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传奇慈善故事

  谁也不会相信,当年突遭车祸致高位截瘫、被医生认定为只有三年生命期限的28岁青年,如今39岁却成为全国有名的公益人,拥有粉丝7万多人,参与以马华名字命名“马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60多万人。   马华开网店做公益,“千里单骑公益行”,走进全国18个省60多个城市,募捐善款700余万元,帮助困难学生400多人。央视、凤凰、东方、陕西等卫视和《陕西日报》《华商报》及新浪网、西部网等150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他的公益行活动,称赞其是“公益大使”“最美中国人”,被评为“陕西十大感动人物”。那么轮椅上的马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人生传奇和匪夷所思的事情?春节前夕,记者对马华进行了采访。   突遭车祸至高位瘫痪   2015年12月25日,马华专程到西安与陕西省慈善协会商议设立“马华公益基金”,这是记者第三次见到马华。第一次是在2015年11月28日西安癌症俱乐部公益活动大会上,聆听了马华“千里单骑公益行”的报告;第二次是2015年12月13日在陕南镇安马华公租房中,听取了马华讲述他筹措善款春节公益送暖活动计划,观看他躺在床上开网店做土特产生意的演示。每次见到马华,都看到有很多的志愿者帮助他,他们当中有企业老板、有干部工人,也有军人学生。个头不高的马华身材瘦削,但穿衣整洁合体,说话流利,吐字清晰,给人以坚强、质朴的印象。   马华出生在陕西南部镇安县的偏僻小山村,从小就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他真诚善良、憨厚可爱,既平易近人又有绅士风度。   1997年,刚满20岁的马华到西安打工,他摆过地摊、卖过衣服和水果、推销过饮料,东扑西扑,收获甚微。2001年,他经人介绍到山西省高平市一家煤矿当挖煤工。虽然工作辛苦,但每月能挣两三千元工资,他感到非常满足。然而正当他信心满满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场灾难降临到他的身上。2003年 12月28日,也正是他28岁的生日,下班后和工友一块儿往住处走时,被一辆失控从坡上倒退下来的拉煤三轮车碾压在地,造成脊椎末端和双腿断裂,先后经高平市医院、山西长治市骨研所救治,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胯骨以下器官和双腿失去了知觉,只能病卧床上。主治医生明确告诉他,以他的病情来看,最多能活三年。马华望着萎缩变形的双腿,想到要终身以床为伴,生活无法自理,悲观地想过放弃治疗,放弃生命。但同病房一位年轻病友病危时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留恋深深地感染了他:“老天爷让我做人,却给了我一个残缺的身体,我要面对这个现实,好好生活,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在心中暗暗发誓。   与病魔抗争网上开小店   2005年,马华用肇事车主支付的剩余医疗费购买了一台电脑,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摸索着上网聊天、写日记等基本操作技能。2006年7月,马华第一次上网用Q币赚了15元钱,2008年在网上开了一家虚拟小店,每月能挣几百元。后来,马华又在QQ游戏做专业巡查员,几年下来攒了3万多元。他后来的一些捐款,就是出自这里。不幸的是,2010年2月2日,他的账号被盗,所有的资金都被一掠而空。幸亏他有一个好的心态,重新开始创业。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马华第一次开始以捐助人而非受助对象的身份投身于公益。他将自己开网店赚来的100元在网上捐给了红十字会。   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马华自己捐了300元,又通过网络募捐到8200元,捐给四川6个受灾地区和本省镇安县受灾的孩子。这两次捐款让他看到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帮助和支持,而这并非靠一己之力就能做到,于是决定除了开网店维持生计外,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做公益上。他说:“与其做一支照亮一方的小蜡烛,不如去做一根火柴,点亮更多的蜡烛,照亮更加广阔的世界。”从那时开始,马华真正走上了慈善公益之路。   这条慈善公益路对马华这个残疾人来讲异常艰难,尤其是母亲的突然去世,更让他遭遇了人生的最大打击。2010年4月3日,马华为西南旱灾募捐时,由于大便不通疼痛了一晚上,第二天起床仍不见好转,但是活动已经安排好了,马华硬挺着从中午12点坚持到下午6点,活动结束回到家里喝了药才缓过劲来。又有一次大雨天捐款,他坐朋友的车到一所山区小学送善款,行驶中山上的石头滚落下来,车撞到石头上,他臀部的褥疮被压破了,疼得昏阙过去,像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过。   2010年8月3日,一个雨后初晴的好天气,马华独自摇着轮椅,去给县二中贫困女孩姚元丽送募捐的善款,下午回到家里后,却发现不堪忍受生活压力的善良母亲自缢而亡,因为在一次推马华去资助贫困孩子的途中摔伤,觉得自己不能再照顾反而成为了儿子的累赘。母亲李长风只有62岁,走得那样突然,那样仓促,那样毫无准备,让马华无法接受。他伤心、难过,心里撕心裂肺地痛。   马华的哥哥在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他和70岁的父亲马德记相依为命。可是天无绝人之路,马华得到被他资助学生闵龙的母亲马庆莲义务照顾,而且一照顾就是4年。这期间,马华坚持力所能及地做着公益。   轮椅上的马华坚持做公益,他的事迹感动了陕西神州土建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李轩丞。李轩丞曾向马华捐款1万元,并参与到马华的公益活动中。