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自开展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以来,我县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和文件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至4月25日,全县533个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已全面结束。现将我县基层组织分类定级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设有党工委38个,分类定级基层党组织数533个(其中行政村119个,社区7个、国有企业16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23个、机关事业单位251个、社会组织17个),党员19006名。经过统计汇总,在本次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中,533个基层党组织定级结果为好的有54个,占总数的10.1%;较好的323个,占总数的60.6%;一般的有107个,占总数的20.1%;较差的有49个,占总数的9.2%。
二、主要做法
我县按照“三化”的思路,扎实做好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工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立体化调查。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排查、基层党(工)委拉网排查、各党(总)支部全面排查、挂镇联村领导和包村干部配合排查的“四位一体”调查体系,全面掌握各党(总)支部的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经费场所保障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亮点工作和薄弱环节等情况,切实做到将情况摸准、问题找准。为确保参与调查摸底的基层党员率达到100%,各党(总)支部采取召开党员分析会、填写调查摸底表、座谈走访等形式,通过电话、邮件、入户走访的办法确保了“一个少不了”。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召开座谈会500多场次,发放摸底调查表6470余份,详细掌握了全县533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领导班子、组织制度、经费场所保障、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情况。
(二)精准化评价。按照“五个好”标准,分别制定了农村、社区、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六大类党组织的定级标准,并对“五个好”标准按百分制进行量化计分,其中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发挥15分、工作思路15分、工作制度10分、活动阵地10分、保障机制10分、工作业绩20分、群众反映25分。采取党组织自评、群众测评、党(工)委综合评定、向社会公示的“三评一公示”程序进行等级评定。各党(工)委召开党(工)委会议,根据组织自评、群众测评议和平时掌握情况及年度考核结果,为每个党组织的评分等级,得分在90分以上定为“好”,80-89分定为“较好”,60-79分定为“一般”,60分以下定为“较差”并上报县委组织部。同时将分类定级结果及时反馈给每个党(总)支部,并向党员群众公开,广泛接受监督。
(三)高效化管理。县委组织部组织人员检查核实各党(工)上报的等级评定情况,分类建立“定级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先进党组织,通过典型示范、结对帮带等措施,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对列入一般等级的党组织,党支部要对照定级标准,查漏补缺,制定上进计划,争取争先进位;对列入后进党组织的,由各基层党(工)委班子成员牵头督办,各党(总)支部列明整改目标、措施和办结时限,并定期将整改工作情况上报县委组织部。组织部根据整改情况对“定级台账”进行销号、复号管理,对后进党组织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年中集中督查、年底全面验收,发现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对党组织负责人进行教育谈话,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创新机制载体,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率先全面达小康,迈向基本现代化”宏伟目标,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先争优、推进“五个洪泽”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49个(占总数9.2%)较差基层组织需要整改落实,晋位升级。
(一)村“两委”班子有待健全。个别村(居)由于党员干部老化、福利待遇低没人愿意干、能力素质不够高等原因,致使“两委”班子人员缺乏,工作开展难度大、不能担当重任,活动也无法正常开展。
(二)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有待加强。评为较差的党组织普遍存在阵地建设经费紧张、活动阵地条件简陋、设施不全、活动阵地功能不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较大程度制约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党员干部积极性有待改进。个别“两新”党组织的活动局限在本组织的几个党员关起门来开开会、读读报,未能找准党建活动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党建活动与组织发展脱节,“双支持”局面还未完全形成,工作只能是被动应付,谈不上开拓创新。党员干部积极性受到挫伤,形成了无所谓的态度。
(四)党员干部纯洁性有待加强。部分党员干部服务宗旨意识弱化,对变化的形势缺乏观察和研究,缺乏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个别党组织连续多年未发展党员,不能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或者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的需求,导致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威信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个别党组织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某些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身试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高,争取在年底普遍实现晋位升级,“较差”类党组织晋位升级达到100%,“一般”类党组织晋位升级率达到30%。
(一)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方面,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突出抓好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中发展党员,并将条件成熟的,尽快吸收进班子,推进班子新老交替,切实改善村级班子结构。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对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村官”要给予表彰奖励并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形成导向;建立村干部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增加村“三大员”的报酬,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基层班子的活力。
(二)夯实阵地建设基础。一方面,整合力量,多元投入,通过“镇村自筹一点、县财政拔一点、党费解决一点、帮扶单位扶持一点、致富能人捐助一点”的办法,解决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严格按照“七室两超市一广场”标准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活动阵地利用水平,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标志、有档案、有资料、有活动,狠抓管理和使用,切实提高利用率,确保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充分发挥作用。
(三)提升党员干部积极性。完善党组织负责人培育制度,安排“两新”党组织负责人轮流到组织部、开发区工委和部分企业党建示范点研讨学习,提高其党建水平。同时,建立结对帮扶指导机制,组织部机关每名工作人员联系1个较差党组织,定期深入到一线,通过召开座谈会、跟班工作等形式,了解生产经营或运转现状,指导开展党建活动,帮助其解决实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四)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分批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到党校培训,通过采取集中授课、远程教育督学、分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组织负责人的党性修养。同时,利用已搭建好的三级视频教育系统,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各类党员党性方面存在的不同特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精心准备培训内容,通过“直播党课”、“手机党课”、“组织部长讲党课”、微型党课进基层等活动,开展“珍视党员身份、争当工作先进”、“学党史、增党性、当先锋”、“做一名最好的共产党员”等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党性。
