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_优势视角_模式(2)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Journalof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2010No12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优势视角0模式

赵罗英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早期的社会工作主要遵循医学治疗中以问题和疾病为本的思维模式,将社会工作理解为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问题或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社会工作实务应由/问题取向0向/资源取向0转变,认为案主在生活中虽然面临着危机和困境,但是案主本人和周围环境中也埋藏着巨大的能量和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步骤:重新界定问题、挖掘案主抗逆力、将优势应用于行动。

[关键词]社会工作;优势视角;问题视角;抗逆力[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3489(2010)02-0092-05

对案主的问题进行评估是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估过程中,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案主、案主过往的生活经历及其目前的状况尤其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最终的服务方案,从而也决定了案主未来努力改变的方向。因此,不同的理论视角就指引着不同的社会工作实务方向。在早期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像其它助人专业一样,主要遵循医学治疗中以问题和疾病为本的思维模式,认为案主之所以成为案主,是因为他们有瑕疵、有问题、有疾病、是病态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以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和治疗,故早期的专业人士一般将社会工作理解为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问题或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1](P114)

为,案主在生活中虽然面临着危机和困境,但是案主本人和周围环境中也埋藏着巨大的能量和资源。在此基础上,这些学者也发展了许多新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如叙事治疗、优势视角、建构主义、后现代社会工作、增权理论等。近年来,随着大陆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这些新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优势视角因其契合大陆文化的优势,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它已经被初步应用在学校心理咨询、残疾人社会工作、社区矫正、流浪儿童、家庭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但是关于优势视角的理论和实务路径梳理的还比较少。

其中以精神分析治疗和行

为治疗为主要代表。后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者慢慢发现,尽管社会工作已有100多年的治疗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但是人类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多,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对此进行反思,并提出社会工作实务应由/问题取向0向/资源取向0转变。他们认一、问题视角、优势视角和抗逆力

问题视角以案主的问题为切入点,认为案主有已命名的问题和病态,对案主问题的评估主要是个人式的而不是生态式的叙述,认为问题是案主一个人作为人本身的问题,忽略了案主生活中的重要因

素如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家庭、社区等因素对案主问题造成的影响,并且认为案主面对问题是/无能的0和/脆弱的0,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的身份,运用专业技术为这些病态或偏离常态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以使其恢复到常态。简单来讲,问题视角下社会工作的服务流程就是:发现问题)))诊断确定问题)))找寻原因)))作出解释或分析)))提建议或开处方。

[2](P118)

作者和受助者是一种完全平等、对话和合作的专业关系。

[3](P119-22)

伴随着优势视角的兴起,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中采用的最重要的概念工具,也逐步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工作领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热点问题,它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

[4](P1130)

在服务的过它侧重于对案主的/保护性因素0的挖掘,即案主的成长除了包括下面一些气质,如比较容易从他人那里获得积极的反应、智慧、良好的自我评价、解决问题的技术、社交能力、积极的期望,还有一些保护性因素的存在,包括有一定的自主性、支持性的环境、参与机会等等。

[3](P120)

程中,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专家和学生、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存在着控制和掌握、距离和权力的不平等。在面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一直使用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语言,看不到潜藏在案主身上的力量,并且不断地强化案主的问题,形成一系列对案主、案主环境、案主应对环境的能力的悲观期望和预测,最终使案主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由于以问题视角为取向的传统社会工作实施模式对/问题0和对案主的/病态0的过分关注,使其招来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挑战。

近20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由/问题取向0转向/资源取向0,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者开始将/优势视角0运用于不同的人群和各种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他们在服务案主时,立足于案主的优势和资源,认为案主有强大的力量和潜能,案主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社会、社会机构、压迫者或其他人一些时候甚至是出于好心而强加给案主的,他们把案主的问题放在情境中去评估,把问题外化和悬置。面对问题、伤害、苦难,他们认为案主具有与生俱来的抗逆力,即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问题和压力并不必然导致伤害、适应失败或精神障碍问题,如果能依靠周围环境的/保护性力量0,案主和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那么案主自己就具有自我整合和痊愈的能力。因此社会工作者面对案主时,是非常虔诚地放下自己的专家地位和身份,进入案主的世界,以不知道的态度去聆听案主的故事,学习案主的文化以及案主在解决自己困难时曾经运用的智慧和毅力,发现存在于案主身上的抗逆力和所具有的优势,然后和案主一起协作来寻求进一步界定问题,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并且重新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社会工