当他得知马华母亲不幸去世的消息后,李轩丞毅然决定从2015年5月24日起,出资请有爱心的齐昌琴做马华的保姆,同时为马华在西安租了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为他开展公益活动提供方便。平时马华在西安活动,李轩丞亲自开车接送。马华的父亲看到儿子有众人帮助,不顾年迈离开马华去拾荒,善良诚实的父亲不但从来不用马华募捐来的钱,而且将拾破烂所得收入中拿出1500元资助了山区贫困学生。   马华说:“做善事搞公益活动,现在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是一个残疾人,瘫痪在床,无事可做,做公益活动可以带给我快乐,希望用这种积极地精神去感染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坚强地面对生活。每当我接到被帮助同学的成绩汇报单和问候电话时,就感到无比的欣慰,而别人的关心和鼓励,让我备感亲切。”   如果不是那场意外的车祸,当年马华即将结婚成家。和他相恋多年的那个女孩在得知他出车祸后,专门从广东打工的鞋厂赶了回来,服侍他两个月,并愿意终生陪伴他。但是为了女孩的前途,不愿拖累他人,马华一次次找茬寻事,硬把那个善良的女孩气哭了赶走了,而自己却在女孩走后捂着被子,为自己悲惨的命运刻骨铭心的爱情痛哭失声。   马华彻底想开了,为每天保持一个好心情,春天来了,他让朋友推着自己到野外去踏青赏花;秋天到了,他让保姆陪他到乡下,看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目前,马华每个月有300元的低保,靠网店每个月能赚1000多元。尽管生活拮据,很多时候他仍会拿出钱来做慈善。   千里单骑公益行   马华身残志坚,心怀大爱。2012年7月,他在骑三轮去北京治疗褥疮的过程中,萌发了看看天安门,一路上做公益的想法,于是带着荣誉证书和一个牌子,走到哪里就把东西往地上一铺,进行公益募捐。他不顾家人和朋友们的反对,不惧艰辛,从2012年开始,4年4次千里走单骑,共行程1万多公里,途经60多个城市,沿路募捐资助贫困学子300多名,被央视誉为“最美中国人”。   2012年8月29日,马华从西安出发,历时40天,行程1500公里,经过15个大城市来到北京。募捐4000余元,资助了28位贫困家庭的孩子,看望了两家残障特教中心的孩子和一家敬老院的老人。   2013年3月23日,第二次“让爱飞翔,心系儿童”千里单骑助学活动得到著名演员刘晓庆的全程资助,马华从西安出发,行程3000公里,途经17个城市,历时2个月,到达上海。募集98000多元,一路资助了41名贫困生,分别看望10所特教中心的孩子。   2014年3月28日,马华千里单骑公益助学活动从西安出发,历时48天,行程3200公里,途径15个城市达到南宁,募集17万元,资助133名贫困生。   2015年3月29日,马华第四次从西安出发,经重庆、四川、贵州到达昆明,历时43天,途经21个城市,行程近4000公里,募集25万元,资助125名贫困生。   马华每到一地,都与当地慈善机构合作,把募捐的善款直接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或交由当地慈善机构安排组织实施。   设立公益基金惠及更多人   马华把自己的爱心和信念当成双腿,做着正常人都很难持久坚持的公益活动。马华说:不管多远路,也能走到尽头;不论多深的痛苦,也会有结束的一天。背负明天的希望,在每一个痛并快乐的日子里,才能走得更加坚强;怀揣未来的梦想,在每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才会笑得更加灿烂。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能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   第4次千里单骑公益行结束后,马华一刻也没有停歇过,他与镇安县慈善协会合作,共筹资30多万元开展“暖冬”行动,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将购置的米、面、油和棉衣、被褥等物品送到山区贫困群众家中,向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猴年春节期间,他没有休息,走村串户送温暖。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马华走进了全县12个乡镇28个村,为1000多户贫困家庭群众和学生送去了温暖。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马华募捐100多万元,帮助家乡山区困难群众2000多人,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人。他说:“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世界也在温暖着我。”商洛市市长杨冠军高度称赞:“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马华精神值得弘扬光大。”   对于“一般像你这样的都需要别人救助,而你却救助别人,期间的动力是什么?”的提问,坐在轮椅上的马华开朗地说:“人可以身残但不能心残,我尽自己力量去帮助社会的人,也得到了社会对我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马华坦承每次做善事,身体都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但他十分快乐。“做善事搞公益活动是我生活的目标,也是我活下去的动力。只有搞公益活动,我才会安心快乐,不管公益这条路有多难走,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马华说自己与第四军医大学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希望他的眼角膜能用于需要帮助的患者,遗体用作医学研究。   最近,马华正筹备在省慈善协会设立“马华公益基金”,他说:“将继续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以往一样公开、透明,不私用募捐来的每一分钱,把大家的爱心用在该用的地方。”

