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修: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
郑春梅
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方式的历史选择。自主研修是实施校本培训最主要、最基本的操作切入点。自主研修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自主性,强调教师在培训中的自主参与,自定专业发展计划,开展目主合作学习,因而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二是全员性,主张基于学校,以校为本,又因人而异,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并因其全面开放,简便易行,所以更能够吸纳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培训;三是实践性,坚持以学校发展中和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问题为中心,再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培训主线,把学习、反思与实践融为一体,引导教师设计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计划,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因此中小学校本培训必须牢牢抓住自主研修这个抓手和第一着力点。
一、以自主学习为起点,为教师终身发展奠基
自主学习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学校为培训单位,自主参与,自选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协作小组,通过教师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开展自主学习培训。一是要明确学习目标。校本研修自主学习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化为导 向,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中心,建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为主要目标。其具体目标有:①建立共同愿景,促使教师由被动型学习向“自主型学习”、“创新型学习”转变,引领教师步入专业发展之 路;②建立团队学习共同体,促使教师在集体、协作交流中学习成长,分享成果,实现自我超越;③建立学习型组织,为每一位教师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为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二是要制定学习计划。在遵循总体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校长要根据校本情况和不同类型教师个人成长过程与发展方向,提出教师自主学习的总体要求,指导教师制定个人自修学习计划。教师可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和个人发展需要,自选学习内容,自订学习计划,分阶段组织实施。要在学习计划的指导下,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相伴终身的学习能力。三是自选学习方法。始终坚持把教师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会学习,让他们在不离职、不离校、不离岗的前提下自定目标,自选书目,自做笔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并由教师自己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灵活选定学习内容,灵活选用学习方法,即可以是个人自修式、小组合作式,也可以是“沙龙式”,以师带徒式等等,由于教师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习的自觉性、创造性得以激发,个性得到张扬,从而真正实现了由外在的“要我学”向内在的“我要学”的转变。
二、以自觉实践为基点,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归宿。因此,自主研修校本培训必须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的,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服务教学,服务教改,服务管理,服务育人。具体地说:一是要自觉服务教学与 教改的实践。当今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校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校本研修,让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自觉实践者,通过新课标教案比赛、新课标优课展评、综合实践活动 课观摩、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各种活动,积极开展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模式、新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努力把新的教学价值观转变为教学行为,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中,促进教师在自觉实践中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提升能力。二是要自觉服务 于育人实践。通过自主研修培训,帮助每个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形成关爱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获取成功的人格魅力,养成知行统一的行为规范,进而全面提高教师开展德育指导、教育心理咨询、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指
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教育能力和艺术。三是要自觉服务于管理实践。以师为本是现代学校管理中的新理念,体现了教师在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自主研修作为校本培训的切入环节,它不可能脱离学校管理的大环境,而且只有主动融入、自觉服务于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最终才能全面发挥自主研修的作用。这一方面要求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中均应以教师为本来设计和安排,以充分体现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自主研修培训过程中,要自觉参与、积极营造主动创新、善于合 作、乐于学习的文化环境。并主动融进学校管理实践中,争做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人,在积极的管理活动中创新方法,提升能力。
三、以自我反思为重点,为教师能力提升接力
自我反思是自主研修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的反思并不是自我检讨,而是引导教师自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反思”的过程比最终的实践成果都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反思反省、反刍消化,能够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通过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的积极反思,认真审察大方向对不对,针对性强不强,实效性好不好。特别是通过反思自主学习的过程与状况,及时找出问题,吸取教训,调整目标,寻求改进办法;通过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及时发现不足,找出自己的行为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寻找新的策略与方法,积极解决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学过程进一步优化发展。由于教师是带着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思考,这就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上述反思的过程既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积极的行动改进过程,又是一个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反思是教师获得终身发展能力的突破口。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反省,总结经验,能够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水平。参训教师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实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根据自己最为关注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感兴趣的专题入手,确立课题,开展研究,取得成果,加以推广。通过这种不断的反思,在反思感悟后进一步实践,不断进行反馈调节,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教师个体“成长档案盒”。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进行成果交流与展评,大家在集体交流中共享成功经验,互相学习借鉴,巧用 它山之石,不断激发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教师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新飞跃。进而推动一定区域内教师自主研修学习风气的形成,构建学习型共同愿景,使培训真正变成教师个人的内在需求,让每个人都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传播者, 还是知识的创造者。
(郑春梅,盐城市登瀛小学)
