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阶段性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课程特色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阶段目标(绘画+手工)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重点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第二学段(3~4年级)

1、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

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文具、植物、玩具等),表现物体的大体特征。

学习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第三学段(5年级)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认识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人体基本比例;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和构图知识, 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二、阶段目标(赏析)

第一学段(低年级)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理解力的关系,在欣赏课的学习中重点学习分辨各类画种、作画工具、线的种类等,能简单对画面进行解读,能看图说话: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主体物是什么,都有哪些线条等。

第二阶段(高年级)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教学活动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凡高《向日葵》、达芬奇《蒙娜丽莎》)

2、通过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能解读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农民画和民间工艺品)

5、欣赏学习本地艺术特色文化:胶东的剪纸、潍坊的风筝、年画等。

三、 兴趣班阶段目标

美术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

1、第一学段(低年级)

低年级美术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儿童美术

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儿童生活的全部,儿童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作为小学美术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实施教学。(简笔画、刮画、砂纸画、黑白画等)

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简笔画、刮画掌握物体的基本画法,掌握线条的学习重点:线条的流畅性。

黑白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练习画面点线面的运用,对画面的层次感加以理解。

砂纸画,色彩画等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绘画种类,让学生了解美术学习的丰富性。

2、第二学段(高年级)

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解决课堂中难以完成的美术表现形式。(儿童吹塑版画、电脑美术、素描、水粉等)

教学活动: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也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础。通过对几何体的观察和绘画,能让孩子了解透视,培养孩子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练习好素描可以提高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磨练一个

人的耐心。(几何形—组合体—日用品——创意素描)

儿童版画教学有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学习方式,它的创作过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包括画、刻、印,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它是手工和绘画的综合体,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儿童创造性与设计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吹塑纸版画、木版画—认识工具材料、不同笔触的学习、单独造型、单色、组合造型、套色)

动画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事物之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日益普及, 让孩子动手制作电脑动画成为了现实, 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够制作出漂亮有趣的电脑动画作品。

内容上: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更新教学内容,每一学年第一学期教学Flash 绘画,第二学期教学基础动画,一般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最终学生均能学有所得,部分学生能创作小动画,高难度的动画创作不作为训练重点

方法上:教师讲完基本知识点后,要懂得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习得知识,并在练习中掌握操作方法,提高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课程特色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阶段目标(绘画+手工)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重点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第二学段(3~4年级)

1、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

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文具、植物、玩具等),表现物体的大体特征。

学习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第三学段(5年级)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认识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人体基本比例;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和构图知识, 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二、阶段目标(赏析)

第一学段(低年级)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理解力的关系,在欣赏课的学习中重点学习分辨各类画种、作画工具、线的种类等,能简单对画面进行解读,能看图说话: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主体物是什么,都有哪些线条等。

第二阶段(高年级)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教学活动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凡高《向日葵》、达芬奇《蒙娜丽莎》)

2、通过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能解读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农民画和民间工艺品)

5、欣赏学习本地艺术特色文化:胶东的剪纸、潍坊的风筝、年画等。

三、 兴趣班阶段目标

美术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

1、第一学段(低年级)

低年级美术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儿童美术

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儿童生活的全部,儿童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作为小学美术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实施教学。(简笔画、刮画、砂纸画、黑白画等)

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简笔画、刮画掌握物体的基本画法,掌握线条的学习重点:线条的流畅性。

黑白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练习画面点线面的运用,对画面的层次感加以理解。

砂纸画,色彩画等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绘画种类,让学生了解美术学习的丰富性。

2、第二学段(高年级)

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解决课堂中难以完成的美术表现形式。(儿童吹塑版画、电脑美术、素描、水粉等)

教学活动: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也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础。通过对几何体的观察和绘画,能让孩子了解透视,培养孩子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练习好素描可以提高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磨练一个

人的耐心。(几何形—组合体—日用品——创意素描)

儿童版画教学有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学习方式,它的创作过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包括画、刻、印,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它是手工和绘画的综合体,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儿童创造性与设计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吹塑纸版画、木版画—认识工具材料、不同笔触的学习、单独造型、单色、组合造型、套色)

动画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事物之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日益普及, 让孩子动手制作电脑动画成为了现实, 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够制作出漂亮有趣的电脑动画作品。

内容上: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更新教学内容,每一学年第一学期教学Flash 绘画,第二学期教学基础动画,一般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最终学生均能学有所得,部分学生能创作小动画,高难度的动画创作不作为训练重点

方法上:教师讲完基本知识点后,要懂得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习得知识,并在练习中掌握操作方法,提高创作能力。


相关内容

  •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美术工作计划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美术学科 (一)主要工作 1.教学调研 通过分阶段在各县区基层学校听课.调研,全面了解全市小学.初中及高中的美术教学现状及专职.兼职美术师资配备情况,把收集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充分利用市美术教研组群体力量,逐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市 ...

  •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中学名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振兴浙江省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科教兴省"的战略要求和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任务,研究 ...

  • 如何进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 如何进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重庆市綦江区永新小学 郑桂林 402122) 摘 要:农村小学地处偏远,美术专职教师分配不去,从事美术教学的基 本上是通过转岗培训的兼职美术教师,他们大多采用封闭落后的临摹式教学,以及变相临摹的模仿教学.本文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论述. ...

  •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蓬溪县明月镇小学校 谭清武 内容摘要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审美能力.鉴赏 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与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因此,就要将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本文主要探 讨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理渗透 ...

  • 4王牌小学美术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报告
  • 美术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工作报告 万州区王牌小学课题组 我校重庆市级课题<培养独立绘画能力,打造美术特色学校>经过三年前的分析.论证.决断.申报,到三年中的施策.实验.研究.实施,再到三年后的汇总.提炼.升华,最终物化成果取得成效.在此之中,我们作了大量的工作,现将研究工作相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

  • 中国美术教育现状[1]1
  • 中国美术教育现状 我国的美术教育是沿着"艺"和"技"两条脉络发展的,对应着美术教育效能的两个侧重面,在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仍有不少的问题出现,我想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教育的薄弱之处,也是眼下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过去的教育方式有的已经不 ...

  • 美术教研工作总结
  • 1、课题研究的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为了避免这种危险,教育界孜孜不倦地努力追寻着一种有效的教学过程与高效的学习状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基础教育课程 ...

  • (论文)小学生美术鉴赏课修改稿
  • 淡谈儿童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基于罗恩菲尔德儿童美术教育阶段理论的视角 叶娅恒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本文根据罗恩菲尔德(V. Lowenfeld)的教育观点探讨几个不同阶段儿童的成长特点,主要包括:涂鸦阶段.图式化前阶段.图式化阶段.写实萌芽阶段.拟写实阶 ...

  •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方案
  •   一、活动方案的目的意义   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组织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它作为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培养全校和班级的美术骨干,推动全校的美术学习、美术活动以及为培养美术人才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