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自开展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以来,我县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和文件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至4月25日,全县533个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已全面结束。现将我县基层组织分类定级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设有党工委38个,分类定级基层党组织数533个(其中行政村119个,社区7个、国有企业16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23个、机关事业单位251个、社会组织17个),党员19006名。经过统计汇总,在本次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中,533个基层党组织定级结果为好的有54个,占总数的10.1%;较好的323个,占总数的60.6%;一般的有107个,占总数的20.1%;较差的有49个,占总数的9.2%。
二、主要做法
我县按照“三化”的思路,扎实做好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工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立体化调查。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排查、基层党(工)委拉网排查、各党(总)支部全面排查、挂镇联村领导和包村干部配合排查的“四位一体”调查体系,全面掌握各党(总)支部的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经费场所保障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亮点工作和薄弱环节等情况,切实做到将情况摸准、问题找准。为确保参与调查摸底的基层党员率达到100%,各党(总)支部采取召开党员分析会、填写调查摸底表、座谈走访等形式,通过电话、邮件、入户走访的办法确保了“一个少不了”。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召开座谈会500多场次,发放摸底调查表6470余份,详细掌握了全县533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领导班子、组织制度、经费场所保障、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情况。
(二)精准化评价。按照“五个好”标准,分别制定了农村、社区、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六大类党组织的定级标准,并对“五个好”标准按百分制进行量化计分,其中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发挥15分、工作思路15分、工作制度10分、活动阵地10分、保障机制10分、工作业绩20分、群众反映25分。采取党组织自评、群众测评、党(工)委综合评定、向社会公示的“三评一公示”程序进行等级评定。各党(工)委召开党(工)委会议,根据组织自评、群众测评议和平时掌握情况及年度考核结果,为每个党组织的评分等级,得分在90分以上定为“好”,80-89分定为“较好”,60-79分定为“一般”,60分以下定为“较差”并上报县委组织部。同时将分类定级结果及时反馈给每个党(总)支部,并向党员群众公开,广泛接受监督。
(三)高效化管理。县委组织部组织人员检查核实各党(工)上报的等级评定情况,分类建立“定级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先进党组织,通过典型示范、结对帮带等措施,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对列入一般等级的党组织,党支部要对照定级标准,查漏补缺,制定上进计划,争取争先进位;对列入后进党组织的,由各基层党(工)委班子成员牵头督办,各党(总)支部列明整改目标、措施和办结时限,并定期将整改工作情况上报县委组织部。组织部根据整改情况对“定级台账”进行销号、复号管理,对后进党组织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年中集中督查、年底全面验收,发现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对党组织负责人进行教育谈话,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创新机制载体,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率先全面达小康,迈向基本现代化”宏伟目标,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先争优、推进“五个洪泽”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49个(占总数9.2%)较差基层组织需要整改落实,晋位升级。
(一)村“两委”班子有待健全。个别村(居)由于党员干部老化、福利待遇低没人愿意干、能力素质不够高等原因,致使“两委”班子人员缺乏,工作开展难度大、不能担当重任,活动也无法正常开展。
(二)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有待加强。评为较差的党组织普遍存在阵地建设经费紧张、活动阵地条件简陋、设施不全、活动阵地功能不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较大程度制约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党员干部积极性有待改进。个别“两新”党组织的活动局限在本组织的几个党员关起门来开开会、读读报,未能找准党建活动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党建活动与组织发展脱节,“双支持”局面还未完全形成,工作只能是被动应付,谈不上开拓创新。党员干部积极性受到挫伤,形成了无所谓的态度。
(四)党员干部纯洁性有待加强。部分党员干部服务宗旨意识弱化,对变化的形势缺乏观察和研究,缺乏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个别党组织连续多年未发展党员,不能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或者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的需求,导致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威信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个别党组织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某些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身试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高,争取在年底普遍实现晋位升级,“较差”类党组织晋位升级达到100%,“一般”类党组织晋位升级率达到30%。
(一)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方面,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突出抓好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中发展党员,并将条件成熟的,尽快吸收进班子,推进班子新老交替,切实改善村级班子结构。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对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村官”要给予表彰奖励并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形成导向;建立村干部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增加村“三大员”的报酬,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基层班子的活力。
(二)夯实阵地建设基础。一方面,整合力量,多元投入,通过“镇村自筹一点、县财政拔一点、党费解决一点、帮扶单位扶持一点、致富能人捐助一点”的办法,解决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严格按照“七室两超市一广场”标准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活动阵地利用水平,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标志、有档案、有资料、有活动,狠抓管理和使用,切实提高利用率,确保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充分发挥作用。
(三)提升党员干部积极性。完善党组织负责人培育制度,安排“两新”党组织负责人轮流到组织部、开发区工委和部分企业党建示范点研讨学习,提高其党建水平。同时,建立结对帮扶指导机制,组织部机关每名工作人员联系1个较差党组织,定期深入到一线,通过召开座谈会、跟班工作等形式,了解生产经营或运转现状,指导开展党建活动,帮助其解决实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四)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分批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到党校培训,通过采取集中授课、远程教育督学、分组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组织负责人的党性修养。同时,利用已搭建好的三级视频教育系统,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各类党员党性方面存在的不同特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精心准备培训内容,通过“直播党课”、“手机党课”、“组织部长讲党课”、微型党课进基层等活动,开展“珍视党员身份、争当工作先进”、“学党史、增党性、当先锋”、“做一名最好的共产党员”等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