正如加拿大杜尔豪斯大学社

会工作系副教授麦克尔#尤安格博士认为的那样,抗逆力既指个体有能力掌控使其恢复健康状态的资源,也指个体的家庭、社区和文化在富含文化意义的方式下提供上述资源的条件,因此抗逆力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其临床使用领域主要包括边缘青少年、家庭治疗、精神病人等领域。

[4](P1132)

随着/优势视角0和/抗逆力0两个概念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和工作手段不断发展,对案主的带有疾病性质的解释开始消弱,同时它也为社会工作职业中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专业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以往社会工作实务中以问题为本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以人为本即以案主为中心的新的理论与实务模式。

二、优势视角下挖掘案主抗

逆力的理论假设

(一)案主有其巨大的力量和独特的优势

在优势视角中,几乎所有的境遇和个人特征都可以看作是案主的优势。几乎所有的人在任何境遇下都有优势存在,即使是挣扎、应对和抗争虐待、创伤、疾病、困惑、压迫,人们都能够从他们自身、他人和他们周围的世界获益,人们获益于其在反复尝试中形成的抗逆力及抗争逆境中铸就的个人品质、特征和美德,这些特征包括:幽默感、关怀心、创造力、

忠诚、洞察力、独立、精神想象力和耐心等。

同时,优势视角非常重视案主具有的可能用于扭转不幸、对抗疾病、消除痛苦、达到目标的力量和资源。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对案主的故事、叙事和称述(案主用以描述自身经历的习惯措辞)保持足够的兴趣并尊重之,这是指导实践的最重要的/理论0。

(二)任何环境都充满资源,逆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逆境0、/危机0、/问题0等一般来说被解释为可能会给个人带来负面结果的重大事件和环境的呈现,比如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最大的逆境可能会是父母的分居和离异、学业的困难、受到虐待、严重的疾病甚至残疾、贫困等,但是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下,周围也充满着资源,环境在增加了人产生各种问题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提供各种保护性因素。如对流动儿童来说,虽然他们在教育和社会化等方面存在着困境,但是父母长辈的爱、朋辈的相互支持等都可以作为环境中的保护性力量即可利用的成长资源;对流浪儿童来说,他们虽然因着各种原因流浪街头,但是在流浪的过程中,他们自身在这种逆境中形成了生存的技能和个人特性,政府设置的救助机构、寄养或领养家庭、类家庭等周围的环境中也充满着改变和成长的资源。因此,面临问题、危机、逆境,尽管我们可能会用一种比较复杂的方式去阐释它们的意义,但人类的生活正是因为充满了如此多的问题,才变得富有挑战性和充满机遇。

(三)抗逆力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西方社会工作对于抗逆力的界定经历了一个从单一视角到多重视角、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最早,抗逆力一词是用来描述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用来保护个人免受危险和挫折的负面影响的特征和能力,而且抗逆力的形成和正面的结果相联系,如健康的精神状态、社会竞争能力、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后来,研究者开始认为抗逆力不仅仅是一种固定的特征和具体的结果,更主要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不应该被看作个人目前拥有或者从小就拥有的特征,而是应被当作人的生命周期中可以得到提升的健康发展的正常部分。[5]

[3]

如特(Rutter)认为抗逆力的产生依赖于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否恶劣或者是否危险的程度固然部分的依赖于实际的环境,但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以及如何采取行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庭背景并不好的孩子,甚至看上去还是/问题家庭0,出于他们个人有着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再加上外界环境因素的正面支持作用,却也远离了危机,过上了比预想的要好的生活。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抗逆力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品质。因此,有抗逆力的人不能仅仅被界定为是具有一种称为/抗逆力0特征的人,而是通过抗逆力的过程不断克服困难的人。

