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战略部署

作者:熊云

首都经济 2003年10期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小康”这个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它大致有三层含义,即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和十六大所规划的小康社会。这三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为了比较准确、深刻地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本文对小康的三层含义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

  小康,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产生于中国。现在国外也使用小康概念,是由中文翻译过去的。译法各种各样。有的翻译为“a society in which people lead a fairly comfortable life”,即人民过着比较舒适生活的社会;有翻译为“comparative prosperity”,即相对富裕的生活;有的干脆用汉语拼音,翻译为“xiaokang”。十六大报告的英文译本把小康社会翻译为“well-off society”。这些翻译都很难说是贴切的,很难把小康丰富的内涵揭示出来。一个民族特有的一些概念正是这样,要把它翻译成对应的外文是很难的。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时间距今大约2500年。《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诗经》中讲的小康就是这个意思。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所讲的小康也是这个意思。作为一种生活理想,小康在中国老百姓中有着经久不息的魅力。

  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这实际上是对普通老百姓小康理想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战国末年或秦汉时期成书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得到比较系统地描绘。在这本书中,“小康”被描述为一种比“大同”差一点的理想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的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社会文明、秩序稳定、保障健全。而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天下为家”的社会,仍然存在私有制和等级制,“礼”是维系社会制度的重要手段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

  儒家宣扬复古思想,把不可考究的远古时代(如三皇五帝时代,实际上是原始社会)描述为理想的大同社会,把夏、商、周时的好年代(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代)描述为理想的“小康社会”。儒家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混乱时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是,首先恢复到夏、商、周时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回到远古时代的大同社会。这实际上是一种“托古”的思想,即假托远古宣扬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

  儒家的社会理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朝末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乱世”到“升平”再到“太平”不断更新、发展、进化的历史过程。其中,“升平者,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也”。他认为,“乱世”是人类社会的原始形态,“太平”即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升平”亦即小康社会,是居于这二者之间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的经济特征是“大工之世”,政治特征是“人主垂拱无为”,文化特征是“渐有文教”。他还说,“大约据乱世尚君主,升平世尚君民共主,太平世尚民主矣。”可见,康有为的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社会特征,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他理想的小康社会的政治制度。孙中山先生也受到儒家社会理想的影响,他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和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毛主席有没有受到影响?我认为也是受到一定影响的。他在1949年6月所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里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达到大同的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这条路,即: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虽然毛主席没有谈到小康,但他赋予“大同”以全新的内涵,即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提出了小康目标,而且还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可见,小康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邓小平时小康社会的设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为尽快实现中国的富强,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构想。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耽误,“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不可能按期实现。事实上,即使没有“文化大革命”的耽误,也不可能按期实现。这主要是由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太低和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邓小平于1977年复出。经历多次政治磨难的他,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复出后一系列的出访,使他大开眼界,深感中国发展的紧迫性,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不现实。因此,从1979年开始,邓小平把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为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根据文献记载,同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客人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

  什么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呢?同年12月6日,前来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了这个问题。邓小平沉思了大约1分钟的时间,然后才向客人解释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在这里,邓小平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小康”。以后,邓小平又多次使用这一概念。提法上,有的叫小康之家,有的叫小康的中国、小康社会、小康生活等,意思大致差不多,讲的都是2000年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实现后的景象。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小康”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中国现代化实现的时间由2000年往后推了。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构想写进了大会的报告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把第三步目标实现的时间进一步确定为21世纪中叶。这样,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战略提出来了。进入小康社会,是这个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关于小康社会的特征,邓小平作了清晰的描述。1983年3月2日,他在与中央的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以苏州为例,谈到了人均接近800美元后,社会是个什么状况的问题: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又说,广东1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由此可见,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吃穿不愁、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它既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儒家所设计的小康社会,也不同于康有为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儒家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行等级制和世袭制的封建社会;康有为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大工大商和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社会;而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则是一个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三)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规划

  从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来看,实际上就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我们刚刚跨入小康的门槛,人均收入还不高,只有800~1000美元,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们才刚刚摘掉“低收入国家”的帽子,进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所谓不全面,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即使低水平的小康,也还没有全面达到。2000年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2002年减为2800多万。一些已经脱贫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很脆弱,容易返贫。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口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城乡失业人口还相当多。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另一层是指人们所享受的小康生活不全面。现在总的情况是,人们的衣食问题解决了,但住、行还不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差距更大,人民对治安状况、对民主进程等问题还不满意。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总体上说,城市进入小康的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的比重小;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比重小;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很不平衡,并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显然,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社会与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有较大差距的。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这个规划,十六大把六个“更加”的总体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从而给人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这必将在实践中起到动员人民、鼓舞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规划,继承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思想,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思想。这种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明确提出了生态建设的任务;第二,把民主法制建设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来认识,不仅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丰富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第三,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和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更简单地说,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这样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可以概括为:“两步走”,“一二三”,“毫不放松”。

