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厂初步分析201505

中国炼厂初步分析

Hydrocracking 大地采集者

目录

1 中国炼厂大体情况 2 中国炼厂新增产能情况 3 中国地炼情况 4 中国煤化工情况 5 今后炼厂的发展趋势 6 结语

前言

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适应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是改善环境、治理雾霾等污染、促进绿色发展、增添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消费需求。会议确定,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供应,力争提前完成成品油质量升级任务。一是将2016年1月起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区域,从原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扩大到整个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全境。二是将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由原定的2018年1月,提前至2017年1月。三是增加高标准普通柴油供应,分别从2017年7月和2018年1月起,在全国全面供应国四、国五标准普通柴油。为完成上述任务,炼油企业将增加技改投资约680亿元,可以进一步带动装备等相关行业有效投资和生产。有关部门和各地要做好衔接,加强支持。要严格标准,强化监管,促进油品质量加快升级。

1 中国炼厂大体情况

中国一次加工能力为6.9亿吨/年,而美国约为9.3亿吨/年,中国炼油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炼油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 其中,中国加氢规模占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由2000年的不到20%上升到目前的40-50%左右,有些新建的千万吨炼厂已经达到100%。总体而言,中国炼厂的技术经济水平基本达到世界水平,有些炼厂甚至超过世界水平。

按照尼尔森系数来看,中国的一些炼厂不低于世界水准。

表一 中国炼厂尼尔森系数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石化炼厂复杂程度可以说国内比较复杂的,其中比较有

代表性的是镇海炼厂其尼尔森系数达到约12左右,而茂名石化其尼尔森系数也有11.3左右,代表了国内今后炼厂的发展方向。但是具体的装置规模还是与世界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在世界加工装置大型化的潮流下,中国炼厂的装置规模还是相对较低。目前所知的单套装置规模最大的情况,常减压装置

1000万吨、加氢裂化280万吨、连续重整260万吨、延迟焦化550万吨。

1.1 中国炼厂分布

中国的炼厂分布情况如图一。

图一 中国炼厂分布

根据图一可知,炼厂的地理分布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一致。其中华东炼厂的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35%左右,华南炼厂为16%左右,东北炼厂为18%左右。华南炼厂的产能相对经济发展水平略低,而东北炼厂的产能相对经济发展水平略高。因此,中国炼厂的区域相对不均衡导致了在油品消费高峰期,大量的北

方油品南下,为了缓解此类情况,中国炼厂也在华南区域大量投资新建炼厂,以缓解此类矛盾。

1.2 中国炼厂的区域特点

就中国炼厂而言,其特点也很明显。北方炼厂大多数地区都是加工国内原油及俄罗斯进口低硫轻质原油。按照加工原油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工劣质的API 低的原油,装置结构大多以焦化或者沥青装置为主,另一类是加工低硫轻质原油,配以发展润滑油装置。比较典型的两个炼厂是大庆石化及锦州石化。

沿海炼厂是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大多数是加工中东进口原油,API 为25—31,硫含量为2.1—3.2%,装置配以加氢装置较多,其尼尔森系数也较高,比较典型的就是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及大连石化。

沿江炼厂大多数是加工进口及胜利管输原油,大多数炼厂配备了渣油加氢装置,有些炼厂配备了加氢裂化装置。比较典型的是九江石化。

而内陆华中炼厂大多数加工国内原油,结构较为简单。

图二 油气管道图

2 中国炼厂新增产能情况

根据咨询商的统计数据,预计2015年国内炼油总能力将达到7亿吨/年左右,到2020年国内炼油总能力将达8亿吨/年以上。中国新增的产能大多数位于华东区域及华南区域,有些居于某些考虑,西南也新增不少产能,具体看表二。

表二 全国新增炼厂产能

根据新增产能来看,大多数都为炼厂改扩建项目,少部分为新建项目。投产年份也比预期推迟。其中揭阳项目有可能推迟至2019年。其中中石化的新增产能约8000万吨/年,继续占据国内炼厂的头把交椅,中石油新增产能约4000万吨/年,居于次席,二中海油新增产能为2000万吨/年,居于第三。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未统计的地炼产能规模也非常大。 3 中国地炼情况