[6]

三、面谈中在优势视角下挖掘案

主抗逆力的实践路径

(一)重新界定问题

传统的问题视角是一套病理学范式,采用发现问题)))诊断确定问题)))找寻原因)))作出解释或分析)))提建议或开处方的工作路径,认为案主是有问题的、病态的,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这样的专家来帮助案主解决问题。而优势视角认为问题存在于语言当中,并非个体本身,案主身上的/问题0是被他周边的关系,通过社会互动内化和体验的结果。

[2](P115)

以早孕少女为例,她们之所以被一些持

/问题视角0的社会工作者认为有问题,源于他们脱离了社会主流模式及社会的主文化,因此对/问题0案主进行干预的首要工作是同他们一起澄清/问题0,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本人没有问题,只是他们脱离常规的行为或想法不被接受和理解,从而被周围的人贴上了问题标签。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常用的工作方法有以下几种:了解案主生活经历中的风险因素,如贫穷、生理疾病、家庭矛盾、学业失败、特殊经历等;了解案主的家族及社会关系网;关注与倾听当事人的生活故事,找出重要他人。

(二)挖掘案主抗逆力

在重新界定问题之前,案主本人,包括案主的家

[6](P1193)

人、亲属、社区都从问题视角描述他:/无能0、/失败0、/消极0、/无价值0、/生活颓废0等等。优势视角则转换角度看待问题,挖掘这些问题背后的功能,案主上网成瘾,逃避学习可能是为了摆脱/学习失败0、/不被尊重0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案主行为怪异,拒绝沟通,可能是为了回避周围人的指责、抱怨、与别人比较而带来的自我挫败和否定评价,虽然这些行为不一定是合适的,但却是具有功能的,回避痛苦,减少刺激,抵御压力,维护自尊,证明意义。此时描述的词语可以运用优势词典中的语言形容为:/挣扎0、/反抗0、/继续存在0、/寻求地位0、/坚持0、/独立0、/成长0、/学习0和/敢于挑战0等。总之,优势视角要透过问题,挖掘新的意义,将案主问题背后的抗逆力和案主本身的优势挖掘出来。

[2]

机构、社团和家庭。当人们开始为了达到目标和发挥优势而制定完善的计划时,所产生的效果是彼此联系且相互促进的。

四、总结与讨论

用优势视角去挖掘案主的抗逆力看上去似乎并不深奥,它与社会工作原有的信仰、价值相一致,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它揭示了社会工作神圣的职业原则,即/一切以案主为出发点0,相信人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

[3](P122)

它摆脱了主宰众多专业领域以

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疾病范式,提供了社会工作实践方法的新模式。案主虽然是带着问题或疾病来的,但是案主身上也有着无穷的力量和优势,社会工作者要做的就是转移案主或周围的人对问题的过分关注,与案主合作,挖掘出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培养案主的抗逆力,最终案主的问题会在行动中得以解决。

虽然优势视角和抗逆力等概念为社会工作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但是它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对它的应用也是刚刚开始,而且它还面临着传统社会工作模式的质疑,传统的采用/问题视角0的学者认为优势视角搁置问题去探求案主的优势,过于乐观地去逃避问题,最终可能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而且它对优势和抗逆力的过分关注,也使其轻率地忽略了结构性贫困、制度性不平等以及压迫和歧视的现实。因此优势视角理论与实务模式的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但是从社会工作专业对人性关怀的初衷来说,优势视角在未来的繁荣发展是必然的。

(三)将优势应用于行动中

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重新建构意义,挖掘出案主个人的优势后,就要鼓励案主按照自己的期望,挖掘周围环境中的积极性因素,去运用刚刚发现或学习到的能力,通过与社工一起行动,去寻找新的参与发展机会,以替代案主之前的应对压力或逆境的模式。

