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流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探讨
崔 彬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本文系江苏省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扬州市特色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 编号(YZ2006073-11)的研究成果之一。[内容摘要]
生鲜农产品同消费者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购买频率最高的商品。因此,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物流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目标入手,提出了“产销直挂”和第三方物流等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并对构建这一模式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
生鲜农产品同消费者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购买频率最高的商品,在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在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生鲜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设备、冷藏运输设备、销地冷藏设备等一系列低温保鲜设备的巨大投资,使其在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的同时却增加了物流成本。以荔枝物流为例,据调查,荔枝在使用“冷链”物流之后其售价上升10%-15%,而运输损耗率只降低了8%-10%。因此,在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仅仅依靠“冷链”模式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降低成本效果。如果将生鲜农产品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进行细分,可以发现部分生鲜农产品在分选、运输、批发和配送等环节的损失占到整个物流损失的主要部分。以水果为例,我国几种主要水果在这些环节的损耗分别达到3%-5%、5%-8%、3%-5%,这主要是在这些环节因运输、搬运和装卸而引发的机械损伤所致。为此,减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也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方面。
一、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优化目标
1、实施农业标准
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需要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体系涵盖了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结的整体,需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协调一致、统一实施。
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需要,各部门、某些农业企业也分别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标准。因此,我国目前存在着不同农业标准体系,即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又有无公害产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食品标准等,而且分级标准也各不相同(如同类农产品可分为准入级、专卖级和出口级)等。
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来看,农业标准的实施并不如人意。目前生鲜农产品物流依旧遵循生产者→购销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消费者这一多环节模式,同时生鲜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农户还保持着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况。由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以及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都是独立的市场个体,因此,供应链各环节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会增加,而供应链衔接的不稳定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往往使先期的标准化
努力化为乌有。
因此,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需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市场主体之间保持稳定的衔接关系。维持这种稳定关系需要一个有效的连接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紧密衔接起来,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统筹安排,并对全过程进行严密控制。2、确保生鲜农产品安全责任的可追溯
近年来,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迅速成为各级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
二、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优化模式题。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除了具备必
随着生鲜农产品生产、销售这两个环要的市场准入机制之外,还需要生鲜农产
节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经营,生鲜农产品传品安全责任可追溯制作为制度保障。目前
统的物流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农产品批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多环节,以及生鲜农产
品生产环节主体小规模分散经营所造成的市场在传统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中的主体
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较为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衔接不稳定都大大增加地位受到影响,
以下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对这一趋势进了农产品安全责任可追溯制的实施成本。显。
行分析。因此,降低农产品安全责任可追溯制实施
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减少供应链的1、“产销直挂”模式中间环节。对于如何减少生鲜农产品物流中间环
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水果蔬菜的物流模3、提高物流效率
从美国水果蔬菜的物流模式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失率式[4](如图1)。
看,其物流最多为3个环节,水果蔬菜物较高,仅水果、蔬菜等在物流环节损失率
流的中间环节相对较少。可见,美国水果就高达25%~30%[2]。对于这些损失的原
蔬菜在物流环节1% ̄2%的损耗率并不仅仅因,通常认为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以常
是因为采用了“冷链”物流系统,其物流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有关。为此,部分
中间环节较少更是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开始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引入“冷
美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尤其是链”物流系统,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冷
的形成与美国水果蔬菜生产、链”物流系统在预冷设备、冷库加工周转“产销直挂”
14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商业流通