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进口原油使用评估情况的公示》,初步确认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可使用进口原油750万吨/年。这对于地炼来说,是突破了历史,终于取得了翘首以盼的原油进口权。但综合分析,中国地炼的情况也有其特点的。其中有像东明石化这样与国内外资本合作,做大炼厂规模,达到国家进口原油的达标线的企业,也有一些以C4为主,生产调油原料的小型地炼,更有一些一套所谓的常减压加一套小加氢或者催化裂化的微小型地炼。那么中国地炼的情况具体如何呢?

3.1 山东地炼

山东地炼的一次加工能力达到惊人的1.1亿吨/年(咨询商数据为1.3亿吨),其尼尔森系数最低为4.4左右,典型的是石大科技。最高的是12左右,比较典型的是京博、正和等等规模上500万吨左右的地炼。山东地炼的平均规模约300万吨,规模最大的是东明石化规模为1000万吨。一个比较典型的尼尔森系数较高的例子就是京博石化。

表三 京博石化主要生产装置(万吨)

蒸馏 蒸馏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 延迟焦化 延迟焦化 加氢精制 焦化汽油加氢 加氢精制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 汽油异构化 蜡油加氢 气分 气分 制氢

催化干气制氢 制氢 MTBE MTBE 硫磺 聚丙烯 硫脲 甲醇

丁基橡胶

150 200 65 200 100 80 80 20 100 60 10 30 15 50 1.5 0.5 1.5 2 8

2 7 3 5 5

京博石化的装置组分利用非常完全,不仅有常规炼厂的蒸馏、催化裂化及加氢装置,也有常规炼厂不具备的特色装置,例如甲醇、甲基橡胶及硫脲等等装置。

其产业链也延伸较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多产化工产品,减少油品产量,其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甚至一些地炼延伸至煤化工产业,例如正和石化,其油煤联合化工规模就为200万吨,还有利津石化的领苯二甲酸酐及异戊二烯异戊橡胶等等。

大型地炼的特点就是,一往规模化发展,做大一次加工及二次加工能力,达到国家的达标线。二往特色方面发展,煤化工,特色塑料等等。

相对大型地炼而言,一些小的地炼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压缩,受其资金所限,只能转型走化工路线,与大炼厂合作作为大型地炼的下游配套装置或者发展化工装置。

中型地炼估计以后的生存空间较多艰难,因为受俄罗斯炼厂质量升级的影响,其优质的性价比高的燃料油资源估计会越来越少,盈利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3.2 东北地炼

东北地炼大多数是依靠盘锦附近的油田生存,规模大致1000万吨左右,也有一些地炼谋划千万吨规模的新建炼厂。比较典型的就是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利用本地原油资源,生产高等级沥青及润滑油。 3.3 其它

南方及宁夏的一些地炼规模较小,合计约1000万吨,大多数都是以加工燃料油为主,开工率较低。或者以加工C4资源为主,生产MTBE 及芳构化油的。

4 中国煤化工情况

中国的煤化工,大多数是煤制烯烃企业,少部分为煤制油企业。 4.1 煤制烯烃

中国煤制烯烃的产能预计到2019年底,有3200万吨/年,甲醇产能约为6000万吨/年,整个投资约9000亿元。截止2015年初,投产产能约280万吨,预计下半年投产约200万吨的煤制烯烃,整个煤制烯烃企业投产比例如图四。

图四煤制烯烃

预计以后的煤制烯烃企业会越来越多,但随着国家对于煤化工的环保要求提高及规模控制,预计今后煤化工的投资会突破万亿元大关。

一个180万吨的煤制烯烃(不含公用工程),投资约120亿元。按照万吨级别的产品来看,一万吨煤制烯烃的费用为3.0—3.5亿元,而石脑油制烯烃仅为其一半约1.6亿元左右。与此同时,一吨煤用于煤制油或者煤制烯烃,需要耗水10—15吨,按照一个百万吨级别的煤制烯烃来看,其一年耗水约4000万吨左右。而污水处理费用为1000吨约2795元—5000元。