对于很多长期被压力或困境折磨的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没有把握的事情,但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并开始行动,他们就会不断发现并充实其智慧库。

对于社工而言,这意味着以探寻的方式去看哪些原生或正式资源是可得到的、可接近的,在何种程度上对案主是充足的且可接受的。此处的假设条件是案主生活的环境里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愿意且能够提供指导、救援、安慰、资助、时间和榜样等的人、

[参考文献]

[1] 闻英1社会工作中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比较[J]1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2] 田国秀1从/问题视角0转向/优势视角0)))挖掘学

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J]1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3] 杜立婕1使用优势视角培养案主的抗逆力)))一种

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模式[J]1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3).

[4] 田国秀,曾静1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

域的新走向[J]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5]

[美]丹尼斯1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

[M]1李亚文,杜立婕1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 许莉娅1学校社会工作[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1

[7] 田国秀1从抗逆力视角对/问题青少年0实施干预

[J]1中国青年研究,2006(11)1

[8] 苗春凤.优势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

[J].江西教育科研,2007(8)1

[9] 黎翔.优势视角下的个案辅导模式[J]1福建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06(4)1

(责任编辑 齐琳)

#学术信息#

设置国家安全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马振超在5江苏警官学院学报62007年第2期中撰文认为,国际国内形势迫切要求高等院校设置国家安全专业。在这篇题为5关于设置国家安全专业的几点思考6的论文中,作者指出,国家安全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和应用型的学科专业,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国家安全理论和国家安全保卫两个专业方向。国家安全专业(学科)从总体上研究国家安全、国家安全环境、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和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基本内容。首先,设置国家安全专业(学科)有其必要性。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来看,研究国家安全问题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政治需求和理论需求。从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的必要性来看,国家安全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状态,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是社会科学理论可以研究和必须研究的对象。不研究国家安全,对国家的认识将是片面的,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也是有缺陷的。从整体上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建立起国家安全专业(学科)体系,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设置国家安全专业(学科)有其可行性。国家安全的研究是随着国家安全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从现代国家安全理论的初创时期(/二战0至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关注以及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国家安全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研究和学科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领域。再次,国家安全专业(学科)的内容与国家安全具有密切相关性。该专业(学科)研究国家安全、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安全保障这几个方面。从总体上讲,国家安全专业(学科)是一门揭示国家安全及其相关方面的本质和规律的综合性实用型专业学科。由于国家安全专业(学科)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其学科设置和建设、专业(研究生、本科)及课程设置、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全国学术性会议、主要代表著作、科研项目等一直受到很大制约,所以亟需在理论方面、学科专业发展空间方面、组织方面和物质保障方面得到支持,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学科和专业。

(王芳)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Journalof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2010No12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优势视角0模式

赵罗英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早期的社会工作主要遵循医学治疗中以问题和疾病为本的思维模式,将社会工作理解为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问题或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社会工作实务应由/问题取向0向/资源取向0转变,认为案主在生活中虽然面临着危机和困境,但是案主本人和周围环境中也埋藏着巨大的能量和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步骤:重新界定问题、挖掘案主抗逆力、将优势应用于行动。

[关键词]社会工作;优势视角;问题视角;抗逆力[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3489(2010)02-0092-05

对案主的问题进行评估是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估过程中,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案主、案主过往的生活经历及其目前的状况尤其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最终的服务方案,从而也决定了案主未来努力改变的方向。因此,不同的理论视角就指引着不同的社会工作实务方向。在早期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像其它助人专业一样,主要遵循医学治疗中以问题和疾病为本的思维模式,认为案主之所以成为案主,是因为他们有瑕疵、有问题、有疾病、是病态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以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和治疗,故早期的专业人士一般将社会工作理解为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问题或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1](P114)