经营者的规模化经营有很大关系。从生产者一方来看,美国的农场经营规模较大,一些独立的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的联合组织,有能力不经过中间环节,就可直接为零售企业大批量的供应。从批发零售看,节的大量小规模分散农户无法独自满足超市和连锁经营对生鲜农产品多品种、大批量的采购需要。而且,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无法形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产销双方的重复博弈关系,不利于供应链的稳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因为批发商经营规模较大,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超市、连锁店、中小零售商以及食品企业提供配送服务;超市、连锁店等大型零售企业依靠自己的实力建立起自己的配送供货机构,直接到产地组织采购,以减少中间费用。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发展生鲜农产品的超市和连锁经营,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增加生产者的规模和实力来减少物流环节。在我国生鲜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背景下,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不仅能促进生鲜农产品的“产销直挂”,还可以改变供应链各环节的市场结构,减少生产者数量,形成供应链各环节在交易中的重复博弈,稳定供应链,降低质量安全可追溯制的实施成本,促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2、第三方物流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电子化的交易手段在被广泛用于经济与生活各个领域的同时,也使第三方物流这一新型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实施成为可能。生鲜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是由专业物流企业来连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新型物流模式,其基本的物流程序是生产者(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超市(农贸市场)→消费者。与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相比,第三方物流模式有以下优势:首先,第三方物流模式能通过减少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中间环节,缩短物流时间,减少物流损耗。并且,在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持下,能使库存数量减少和库存时间缩短,进一步降低成本。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依靠其较高的专业化程度,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最后,第三方物流企业能通过建立信息网络系统,提高生鲜农产品产销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速度,并借助信息网络系统将供应链各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产销间信息的直接、快速传递,促进供需平衡。
三 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户的小规模经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市和连锁经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胡定寰2004)。可以预见,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环节的规模化经营能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产销直挂”的难点和重点在于生产环节的规模化。在生鲜农产品零售环节超市和连锁经营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处在生产环
因此,顺利完成“产销直挂”迫切需要生鲜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规模化经营。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只能通过农户组织化来促进“产销直挂”。可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是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所面临的首要问题。3、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使得这些企业在物流设施上的投资乏力,制约了这些企业服务功能的完善。为此,政府首先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如供销合作社、农业公司、运输公司、生鲜农产品物流经纪人等企业和个人从事第三方物流行业,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经营与发展环境。其次,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也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电子商务系统,增强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1、章家恩等,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p1582、陈淑祥,简论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J]农村经济,2005,(2):19
3、杨少桧,卢运明等,我国几种主要水果的物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保鲜与加工,2001,(6)p1・3
4、闵耀良,邓红卫,美国蔬菜、水果市场流通状况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4,(4)p695、崔彬,试论农产品产销组织化[J]科技导报,2004,(7)p63-64
6、魏国辰,冯华,农产品流通要借鉴现代物流规律[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4月25日
[作者简介]
崔彬,男,1968年9月生,陕西省宁强县人,扬州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15
“冷链”
商业流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探讨
崔 彬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本文系江苏省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扬州市特色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 编号(YZ2006073-11)的研究成果之一。[内容摘要]
生鲜农产品同消费者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购买频率最高的商品。因此,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物流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目标入手,提出了“产销直挂”和第三方物流等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并对构建这一模式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
生鲜农产品同消费者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购买频率最高的商品,在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在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生鲜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设备、冷藏运输设备、销地冷藏设备等一系列低温保鲜设备的巨大投资,使其在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的同时却增加了物流成本。以荔枝物流为例,据调查,荔枝在使用“冷链”物流之后其售价上升10%-15%,而运输损耗率只降低了8%-10%。因此,在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仅仅依靠“冷链”模式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降低成本效果。如果将生鲜农产品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进行细分,可以发现部分生鲜农产品在分选、运输、批发和配送等环节的损失占到整个物流损失的主要部分。以水果为例,我国几种主要水果在这些环节的损耗分别达到3%-5%、5%-8%、3%-5%,这主要是在这些环节因运输、搬运和装卸而引发的机械损伤所致。为此,减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也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方面。
一、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优化目标
1、实施农业标准
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需要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体系涵盖了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结的整体,需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协调一致、统一实施。
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需要,各部门、某些农业企业也分别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标准。因此,我国目前存在着不同农业标准体系,即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又有无公害产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食品标准等,而且分级标准也各不相同(如同类农产品可分为准入级、专卖级和出口级)等。
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来看,农业标准的实施并不如人意。目前生鲜农产品物流依旧遵循生产者→购销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消费者这一多环节模式,同时生鲜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农户还保持着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况。由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以及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都是独立的市场个体,因此,供应链各环节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会增加,而供应链衔接的不稳定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往往使先期的标准化
努力化为乌有。