煤制烯烃的成本约分两部分:

1)1吨聚烯烃成本=3吨甲醇+1100元加工费用。 2)1吨甲醇成本=2.5吨煤+800元加工费用。

因此,一般煤化工的盈亏平衡点为油价75美金左右,由于近期低油价,中国的煤化工产能利用率仅为70%,而国际为80-85%。甲醇利用率仅为40-45%。大部分甲醇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 4.2 煤制油

煤制油比较典型的企业就是神华,其神华煤间接液化一期工程中增加合成油品装置年操作时数7920小时。主要产品包括液化气4.96万吨、石脑油3.57万吨、柴油9.81万吨。在鄂尔多斯建成了108万吨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并已顺利平稳连续运转。但煤直接液化工艺生产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在45以下,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品标准。而煤间接液化工艺生产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在70以

上,通过将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柴油产品凋和,就可生产出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品标准要求的、无硫、无氮的、高品质的柴油产品。

5 今后炼厂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中国炼油能力增长过快,原油一次加工装置负荷率呈现下降态势,2014年全国平均仅为66.5%。其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惠州炼厂等主营单位平均负荷率约为85%(如果按照综合配套能力计算,负荷率在90%以上) ,其他炼厂平均负荷率只有35%左右,低于主营单位50个百分点以上。大部分炼厂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但是随着国家对于炼化管制的宽松化,对于民企进入炼油行业的限制也逐渐减少。 5.1 地炼蓬勃发展

随着国家几条政策的出台《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等政策,国家对于地炼的管制逐渐放开,在地炼达到国家要求的油品质量及原油油罐储量的及格线后,将放开原油的进口权管制,这将刺激资金雄厚的地炼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及增加加氢装置。预计地炼将出现几个特点:

1)大量的企业会向上游扩张,比较典型的如恒逸石化及腾龙芳烃,为了保证原料及利润,往上游扩张,增建炼油装置,按照估算PTA 企业的炼油装置至2020年至少有5000万吨左右。

2)地炼两级分化严重,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大者越大,二是小者特色化。 3)有拳头及特色产品的特色企业将越来越多。

4)得终端者得天下,得加油站者得利润,加油站建设的争夺将越来越厉害。

5.2 产能过剩,炼厂低负荷运行

中国炼厂产能与社会实际油品需求存在一定偏差,未来中国炼厂低开工率将成为常态。目前来看,地炼一般的开工率随着原油的价格变动而变动,按照其大数1.3亿吨,远景约2.0亿吨的产能来看,其低开工率对于油品产能的影响较大。其次,主营炼厂远景约6.5-7亿吨的产能也影响油品的产能,大相对于地炼而言,其特点将是关小炼厂及盈利不佳的炼厂,而将大炼厂及盈利较好的炼厂负荷率增加。再次,炼厂的毛利将越来越低,三桶油的部分改革将提到日程上。

因此,综合上述因素,中国炼厂今后的总开工率将会很低,但部分炼厂的开工率将会很高。

5.3 煤化工的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煤化工的终极问题就两个,一是国际原油价格,二是环保。第一个是主要影响因素,按照目前原油价格走势而言,煤化工的盈利将会受限,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煤化工企业将面临破产的危险,今后煤化工的准入门槛将越来越高。第二个影响因素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煤化工的盈利,按照水处理的费用来看,煤化工如果不做好污水回用,每年的水处理成本将是恐怖的5-10亿。如果做好污水回收将能把费用降至1亿左右,而煤化工在低油价下的盈利普遍不佳,其中神华及大唐都出现亏损的问题。煤化工今后对于环保及污水的重视程度将越来越高,不光是因为环保问题,还涉及到低油价下煤化工的盈利问题。