自主研修: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
郑春梅
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方式的历史选择。自主研修是实施校本培训最主要、最基本的操作切入点。自主研修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自主性,强调教师在培训中的自主参与,自定专业发展计划,开展目主合作学习,因而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二是全员性,主张基于学校,以校为本,又因人而异,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并因其全面开放,简便易行,所以更能够吸纳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培训;三是实践性,坚持以学校发展中和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问题为中心,再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培训主线,把学习、反思与实践融为一体,引导教师设计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计划,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因此中小学校本培训必须牢牢抓住自主研修这个抓手和第一着力点。
一、以自主学习为起点,为教师终身发展奠基
自主学习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学校为培训单位,自主参与,自选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协作小组,通过教师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开展自主学习培训。一是要明确学习目标。校本研修自主学习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化为导 向,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中心,建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为主要目标。其具体目标有:①建立共同愿景,促使教师由被动型学习向“自主型学习”、“创新型学习”转变,引领教师步入专业发展之 路;②建立团队学习共同体,促使教师在集体、协作交流中学习成长,分享成果,实现自我超越;③建立学习型组织,为每一位教师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为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二是要制定学习计划。在遵循总体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校长要根据校本情况和不同类型教师个人成长过程与发展方向,提出教师自主学习的总体要求,指导教师制定个人自修学习计划。教师可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和个人发展需要,自选学习内容,自订学习计划,分阶段组织实施。要在学习计划的指导下,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相伴终身的学习能力。三是自选学习方法。始终坚持把教师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会学习,让他们在不离职、不离校、不离岗的前提下自定目标,自选书目,自做笔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并由教师自己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灵活选定学习内容,灵活选用学习方法,即可以是个人自修式、小组合作式,也可以是“沙龙式”,以师带徒式等等,由于教师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习的自觉性、创造性得以激发,个性得到张扬,从而真正实现了由外在的“要我学”向内在的“我要学”的转变。
二、以自觉实践为基点,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归宿。因此,自主研修校本培训必须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的,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服务教学,服务教改,服务管理,服务育人。具体地说:一是要自觉服务教学与 教改的实践。当今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校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校本研修,让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自觉实践者,通过新课标教案比赛、新课标优课展评、综合实践活动 课观摩、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各种活动,积极开展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模式、新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努力把新的教学价值观转变为教学行为,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中,促进教师在自觉实践中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提升能力。二是要自觉服务 于育人实践。通过自主研修培训,帮助每个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形成关爱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获取成功的人格魅力,养成知行统一的行为规范,进而全面提高教师开展德育指导、教育心理咨询、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指
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教育能力和艺术。三是要自觉服务于管理实践。以师为本是现代学校管理中的新理念,体现了教师在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自主研修作为校本培训的切入环节,它不可能脱离学校管理的大环境,而且只有主动融入、自觉服务于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最终才能全面发挥自主研修的作用。这一方面要求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中均应以教师为本来设计和安排,以充分体现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自主研修培训过程中,要自觉参与、积极营造主动创新、善于合 作、乐于学习的文化环境。并主动融进学校管理实践中,争做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人,在积极的管理活动中创新方法,提升能力。
三、以自我反思为重点,为教师能力提升接力
自我反思是自主研修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的反思并不是自我检讨,而是引导教师自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反思”的过程比最终的实践成果都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反思反省、反刍消化,能够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通过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的积极反思,认真审察大方向对不对,针对性强不强,实效性好不好。特别是通过反思自主学习的过程与状况,及时找出问题,吸取教训,调整目标,寻求改进办法;通过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及时发现不足,找出自己的行为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寻找新的策略与方法,积极解决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学过程进一步优化发展。由于教师是带着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思考,这就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上述反思的过程既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积极的行动改进过程,又是一个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反思是教师获得终身发展能力的突破口。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反省,总结经验,能够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水平。参训教师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实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根据自己最为关注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感兴趣的专题入手,确立课题,开展研究,取得成果,加以推广。通过这种不断的反思,在反思感悟后进一步实践,不断进行反馈调节,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教师个体“成长档案盒”。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进行成果交流与展评,大家在集体交流中共享成功经验,互相学习借鉴,巧用 它山之石,不断激发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教师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新飞跃。进而推动一定区域内教师自主研修学习风气的形成,构建学习型共同愿景,使培训真正变成教师个人的内在需求,让每个人都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传播者, 还是知识的创造者。
(郑春梅,盐城市登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