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天 : 思想性必须建立在故事性的基础之上

《私人订制》:思想性必须建立在故事性的基础之上。

假如我有一个私人订制公司,我会怎样分类它的业务,根据客户体验的深浅不同,我想应该大体分成几个层次:

第一层是“体验型”:适合初级玩家,给予一定的场景,达到做白日梦的效果,这里面又能细分成两种。没有的体验有的叫“无中生有型”,书店员工当美军上将就属于这种;有的体验没有的叫“犯贱欠抽型”,《甲方乙方》里的富人找穷日子过就属于这种;体验类的特点就是随时可以喊停,时期短,大部分在几个瞬间的满足(如一场派对上抓捕),花费少,短平快,还可以混搭,适合一般的小市民阶级满足自己某些异想天开的想法,适合初级玩家。

如果玩家希望更深刻地进入某种“梦境”,则就可以参考第二层“挑战者型”——这是体验的升级版,不仅要体验梦境,还要签一个“对赌协议”,必须完成某个情节点游戏才能喊停,玩的就是心跳;如《甲方乙方》里的胖厨师梦想做一个宁死不屈的守口如瓶的人,必须逼他说出“秘密”才能停止;又或者《私人订制》里范伟定下的“对赌协议”,必须让他被“腐蚀”才算完成。

第三层业务就更加暗黑了,一般玩家都不会涉及,叫“假戏真做型”:基本就是把好梦一日游,变成真实的永久的梦;如《甲方乙方》里的徐帆退隐江湖,《私人订制》里的俗导演换血变雅。

以此归类的话,我们就更容易分析《私人订制》这个电影为何在故事性上受人诟病。

第一个故事:范伟当官——从分类来说,应该属于 A1 和B 的混合体,“体验”当官的感觉同时外加“挑战”腐蚀,但“挑战型”适合A2和B的混合体,不适合A1 和B 的混合体,也就是说,挑战型适合“犯贱欠抽”,把有的变成没有,比如《甲方乙方》里的厨师招供的故事,是去掉了他的自由,剥夺掉他的某些东西,看他能否经得起考验,剥夺是真实的剥夺,厨师被剥夺自由,吊了起来,是真实的;火盆也是真实的;《甲方乙方》里富人体验穷日子被送到农村也是真实的,没有肉吃这都是真实的;这些体验都是当下的,拳拳到肉的。

但相比之下,范伟的体验则存在极大的不真实,他是可以假模假样地批文件,但这都是无效的,他也可以收下贿赂,但哪怕你把钱存到瑞士银行去,这些钱也都不是你的,一包烟都不能买;而童颜巨乳的美女是在面前,但只要他一伸手,马上这个梦就破灭了,这体验连真实感都做不到,又怎能言之为挑战呢?

所以这个故事也存在着极强的“违和感”,让它的戏剧性大大地打了折扣,至于冯导和一些影评家非说第一个故事说讽刺了当官的云云,而实际上只是对底层人民的讽刺,他讽刺的对象是一个司机而已,这个故事总的概括起来是什么呢?——你以为当官清白容易么?不信你试试?

再则,如果连故事的基本“戏剧性”都做不到,又谈何思想深刻性,谈深刻性可以去看哲学书,去和大师思辨,而电影最基本的元素还是回归故事,“挑战型”的看点就是双方比狠,如《甲方乙方》里的逼厨师招供,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一边想尽办法逼供,一边是守口如瓶,让观众看起来尤为过瘾;但《私人订制》这范伟当官的故事,双方都中规中矩地出牌,都没有使出超出观众想象的“大招”——性贿赂还能更庸俗直白点么?就像在看一场双方实力都弱的足球比赛,功守都无力,味同嚼蜡;