6、结语

炼油暴利的时代已经结束,下一个景气期很难预计,可以预见,炼厂在长期一段时间能将维持低利润,炼厂的产能过剩将会导致炼厂的兼并及关停浪潮。而随着原油价格的走低,大量化工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将会往上游发展。与此同时,煤化工居于战略考虑,将会在规定好游戏规则的前提下适度发展。

今后,中国作为主要的市场,将会成为专利商争夺的重点,得中国者得生存。 参考文献

1、中国炼油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2015年中国炼油产能前景预测

3、东明首获原油进口使用权入场券 民营地炼破冰之旅正式开启 4、“十三五”炼油工业发展环境思路探讨 5、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情况及前景分析

中国炼厂初步分析

Hydrocracking 大地采集者

目录

1 中国炼厂大体情况 2 中国炼厂新增产能情况 3 中国地炼情况 4 中国煤化工情况 5 今后炼厂的发展趋势 6 结语

前言

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适应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是改善环境、治理雾霾等污染、促进绿色发展、增添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消费需求。会议确定,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供应,力争提前完成成品油质量升级任务。一是将2016年1月起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区域,从原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扩大到整个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全境。二是将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由原定的2018年1月,提前至2017年1月。三是增加高标准普通柴油供应,分别从2017年7月和2018年1月起,在全国全面供应国四、国五标准普通柴油。为完成上述任务,炼油企业将增加技改投资约680亿元,可以进一步带动装备等相关行业有效投资和生产。有关部门和各地要做好衔接,加强支持。要严格标准,强化监管,促进油品质量加快升级。

1 中国炼厂大体情况

中国一次加工能力为6.9亿吨/年,而美国约为9.3亿吨/年,中国炼油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炼油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 其中,中国加氢规模占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由2000年的不到20%上升到目前的40-50%左右,有些新建的千万吨炼厂已经达到100%。总体而言,中国炼厂的技术经济水平基本达到世界水平,有些炼厂甚至超过世界水平。

按照尼尔森系数来看,中国的一些炼厂不低于世界水准。

表一 中国炼厂尼尔森系数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石化炼厂复杂程度可以说国内比较复杂的,其中比较有

代表性的是镇海炼厂其尼尔森系数达到约12左右,而茂名石化其尼尔森系数也有11.3左右,代表了国内今后炼厂的发展方向。但是具体的装置规模还是与世界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在世界加工装置大型化的潮流下,中国炼厂的装置规模还是相对较低。目前所知的单套装置规模最大的情况,常减压装置

1000万吨、加氢裂化280万吨、连续重整260万吨、延迟焦化550万吨。

1.1 中国炼厂分布

中国的炼厂分布情况如图一。

图一 中国炼厂分布

根据图一可知,炼厂的地理分布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一致。其中华东炼厂的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35%左右,华南炼厂为16%左右,东北炼厂为18%左右。华南炼厂的产能相对经济发展水平略低,而东北炼厂的产能相对经济发展水平略高。因此,中国炼厂的区域相对不均衡导致了在油品消费高峰期,大量的北

方油品南下,为了缓解此类情况,中国炼厂也在华南区域大量投资新建炼厂,以缓解此类矛盾。

1.2 中国炼厂的区域特点

就中国炼厂而言,其特点也很明显。北方炼厂大多数地区都是加工国内原油及俄罗斯进口低硫轻质原油。按照加工原油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工劣质的API 低的原油,装置结构大多以焦化或者沥青装置为主,另一类是加工低硫轻质原油,配以发展润滑油装置。比较典型的两个炼厂是大庆石化及锦州石化。

沿海炼厂是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大多数是加工中东进口原油,API 为25—31,硫含量为2.1—3.2%,装置配以加氢装置较多,其尼尔森系数也较高,比较典型的就是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及大连石化。

沿江炼厂大多数是加工进口及胜利管输原油,大多数炼厂配备了渣油加氢装置,有些炼厂配备了加氢裂化装置。比较典型的是九江石化。

而内陆华中炼厂大多数加工国内原油,结构较为简单。

图二 油气管道图

2 中国炼厂新增产能情况

根据咨询商的统计数据,预计2015年国内炼油总能力将达到7亿吨/年左右,到2020年国内炼油总能力将达8亿吨/年以上。中国新增的产能大多数位于华东区域及华南区域,有些居于某些考虑,西南也新增不少产能,具体看表二。

