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论文
学号:D01214xxx
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XXX
—简谈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男性的择偶观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择偶对于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是目前进化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进化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生物物种在适应环境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不仅生理特点不断进化,而且心理与行为特征都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结果。
关键词: 心理压力 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 择偶观 好色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1、客观方面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三、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
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丶男性择偶偏好
从生理角度来说,男性只要让女性受孕并成功繁衍基因就可以了,并且选择配偶的次数越频繁,获得繁衍后代的机率就越大,那么男性为什么还要选择长期配偶呢?第一,远古时代的女性在性交之前需要得到获得男性大量资源投入的承诺。这样一来,如果男性倾向选择短期配偶,那么他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要大很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对大多数男性来说,为了繁衍基因频繁地对不同的女性投入大量的资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代价太昂贵了。第二,选择长期配偶可以确定孩子父亲的身份。在自然界,雌性动物每年大约只有一次的排卵期,在排卵期内雄性动物会表现的格外警惕,防止自己的配偶与其他雄性动物交配,以确定雌性动物的怀胎是自己的后代。而对于人类来说,男性不可能整天守在女性身边以确保孩子父亲的身份,那样的话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此,男性通过结婚选定长期配偶,既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又可以确保基因繁衍的准确性。第三,选择长期配偶增加了后代生存的可能性。在远古社会,缺乏父亲保护的孩子生存下来的机率是非常小的,如果男性选择短期性行为将会使自己的后代面临生存的危险。因此,为了基因的有效繁衍,大多数男性宁愿选择长期配偶。既然大多数人在长期配偶的选择方面是共同的,那么男性与女性又是否存在着差异呢?大量的研究表明,男性在长期配偶选择的条件和心理机制上与女性是截然不同的。与女性偏爱男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年龄等因素不同,男性在选择长期配偶时需要考虑的是女性生殖能力。
(1)年龄 为了有效的将基因繁衍下去,男性必须寻找到生殖力强的女性作为自己的配偶,年龄便是衡量生殖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女性生殖的黄金年龄在25岁左右,过了这个时期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生殖力也随之下降,年龄越大,生殖力越差。因此,男性愿意寻找年轻的女性作为长期配偶,因为她代表了较强的生殖能力。
(2)外形特征 女性的生殖能力与外形特征是相关的。成熟健康女性通常拥有的外部特征,如头发柔软,皮肤光滑有弹性,眼大而明亮,身材健美,充满活力等 然而当女性过了25岁,外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头发渐渐没有了光泽,脸色暗黄,皮肤失去弹性,甚至乳房和臀部也会松弛。外表和行为是女性生殖能力的强有力的外观证据,于是男性就强烈渴求那些外形好看的女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男性在择偶时都将“头发有光泽”、“皮肤有弹性”、“走路轻快有力”等标志身体健康的线索作为考虑的因素和作为男性评价女性美的标准和依据。在过去,由于人类缺衣少食,女性的丰腴就是衡量身体健康、财富和有充足营养的根据。在中国古代的唐朝时期就流行以胖为美,因为丰满象征着生殖能力强,家庭富庶,有充沛的精力去养育后代。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偏爱苗条女性,并不是因为男性选择配偶的策略变化了,而是在目前食物丰富的文化中富人用苗条来显示与他人的区别。另外,影响生殖力的因素还有女性的腰臀比,大量证据表明腰臀比是女性生殖状况的一个精确的指标。青春期之后,健康有生殖力的女性腰臀比在0.67- 0.8之间,较低腰臀比的女性表现出较早的青春期内分泌活动,高腰臀比的女性怀孕和妊娠会更加困难,医学上将女性的“均小骨盆”(高腰臀比) 的女性列为引发难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低腰臀比的女性可以极大的减少罹患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男性对于女性的配偶选择策略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五丶好色
5.1 男人好色是由于上古时代的遗传,亦是亿万年生命进化过来的本质。