第二个故事就更莫名其妙了,它应该属于“假戏真做型”,和《甲方乙方》里面徐帆退隐的故事是一样的,但他也并不存在核心的戏剧矛盾,一个总是拍俗片的导演想拍点雅片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么?一件正常的事的戏剧相对比较弱,反常的事才构成强戏剧性,如果是一个总拍雅片的导演想拍点庸俗的,却发现很难,又灰溜溜回到“雅圈”,这个故事都比较好玩。第二个故事用的也是很多年我们都熟悉的那种解构的腔调——甚至类似文革对士族阶层的嘲笑(伯牙的后人是个弹棉花的),总结起来,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反智主义”。

第三个故事的戏剧性就更是倒退了,从分类说,“体验型”是最弱的,“挑战型”是第二层,“假戏真做”是最高级,冯导明显弄反了这个层层递进的结果,不说这顺序的事,单就这个故事而言,“体验型”这种业务,其核心就在于具体的某几个瞬间的满足感,比如《甲方乙方》的美军上将里,吉普车,美军的士兵拦住长官的车,以及枪毙不得利的将领——这些都从服装道具灯光舞美上做到了栩栩如生,但这个“有钱”故事里的几个细节设计都太不够真实,“与售楼小姐侃价”,“逛街乱吼乱叫”——这真实感的设计也很不得力。

在我看来,还不如设计老太太参加同学会,她同学都混得不错,只有她在当清洁工,老太太已经三十多年没敢参加同学会了,再不去就“天上见”了,这时候“私人订制”公司帮她完美地包装成富人参加同学会,在晚餐上极尽所能地表现成一个名媛贵妇,这同学的反馈就是“有钱人”的真实感,而吃完了晚餐,他们登上了景山,她灭了东城灭西城,在同学们的艳慕中,她飘然而去,香车宝马,然后回到了她那破旧的小胡同。

除了电影局部这三个故事本身的故事性出现了大问题以外,整个故事的主线也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甲方乙方》里面的主人公好歹也是符合麦基《故事》里人物的转变的——一群为他人做嫁衣的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还是得到了升华。

但《私人定制》里人物的动机非常莫名其妙,这伙人的内部驱动力是什么?如果只是爱好,那何必说出“恶心自己”,但如果只是为了挣钱,为何又道歉,显得人物的性格非常暧昧。当然也有可能冯导有深意要突出《私人订制》对于《甲方乙方》的蜕变与不同。那么电影里更加明确这一点岂不更好,加入一些类似情节,例如推销产品的时候劝说用户,“不如用我们的套餐吧,买一个德国盖世太保送一个苏联的克格勃”,“还有包月服务,一个月之内体验从秦朝到清朝所有大奸臣的生活”,岂不更加讽刺《私人订制》已经蜕变成市场经济的赤裸裸的金钱雇佣关系。

还有另一种可能,三个年轻人还是真的去道歉的,只是老江湖葛优戏耍了大家,他已经从《甲方乙方》的青涩年代走出来,变成了一个欺骗油滑的中年人,于是,这部电影也给人这样的感觉,一边是《甲方乙方》的一腔热血,另一边则是《私人订制》的油腔滑调,但却毫不动人。

(责任编辑:杨光)

《私人订制》:思想性必须建立在故事性的基础之上。

假如我有一个私人订制公司,我会怎样分类它的业务,根据客户体验的深浅不同,我想应该大体分成几个层次:

第一层是“体验型”:适合初级玩家,给予一定的场景,达到做白日梦的效果,这里面又能细分成两种。没有的体验有的叫“无中生有型”,书店员工当美军上将就属于这种;有的体验没有的叫“犯贱欠抽型”,《甲方乙方》里的富人找穷日子过就属于这种;体验类的特点就是随时可以喊停,时期短,大部分在几个瞬间的满足(如一场派对上抓捕),花费少,短平快,还可以混搭,适合一般的小市民阶级满足自己某些异想天开的想法,适合初级玩家。

如果玩家希望更深刻地进入某种“梦境”,则就可以参考第二层“挑战者型”——这是体验的升级版,不仅要体验梦境,还要签一个“对赌协议”,必须完成某个情节点游戏才能喊停,玩的就是心跳;如《甲方乙方》里的胖厨师梦想做一个宁死不屈的守口如瓶的人,必须逼他说出“秘密”才能停止;又或者《私人订制》里范伟定下的“对赌协议”,必须让他被“腐蚀”才算完成。