表二 全国新增炼厂产能

根据新增产能来看,大多数都为炼厂改扩建项目,少部分为新建项目。投产年份也比预期推迟。其中揭阳项目有可能推迟至2019年。其中中石化的新增产能约8000万吨/年,继续占据国内炼厂的头把交椅,中石油新增产能约4000万吨/年,居于次席,二中海油新增产能为2000万吨/年,居于第三。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未统计的地炼产能规模也非常大。 3 中国地炼情况

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进口原油使用评估情况的公示》,初步确认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可使用进口原油750万吨/年。这对于地炼来说,是突破了历史,终于取得了翘首以盼的原油进口权。但综合分析,中国地炼的情况也有其特点的。其中有像东明石化这样与国内外资本合作,做大炼厂规模,达到国家进口原油的达标线的企业,也有一些以C4为主,生产调油原料的小型地炼,更有一些一套所谓的常减压加一套小加氢或者催化裂化的微小型地炼。那么中国地炼的情况具体如何呢?

3.1 山东地炼

山东地炼的一次加工能力达到惊人的1.1亿吨/年(咨询商数据为1.3亿吨),其尼尔森系数最低为4.4左右,典型的是石大科技。最高的是12左右,比较典型的是京博、正和等等规模上500万吨左右的地炼。山东地炼的平均规模约300万吨,规模最大的是东明石化规模为1000万吨。一个比较典型的尼尔森系数较高的例子就是京博石化。

表三 京博石化主要生产装置(万吨)

蒸馏 蒸馏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 延迟焦化 延迟焦化 加氢精制 焦化汽油加氢 加氢精制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 汽油异构化 蜡油加氢 气分 气分 制氢

催化干气制氢 制氢 MTBE MTBE 硫磺 聚丙烯 硫脲 甲醇

丁基橡胶

150 200 65 200 100 80 80 20 100 60 10 30 15 50 1.5 0.5 1.5 2 8

2 7 3 5 5

京博石化的装置组分利用非常完全,不仅有常规炼厂的蒸馏、催化裂化及加氢装置,也有常规炼厂不具备的特色装置,例如甲醇、甲基橡胶及硫脲等等装置。

其产业链也延伸较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多产化工产品,减少油品产量,其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甚至一些地炼延伸至煤化工产业,例如正和石化,其油煤联合化工规模就为200万吨,还有利津石化的领苯二甲酸酐及异戊二烯异戊橡胶等等。

大型地炼的特点就是,一往规模化发展,做大一次加工及二次加工能力,达到国家的达标线。二往特色方面发展,煤化工,特色塑料等等。

相对大型地炼而言,一些小的地炼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压缩,受其资金所限,只能转型走化工路线,与大炼厂合作作为大型地炼的下游配套装置或者发展化工装置。

中型地炼估计以后的生存空间较多艰难,因为受俄罗斯炼厂质量升级的影响,其优质的性价比高的燃料油资源估计会越来越少,盈利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3.2 东北地炼

东北地炼大多数是依靠盘锦附近的油田生存,规模大致1000万吨左右,也有一些地炼谋划千万吨规模的新建炼厂。比较典型的就是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利用本地原油资源,生产高等级沥青及润滑油。 3.3 其它

南方及宁夏的一些地炼规模较小,合计约1000万吨,大多数都是以加工燃料油为主,开工率较低。或者以加工C4资源为主,生产MTBE 及芳构化油的。

4 中国煤化工情况

中国的煤化工,大多数是煤制烯烃企业,少部分为煤制油企业。 4.1 煤制烯烃

中国煤制烯烃的产能预计到2019年底,有3200万吨/年,甲醇产能约为6000万吨/年,整个投资约9000亿元。截止2015年初,投产产能约280万吨,预计下半年投产约200万吨的煤制烯烃,整个煤制烯烃企业投产比例如图四。