为,案主在生活中虽然面临着危机和困境,但是案主本人和周围环境中也埋藏着巨大的能量和资源。在此基础上,这些学者也发展了许多新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如叙事治疗、优势视角、建构主义、后现代社会工作、增权理论等。近年来,随着大陆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这些新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优势视角因其契合大陆文化的优势,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它已经被初步应用在学校心理咨询、残疾人社会工作、社区矫正、流浪儿童、家庭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但是关于优势视角的理论和实务路径梳理的还比较少。

其中以精神分析治疗和行

为治疗为主要代表。后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者慢慢发现,尽管社会工作已有100多年的治疗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但是人类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多,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对此进行反思,并提出社会工作实务应由/问题取向0向/资源取向0转变。他们认一、问题视角、优势视角和抗逆力

问题视角以案主的问题为切入点,认为案主有已命名的问题和病态,对案主问题的评估主要是个人式的而不是生态式的叙述,认为问题是案主一个人作为人本身的问题,忽略了案主生活中的重要因

素如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家庭、社区等因素对案主问题造成的影响,并且认为案主面对问题是/无能的0和/脆弱的0,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的身份,运用专业技术为这些病态或偏离常态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以使其恢复到常态。简单来讲,问题视角下社会工作的服务流程就是:发现问题)))诊断确定问题)))找寻原因)))作出解释或分析)))提建议或开处方。

[2](P118)

作者和受助者是一种完全平等、对话和合作的专业关系。

[3](P119-22)

伴随着优势视角的兴起,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中采用的最重要的概念工具,也逐步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工作领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热点问题,它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

[4](P1130)

在服务的过它侧重于对案主的/保护性因素0的挖掘,即案主的成长除了包括下面一些气质,如比较容易从他人那里获得积极的反应、智慧、良好的自我评价、解决问题的技术、社交能力、积极的期望,还有一些保护性因素的存在,包括有一定的自主性、支持性的环境、参与机会等等。

[3](P120)

程中,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专家和学生、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存在着控制和掌握、距离和权力的不平等。在面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一直使用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语言,看不到潜藏在案主身上的力量,并且不断地强化案主的问题,形成一系列对案主、案主环境、案主应对环境的能力的悲观期望和预测,最终使案主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由于以问题视角为取向的传统社会工作实施模式对/问题0和对案主的/病态0的过分关注,使其招来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挑战。

近20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由/问题取向0转向/资源取向0,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者开始将/优势视角0运用于不同的人群和各种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他们在服务案主时,立足于案主的优势和资源,认为案主有强大的力量和潜能,案主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社会、社会机构、压迫者或其他人一些时候甚至是出于好心而强加给案主的,他们把案主的问题放在情境中去评估,把问题外化和悬置。面对问题、伤害、苦难,他们认为案主具有与生俱来的抗逆力,即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问题和压力并不必然导致伤害、适应失败或精神障碍问题,如果能依靠周围环境的/保护性力量0,案主和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那么案主自己就具有自我整合和痊愈的能力。因此社会工作者面对案主时,是非常虔诚地放下自己的专家地位和身份,进入案主的世界,以不知道的态度去聆听案主的故事,学习案主的文化以及案主在解决自己困难时曾经运用的智慧和毅力,发现存在于案主身上的抗逆力和所具有的优势,然后和案主一起协作来寻求进一步界定问题,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并且重新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社会工

正如加拿大杜尔豪斯大学社

会工作系副教授麦克尔#尤安格博士认为的那样,抗逆力既指个体有能力掌控使其恢复健康状态的资源,也指个体的家庭、社区和文化在富含文化意义的方式下提供上述资源的条件,因此抗逆力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其临床使用领域主要包括边缘青少年、家庭治疗、精神病人等领域。

[4](P1132)

随着/优势视角0和/抗逆力0两个概念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和工作手段不断发展,对案主的带有疾病性质的解释开始消弱,同时它也为社会工作职业中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专业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以往社会工作实务中以问题为本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以人为本即以案主为中心的新的理论与实务模式。