第三层业务就更加暗黑了,一般玩家都不会涉及,叫“假戏真做型”:基本就是把好梦一日游,变成真实的永久的梦;如《甲方乙方》里的徐帆退隐江湖,《私人订制》里的俗导演换血变雅。

以此归类的话,我们就更容易分析《私人订制》这个电影为何在故事性上受人诟病。

第一个故事:范伟当官——从分类来说,应该属于 A1 和B 的混合体,“体验”当官的感觉同时外加“挑战”腐蚀,但“挑战型”适合A2和B的混合体,不适合A1 和B 的混合体,也就是说,挑战型适合“犯贱欠抽”,把有的变成没有,比如《甲方乙方》里的厨师招供的故事,是去掉了他的自由,剥夺掉他的某些东西,看他能否经得起考验,剥夺是真实的剥夺,厨师被剥夺自由,吊了起来,是真实的;火盆也是真实的;《甲方乙方》里富人体验穷日子被送到农村也是真实的,没有肉吃这都是真实的;这些体验都是当下的,拳拳到肉的。

但相比之下,范伟的体验则存在极大的不真实,他是可以假模假样地批文件,但这都是无效的,他也可以收下贿赂,但哪怕你把钱存到瑞士银行去,这些钱也都不是你的,一包烟都不能买;而童颜巨乳的美女是在面前,但只要他一伸手,马上这个梦就破灭了,这体验连真实感都做不到,又怎能言之为挑战呢?

所以这个故事也存在着极强的“违和感”,让它的戏剧性大大地打了折扣,至于冯导和一些影评家非说第一个故事说讽刺了当官的云云,而实际上只是对底层人民的讽刺,他讽刺的对象是一个司机而已,这个故事总的概括起来是什么呢?——你以为当官清白容易么?不信你试试?

再则,如果连故事的基本“戏剧性”都做不到,又谈何思想深刻性,谈深刻性可以去看哲学书,去和大师思辨,而电影最基本的元素还是回归故事,“挑战型”的看点就是双方比狠,如《甲方乙方》里的逼厨师招供,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一边想尽办法逼供,一边是守口如瓶,让观众看起来尤为过瘾;但《私人订制》这范伟当官的故事,双方都中规中矩地出牌,都没有使出超出观众想象的“大招”——性贿赂还能更庸俗直白点么?就像在看一场双方实力都弱的足球比赛,功守都无力,味同嚼蜡;

第二个故事就更莫名其妙了,它应该属于“假戏真做型”,和《甲方乙方》里面徐帆退隐的故事是一样的,但他也并不存在核心的戏剧矛盾,一个总是拍俗片的导演想拍点雅片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么?一件正常的事的戏剧相对比较弱,反常的事才构成强戏剧性,如果是一个总拍雅片的导演想拍点庸俗的,却发现很难,又灰溜溜回到“雅圈”,这个故事都比较好玩。第二个故事用的也是很多年我们都熟悉的那种解构的腔调——甚至类似文革对士族阶层的嘲笑(伯牙的后人是个弹棉花的),总结起来,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反智主义”。

第三个故事的戏剧性就更是倒退了,从分类说,“体验型”是最弱的,“挑战型”是第二层,“假戏真做”是最高级,冯导明显弄反了这个层层递进的结果,不说这顺序的事,单就这个故事而言,“体验型”这种业务,其核心就在于具体的某几个瞬间的满足感,比如《甲方乙方》的美军上将里,吉普车,美军的士兵拦住长官的车,以及枪毙不得利的将领——这些都从服装道具灯光舞美上做到了栩栩如生,但这个“有钱”故事里的几个细节设计都太不够真实,“与售楼小姐侃价”,“逛街乱吼乱叫”——这真实感的设计也很不得力。

