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高邮市周巷实验小学 葛建中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2—63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66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

目标预设:

1、使学生感受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经历概括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

2、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

重点: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设计思路: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在观察中思考;在合作中感悟;在知识的系统中学习;在练习中巩固提升。

课前准备:课件、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故事(大树有多高)

师:听说六(7)班同学们特别爱读书,谁知道这张图是哪部著作里的?

师:不错,水浒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新水浒故事,大家爱听吗?

师:(出示第一张图)话说一天,宋江大哥与众兄弟闲谈,突然问(出示第二张图)“兄弟们,谁知道我身后这旗杆有多高”?就在众好汉议论纷纷的时候,(第三张图)一个黑大汉冒出来,吼了一句:待俺铁牛砍下来便是了。(不错,就是这效果)惹来一片笑声。这时,(第四张图)又站出一彪形大汉,道:洒家可以拔下来。宋江大哥真是为他们的智商着急啊。最后无奈地冒出这样一句话:还是问问六(7)班的同学吧。

2、指生说说,如何测量。(你们告诉好汉哥哥,可以怎么测试吗?)

3、根据学生回答,(提示,这样做的前提,竿长与影长的比值是一定的,不过多强调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全面研究这里面的数学知识。请看例1.

二、感知正比例(学习例1)

1、出示例1题目及表格,大家看一看(过几秒)看明白了吗?

2、说一说,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的数值是怎样变化的?

谁来说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生:80:1=80 160:2=80 „„

3、这个比值80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生:80是速度,公式:(板书) 路程÷时间=速度(板书,后补上“一定”)

4、这个速度是?(相同的,不变的,一定的)

5、小结:时间与路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比值一定时。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例,也可以说成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投影)

6、这段话很长,大家先在心里默念两遍,能不能帮大家归纳出几个关键词。

7、整理、总结关键词: 关联、变化、不变(一定) (板书)

8、再总结:这三个关键词,你认为最最关键的是哪个词?(一定)

不看投影,你现在能描述一下吗?

(1) 在“变化”时暂停问一问:说成时间随路程的变化而变化行不行?

(2) 在“一定”时暂停问一问:说成时间与路的比值是一定的行不行?一定不一定?

(3) 再找一位同学描述一下。

(4) 同桌之间说一说。

三、 理解正比例。

1、

试一试)

2、

3、

4、

5、 表中有几个量?(两个)哪两个?(数量与总价) 要求:打开导学案,按要求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问题4. 交流前面三个问题。 (板书)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围绕三个关键词,说一说,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 过渡:刚才大家都理解了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那么再看看这张表。(出示

四、 抽象正比例

1、

2、

3、 生活中许多相关联的量都是成正比例的,你能说出一些来吗? 适当让学生说一说,“一定”的原因。(当„„一定时,„„) 归纳公式。想一想,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

y=k(一定) x的比值,那么正比例的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板书)

4、 说一说x和y成正比例。(用当“„„一定时,„„”式)

当x和y的比值k一定时,x和y成正比例。

分析:x和y本身就是表示未知数的变量,式子说明他们也是相关联的量。

所以直接可以判断,得到结果。

五、 判断正比例

1、 课本练一练。

(1) 出示投影图

(2) 判断一下,成不成正比例?为什么?

(3) 简单点说,因为„„(比值一定),比值是„„(25),所以( )和( )成正比例。

2、 课本练习十三第1题。

(1) 出示图,直接说一说,能不能成正比例?为什么?

(2) 你刚才的比值还可以用公式说一下吗?什么是一定的?

3、 课本练习十三第2题。

(1) 过程同上。(回顾大树有多高,开始的小故事。)

(2) 最后追一下,为什么强调同一时间。(不同的时间里面,竿长与影长的比是不一样的。中午影长短,早晚影长长。)

4、判断:成正比例的打“√”

1.每天的用煤量一定,用煤天数和用煤总量。( )

2. 一份试卷的总分一定,得到的分数与扣去的分数。( )

3.圆的直径和周长。 ( )

5、课本练习十三第3题。

(1) 打开课本第66页,投影同步出示

(2) 自由读题。(稍等)明白要做哪些事了吗?开始。

(3) 学生答题。

(4) 交流。(视频展示画图部分)电子笔完成书写填表。语言交流成正比例的内容。

强调判断过程:周长与边长的比值是一定的(都是4),面积与周长的比值是不一

定的(是边长的值,边长的值是不断变化的。)

六、 课堂总结。

1、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与疑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成正比例的量”,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的学习内容已经悄悄跨进一个新时代。(视学生回答)以前,我们一般研究静态的、不变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

研究的是动态的、变化中的数量关系。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后用数学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思想——函数。今天大家学得这么好,将来一定会学得更好。

七、 作业:

下面大家完成一些作业。

1、成正比例的打“√”

①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②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③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2、选择

a和b相关联的两种量,下面哪些式子表示a和b成正比例?