图四煤制烯烃

预计以后的煤制烯烃企业会越来越多,但随着国家对于煤化工的环保要求提高及规模控制,预计今后煤化工的投资会突破万亿元大关。

一个180万吨的煤制烯烃(不含公用工程),投资约120亿元。按照万吨级别的产品来看,一万吨煤制烯烃的费用为3.0—3.5亿元,而石脑油制烯烃仅为其一半约1.6亿元左右。与此同时,一吨煤用于煤制油或者煤制烯烃,需要耗水10—15吨,按照一个百万吨级别的煤制烯烃来看,其一年耗水约4000万吨左右。而污水处理费用为1000吨约2795元—5000元。

煤制烯烃的成本约分两部分:

1)1吨聚烯烃成本=3吨甲醇+1100元加工费用。 2)1吨甲醇成本=2.5吨煤+800元加工费用。

因此,一般煤化工的盈亏平衡点为油价75美金左右,由于近期低油价,中国的煤化工产能利用率仅为70%,而国际为80-85%。甲醇利用率仅为40-45%。大部分甲醇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 4.2 煤制油

煤制油比较典型的企业就是神华,其神华煤间接液化一期工程中增加合成油品装置年操作时数7920小时。主要产品包括液化气4.96万吨、石脑油3.57万吨、柴油9.81万吨。在鄂尔多斯建成了108万吨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并已顺利平稳连续运转。但煤直接液化工艺生产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在45以下,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品标准。而煤间接液化工艺生产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在70以

上,通过将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柴油产品凋和,就可生产出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品标准要求的、无硫、无氮的、高品质的柴油产品。

5 今后炼厂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中国炼油能力增长过快,原油一次加工装置负荷率呈现下降态势,2014年全国平均仅为66.5%。其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惠州炼厂等主营单位平均负荷率约为85%(如果按照综合配套能力计算,负荷率在90%以上) ,其他炼厂平均负荷率只有35%左右,低于主营单位50个百分点以上。大部分炼厂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但是随着国家对于炼化管制的宽松化,对于民企进入炼油行业的限制也逐渐减少。 5.1 地炼蓬勃发展

随着国家几条政策的出台《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等政策,国家对于地炼的管制逐渐放开,在地炼达到国家要求的油品质量及原油油罐储量的及格线后,将放开原油的进口权管制,这将刺激资金雄厚的地炼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及增加加氢装置。预计地炼将出现几个特点:

1)大量的企业会向上游扩张,比较典型的如恒逸石化及腾龙芳烃,为了保证原料及利润,往上游扩张,增建炼油装置,按照估算PTA 企业的炼油装置至2020年至少有5000万吨左右。

2)地炼两级分化严重,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大者越大,二是小者特色化。 3)有拳头及特色产品的特色企业将越来越多。

4)得终端者得天下,得加油站者得利润,加油站建设的争夺将越来越厉害。

5.2 产能过剩,炼厂低负荷运行

中国炼厂产能与社会实际油品需求存在一定偏差,未来中国炼厂低开工率将成为常态。目前来看,地炼一般的开工率随着原油的价格变动而变动,按照其大数1.3亿吨,远景约2.0亿吨的产能来看,其低开工率对于油品产能的影响较大。其次,主营炼厂远景约6.5-7亿吨的产能也影响油品的产能,大相对于地炼而言,其特点将是关小炼厂及盈利不佳的炼厂,而将大炼厂及盈利较好的炼厂负荷率增加。再次,炼厂的毛利将越来越低,三桶油的部分改革将提到日程上。