人类在胚胎的时候是有尾巴的,在十月怀胎之中,尾巴渐渐退化消失。这是远古基因对人类影响的有力见证。返古现象也说明,远古的基因存在于人体中,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暴露出来。每一种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其实是相同的。就是让本物种得以不停的延续、繁衍。越低等的生物越是可以清楚直接的看出这点。随着物种的进化,越高级的生物,每次出生下一代数量越是稀少。越低等的生物越是可以清楚直接的看出这点。生命的本质(生命本身在宇宙的物质论角度来说,不是基本的概念)就是基因的竞争和遗传复制。里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只不过是基因制造出来的生存机器而已,世间的生物只不过是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机器,大家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基因繁衍下去。我们的存在,完全是自然选择和不断淘汰的产物,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保存和延续基因的存在。我们的饥饿、痛苦、快乐、满足感等……这些感受只是基因“设计”的“程序”,让我们在这些情绪的驱动下不断回避痛苦和追求享乐,以确保基因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因此,对于雄性来说,与之交配的雌性是越多越好。受精的雌性越多,生孩子就越多,自己的基因被复制的次数越多,竞争力就越强,进而自己基因存在下去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征服,发展成为雄性的主题。
5.2 男人好色是生命的本质,也是为了人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
古人云“君子色而不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古至今,地球上没有一个男人是不好色的。动物在满足自我生存的要求之后,第一任务就是繁殖后代。为了留下更多的后代。潜意识里,所有雄性物种都会尽一切本领留下最多的后代。另外,雄性的生殖系统设计也提供了生理性依据。这是这是自然赋予的生理本能,是生物繁衍不息的保证。故,“色性”又称“兽性”,是动物乃至人最原始欲望的体现。从生物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一切行为归结到底即为繁衍二字,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好的繁衍。生命是有限的,人总有一死。而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
生命或者说的更确切是基因另一种形式的延续。也是为了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下去而进行的努力。
5.3 男人好色是因为热衷于追求更多的短期性行为。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雄性的配子比雌性的配子要小得多,数量也多得多,所以在交配、生殖过程中,雄性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雌性所付出的代价,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表述为,雌性个体总是受到剥削,其进化的主要基础就是卵子比精子大而且少。从特里夫斯的亲本投入理论及性选择理论也可以解释男人好色这一问题。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和性选择是进化理论的基础。特里夫斯扩展了性选择的概念,提出了亲本投资, 认为亲本投资是性选择的原因。男性交配后可以选择继续进行亲本投资,也可以抛弃对方,其实是后者,他仍有所收获,因为他又多了一个可以使基因遗传的后代。结果就是,同一次性活动,可能引起女性9个月的妊娠期,而男性几乎不用任何投入,因此成功的短期性行为给男性繁殖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增加了后代的数量也进一步而言就是增加其基因遗传的几率,因此男人还保留有喜欢多伴侣的心理策略,即热衷于追求更多的短期性行为。
进化心理学论文
学号:D01214xxx
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XXX
—简谈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男性的择偶观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择偶对于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是目前进化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进化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生物物种在适应环境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不仅生理特点不断进化,而且心理与行为特征都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结果。
关键词: 心理压力 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 择偶观 好色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1、客观方面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三、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
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丶男性择偶偏好
从生理角度来说,男性只要让女性受孕并成功繁衍基因就可以了,并且选择配偶的次数越频繁,获得繁衍后代的机率就越大,那么男性为什么还要选择长期配偶呢?第一,远古时代的女性在性交之前需要得到获得男性大量资源投入的承诺。这样一来,如果男性倾向选择短期配偶,那么他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要大很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对大多数男性来说,为了繁衍基因频繁地对不同的女性投入大量的资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代价太昂贵了。第二,选择长期配偶可以确定孩子父亲的身份。在自然界,雌性动物每年大约只有一次的排卵期,在排卵期内雄性动物会表现的格外警惕,防止自己的配偶与其他雄性动物交配,以确定雌性动物的怀胎是自己的后代。而对于人类来说,男性不可能整天守在女性身边以确保孩子父亲的身份,那样的话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此,男性通过结婚选定长期配偶,既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又可以确保基因繁衍的准确性。第三,选择长期配偶增加了后代生存的可能性。在远古社会,缺乏父亲保护的孩子生存下来的机率是非常小的,如果男性选择短期性行为将会使自己的后代面临生存的危险。因此,为了基因的有效繁衍,大多数男性宁愿选择长期配偶。既然大多数人在长期配偶的选择方面是共同的,那么男性与女性又是否存在着差异呢?大量的研究表明,男性在长期配偶选择的条件和心理机制上与女性是截然不同的。与女性偏爱男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年龄等因素不同,男性在选择长期配偶时需要考虑的是女性生殖能力。