二、优势视角下挖掘案主抗

逆力的理论假设

(一)案主有其巨大的力量和独特的优势

在优势视角中,几乎所有的境遇和个人特征都可以看作是案主的优势。几乎所有的人在任何境遇下都有优势存在,即使是挣扎、应对和抗争虐待、创伤、疾病、困惑、压迫,人们都能够从他们自身、他人和他们周围的世界获益,人们获益于其在反复尝试中形成的抗逆力及抗争逆境中铸就的个人品质、特征和美德,这些特征包括:幽默感、关怀心、创造力、

忠诚、洞察力、独立、精神想象力和耐心等。

同时,优势视角非常重视案主具有的可能用于扭转不幸、对抗疾病、消除痛苦、达到目标的力量和资源。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对案主的故事、叙事和称述(案主用以描述自身经历的习惯措辞)保持足够的兴趣并尊重之,这是指导实践的最重要的/理论0。

(二)任何环境都充满资源,逆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逆境0、/危机0、/问题0等一般来说被解释为可能会给个人带来负面结果的重大事件和环境的呈现,比如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最大的逆境可能会是父母的分居和离异、学业的困难、受到虐待、严重的疾病甚至残疾、贫困等,但是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下,周围也充满着资源,环境在增加了人产生各种问题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提供各种保护性因素。如对流动儿童来说,虽然他们在教育和社会化等方面存在着困境,但是父母长辈的爱、朋辈的相互支持等都可以作为环境中的保护性力量即可利用的成长资源;对流浪儿童来说,他们虽然因着各种原因流浪街头,但是在流浪的过程中,他们自身在这种逆境中形成了生存的技能和个人特性,政府设置的救助机构、寄养或领养家庭、类家庭等周围的环境中也充满着改变和成长的资源。因此,面临问题、危机、逆境,尽管我们可能会用一种比较复杂的方式去阐释它们的意义,但人类的生活正是因为充满了如此多的问题,才变得富有挑战性和充满机遇。

(三)抗逆力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西方社会工作对于抗逆力的界定经历了一个从单一视角到多重视角、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最早,抗逆力一词是用来描述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用来保护个人免受危险和挫折的负面影响的特征和能力,而且抗逆力的形成和正面的结果相联系,如健康的精神状态、社会竞争能力、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后来,研究者开始认为抗逆力不仅仅是一种固定的特征和具体的结果,更主要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不应该被看作个人目前拥有或者从小就拥有的特征,而是应被当作人的生命周期中可以得到提升的健康发展的正常部分。[5]

[3]

如特(Rutter)认为抗逆力的产生依赖于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否恶劣或者是否危险的程度固然部分的依赖于实际的环境,但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以及如何采取行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庭背景并不好的孩子,甚至看上去还是/问题家庭0,出于他们个人有着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再加上外界环境因素的正面支持作用,却也远离了危机,过上了比预想的要好的生活。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抗逆力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品质。因此,有抗逆力的人不能仅仅被界定为是具有一种称为/抗逆力0特征的人,而是通过抗逆力的过程不断克服困难的人。

[6]

三、面谈中在优势视角下挖掘案

主抗逆力的实践路径

(一)重新界定问题

传统的问题视角是一套病理学范式,采用发现问题)))诊断确定问题)))找寻原因)))作出解释或分析)))提建议或开处方的工作路径,认为案主是有问题的、病态的,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这样的专家来帮助案主解决问题。而优势视角认为问题存在于语言当中,并非个体本身,案主身上的/问题0是被他周边的关系,通过社会互动内化和体验的结果。

[2](P115)

以早孕少女为例,她们之所以被一些持

/问题视角0的社会工作者认为有问题,源于他们脱离了社会主流模式及社会的主文化,因此对/问题0案主进行干预的首要工作是同他们一起澄清/问题0,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本人没有问题,只是他们脱离常规的行为或想法不被接受和理解,从而被周围的人贴上了问题标签。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常用的工作方法有以下几种:了解案主生活经历中的风险因素,如贫穷、生理疾病、家庭矛盾、学业失败、特殊经历等;了解案主的家族及社会关系网;关注与倾听当事人的生活故事,找出重要他人。

