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村小学导学案
__年级 姓名____ 科目__ 备课教师____
13、牛郎织女(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感受人物的特点,知道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描述牛郎织女故事内容。 新知导学:品读画面,感悟人物形象。
一、识牛郎
1、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①牛郎是个怎样的人,用词语描述。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②哪些语句写出了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从中可以看出老牛对牛郎怎样?
2、小组展示 3、全班交流
二、识织女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
①织女是个怎样的人?(用词语概括)并找出课文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 ②从老牛的话中可体会到什么?
2、小组展示 3、全班交流
三、识王母
1、朗读课文8—12自然段,思考,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用词语概括)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体会。
2、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七月初七相会时会说什么?
3、小组展示 4、全班交流
四、复述课文(组内互相检查复述故事)
达标检测: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织女( )美丽贤惠,( )心灵手巧。
2、天上( )富丽堂皇,( )织女并不喜欢。
3、织女( )挣扎,( )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二、“牛郎织女”这个民间传说深深吸引了大家,你还知道哪些动人的民间传说呢?请把题目写下来。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三、按要求改写下面句子。
(1)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时说的话,这不正是“特急事”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妻俩痛哭了一场,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山坡上。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牛对牛郎说:“我不能帮你干活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的天河就是宇宙中的“_____”,牛郎和织女成了河两边的
“___星”和“___星”。牛郎织女在每年的农历_____的夜晚于“_____”
相会,这就是_____节的由来。
2、课文的层次是:( )-相识结合-男耕女织-( )-王母知情 -( )
-携子追赶-( )-( )。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张村小学导学案
__年级 姓名____ 科目__ 备课教师____
13、牛郎织女(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感受人物的特点,知道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描述牛郎织女故事内容。 新知导学:品读画面,感悟人物形象。
一、识牛郎
1、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①牛郎是个怎样的人,用词语描述。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②哪些语句写出了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从中可以看出老牛对牛郎怎样?
2、小组展示 3、全班交流
二、识织女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
①织女是个怎样的人?(用词语概括)并找出课文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 ②从老牛的话中可体会到什么?
2、小组展示 3、全班交流
三、识王母
1、朗读课文8—12自然段,思考,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用词语概括)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体会。
2、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七月初七相会时会说什么?
3、小组展示 4、全班交流
四、复述课文(组内互相检查复述故事)
达标检测: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织女( )美丽贤惠,( )心灵手巧。
2、天上( )富丽堂皇,( )织女并不喜欢。
3、织女( )挣扎,( )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二、“牛郎织女”这个民间传说深深吸引了大家,你还知道哪些动人的民间传说呢?请把题目写下来。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三、按要求改写下面句子。
(1)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时说的话,这不正是“特急事”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妻俩痛哭了一场,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山坡上。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牛对牛郎说:“我不能帮你干活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的天河就是宇宙中的“_____”,牛郎和织女成了河两边的
“___星”和“___星”。牛郎织女在每年的农历_____的夜晚于“_____”
相会,这就是_____节的由来。
2、课文的层次是:( )-相识结合-男耕女织-( )-王母知情 -( )
-携子追赶-( )-( )。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