  谁也不会相信,当年突遭车祸致高位截瘫、被医生认定为只有三年生命期限的28岁青年,如今39岁却成为全国有名的公益人,拥有粉丝7万多人,参与以马华名字命名“马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60多万人。   马华开网店做公益,“千里单骑公益行”,走进全国18个省60多个城市,募捐善款700余万元,帮助困难学生400多人。央视、凤凰、东方、陕西等卫视和《陕西日报》《华商报》及新浪网、西部网等150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他的公益行活动,称赞其是“公益大使”“最美中国人”,被评为“陕西十大感动人物”。那么轮椅上的马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人生传奇和匪夷所思的事情?春节前夕,记者对马华进行了采访。   突遭车祸至高位瘫痪   2015年12月25日,马华专程到西安与陕西省慈善协会商议设立“马华公益基金”,这是记者第三次见到马华。第一次是在2015年11月28日西安癌症俱乐部公益活动大会上,聆听了马华“千里单骑公益行”的报告;第二次是2015年12月13日在陕南镇安马华公租房中,听取了马华讲述他筹措善款春节公益送暖活动计划,观看他躺在床上开网店做土特产生意的演示。每次见到马华,都看到有很多的志愿者帮助他,他们当中有企业老板、有干部工人,也有军人学生。个头不高的马华身材瘦削,但穿衣整洁合体,说话流利,吐字清晰,给人以坚强、质朴的印象。   马华出生在陕西南部镇安县的偏僻小山村,从小就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他真诚善良、憨厚可爱,既平易近人又有绅士风度。   1997年,刚满20岁的马华到西安打工,他摆过地摊、卖过衣服和水果、推销过饮料,东扑西扑,收获甚微。2001年,他经人介绍到山西省高平市一家煤矿当挖煤工。虽然工作辛苦,但每月能挣两三千元工资,他感到非常满足。然而正当他信心满满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场灾难降临到他的身上。2003年 12月28日,也正是他28岁的生日,下班后和工友一块儿往住处走时,被一辆失控从坡上倒退下来的拉煤三轮车碾压在地,造成脊椎末端和双腿断裂,先后经高平市医院、山西长治市骨研所救治,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胯骨以下器官和双腿失去了知觉,只能病卧床上。主治医生明确告诉他,以他的病情来看,最多能活三年。马华望着萎缩变形的双腿,想到要终身以床为伴,生活无法自理,悲观地想过放弃治疗,放弃生命。但同病房一位年轻病友病危时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留恋深深地感染了他:“老天爷让我做人,却给了我一个残缺的身体,我要面对这个现实,好好生活,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在心中暗暗发誓。   与病魔抗争网上开小店   2005年,马华用肇事车主支付的剩余医疗费购买了一台电脑,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摸索着上网聊天、写日记等基本操作技能。2006年7月,马华第一次上网用Q币赚了15元钱,2008年在网上开了一家虚拟小店,每月能挣几百元。后来,马华又在QQ游戏做专业巡查员,几年下来攒了3万多元。他后来的一些捐款,就是出自这里。不幸的是,2010年2月2日,他的账号被盗,所有的资金都被一掠而空。幸亏他有一个好的心态,重新开始创业。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马华第一次开始以捐助人而非受助对象的身份投身于公益。他将自己开网店赚来的100元在网上捐给了红十字会。   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马华自己捐了300元,又通过网络募捐到8200元,捐给四川6个受灾地区和本省镇安县受灾的孩子。这两次捐款让他看到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帮助和支持,而这并非靠一己之力就能做到,于是决定除了开网店维持生计外,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做公益上。他说:“与其做一支照亮一方的小蜡烛,不如去做一根火柴,点亮更多的蜡烛,照亮更加广阔的世界。”从那时开始,马华真正走上了慈善公益之路。   这条慈善公益路对马华这个残疾人来讲异常艰难,尤其是母亲的突然去世,更让他遭遇了人生的最大打击。2010年4月3日,马华为西南旱灾募捐时,由于大便不通疼痛了一晚上,第二天起床仍不见好转,但是活动已经安排好了,马华硬挺着从中午12点坚持到下午6点,活动结束回到家里喝了药才缓过劲来。又有一次大雨天捐款,他坐朋友的车到一所山区小学送善款,行驶中山上的石头滚落下来,车撞到石头上,他臀部的褥疮被压破了,疼得昏阙过去,像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过。   2010年8月3日,一个雨后初晴的好天气,马华独自摇着轮椅,去给县二中贫困女孩姚元丽送募捐的善款,下午回到家里后,却发现不堪忍受生活压力的善良母亲自缢而亡,因为在一次推马华去资助贫困孩子的途中摔伤,觉得自己不能再照顾反而成为了儿子的累赘。母亲李长风只有62岁,走得那样突然,那样仓促,那样毫无准备,让马华无法接受。他伤心、难过,心里撕心裂肺地痛。   马华的哥哥在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他和70岁的父亲马德记相依为命。可是天无绝人之路,马华得到被他资助学生闵龙的母亲马庆莲义务照顾,而且一照顾就是4年。这期间,马华坚持力所能及地做着公益。   轮椅上的马华坚持做公益,他的事迹感动了陕西神州土建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李轩丞。李轩丞曾向马华捐款1万元,并参与到马华的公益活动中。