  “两步走”:前10年(2001-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十五大报告中为国民生产总值,十五届五中全会起改为国内生产总值),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10年(2011-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从提出小康目标算起,我们用了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总体小康的水平。这期间我们走了两大步。第一步,是到1987年,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进入了温饱社会。第二步,是到2000年,初步达到小康,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关于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的设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前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届五中全会对新世纪前10年的规划,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世纪头20年我们也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我国进入宽裕小康社会。第二步,到202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进入殷实小康社会或全面小康社会。

  “一二三”:“一”是指一个“根本”,即经济建设。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指两个“必须”,即“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两个“必须”实际上讲的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指三个“坚持”,即“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三个“坚持”实际上讲的是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工作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毫不放松”:是指党的建设要毫不放松。十六大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中央战略部署的突出特点:

  第一,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十六大报告不回避我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回顾和总结十五大以来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指出我们工作中还面临着6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肯定2000年底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时,又指出今后中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7个方面的矛盾和困难。应该看到,这些困难、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更多的是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怎么解决?十六大认为只有通过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别无他途。十六大深刻论述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命题,指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这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报告还同时指出,“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坚决冲破,坚决改变,坚决革除,一连三个“坚决”,充分显示出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决心。这个强大的决心,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许多方面。只要我们扫一下报告第四部分以后的标题,就一目了然了:

  “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七、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等内容)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二,以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为指导思想。

  十六大报告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把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继续坚持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更加关注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把逐步缩小地区、城乡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全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报告结尾部分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只提出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实际上,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四个文明(加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又一鲜明特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体现,也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处处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例如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强调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出六个“更加”总体目标和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都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在部署各方面的任务时,则进一步把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落到实处。如提出扩大就业的思路和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

作者介绍:熊云,中央党校科社部副教授、博士

作者:熊云

首都经济 2003年10期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小康”这个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它大致有三层含义,即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和十六大所规划的小康社会。这三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为了比较准确、深刻地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本文对小康的三层含义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

  小康,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产生于中国。现在国外也使用小康概念,是由中文翻译过去的。译法各种各样。有的翻译为“a society in which people lead a fairly comfortable life”,即人民过着比较舒适生活的社会;有翻译为“comparative prosperity”,即相对富裕的生活;有的干脆用汉语拼音,翻译为“xiaokang”。十六大报告的英文译本把小康社会翻译为“well-off society”。这些翻译都很难说是贴切的,很难把小康丰富的内涵揭示出来。一个民族特有的一些概念正是这样,要把它翻译成对应的外文是很难的。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时间距今大约2500年。《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诗经》中讲的小康就是这个意思。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所讲的小康也是这个意思。作为一种生活理想,小康在中国老百姓中有着经久不息的魅力。

  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这实际上是对普通老百姓小康理想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战国末年或秦汉时期成书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得到比较系统地描绘。在这本书中,“小康”被描述为一种比“大同”差一点的理想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的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社会文明、秩序稳定、保障健全。而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天下为家”的社会,仍然存在私有制和等级制,“礼”是维系社会制度的重要手段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

  儒家宣扬复古思想,把不可考究的远古时代(如三皇五帝时代,实际上是原始社会)描述为理想的大同社会,把夏、商、周时的好年代(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代)描述为理想的“小康社会”。儒家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混乱时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是,首先恢复到夏、商、周时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回到远古时代的大同社会。这实际上是一种“托古”的思想,即假托远古宣扬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

  儒家的社会理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朝末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乱世”到“升平”再到“太平”不断更新、发展、进化的历史过程。其中,“升平者,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也”。他认为,“乱世”是人类社会的原始形态,“太平”即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升平”亦即小康社会,是居于这二者之间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的经济特征是“大工之世”,政治特征是“人主垂拱无为”,文化特征是“渐有文教”。他还说,“大约据乱世尚君主,升平世尚君民共主,太平世尚民主矣。”可见,康有为的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社会特征,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他理想的小康社会的政治制度。孙中山先生也受到儒家社会理想的影响,他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和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毛主席有没有受到影响?我认为也是受到一定影响的。他在1949年6月所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里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达到大同的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这条路,即: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虽然毛主席没有谈到小康,但他赋予“大同”以全新的内涵,即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提出了小康目标,而且还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可见,小康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邓小平时小康社会的设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为尽快实现中国的富强,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构想。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耽误,“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不可能按期实现。事实上,即使没有“文化大革命”的耽误,也不可能按期实现。这主要是由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太低和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邓小平于1977年复出。经历多次政治磨难的他,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复出后一系列的出访,使他大开眼界,深感中国发展的紧迫性,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不现实。因此,从1979年开始,邓小平把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为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根据文献记载,同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客人时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