(1)年龄 为了有效的将基因繁衍下去,男性必须寻找到生殖力强的女性作为自己的配偶,年龄便是衡量生殖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女性生殖的黄金年龄在25岁左右,过了这个时期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生殖力也随之下降,年龄越大,生殖力越差。因此,男性愿意寻找年轻的女性作为长期配偶,因为她代表了较强的生殖能力。
(2)外形特征 女性的生殖能力与外形特征是相关的。成熟健康女性通常拥有的外部特征,如头发柔软,皮肤光滑有弹性,眼大而明亮,身材健美,充满活力等 然而当女性过了25岁,外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头发渐渐没有了光泽,脸色暗黄,皮肤失去弹性,甚至乳房和臀部也会松弛。外表和行为是女性生殖能力的强有力的外观证据,于是男性就强烈渴求那些外形好看的女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男性在择偶时都将“头发有光泽”、“皮肤有弹性”、“走路轻快有力”等标志身体健康的线索作为考虑的因素和作为男性评价女性美的标准和依据。在过去,由于人类缺衣少食,女性的丰腴就是衡量身体健康、财富和有充足营养的根据。在中国古代的唐朝时期就流行以胖为美,因为丰满象征着生殖能力强,家庭富庶,有充沛的精力去养育后代。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偏爱苗条女性,并不是因为男性选择配偶的策略变化了,而是在目前食物丰富的文化中富人用苗条来显示与他人的区别。另外,影响生殖力的因素还有女性的腰臀比,大量证据表明腰臀比是女性生殖状况的一个精确的指标。青春期之后,健康有生殖力的女性腰臀比在0.67- 0.8之间,较低腰臀比的女性表现出较早的青春期内分泌活动,高腰臀比的女性怀孕和妊娠会更加困难,医学上将女性的“均小骨盆”(高腰臀比) 的女性列为引发难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低腰臀比的女性可以极大的减少罹患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男性对于女性的配偶选择策略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五丶好色
5.1 男人好色是由于上古时代的遗传,亦是亿万年生命进化过来的本质。
人类在胚胎的时候是有尾巴的,在十月怀胎之中,尾巴渐渐退化消失。这是远古基因对人类影响的有力见证。返古现象也说明,远古的基因存在于人体中,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暴露出来。每一种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其实是相同的。就是让本物种得以不停的延续、繁衍。越低等的生物越是可以清楚直接的看出这点。随着物种的进化,越高级的生物,每次出生下一代数量越是稀少。越低等的生物越是可以清楚直接的看出这点。生命的本质(生命本身在宇宙的物质论角度来说,不是基本的概念)就是基因的竞争和遗传复制。里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只不过是基因制造出来的生存机器而已,世间的生物只不过是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存机器,大家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基因繁衍下去。我们的存在,完全是自然选择和不断淘汰的产物,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保存和延续基因的存在。我们的饥饿、痛苦、快乐、满足感等……这些感受只是基因“设计”的“程序”,让我们在这些情绪的驱动下不断回避痛苦和追求享乐,以确保基因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因此,对于雄性来说,与之交配的雌性是越多越好。受精的雌性越多,生孩子就越多,自己的基因被复制的次数越多,竞争力就越强,进而自己基因存在下去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征服,发展成为雄性的主题。
5.2 男人好色是生命的本质,也是为了人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
古人云“君子色而不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古至今,地球上没有一个男人是不好色的。动物在满足自我生存的要求之后,第一任务就是繁殖后代。为了留下更多的后代。潜意识里,所有雄性物种都会尽一切本领留下最多的后代。另外,雄性的生殖系统设计也提供了生理性依据。这是这是自然赋予的生理本能,是生物繁衍不息的保证。故,“色性”又称“兽性”,是动物乃至人最原始欲望的体现。从生物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一切行为归结到底即为繁衍二字,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好的繁衍。生命是有限的,人总有一死。而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
生命或者说的更确切是基因另一种形式的延续。也是为了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下去而进行的努力。
5.3 男人好色是因为热衷于追求更多的短期性行为。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雄性的配子比雌性的配子要小得多,数量也多得多,所以在交配、生殖过程中,雄性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雌性所付出的代价,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表述为,雌性个体总是受到剥削,其进化的主要基础就是卵子比精子大而且少。从特里夫斯的亲本投入理论及性选择理论也可以解释男人好色这一问题。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和性选择是进化理论的基础。特里夫斯扩展了性选择的概念,提出了亲本投资, 认为亲本投资是性选择的原因。男性交配后可以选择继续进行亲本投资,也可以抛弃对方,其实是后者,他仍有所收获,因为他又多了一个可以使基因遗传的后代。结果就是,同一次性活动,可能引起女性9个月的妊娠期,而男性几乎不用任何投入,因此成功的短期性行为给男性繁殖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增加了后代的数量也进一步而言就是增加其基因遗传的几率,因此男人还保留有喜欢多伴侣的心理策略,即热衷于追求更多的短期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