的氛围,主要利用绿化缓冲带分隔步道和餐饮客流。而中下游的驳船码头区和克拉码头区人流量大,只通过户外

家具来划分区域,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主客交融性。

罗拔申码头与克拉码头

4.借鉴之处

以人为尺度改造沿河公共基础设施和历史建筑,维持原有的步行、游船慢行系统,提高交

通可达性和亲近性。

人流与车流科学分流、互不干扰,外围的快速车行系统让位内部的慢速代步系统;大力发

展水陆公共交通,实现快慢换乘、多维体验。

以畅通无阻的滨水步道、桥梁和河道串连沿线商业设施、文化遗存和纪念建筑,靠近河道

的区域优先布置公共设施和文化艺术活动,凝聚旅游人气。

因应沿线的功能分区和社区传统,采用不同的绿化隔离和客流缓冲手段,保障各阶层原居

民生活、就业、消费的权利。

(三)东京六本木之丘

1.概况

六本木之丘(RoppongiHills)位于东京港区的六本木地区,毗邻新桥·虎门商务区,霞关行政区、青山·赤板商业区以及麻布-广尾高档住宅区,由森大楼(MoriBiru)公司耗费4700亿日圆(包含土地价值,折合近300亿人民币),历时17年主导开发完成,是日本至今规模最大的都市再开发计划之一。

1.1交通区位

六本木之丘通达性极高,4条地下铁线路在此通过,有“麻布十番”及“六本木”2个地铁站直达,亦有环状3号线、六本木大道、榉树坂大街连接全市其他区域,区内设有十数个停车场及大量非机动车泊位。

1.2土地利用

六本木之丘总地块面积约11.6公顷,用地面积超过8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724000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约380000平方米、住宅面积约150000平方米)。区内主要分布有办公、住宅、酒店、百货等商住设施,以及美术馆、电影院、电视台、学校、寺院等公共文化设施,是东京都内首屈一指的文化高地和游客必到的商业地标。

卫星图与地图中的六本木之丘(黄色标记区域)地处东京市中心

1.3功能分区

六本木之丘分为5大商业区域,分别是:

表2.六本木之丘5大商业区域区域

榉树坂商住街区

(KeyakiZaka)主要功能和设计理念街区由榉树坂大街串连而成,建有4幢高级住宅楼共840个单元,可容纳约2000住户,另有1幢多层办公楼及生活辅助设施

日式空中花园“毛利庭院”和半开放式的购物中心;

山边(HillSide)街区充分利用原有土地的高低差组成进楼梯和斜坡,产生各种有趣的序列

体验

为54层东京地标“森大厦”(MoriTower)和凯悦酒店(Hyatt)之间的商业

街区;

西街(WestWalk)街区街区由玻璃顶和玻璃幕墙围合而成,楼高4层空间中建有人工瀑布和

溪流,酒店和办公大楼之间通过天桥交错相通,形成情景多样的活动

空间

由“地铁明冠”(MetroHat)和“荷里活广场”(HollywoodPlaza)组成,为国

M/H街区

际时尚美容美发教育、培训及商贸中心

地带大厦(NorthTower)“六本木”地铁站上盖物业,为六本木之丘北部的地标式建筑;

2.发展历程

表3.六本木地区的发展历程

年代

江户时代

(1603-1867)主要事件6个皆有“木”姓的家族在此建房居住,分別为青木氏、一柳氏、上杉氏、片桐氏、朽木氏及高木氏,“六本木”一名由此而来,此后六本木成为诸侯官邸的聚集区

二战日本投降后,美军接收原本六本木一带的军事设施,为外国人而设的商店与

二战后期饮食店如雨后春笋般兴旺起来;其后,区内开设了多间电视台,加上外国使馆的

进驻,六本木遂演变成酒吧、夜总会等夜店林立的繁华地区

20世纪

60年代

20世纪以外国人与较富裕的日本人为对象的歌舞厅开始在六本木开业,吸引不少外国人、艺能人与媒体人消遣,出现被称为“野兽会”的社交场景各式新潮舞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六本木成为体验东京夜生活的有名街区,但附

近治安亦随之败坏;狭窄拥挤的道路、恶劣的治安环境、有限的绿化面积迫切要

70-80年代

求实行旧城改造,一个大型的都市更新计划应运而生

3.改造历程

表4.六本木之丘的改造历程年份

1986年

示范区域”;“让城市立起来”的垂直城市(VerticalCity)发展思想开始酝酿

项目周边区域估价工作展开;东京都政府认定六本木六丁目地区为“一类改建项

1993年

目再开发区块”

东京都政府公布“都市计划决定”,并吸取阪神大地震的教训,以更高的抗震标准

1995年

规划、设计六本木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3年

年的时间,六本木之丘成为东京著名的RBD和海内外游客的必访之地港区政府公布改建范围,六本木改造项目启动“六本木六丁目地区市中心改建委员会”设立,设计工作开始东京都政府完成土地权利变更的申请、报批,六本木之丘设计工作进入尾声项目动工,正式命名为“六本木之丘”项目竣工,4月正式开放营业;5月黄金周期间吸引了265万游客;此后不到2主要事件朝日电视台(TVAsahi)临时迁移;东京都政府认定六本木六丁目地区为“城市改造

