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思想

发布时间: 2016-12-08 01:22:46   来源:欧洲时报 作者:何亚非 浏览次数:658 评论:0

在人类迈入国际风云变幻的全球化新时代,习近平主席站在创新全球治理的高度,高瞻远瞩的提出了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反响。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虽然仅仅时隔三年,国际局势特别是全球化进程发生了许多历史性的变化,更加凸显“一带一路”倡议的前瞻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给对全球化前景充满困惑的迷茫的许多国家带来新的启迪和希望,给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带来历史性机遇,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调整方向,继续深入向前发展。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在中国深入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的历史条件下“水到渠成”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理念。

1、近几十年来,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人均GDP不足300美元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在2015年增至8000美元,并将于2020年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目标,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以上,从而顺利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世界银行界定的高收入国家行列。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的就是中国与世界关系这一历史性变化。

同时,中国以全球治理为己任,开始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既努力维护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机制等国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又针对全球治理体系不尽合理之处提出改革方案,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努力推动体系更加公正、公平、合理。

2、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统治”全球经济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是美欧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的“经济新自由主义”及其“华盛顿共识”。而这些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人以警醒,凡是紧跟这一经济治理模式的无一例外均遭遇“灭顶之灾”,经济陷入困境,社会剧烈动荡。就是在全球治理思想出现空白和混乱之际,“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治理、国际合作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以全新的面貌问世,给全球治理带来了阳光和生机。

这里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带一路”是作为主要新型经济体的中国,在自身经济发展奇迹和国内成功治理基础上提出的倡议。与西方经济新自由主义理论破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成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国选择的这条有别于西方经济模式的独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极其可靠、有效的政治保障机制体制,经受了历史和现实的考验,开始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热切关注。

不少发展中国家遭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祸害后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希望能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获取新思路、新方案,并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分享中国发展红利,追上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有两个例子颇能说明问题。一是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时提出中国帮助非洲发展的“十点计划”,第一条就是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二是今年中国主办G20杭州峰会成功地把发展议题首次正式列入峰会议程并取得实际成果,其中突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为经济增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助于超越和克服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因素,化解“反全球化”思潮和民粹主义力量的负能量,推动全球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时调整方向,使其更具“普惠性”,缩小贫富差距,增大支持全球化的民意基础。

我们讲“反全球化”不能狭隘的定义为就是“全球化的倒退”,是逆世界潮流而动的,而应该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来认识全球化现阶段出现的变化,毕竟全球化也引发了不少负面因素,造成一部分国家部分阶层的就业困难和收入下降,拉大了贫富差距。因此,有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地看待、分析全球化出现的新问题。说全球化进入了历史新阶段、新时期可能更加贴切一些。有两点值得关注:

1、全球化的深入使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发生转移,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低端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上全球化人员流动带来的移民增多,对发达国家的工薪阶层或者说“工人阶级”造成了就业和收入的双重冲击,而治理国家的精英把自己裹在“象牙塔”里,无视百姓的疾苦和诉求,底层百姓对精英阶层的不满情绪日积月累,终于爆发。

2、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势头日益强盛,资本收益几十年来一直高于劳动力收入。这种“剪刀差”导致贫富差距年复一年的扩大,为民粹主义泛滥提供了土壤。随着民粹主义进入选举政治,一些国家政治生态受到影响,正在改变其政治和社会架构,同时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今年美国大选出现统治精英与普罗大众的对决,代表大众的特朗普获胜,令资本、知识和媒体三大精英集团“大跌眼镜”,感到不可思议。这其实是历史的必然,是美国国内政治与全球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奇怪。

从今年年中英国公投脱欧,到如今法国的“国民阵线党”,西班牙、丹麦、希腊等国的激进政党在政坛影响扩大,不排除这些国家复制美国大选的可能。不少人因此对全球化前景忧心忡忡,担心影响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对全球治理造成障碍,希望能够化解日益尖锐的对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割,以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水涨船高”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相信能够帮助化解社会分裂的矛盾。

三、这些年主要大国地缘政治冲突和干扰增多,关系趋于紧张,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所需的“同舟共济”精神遭到削弱。“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以基本原则,有助于缓解大国矛盾和分歧,找到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我们看到,无论是乌克兰危机、中东乱局,还是南海问题,无不笼罩着狭隘地缘政治考量的阴影。这显然影响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顺利推进,不利于全球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全球治理的基础是大国“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国际社会迫切希望找到如同2008年G20大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那样的合作共识。

“历史无情人有情”。地缘政治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是只要把各国共同利益放在心里,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和平发展替代冲突竞争,全球治理新的思路就在眼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创新全球治理的跨区域、跨领域、跨意识形态、跨地缘政治的“全球公共产品”。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的开放,而开放将促进一个国家的强盛。“一带一路”倡议代表中国将继续全面开放,向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开放,构建全球化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格局。

中国的大国之路表明,中国正处在从全球性大国向全球性强国迈进的历史阶段,从没有像现在那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世界十分关注中国将走什么样的大国路。西方国家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测不绝于耳。“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对这些言论的最好回答。中国的强盛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合作共赢”的结果。中国将会继续沿着这样的道路走下去!