当他得知马华母亲不幸去世的消息后,李轩丞毅然决定从2015年5月24日起,出资请有爱心的齐昌琴做马华的保姆,同时为马华在西安租了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为他开展公益活动提供方便。平时马华在西安活动,李轩丞亲自开车接送。马华的父亲看到儿子有众人帮助,不顾年迈离开马华去拾荒,善良诚实的父亲不但从来不用马华募捐来的钱,而且将拾破烂所得收入中拿出1500元资助了山区贫困学生。   马华说:“做善事搞公益活动,现在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是一个残疾人,瘫痪在床,无事可做,做公益活动可以带给我快乐,希望用这种积极地精神去感染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坚强地面对生活。每当我接到被帮助同学的成绩汇报单和问候电话时,就感到无比的欣慰,而别人的关心和鼓励,让我备感亲切。”   如果不是那场意外的车祸,当年马华即将结婚成家。和他相恋多年的那个女孩在得知他出车祸后,专门从广东打工的鞋厂赶了回来,服侍他两个月,并愿意终生陪伴他。但是为了女孩的前途,不愿拖累他人,马华一次次找茬寻事,硬把那个善良的女孩气哭了赶走了,而自己却在女孩走后捂着被子,为自己悲惨的命运刻骨铭心的爱情痛哭失声。   马华彻底想开了,为每天保持一个好心情,春天来了,他让朋友推着自己到野外去踏青赏花;秋天到了,他让保姆陪他到乡下,看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目前,马华每个月有300元的低保,靠网店每个月能赚1000多元。尽管生活拮据,很多时候他仍会拿出钱来做慈善。   千里单骑公益行   马华身残志坚,心怀大爱。2012年7月,他在骑三轮去北京治疗褥疮的过程中,萌发了看看天安门,一路上做公益的想法,于是带着荣誉证书和一个牌子,走到哪里就把东西往地上一铺,进行公益募捐。他不顾家人和朋友们的反对,不惧艰辛,从2012年开始,4年4次千里走单骑,共行程1万多公里,途经60多个城市,沿路募捐资助贫困学子300多名,被央视誉为“最美中国人”。   2012年8月29日,马华从西安出发,历时40天,行程1500公里,经过15个大城市来到北京。募捐4000余元,资助了28位贫困家庭的孩子,看望了两家残障特教中心的孩子和一家敬老院的老人。   2013年3月23日,第二次“让爱飞翔,心系儿童”千里单骑助学活动得到著名演员刘晓庆的全程资助,马华从西安出发,行程3000公里,途经17个城市,历时2个月,到达上海。募集98000多元,一路资助了41名贫困生,分别看望10所特教中心的孩子。   2014年3月28日,马华千里单骑公益助学活动从西安出发,历时48天,行程3200公里,途径15个城市达到南宁,募集17万元,资助133名贫困生。   2015年3月29日,马华第四次从西安出发,经重庆、四川、贵州到达昆明,历时43天,途经21个城市,行程近4000公里,募集25万元,资助125名贫困生。   马华每到一地,都与当地慈善机构合作,把募捐的善款直接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或交由当地慈善机构安排组织实施。   设立公益基金惠及更多人   马华把自己的爱心和信念当成双腿,做着正常人都很难持久坚持的公益活动。马华说:不管多远路,也能走到尽头;不论多深的痛苦,也会有结束的一天。背负明天的希望,在每一个痛并快乐的日子里,才能走得更加坚强;怀揣未来的梦想,在每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才会笑得更加灿烂。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能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   第4次千里单骑公益行结束后,马华一刻也没有停歇过,他与镇安县慈善协会合作,共筹资30多万元开展“暖冬”行动,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将购置的米、面、油和棉衣、被褥等物品送到山区贫困群众家中,向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猴年春节期间,他没有休息,走村串户送温暖。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马华走进了全县12个乡镇28个村,为1000多户贫困家庭群众和学生送去了温暖。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马华募捐100多万元,帮助家乡山区困难群众2000多人,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人。他说:“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世界也在温暖着我。”商洛市市长杨冠军高度称赞:“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马华精神值得弘扬光大。”   对于“一般像你这样的都需要别人救助,而你却救助别人,期间的动力是什么?”的提问,坐在轮椅上的马华开朗地说:“人可以身残但不能心残,我尽自己力量去帮助社会的人,也得到了社会对我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马华坦承每次做善事,身体都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但他十分快乐。“做善事搞公益活动是我生活的目标,也是我活下去的动力。只有搞公益活动,我才会安心快乐,不管公益这条路有多难走,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马华说自己与第四军医大学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希望他的眼角膜能用于需要帮助的患者,遗体用作医学研究。   最近,马华正筹备在省慈善协会设立“马华公益基金”,他说:“将继续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以往一样公开、透明,不私用募捐来的每一分钱,把大家的爱心用在该用的地方。”