在我看来,还不如设计老太太参加同学会,她同学都混得不错,只有她在当清洁工,老太太已经三十多年没敢参加同学会了,再不去就“天上见”了,这时候“私人订制”公司帮她完美地包装成富人参加同学会,在晚餐上极尽所能地表现成一个名媛贵妇,这同学的反馈就是“有钱人”的真实感,而吃完了晚餐,他们登上了景山,她灭了东城灭西城,在同学们的艳慕中,她飘然而去,香车宝马,然后回到了她那破旧的小胡同。

除了电影局部这三个故事本身的故事性出现了大问题以外,整个故事的主线也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甲方乙方》里面的主人公好歹也是符合麦基《故事》里人物的转变的——一群为他人做嫁衣的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还是得到了升华。

但《私人定制》里人物的动机非常莫名其妙,这伙人的内部驱动力是什么?如果只是爱好,那何必说出“恶心自己”,但如果只是为了挣钱,为何又道歉,显得人物的性格非常暧昧。当然也有可能冯导有深意要突出《私人订制》对于《甲方乙方》的蜕变与不同。那么电影里更加明确这一点岂不更好,加入一些类似情节,例如推销产品的时候劝说用户,“不如用我们的套餐吧,买一个德国盖世太保送一个苏联的克格勃”,“还有包月服务,一个月之内体验从秦朝到清朝所有大奸臣的生活”,岂不更加讽刺《私人订制》已经蜕变成市场经济的赤裸裸的金钱雇佣关系。

还有另一种可能,三个年轻人还是真的去道歉的,只是老江湖葛优戏耍了大家,他已经从《甲方乙方》的青涩年代走出来,变成了一个欺骗油滑的中年人,于是,这部电影也给人这样的感觉,一边是《甲方乙方》的一腔热血,另一边则是《私人订制》的油腔滑调,但却毫不动人。

(责任编辑:杨光)


相关内容

  •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_林晓云
  • 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 林晓云 在近二十年的批评实践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性别视角的独特存在.情感性的文本呈现.文本解读的繁荣与理论建设的低迷.这些特征的存在既确认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权力话语存在的合法性,又揭示了它作为 ...

  • 深入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 [摘要]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与旅游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具有特殊内涵的旅游方式,是建立在红色旅游资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与旅游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具有 ...

  • [设计概论]考试试题
  • <设计概论>作业 班级:***班学号:******姓名:*** 1. 谈谈你对设计的认识与理解. (1)所谓设计就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一定形式表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其中设想和计划,在形式和用途上有相对独立之处,就是设计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改善已有的生活状况及生活质量来创造出使面向对 ...

  • 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部分答案)
  • 1 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含部分答案) 一. 填空题 (30分 每小题2分) 1.语言技能主要包括__听_____.说.____读___.写等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 合运用. 2.英语语言知识主要含:语音 .词汇.__语法_____.功能和话题. 3.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 ...

  • [感悟] 绘画的意义
  • 绘画的意义 文/王俊昌 绘画作为美术或是艺术的一个小分支已由来已久,如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陶器上的各种几何形的图案,法国和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直到今天,绘画仍然以各种媒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群之中传承着.存在着.那么,绘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如同"什么是艺术&quo ...

  • 增强科技咨询意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 [摘要]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社会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和个体科技意识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强化科技咨询作用,推动科学决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分析了现代决策的复杂性和由此带来的风险性,探讨了咨询与决策的辩证关系,研究了如何强化现代科技咨询意识.推动科学决策转型的问题. [ ...

  • 2015深圳二模作文分析
  • 2015年深圳市二模作文试题解读及评分建议 深圳市教科院教研中心高中语文组 一.作文试题 24.阅读下面文字,从材料内含的丰富意蕴中选择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800字.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 ...

  • 西周的盛衰初中一年级教案
  • 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战争的原因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原因.经过.性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得道 ...

  • 我们如何思维
  • 摘要:JohnDewey(1859―1952)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我们如何思维>(How we Think)(1910)是其知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是代表他对教育理论浓厚兴趣的最重要的著作.该书分为思维训练的问题,逻辑的探讨以及思维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