因此,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需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市场主体之间保持稳定的衔接关系。维持这种稳定关系需要一个有效的连接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紧密衔接起来,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统筹安排,并对全过程进行严密控制。2、确保生鲜农产品安全责任的可追溯
近年来,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迅速成为各级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
二、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优化模式题。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除了具备必
随着生鲜农产品生产、销售这两个环要的市场准入机制之外,还需要生鲜农产
节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经营,生鲜农产品传品安全责任可追溯制作为制度保障。目前
统的物流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农产品批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多环节,以及生鲜农产
品生产环节主体小规模分散经营所造成的市场在传统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中的主体
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较为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衔接不稳定都大大增加地位受到影响,
以下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对这一趋势进了农产品安全责任可追溯制的实施成本。显。
行分析。因此,降低农产品安全责任可追溯制实施
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减少供应链的1、“产销直挂”模式中间环节。对于如何减少生鲜农产品物流中间环
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水果蔬菜的物流模3、提高物流效率
从美国水果蔬菜的物流模式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失率式[4](如图1)。
看,其物流最多为3个环节,水果蔬菜物较高,仅水果、蔬菜等在物流环节损失率
流的中间环节相对较少。可见,美国水果就高达25%~30%[2]。对于这些损失的原
蔬菜在物流环节1% ̄2%的损耗率并不仅仅因,通常认为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以常
是因为采用了“冷链”物流系统,其物流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有关。为此,部分
中间环节较少更是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开始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引入“冷
美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尤其是链”物流系统,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冷
的形成与美国水果蔬菜生产、链”物流系统在预冷设备、冷库加工周转“产销直挂”
14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商业流通
经营者的规模化经营有很大关系。从生产者一方来看,美国的农场经营规模较大,一些独立的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的联合组织,有能力不经过中间环节,就可直接为零售企业大批量的供应。从批发零售看,节的大量小规模分散农户无法独自满足超市和连锁经营对生鲜农产品多品种、大批量的采购需要。而且,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无法形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产销双方的重复博弈关系,不利于供应链的稳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因为批发商经营规模较大,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超市、连锁店、中小零售商以及食品企业提供配送服务;超市、连锁店等大型零售企业依靠自己的实力建立起自己的配送供货机构,直接到产地组织采购,以减少中间费用。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发展生鲜农产品的超市和连锁经营,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增加生产者的规模和实力来减少物流环节。在我国生鲜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背景下,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不仅能促进生鲜农产品的“产销直挂”,还可以改变供应链各环节的市场结构,减少生产者数量,形成供应链各环节在交易中的重复博弈,稳定供应链,降低质量安全可追溯制的实施成本,促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2、第三方物流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电子化的交易手段在被广泛用于经济与生活各个领域的同时,也使第三方物流这一新型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实施成为可能。生鲜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是由专业物流企业来连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新型物流模式,其基本的物流程序是生产者(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超市(农贸市场)→消费者。与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相比,第三方物流模式有以下优势:首先,第三方物流模式能通过减少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中间环节,缩短物流时间,减少物流损耗。并且,在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持下,能使库存数量减少和库存时间缩短,进一步降低成本。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依靠其较高的专业化程度,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最后,第三方物流企业能通过建立信息网络系统,提高生鲜农产品产销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速度,并借助信息网络系统将供应链各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产销间信息的直接、快速传递,促进供需平衡。
三 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户的小规模经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市和连锁经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胡定寰2004)。可以预见,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环节的规模化经营能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产销直挂”的难点和重点在于生产环节的规模化。在生鲜农产品零售环节超市和连锁经营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处在生产环
因此,顺利完成“产销直挂”迫切需要生鲜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规模化经营。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只能通过农户组织化来促进“产销直挂”。可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是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所面临的首要问题。3、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使得这些企业在物流设施上的投资乏力,制约了这些企业服务功能的完善。为此,政府首先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如供销合作社、农业公司、运输公司、生鲜农产品物流经纪人等企业和个人从事第三方物流行业,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经营与发展环境。其次,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也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电子商务系统,增强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1、章家恩等,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p1582、陈淑祥,简论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J]农村经济,2005,(2):19
3、杨少桧,卢运明等,我国几种主要水果的物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保鲜与加工,2001,(6)p1・3
4、闵耀良,邓红卫,美国蔬菜、水果市场流通状况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4,(4)p695、崔彬,试论农产品产销组织化[J]科技导报,2004,(7)p63-64
6、魏国辰,冯华,农产品流通要借鉴现代物流规律[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4月25日
[作者简介]
崔彬,男,1968年9月生,陕西省宁强县人,扬州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15
“冷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