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胃动力恢复正常,拔除胃管,患者进食后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及呕吐;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蠕动、排空良好,无复发;15 d恢复6例,16 d恢复8例,18 d恢复9例,21 d恢复7例。结论 本方法具有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恢复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诊治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又称术后胃功能排空障碍,是指发生在胃大部切除术后,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我院2002~2010年共收治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30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9~74岁;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均为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手术方式均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22例为结肠前吻合,8例为结肠后吻合,术后均为急性胃瘫综合征,术后4~10 d发生胃瘫,均发生在由流质向半流质饮食过渡期间,出现上腹胀满,膨隆,并有呕吐,呕吐均为大量所进食物及混有胆汁,吐后症状消失,查体上腹部膨隆,有振水音,上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无气过水声,胃肠减压24 h为1000~2000 ml左右,30例均行腹部平片检查示残胃扩张,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排空缓慢,无吻合口梗阻,均行胃镜检查,可见胃内大量液体残留,吻合口不同程度水肿,胃镜均能通过胃肠吻合口,并见有部分胆汁返流入胃,未见梗阻征象;腹部透视排除急性肠梗阻,76%泛影葡胺造影检查见残胃扩张,有大量潴留液,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停留在残胃,仅少量排入远端;电解质、血气分析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1.2 诊断标准 对于术后胃瘫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国内有学者提出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断标准: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但有胃潴留,尤其是固体食物;胃引流量超过800 ml/d,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0 d;无明显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病变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胃造影提示胃排空障碍,胃镜检查发现吻合口通畅,则更加明确诊断,但要排除机械性梗阻,以便采取非手术治疗。

  1.3 治疗方法 严格禁食禁水,有效持续胃肠减压;高渗盐水洗胃,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补充足够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应用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红霉素等胃肠动力药物及激素治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注入中药以四磨汤和香砂养胃汤加减[1,2]。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胃动力恢复正常,拔除胃管,患者进食后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及呕吐;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蠕动、排空良好,无复发;15 d恢复6例,16 d恢复8例,18 d恢复9例,21 d恢复7例。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4]:胃大部切除导致胃电起搏点破坏,胃肠运动协调性消失;Cajal间质细胞作为胃电活动的起搏细胞和介导神经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起着调控胃肠道动力的作用,在胃瘫患者中,Cajal间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形态萎缩,信号传导功能下降;迷走神经切断;术后早期异物反应致炎性水肿;胆汁返流或吻合口欠妥致吻合口水肿;精神紧张;饮食改变;手术操作因素、术后感染,全身营养状况差,酸碱与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均与发生胃瘫有关。

  3.2 治疗 本病一经确诊,严格控制进食进水,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并用高渗盐水洗胃,可减轻胃黏膜和吻合口水肿[5]。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应用胃肠动力药物治疗有良好效果。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为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能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多潘立酮(吗丁啉)为D2受体拮抗剂,可增加胃肠动力,促进胃蠕动及排空。西沙比利为5-HT4受体激活剂,可促进胃肠道壁内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促进平滑肌收缩加快胃排空,红霉素是新近发现胃动力促进剂,可促进胃排空,有明显减少胃潴留作用。激素有利于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另外十二指肠营养管注入中药可对十二指肠以下的消化道给予刺激从而促进其功能的恢复。两方具有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恢复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治疗效果良好。

  

  参 考 文 献

  [1] 池金凤.术前焦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研究,2005,19(11):2351-2352.

  [2] 吴金明.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0,6(33):60.

  [3] 刘新文.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7):820-821.

  [4] 宋涛.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1):877.

  [5] 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04-205.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胃动力恢复正常,拔除胃管,患者进食后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及呕吐;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蠕动、排空良好,无复发;15 d恢复6例,16 d恢复8例,18 d恢复9例,21 d恢复7例。结论 本方法具有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恢复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诊治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又称术后胃功能排空障碍,是指发生在胃大部切除术后,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我院2002~2010年共收治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30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9~74岁;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均为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手术方式均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22例为结肠前吻合,8例为结肠后吻合,术后均为急性胃瘫综合征,术后4~10 d发生胃瘫,均发生在由流质向半流质饮食过渡期间,出现上腹胀满,膨隆,并有呕吐,呕吐均为大量所进食物及混有胆汁,吐后症状消失,查体上腹部膨隆,有振水音,上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无气过水声,胃肠减压24 h为1000~2000 ml左右,30例均行腹部平片检查示残胃扩张,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排空缓慢,无吻合口梗阻,均行胃镜检查,可见胃内大量液体残留,吻合口不同程度水肿,胃镜均能通过胃肠吻合口,并见有部分胆汁返流入胃,未见梗阻征象;腹部透视排除急性肠梗阻,76%泛影葡胺造影检查见残胃扩张,有大量潴留液,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停留在残胃,仅少量排入远端;电解质、血气分析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1.2 诊断标准 对于术后胃瘫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国内有学者提出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断标准: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但有胃潴留,尤其是固体食物;胃引流量超过800 ml/d,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0 d;无明显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病变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胃造影提示胃排空障碍,胃镜检查发现吻合口通畅,则更加明确诊断,但要排除机械性梗阻,以便采取非手术治疗。