(二)挖掘案主抗逆力

在重新界定问题之前,案主本人,包括案主的家

[6](P1193)

人、亲属、社区都从问题视角描述他:/无能0、/失败0、/消极0、/无价值0、/生活颓废0等等。优势视角则转换角度看待问题,挖掘这些问题背后的功能,案主上网成瘾,逃避学习可能是为了摆脱/学习失败0、/不被尊重0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案主行为怪异,拒绝沟通,可能是为了回避周围人的指责、抱怨、与别人比较而带来的自我挫败和否定评价,虽然这些行为不一定是合适的,但却是具有功能的,回避痛苦,减少刺激,抵御压力,维护自尊,证明意义。此时描述的词语可以运用优势词典中的语言形容为:/挣扎0、/反抗0、/继续存在0、/寻求地位0、/坚持0、/独立0、/成长0、/学习0和/敢于挑战0等。总之,优势视角要透过问题,挖掘新的意义,将案主问题背后的抗逆力和案主本身的优势挖掘出来。

[2]

机构、社团和家庭。当人们开始为了达到目标和发挥优势而制定完善的计划时,所产生的效果是彼此联系且相互促进的。

四、总结与讨论

用优势视角去挖掘案主的抗逆力看上去似乎并不深奥,它与社会工作原有的信仰、价值相一致,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它揭示了社会工作神圣的职业原则,即/一切以案主为出发点0,相信人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

[3](P122)

它摆脱了主宰众多专业领域以

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疾病范式,提供了社会工作实践方法的新模式。案主虽然是带着问题或疾病来的,但是案主身上也有着无穷的力量和优势,社会工作者要做的就是转移案主或周围的人对问题的过分关注,与案主合作,挖掘出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培养案主的抗逆力,最终案主的问题会在行动中得以解决。

虽然优势视角和抗逆力等概念为社会工作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但是它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对它的应用也是刚刚开始,而且它还面临着传统社会工作模式的质疑,传统的采用/问题视角0的学者认为优势视角搁置问题去探求案主的优势,过于乐观地去逃避问题,最终可能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而且它对优势和抗逆力的过分关注,也使其轻率地忽略了结构性贫困、制度性不平等以及压迫和歧视的现实。因此优势视角理论与实务模式的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但是从社会工作专业对人性关怀的初衷来说,优势视角在未来的繁荣发展是必然的。

(三)将优势应用于行动中

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重新建构意义,挖掘出案主个人的优势后,就要鼓励案主按照自己的期望,挖掘周围环境中的积极性因素,去运用刚刚发现或学习到的能力,通过与社工一起行动,去寻找新的参与发展机会,以替代案主之前的应对压力或逆境的模式。

对于很多长期被压力或困境折磨的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没有把握的事情,但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并开始行动,他们就会不断发现并充实其智慧库。

对于社工而言,这意味着以探寻的方式去看哪些原生或正式资源是可得到的、可接近的,在何种程度上对案主是充足的且可接受的。此处的假设条件是案主生活的环境里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愿意且能够提供指导、救援、安慰、资助、时间和榜样等的人、

[参考文献]

[1] 闻英1社会工作中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比较[J]1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2] 田国秀1从/问题视角0转向/优势视角0)))挖掘学

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J]1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3] 杜立婕1使用优势视角培养案主的抗逆力)))一种

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模式[J]1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3).