4.改造亮点

4.1善用地形,营造意趣

正如“六本木之丘”其名,项目位于一坡度平缓的山岗之上,兴建时刻意保留原始地形,以降

低平整土地所带来的高昂成本,更契合蜿蜒曲折的柏油路面,形成饶有趣味、生意盎然的景观。

六本木之丘区内蜿蜒曲折的景观道路

4.2立体交通,垂直绿化

六本木之丘充分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形,营造出畅捷的立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人行绿化天桥、山坡小路、高速车道、高架桥、环形立交等),以及丰富的垂直绿化景观。项目以创造“垂直花园都市”(VerticalGardenCity)为绿化主题,将商场屋顶装扮成传统日式庭园,用绿道串连起整个街区,实现绿化效果最大化。经过精心设计,区内每幢高楼外围都有高达40%的绿化比率,而错落于各楼层的花园式休憩区,有效扩大人均绿地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温度较周边地区低近4℃)。

朝日电视台外的大面积绿化平台

4.3艺术商业,并行不悖

功能单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纯商住街区,难免枯燥乏味、欠奉个性,有见及此,六本木之丘创新性地践行了“艺术智能”(Artelligent)、“艺术生活”的理念。例如,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创作11件称为“公共家具”(PublicFurniture)的装置艺术品,免费展示在人行道旁,彻底模糊艺术品与街头座椅之间的界限,让大众无需成本即可亲近艺术;再如,在东京地标“森大厦”的53层设立森美术馆(MoriArtMuseum),展示以亚洲为中心、全球顶尖的现当代艺术和先锋设计;

通过半开放式玻璃穹顶、圆形舞台、木栈步道,创造可供娱乐演艺、休闲饮食的公共空间。

森大厦楼下的巨型艺术装置与53层的森美术馆

4.4企业主导,政府支援

项目由森大厦株式会社主导、东京都政府协作完成。改造过程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工明确,企业提供资金和知识支持,政府则协调企业与原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这种行之有效的互补机制下,六本木之丘成为20世纪8、90年代“泡沫经济”冲击下民间企业的开发奇迹。

5.借鉴之处

坚持不懈,森大厦株式会社用13年的时间,争取区内超过400位业主参与共同开发,总共

花费17年的时间,才完成最终的规划、建设。

增加文化娱乐设施的比例、实行持续性开发,所有商业设施只租不售,有助土地升值。目标长远,严格按照“21世纪理想的东京风貌”的标准,设计建设这个日本规模最大的都会

改造项目,让项目本身自成一个巨大的“社会生态系统”、自给自足,囊括食、住、行、游、娱、购的一站式旅游生活要素。

定位高端,旨在构筑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城中城”,让日本传统文化、当代艺术与休闲元素

交融碰撞。

理念超前,整合小型地块,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和水体景观,增加建筑密度和楼宇层数的

同时,提升相应的绿化面积和休闲面积。


相关内容

  • 街区案例研究
  • 附录4:相似案例介绍 1 广州上下九商业街区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 2)项目位置 上下九商业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北城区中部,是广州三大传统商业中心之一,周边地段为 ...

  • 旧城更新发展模式和难点研究的文献研究
  • 摘 要:旧城更新.房屋拆迁历来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焦点.由于房屋拆迁关系到城市和地区的总体发展,又涉及到相关利益群体的切身利益,其更新模式和焦点问题值得社会.经济领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旧城更新的定义.模式和焦点进行文献研究,以期为我国的旧区改造.动迁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借鉴. 关键词:旧城更新 ...

  • 浅谈旧城改造
  • 小城镇建设与改造 -----浅谈汶上县旧城改造项目 摘要: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快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真实体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汶上县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加快城市建设速度, ...

  • 公共中心引导的城市针灸
  • 公共中心引导的城市针灸 Urban Acupuncture Guide by the Public Centre 孙 倩 李 文 胡仲军 Sun Qian Li Wen Hu Zhongjun 摘 要:在对大规模城市更新的反思和小规模渐进 式开发模式的探讨过程中,通过对巴塞罗那.法国尤拉里尔以及上海 ...

  • 旧城区改造对老城区复兴的意义
  • 摘要:近20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持续迅猛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的进程推动城市建设的风起云涌.在经历过爆炸式的发展模式后,随着国际经济危机为背景下的市场洗牌,城市的规划者和开发者也回归理性,探索城市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关键词:城市再生:旧城区再生:内涵:主题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 ...

  •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
  • 1.将规划做为企业了解地方发展的窗口和途径 2.将规划做为企业 投资的依据 3.企业要在规划中寻找商机和投资机会 4.企业可以主动参与规划 制定 5.企业可在规划指导下,参与引导地方产业集群发展 同里镇的小桥 西 塘镇的水道 周庄镇的街景 古镇神韵 ■ 上海朱家角历史文化风貌区 ■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 ...

  • 旧城改造的问题与影响分析
  • 旧城改造的问题与影响分析 摘要: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建殴用地需求日趋紧张,"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1 8亿亩"耕地的约束性指标更意味者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旧城改造成为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纵观旧城改造的实施情况,提 ...

  •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
  •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一个城市的文脉.而能够书写城市名片,荷载城市精神.灵魂和文脉的,正是那些沿着历史轨迹从远处走来,至今依然在老街小巷旁对人们诉说着昔日文化和故事的老建筑.旧日的建筑,却在展示着不旧的精神,同时也在为新的时代精 ...

  •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模式的优选研究
  •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模式的优选研究水 STUDYONPREFERREDURBANRENE./\『ALANDRECONSTRUCTlONMODESINGUANGZHOU 丁一王红梅沈明王海云刘光盛程迎轩卢阳禄 DING Yi:WANGHongmei:SHENMing:WANGHaiyun:LIU G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