(本文作者系中国国务院侨办前副主任何亚非)

(本栏目文章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报立场)

(编辑:天天)

分享到:更多

相关新闻

中国外交部:习近平主席已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去贺电01-24 07:56

中东欧经济研究所在上海成立 助力落实“一带一路”倡议01-24 07:23

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欢聚一堂 共迎新春01-23 04:13

达沃斯的中国风——读习近平主席达沃斯论坛主旨演讲有感01-20 11:36

中国驻英大使:“一带一路”已延伸到欧洲最西端01-20 07:29

发布时间: 2016-12-08 01:22:46   来源:欧洲时报 作者:何亚非 浏览次数:658 评论:0

在人类迈入国际风云变幻的全球化新时代,习近平主席站在创新全球治理的高度,高瞻远瞩的提出了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反响。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虽然仅仅时隔三年,国际局势特别是全球化进程发生了许多历史性的变化,更加凸显“一带一路”倡议的前瞻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给对全球化前景充满困惑的迷茫的许多国家带来新的启迪和希望,给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带来历史性机遇,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调整方向,继续深入向前发展。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在中国深入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的历史条件下“水到渠成”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理念。

1、近几十年来,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人均GDP不足300美元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在2015年增至8000美元,并将于2020年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目标,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以上,从而顺利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世界银行界定的高收入国家行列。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的就是中国与世界关系这一历史性变化。

同时,中国以全球治理为己任,开始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既努力维护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机制等国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又针对全球治理体系不尽合理之处提出改革方案,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努力推动体系更加公正、公平、合理。

2、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统治”全球经济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是美欧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的“经济新自由主义”及其“华盛顿共识”。而这些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人以警醒,凡是紧跟这一经济治理模式的无一例外均遭遇“灭顶之灾”,经济陷入困境,社会剧烈动荡。就是在全球治理思想出现空白和混乱之际,“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治理、国际合作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以全新的面貌问世,给全球治理带来了阳光和生机。

这里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带一路”是作为主要新型经济体的中国,在自身经济发展奇迹和国内成功治理基础上提出的倡议。与西方经济新自由主义理论破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成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国选择的这条有别于西方经济模式的独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极其可靠、有效的政治保障机制体制,经受了历史和现实的考验,开始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热切关注。

不少发展中国家遭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祸害后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希望能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获取新思路、新方案,并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分享中国发展红利,追上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有两个例子颇能说明问题。一是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时提出中国帮助非洲发展的“十点计划”,第一条就是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二是今年中国主办G20杭州峰会成功地把发展议题首次正式列入峰会议程并取得实际成果,其中突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为经济增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助于超越和克服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因素,化解“反全球化”思潮和民粹主义力量的负能量,推动全球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时调整方向,使其更具“普惠性”,缩小贫富差距,增大支持全球化的民意基础。

我们讲“反全球化”不能狭隘的定义为就是“全球化的倒退”,是逆世界潮流而动的,而应该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来认识全球化现阶段出现的变化,毕竟全球化也引发了不少负面因素,造成一部分国家部分阶层的就业困难和收入下降,拉大了贫富差距。因此,有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地看待、分析全球化出现的新问题。说全球化进入了历史新阶段、新时期可能更加贴切一些。有两点值得关注:

1、全球化的深入使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发生转移,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低端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上全球化人员流动带来的移民增多,对发达国家的工薪阶层或者说“工人阶级”造成了就业和收入的双重冲击,而治理国家的精英把自己裹在“象牙塔”里,无视百姓的疾苦和诉求,底层百姓对精英阶层的不满情绪日积月累,终于爆发。

2、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势头日益强盛,资本收益几十年来一直高于劳动力收入。这种“剪刀差”导致贫富差距年复一年的扩大,为民粹主义泛滥提供了土壤。随着民粹主义进入选举政治,一些国家政治生态受到影响,正在改变其政治和社会架构,同时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今年美国大选出现统治精英与普罗大众的对决,代表大众的特朗普获胜,令资本、知识和媒体三大精英集团“大跌眼镜”,感到不可思议。这其实是历史的必然,是美国国内政治与全球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奇怪。