  1.3 治疗方法 严格禁食禁水,有效持续胃肠减压;高渗盐水洗胃,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补充足够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应用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红霉素等胃肠动力药物及激素治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注入中药以四磨汤和香砂养胃汤加减[1,2]。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胃动力恢复正常,拔除胃管,患者进食后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及呕吐;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蠕动、排空良好,无复发;15 d恢复6例,16 d恢复8例,18 d恢复9例,21 d恢复7例。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4]:胃大部切除导致胃电起搏点破坏,胃肠运动协调性消失;Cajal间质细胞作为胃电活动的起搏细胞和介导神经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起着调控胃肠道动力的作用,在胃瘫患者中,Cajal间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形态萎缩,信号传导功能下降;迷走神经切断;术后早期异物反应致炎性水肿;胆汁返流或吻合口欠妥致吻合口水肿;精神紧张;饮食改变;手术操作因素、术后感染,全身营养状况差,酸碱与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均与发生胃瘫有关。

  3.2 治疗 本病一经确诊,严格控制进食进水,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并用高渗盐水洗胃,可减轻胃黏膜和吻合口水肿[5]。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应用胃肠动力药物治疗有良好效果。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为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能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多潘立酮(吗丁啉)为D2受体拮抗剂,可增加胃肠动力,促进胃蠕动及排空。西沙比利为5-HT4受体激活剂,可促进胃肠道壁内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促进平滑肌收缩加快胃排空,红霉素是新近发现胃动力促进剂,可促进胃排空,有明显减少胃潴留作用。激素有利于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另外十二指肠营养管注入中药可对十二指肠以下的消化道给予刺激从而促进其功能的恢复。两方具有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恢复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治疗效果良好。

  

  参 考 文 献

  [1] 池金凤.术前焦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研究,2005,19(11):2351-2352.

  [2] 吴金明.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0,6(33):60.

  [3] 刘新文.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7):820-821.

  [4] 宋涛.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1):877.

  [5] 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04-205.


相关内容

  • 循证医学作业
  • 循证医学期末作业 --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一.证据评价 1确定主题: 胃癌传统的手术为开放性手术,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其给病人带来创伤少,恢复快的特点越来越引起重视.在这里讨论早期胃癌患者是否适合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根治性如何,是否安全? 2证据检索: 证据来源:CNKI 检索词和 ...

  • 纵隔肿瘤31例CT鉴别诊断分析
  •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年 4 月第 8 卷 第 10 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April 2010, Vol.8, No.10 表1 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分布 病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其他 例数[1******* ...

  • 腹腔镜在胃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
  •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J Southeast Univ (Med Sci Edi ) 2013,Jun :32(3):375-379 ·375· ·综·述 腹腔镜在胃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许伟,石欣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胃癌的根治性切除并减少手术创伤是当前胃 ...

  • 新诊疗常规
  • 甲状腺腺瘤 [ 病史 ] 多为女性,年龄40岁以下,无意中发现甲状腺内单发结节,位置靠近峡部.多无其他不适感.有的在短期内肿物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 [ 体格检查 ] 1.全身检查: 2.局部检查: (1)甲状腺内单发肿块,质软或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边界清楚并随吞咽上下移动. (2)颈淋巴结无 ...

  • 肿瘤科临床路径
  • 甲状腺癌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甲状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癌(ICD-10:C73 ,D09.301) 行腺叶及峡部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术,同期颈淋巴结清除术(ICD-9-CM-3:06.2-06.4) (二)诊断依据. 根据<UICC甲状腺癌诊疗规 ...

  • 35岁以下年轻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 [关键词]胃癌; 35岁以下年轻人;临床病理特点 1 序论 最近胃癌发病率在欧美地区逐渐减少,但在韩国胃癌仍占癌症第一位[2,6].据统计大部分恶性肿瘤一样胃癌也在中老年人群中好发,35岁以下年轻人群中只有3%~5%发病率[1,7,16].关于中老年人胃癌与年轻人胃癌各有不同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有争 ...

  • 胃癌肝转移治疗研究进展_于先强
  • 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10月第21卷第10期MODERNONCOLOGY ,Oct. 2013,VOL. 21,NO. 10·2373· ted transformation [J ].Mol Cell Biol ,2012,32(19):3913-3924. [28]You YJ ,Chen YP ...

  • 胃癌临床路径
  • 胃癌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胃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癌(ICD-10:C16) 行开腹标准胃癌D2根治术(ICD-9-CM-3:43.5-43.8伴40.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胃癌NCCN 临床实践指南(2010.v2版)>及全国高等学 ...

  • 201106中华医学会肠外与肠内营养年会-论文
  • 中国临床营养学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蔡东联(1)大黄素抑制三种不同分化程度人结肠癌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研究 --------------------------------左文英,蔡骏(5) 混合糖对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糖代谢.胰岛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