①a+b=12 ②a

b =5 ③ab=3

4 ④a-b=3.8

3、x、y、z是三种相关联的量,已知x×y=z。

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板书设计:

关联 变化 不变(一定)

路程

时间 = 速度(一定)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总价

数量 = 单价(一定)

„„

y

x = k (一定) ) ⑤b=7a (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课前预习:

1、回顾复习“大树有多高”,有条理、简洁地说一说,怎么最方便地测出大树有多高。

2、用公式表示下列三种量的关系:(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1)路程、速度、时间;

(2)单价、总价、数量;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3、预习教材61页、62页(例2前),想一想,怎样判断两个量成正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

4、总结出预习中的经验,整理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二、课堂学习:

三、练习测试:

1. 成正比例的打“√”

①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

②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

③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

2. 选择

a和b相关联的两种量,下面哪些式子表示a和b成正比例?„„„ ( ) ①a+b=12 ②a3 =5 ③ab= ④a-b=3.8 ⑤b=7a b4

3. x、y、z是三种相关联的量,已知x×y = z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高邮市周巷实验小学 葛建中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2—63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66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

目标预设:

1、使学生感受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经历概括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

2、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

重点: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设计思路: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在观察中思考;在合作中感悟;在知识的系统中学习;在练习中巩固提升。

课前准备:课件、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故事(大树有多高)

师:听说六(7)班同学们特别爱读书,谁知道这张图是哪部著作里的?

师:不错,水浒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新水浒故事,大家爱听吗?

师:(出示第一张图)话说一天,宋江大哥与众兄弟闲谈,突然问(出示第二张图)“兄弟们,谁知道我身后这旗杆有多高”?就在众好汉议论纷纷的时候,(第三张图)一个黑大汉冒出来,吼了一句:待俺铁牛砍下来便是了。(不错,就是这效果)惹来一片笑声。这时,(第四张图)又站出一彪形大汉,道:洒家可以拔下来。宋江大哥真是为他们的智商着急啊。最后无奈地冒出这样一句话:还是问问六(7)班的同学吧。

2、指生说说,如何测量。(你们告诉好汉哥哥,可以怎么测试吗?)

3、根据学生回答,(提示,这样做的前提,竿长与影长的比值是一定的,不过多强调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全面研究这里面的数学知识。请看例1.

二、感知正比例(学习例1)

1、出示例1题目及表格,大家看一看(过几秒)看明白了吗?

2、说一说,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的数值是怎样变化的?

谁来说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生:80:1=80 160:2=80 „„

3、这个比值80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生:80是速度,公式:(板书) 路程÷时间=速度(板书,后补上“一定”)

4、这个速度是?(相同的,不变的,一定的)

5、小结:时间与路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比值一定时。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例,也可以说成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投影)

6、这段话很长,大家先在心里默念两遍,能不能帮大家归纳出几个关键词。

7、整理、总结关键词: 关联、变化、不变(一定) (板书)

8、再总结:这三个关键词,你认为最最关键的是哪个词?(一定)

不看投影,你现在能描述一下吗?

(1) 在“变化”时暂停问一问:说成时间随路程的变化而变化行不行?

(2) 在“一定”时暂停问一问:说成时间与路的比值是一定的行不行?一定不一定?

(3) 再找一位同学描述一下。

(4) 同桌之间说一说。

三、 理解正比例。

1、

试一试)

2、

3、

4、

5、 表中有几个量?(两个)哪两个?(数量与总价) 要求:打开导学案,按要求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问题4. 交流前面三个问题。 (板书)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围绕三个关键词,说一说,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 过渡:刚才大家都理解了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那么再看看这张表。(出示

四、 抽象正比例

1、

2、

3、 生活中许多相关联的量都是成正比例的,你能说出一些来吗? 适当让学生说一说,“一定”的原因。(当„„一定时,„„) 归纳公式。想一想,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

y=k(一定) x的比值,那么正比例的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板书)

4、 说一说x和y成正比例。(用当“„„一定时,„„”式)

当x和y的比值k一定时,x和y成正比例。

分析:x和y本身就是表示未知数的变量,式子说明他们也是相关联的量。

所以直接可以判断,得到结果。

五、 判断正比例

1、 课本练一练。

(1) 出示投影图

(2) 判断一下,成不成正比例?为什么?