从今年年中英国公投脱欧,到如今法国的“国民阵线党”,西班牙、丹麦、希腊等国的激进政党在政坛影响扩大,不排除这些国家复制美国大选的可能。不少人因此对全球化前景忧心忡忡,担心影响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对全球治理造成障碍,希望能够化解日益尖锐的对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割,以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水涨船高”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相信能够帮助化解社会分裂的矛盾。

三、这些年主要大国地缘政治冲突和干扰增多,关系趋于紧张,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所需的“同舟共济”精神遭到削弱。“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以基本原则,有助于缓解大国矛盾和分歧,找到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我们看到,无论是乌克兰危机、中东乱局,还是南海问题,无不笼罩着狭隘地缘政治考量的阴影。这显然影响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顺利推进,不利于全球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全球治理的基础是大国“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国际社会迫切希望找到如同2008年G20大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那样的合作共识。

“历史无情人有情”。地缘政治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是只要把各国共同利益放在心里,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和平发展替代冲突竞争,全球治理新的思路就在眼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创新全球治理的跨区域、跨领域、跨意识形态、跨地缘政治的“全球公共产品”。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的开放,而开放将促进一个国家的强盛。“一带一路”倡议代表中国将继续全面开放,向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开放,构建全球化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格局。

中国的大国之路表明,中国正处在从全球性大国向全球性强国迈进的历史阶段,从没有像现在那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世界十分关注中国将走什么样的大国路。西方国家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测不绝于耳。“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对这些言论的最好回答。中国的强盛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合作共赢”的结果。中国将会继续沿着这样的道路走下去!

(本文作者系中国国务院侨办前副主任何亚非)

(本栏目文章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报立场)

(编辑:天天)

分享到:更多

相关新闻

中国外交部:习近平主席已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去贺电01-24 07:56

中东欧经济研究所在上海成立 助力落实“一带一路”倡议01-24 07:23

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欢聚一堂 共迎新春01-23 04:13

达沃斯的中国风——读习近平主席达沃斯论坛主旨演讲有感01-20 11:36

中国驻英大使:“一带一路”已延伸到欧洲最西端01-20 07:29


相关内容

  • 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暨总体方案
  • 一带一路城市合作计划 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 暨中国城市双创大学计划 总体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带一路城市合作计划战略合作伙伴 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 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 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院 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暨 中国城市双创大学计划 (征求意见稿) 一. 项目背景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还面临着 ...

  • 华大基因受邀出席"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一场"主场外交"活动,华大基因受邀出席此次高峰论坛相关活动及智库交流平行会议.在此次高峰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主旨演讲,其中特别提到要将"一带 ...

  • 法国学者认为世界需要重新认识中国制度优势
  • 新华社巴黎7月15日电(记者应强)法国知名学者戴维·戈塞(中文名:高大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法国等西方国家出现的社会危机凸显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但西方社会对此缺乏反思.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治理体制的高效和成功.他认为,中国可利用"一带一路"倡 ...

  • 作为镜鉴的"一带一路"与中美关系的实质:
  • 全球共生研究院(Institute for Global Symbiosism): 宗旨:以球为本,和恊共生 志在: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立足:当代中国人做当代事 专注:中国社会自组织力成长.联合国改革与新世界秩序重建的哲学思考与趋零边际成本共生社会的制度建设,推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颁布继1948年< ...

  •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
  •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 一.历史上的三条丝绸之路 ........................................................................................................... 1 二."一带一路 ...

  • 一带一路_与城市外交_汤伟
  • 中国外交 "一带一路"与城市外交 汤伟* [,"一带一路"内容摘要]从地理经济角度来看就是沿线城市的互联互通,这 "流动空间"种互联互通形塑的赋予了城市外交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城市外交事实 经济发展和共同关切赋予了城市外交的动力.上已成为国 ...

  • [财新辩论]亚库宁:"一带一路"需寻找新合作模式
  • 去首页 频道 首页 商城 视频 最新 专题 金融 公司 政经 经济 世界 观点 文化 运动家 博客 图片 CNBC 数字说 纪念日 English 财新会议 财新PMI Promotion 财新智库 财新智库莫尼塔 王烁学习报告 财新一线 杂志 <财新周刊> <中国改革> & ...

  •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讲稿]
  •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教学目的: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吸引众多国家的关注和参与.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正式发布,"一带一路"建设逐步进入实施阶段.通过教学, ...

  • 亚投行的中国考量与世界意义
  • 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3期 "一带一路"研究 2015年第3期总第119期 No.3,2015TotalNo.119 亚投行的中国考量与世界意义 王达 [摘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筹建有着深刻的宏观背景.中国意在以亚投行为战略 支点,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