相关内容

  • 公益晚会主持词
  •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场的朋友们,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在举国同庆共和国60华诞、在城市精神正在振奋鼓舞750万市民建设繁荣和-谐、开放美丽的长春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心绘彩虹·卓展之夜长春最有影响力残疾人颁奖暨庆祝市残联成立二十周年公益晚会,以此向祖国华诞献礼,以此向美丽春城祝福。 今天, ...

  •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预案
  •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3.教育学生学习他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和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教学难点:体会课题的独特内涵,感受霍金魅力. 教 ...

  •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执教: 大溪河小学陈芹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课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 ...

  • 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
  • 1.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 ...

  • 邵逸夫传奇
  • 返回娱乐频道首页 生平及主要功绩 邵氏电影王国 邵逸夫与TVB 慈善大家邵逸夫 婚姻与家庭 邵逸夫长寿之道 网友评论 导读:据无线新闻报道,2014年1月7日凌晨,邵逸夫爵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最新][网友评论] 邵逸夫7日凌晨在家中安详离世 享年107岁 08:56602 [江湖特刊] ...

  • [轮椅上的霍金]说课稿
  •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11册新编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下面将我对这节课的构思,作以下三个方面的说明. 一.说教材. 本文作者以浓浓的情感讲述了英国大科学家霍金向恶运挑战,最终成为科学巨人的故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记叙文,同时也是一篇按新课标理念安排的美文,突出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

  • 妈妈,跟我走--一个感人的真实的故事!
  • 清晨5点左右,樊雅婧醒了.看到病床上的妈妈表情有些不适,她倒了盆热水给妈妈擦脸,并为她按摩左侧麻木的手臂.腰身.大腿.小腿,再帮她穿衣.洗漱,然后半扛着将她挪到轮椅上,推到病房外呼吸早晨的新鲜空气. 散步回来已是7点左右,樊雅婧买回早餐,将稀饭一勺一勺喂给妈妈.8点,护士过来打针.樊雅婧抽空洗好衣服 ...

  • 10轮椅上的霍金
  • 10.轮椅上的霍金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 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 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 ...

  • 教学行为反思
  •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一) 新的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突出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怎样在阅读教学中&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