因此,综合上述因素,中国炼厂今后的总开工率将会很低,但部分炼厂的开工率将会很高。

5.3 煤化工的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煤化工的终极问题就两个,一是国际原油价格,二是环保。第一个是主要影响因素,按照目前原油价格走势而言,煤化工的盈利将会受限,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煤化工企业将面临破产的危险,今后煤化工的准入门槛将越来越高。第二个影响因素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煤化工的盈利,按照水处理的费用来看,煤化工如果不做好污水回用,每年的水处理成本将是恐怖的5-10亿。如果做好污水回收将能把费用降至1亿左右,而煤化工在低油价下的盈利普遍不佳,其中神华及大唐都出现亏损的问题。煤化工今后对于环保及污水的重视程度将越来越高,不光是因为环保问题,还涉及到低油价下煤化工的盈利问题。

6、结语

炼油暴利的时代已经结束,下一个景气期很难预计,可以预见,炼厂在长期一段时间能将维持低利润,炼厂的产能过剩将会导致炼厂的兼并及关停浪潮。而随着原油价格的走低,大量化工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将会往上游发展。与此同时,煤化工居于战略考虑,将会在规定好游戏规则的前提下适度发展。

今后,中国作为主要的市场,将会成为专利商争夺的重点,得中国者得生存。 参考文献

1、中国炼油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2015年中国炼油产能前景预测

3、东明首获原油进口使用权入场券 民营地炼破冰之旅正式开启 4、“十三五”炼油工业发展环境思路探讨 5、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情况及前景分析


相关内容

  • _互联网_教育_机遇_挑战与对策_平和光
  • 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第1期 "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 平和光,杜亚丽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 ① 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引导.电子商务的催生与带动等众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作为创新 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即"互联网" ...

  • 澳大利亚的铜矿工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_何金祥
  • 观察 V iews 澳大利亚的铜矿工业现状分析 及前景展望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Australia's Copper Industry □文/何金祥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铜资源进口国,也是澳大利亚铜精矿的最主要出口目的地.了解澳大利亚铜矿业的发展状况与前景,不仅有利于中国加 ...

  • 大型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修改后
  • 目 录 一. 大型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及指标体系框架 (一)可持续发展要素. 1.社会经济发展要素. 3.资源要素. 4.环境要素.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1.压力指标. 2.状态指标. 3.反应指标. 二.大型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工程的思路与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工程思路 1.体现&q ...

  • 上海商学院2015版金融投资实验报告3
  • 流通现代化实验教学中心------金融投资实践 ai 实验三 证券投资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2015 年 11 月 19 日星期一四 系别: 市场营销 专业班级: 市销 132 班 号: [1**********] [实验目的] 姓名: 周伟 成 绩: 学 通过对个股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让学 ...

  • 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程序
  • 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程序 项目流程: 申报项目原则: 1.对原有工艺.设施和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以挖掘生产潜力.维 持或扩大生产能力.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生产能力. 3.开发新产品,改善产品结构. 4.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 5.环境保护或资源综合利用. 6.改善劳动安全卫生 ...

  • 株洲冶炼厂
  • 株洲冶炼厂 见习报告 实习基地: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株洲冶炼厂实习报告 一. 实习时间 2013年6月24日-2013年7月5日 二. 实习地点 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通过实习,能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增强我们动手能力的同时, ...

  • 做精做强终端--石油销售
  •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分公司近三年来,在西北辖区市场的年均零售增长率为20%,在整个中油销售系统中位居前列.西北销售分公司之所以在西北辖区市场的终端销售规模逐年快速增长,关键就是紧扣住了成品油市场的脉动,从而提高了中油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产供销一体化优势 狠抓炼厂交货,扩大资源总量.面对辖区资源持 ...

  • 中化工借俄石油站稳脚跟
  • 对一家油公司来说,资源是发展的基石.在国内找不到石油资源的中化工,就将触角伸到了海外.俄石油入股中化工的油气公司,相当于为中化工的炼油企业找到了一张长期饭票, 中化工旗下炼厂目前主要加工的俄罗斯原油品种为ESPO,如果未来俄罗斯石油长期供应原油,估计将以ESPO原油为主.根据安迅思统计的船期数据显示 ...

  • 2.构成社会生产的要素
  •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 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二框 构成社会生产的要素 一.劳动者的劳动 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脑力劳动尤其是复杂脑力劳动,不仅成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源泉,而且是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