(3) 简单点说,因为„„(比值一定),比值是„„(25),所以( )和( )成正比例。

2、 课本练习十三第1题。

(1) 出示图,直接说一说,能不能成正比例?为什么?

(2) 你刚才的比值还可以用公式说一下吗?什么是一定的?

3、 课本练习十三第2题。

(1) 过程同上。(回顾大树有多高,开始的小故事。)

(2) 最后追一下,为什么强调同一时间。(不同的时间里面,竿长与影长的比是不一样的。中午影长短,早晚影长长。)

4、判断:成正比例的打“√”

1.每天的用煤量一定,用煤天数和用煤总量。( )

2. 一份试卷的总分一定,得到的分数与扣去的分数。( )

3.圆的直径和周长。 ( )

5、课本练习十三第3题。

(1) 打开课本第66页,投影同步出示

(2) 自由读题。(稍等)明白要做哪些事了吗?开始。

(3) 学生答题。

(4) 交流。(视频展示画图部分)电子笔完成书写填表。语言交流成正比例的内容。

强调判断过程:周长与边长的比值是一定的(都是4),面积与周长的比值是不一

定的(是边长的值,边长的值是不断变化的。)

六、 课堂总结。

1、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与疑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成正比例的量”,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的学习内容已经悄悄跨进一个新时代。(视学生回答)以前,我们一般研究静态的、不变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

研究的是动态的、变化中的数量关系。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后用数学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思想——函数。今天大家学得这么好,将来一定会学得更好。

七、 作业:

下面大家完成一些作业。

1、成正比例的打“√”

①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②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③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2、选择

a和b相关联的两种量,下面哪些式子表示a和b成正比例?

①a+b=12 ②a

b =5 ③ab=3

4 ④a-b=3.8

3、x、y、z是三种相关联的量,已知x×y=z。

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板书设计:

关联 变化 不变(一定)

路程

时间 = 速度(一定)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总价

数量 = 单价(一定)

„„

y

x = k (一定) ) ⑤b=7a (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课前预习:

1、回顾复习“大树有多高”,有条理、简洁地说一说,怎么最方便地测出大树有多高。

2、用公式表示下列三种量的关系:(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1)路程、速度、时间;

(2)单价、总价、数量;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3、预习教材61页、62页(例2前),想一想,怎样判断两个量成正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

4、总结出预习中的经验,整理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二、课堂学习:

三、练习测试:

1. 成正比例的打“√”

①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

②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

③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

2. 选择

a和b相关联的两种量,下面哪些式子表示a和b成正比例?„„„ ( ) ①a+b=12 ②a3 =5 ③ab= ④a-b=3.8 ⑤b=7a b4

3. x、y、z是三种相关联的量,已知x×y = z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相关内容

  •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主备:张龙珠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 ...

  •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法
  •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 水小 毛国斌 一.解读课标要求 比例这单元知识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两领域的内容.具体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以及比例的应用这三部分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六年级上册比的 ...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q ...

  • 第四单元比例 教学设计
  • 第四单元<比例>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重点单元,比例的知识是除法.分数.比.方程等知识的综合与提升,学习完本单元后,学生会以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思维水平审视和发展这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应用三个部分.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内 ...

  • 正比例的意义教案
  • 正比例的意义教案 教学目的 教材通过实例说明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并且从具体的数据中看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扩大.缩小的变化规律是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总是一定的,写成关系式就是:=k(一定),•从而给出正 ...

  • 比例尺的意义和类型说课
  • <比例尺>说课稿 青岛文登路小学 李强强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比例尺的意义和类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板 ...

  • 六下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比例
  • 一.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正反比例.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 ...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一.说教材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通过"货车运输啤酒厂麦芽"的情 ...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马站小学 牛学军 今天上了一堂<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课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学生一头没有把握好,以致于练习的内容都压缩了.下面对整个教学做如下反省: 一.开始阶段写比这一环节,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原本的意图是通过找相等的比后引出比例这一知识点,在 ...

  • 正比例的意义许晓亮
  • [教案背景] 正比例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分数和比的知识等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学课题] <正比例的意义>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实例说明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并且从具体的数据中看出: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