[4] 田国秀,曾静1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

域的新走向[J]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5]

[美]丹尼斯1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

[M]1李亚文,杜立婕1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 许莉娅1学校社会工作[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1

[7] 田国秀1从抗逆力视角对/问题青少年0实施干预

[J]1中国青年研究,2006(11)1

[8] 苗春凤.优势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

[J].江西教育科研,2007(8)1

[9] 黎翔.优势视角下的个案辅导模式[J]1福建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06(4)1

(责任编辑 齐琳)

#学术信息#

设置国家安全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马振超在5江苏警官学院学报62007年第2期中撰文认为,国际国内形势迫切要求高等院校设置国家安全专业。在这篇题为5关于设置国家安全专业的几点思考6的论文中,作者指出,国家安全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和应用型的学科专业,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国家安全理论和国家安全保卫两个专业方向。国家安全专业(学科)从总体上研究国家安全、国家安全环境、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和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基本内容。首先,设置国家安全专业(学科)有其必要性。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来看,研究国家安全问题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政治需求和理论需求。从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的必要性来看,国家安全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状态,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是社会科学理论可以研究和必须研究的对象。不研究国家安全,对国家的认识将是片面的,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也是有缺陷的。从整体上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建立起国家安全专业(学科)体系,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设置国家安全专业(学科)有其可行性。国家安全的研究是随着国家安全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从现代国家安全理论的初创时期(/二战0至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关注以及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国家安全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研究和学科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领域。再次,国家安全专业(学科)的内容与国家安全具有密切相关性。该专业(学科)研究国家安全、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安全保障这几个方面。从总体上讲,国家安全专业(学科)是一门揭示国家安全及其相关方面的本质和规律的综合性实用型专业学科。由于国家安全专业(学科)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其学科设置和建设、专业(研究生、本科)及课程设置、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全国学术性会议、主要代表著作、科研项目等一直受到很大制约,所以亟需在理论方面、学科专业发展空间方面、组织方面和物质保障方面得到支持,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学科和专业。

(王芳)


相关内容

  • 第1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2
  •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 1.模式 "模式"是对现象所做的概括和总结,是以一种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方式描述事物发展运行的过程,是将现象所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后的一种抽象,它能够为行动提供指引. ...

  •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
  •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 概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其理论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 ...

  • 中.日.韩社区福利比较研究的战略目标.范围内容与基本思路
  • 作者:刘继同于燕燕 学习与实践 2010年12期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730(2010)07-0088-09 一.世界和平.发展主题与中日韩的战略地位 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全球化处境和重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背景下,中.日.韩三国在地 ...

  • 高龄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_刘腾飞
  • 人资社科 Human Resources & Social Sciences 高龄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 刘腾飞 李贺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挑战,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老人家庭的空巢化趋势日益明显.以沈阳为例,沈阳市现超过60岁的老人已经达到119万, ...

  • 2016年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 预测卷一 小陈本科毕业后在一家社会工作机构上班,接手的第一个案主是一位叫阿兰的43岁中年女性,问题是怀疑丈夫出轨,内心压力很大.阿兰已结婚21年,其丈夫是某事业单位的中层领导,他们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他们的婚后生活一直比较和谐.但是最近却被打破了,因为阿兰无意中发现她的丈夫和一个下属女职员的暖昧 ...

  • 新闻传播学位论文选题分布
  • 编者按风云变幻的传媒生态为学子们提供了一块肥沃的研究土壤:传播技术的进步.报道形式的创新.职业伦理的探讨.经营管理的策略.理论历史的变迁--诸多选题进入学子们的视野.他们透过现象寻找趋势,通过个案推及一般,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做出了一篇篇几万字.十几万字的硕士.博士论文. 这些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与中 ...

  • 2013年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总结)
  •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结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或步骤. 1.接案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结案,订立初步协议. 1.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筛选服务对象,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 ...

  • 2017年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实务]答题技巧及历年案例
  • 2017年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社会实务> 答题技巧及历年案例 关于面临困境的分析,在通用过程中实际上属于预估的内容.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因服务对象自身原因导致的困境,也有因外在环境原因导致的困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生理方面的困境: ①遭遇意外伤害,如遭 ...

  • 基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整合运用
  • 作者:赵一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年09期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52(2012)03-0128-06 一.基于社会系统论视角 系统论的观点是国际社会工作界普遍采用的观点,曾在20世纪70年代对社会工作产生过巨大影响.美国社会学著名系统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