  什么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呢?同年12月6日,前来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了这个问题。邓小平沉思了大约1分钟的时间,然后才向客人解释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在这里,邓小平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小康”。以后,邓小平又多次使用这一概念。提法上,有的叫小康之家,有的叫小康的中国、小康社会、小康生活等,意思大致差不多,讲的都是2000年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实现后的景象。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小康”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中国现代化实现的时间由2000年往后推了。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构想写进了大会的报告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把第三步目标实现的时间进一步确定为21世纪中叶。这样,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战略提出来了。进入小康社会,是这个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关于小康社会的特征,邓小平作了清晰的描述。1983年3月2日,他在与中央的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以苏州为例,谈到了人均接近800美元后,社会是个什么状况的问题: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又说,广东1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由此可见,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吃穿不愁、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它既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儒家所设计的小康社会,也不同于康有为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儒家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行等级制和世袭制的封建社会;康有为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大工大商和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社会;而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则是一个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三)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规划

  从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来看,实际上就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我们刚刚跨入小康的门槛,人均收入还不高,只有800~1000美元,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们才刚刚摘掉“低收入国家”的帽子,进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所谓不全面,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即使低水平的小康,也还没有全面达到。2000年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2002年减为2800多万。一些已经脱贫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还很脆弱,容易返贫。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口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城乡失业人口还相当多。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另一层是指人们所享受的小康生活不全面。现在总的情况是,人们的衣食问题解决了,但住、行还不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差距更大,人民对治安状况、对民主进程等问题还不满意。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总体上说,城市进入小康的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的比重小;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比重小;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很不平衡,并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显然,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社会与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有较大差距的。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这个规划,十六大把六个“更加”的总体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从而给人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这必将在实践中起到动员人民、鼓舞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规划,继承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思想,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思想。这种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明确提出了生态建设的任务;第二,把民主法制建设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来认识,不仅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丰富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第三,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和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更简单地说,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这样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可以概括为:“两步走”,“一二三”,“毫不放松”。

  “两步走”:前10年(2001-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十五大报告中为国民生产总值,十五届五中全会起改为国内生产总值),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10年(2011-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从提出小康目标算起,我们用了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总体小康的水平。这期间我们走了两大步。第一步,是到1987年,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进入了温饱社会。第二步,是到2000年,初步达到小康,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关于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的设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前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届五中全会对新世纪前10年的规划,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世纪头20年我们也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我国进入宽裕小康社会。第二步,到202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进入殷实小康社会或全面小康社会。

  “一二三”:“一”是指一个“根本”,即经济建设。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指两个“必须”,即“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两个“必须”实际上讲的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指三个“坚持”,即“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三个“坚持”实际上讲的是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工作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毫不放松”:是指党的建设要毫不放松。十六大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中央战略部署的突出特点:

  第一,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十六大报告不回避我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回顾和总结十五大以来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指出我们工作中还面临着6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肯定2000年底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时,又指出今后中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7个方面的矛盾和困难。应该看到,这些困难、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更多的是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怎么解决?十六大认为只有通过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别无他途。十六大深刻论述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命题,指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这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报告还同时指出,“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坚决冲破,坚决改变,坚决革除,一连三个“坚决”,充分显示出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决心。这个强大的决心,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许多方面。只要我们扫一下报告第四部分以后的标题,就一目了然了:

  “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七、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等内容)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二,以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为指导思想。

  十六大报告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把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继续坚持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更加关注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把逐步缩小地区、城乡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全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报告结尾部分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只提出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实际上,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四个文明(加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又一鲜明特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体现,也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处处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例如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强调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出六个“更加”总体目标和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都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在部署各方面的任务时,则进一步把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怀落到实处。如提出扩大就业的思路和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

作者介绍:熊云,中央党校科社部副教授、博士


相关内容

  •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精辟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伟大实践,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立意高远.总揽全 ...

  • 韩伯成: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讲稿
  • 认识重大意义 把握科学内涵 --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讲稿 主讲人:韩伯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

  •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
  • 集团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 通知 各基层党组织: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中发[2012]10号)和<国资委党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国资党委宣传[2012]238号)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现就学习宣传贯 ...

  • 张力:"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宏观政策方向解读
  •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中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线. 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法治为保障. 根据中国特色社 ...

  • 王燕文: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李强同志代表十二届省委所作的报告,是引领江苏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深入学习领会省党代会的基本精神 ...

  •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知识要点
  • 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主要内涵 将成都建成世界级国际化城市,西部地区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 二.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功能定位上,不但是国家重要的中 ...

  •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 十八大新党章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修改: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首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科学发展观"写 ...

  • 解读[十三五建议]
  • 徐绍史:"五大发展"理念是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 袁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介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徐绍史:谢谢主持人 ...

  • 当前我国教育科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_田慧生
  • 当前我国教育科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田慧生 [摘 要]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转型.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 繁重.教育科研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须面对严峻挑战."十三五"期间,教育科研工作应着重于国家重大教育问题研究和重大政策研制.教育政策实施情况的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