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论文

河北科技大学

中国古代史结课论文

姓名:霍佳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化111班

学号:0110802106

明末那些名人史事

翻开历史长卷,让我们看一看明朝末年那些随改朝换代所发生的史事。而就在明朝走向灭亡的历史发展中,当时的景象可说是多潮涌动,其中主要为满清爱新觉罗氏、明末代皇帝朱由检、闯王李自成及明末大将吴三桂的各方兴衰。

首先,先从满清一支说起。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以畜牧渔猎为生。明朝后期,在女真族出现了一位出色的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他的统治下,女真族迅速崛起。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

其次,在明末时候,朱家的朝廷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份,一代昏庸荒唐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去世,由于他没有子嗣,皇位由五弟信王朱由检继承,也就是明末代皇帝崇祯帝,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帝王之一。比如宫内的餐具一律是铜或木器,很少有歌舞或宴会,为了减少开支,他大规模裁减机构,并将宫中贵重的物品充作军饷。他怀着力挽狂澜的救国志向,以老辣和干练的手段,成功铲除九千岁魏忠贤及其阉党势力。他在位十七年,多次下令各州府开仓救济难民,传令天下招揽贤才,还颁布“罪己诏”反省自己在

执政中的不足。但是明熹宗留下的大明江山是一个病入膏肓无可救药的烂摊子,不管崇祯帝如何励精图治,如何闻鸡而起,如何夜不分寐,如何勤政爱民,大明王朝注定要走到末路了。就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外城,明军溃败。三月十九日拂晓时分,太监王相尧打开宣武门投降,最后崇祯帝用鲜血写下最后一道诏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然后自缢在煤山(今天的北京景山)。崇祯皇帝能够在最后时刻还想到不要伤害百姓,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又有几人?

与此同时,不得不提起明末那位名噪一时的闯王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终于引起农民起义的爆发,此为背景。而李自成在1630年前后加入当地起义军队伍中。因其作战勇猛,指挥有方,并提出联合作战、分兵出击的方案,受到大家的支持所以在1636年,起义军把“闯王”这个英雄称号封给屡建战功、声望很高的李自成。起义军在李自成带领下取得了节节胜利,消灭了大量的明朝官军,迅速攻下太原、大同、宣化、居庸关、昌平。1644年3月17日,起义军包围了明朝统治集团的老巢——北京。19日,李自成军队胜利地开进了北京,攻占下了明皇宫。其后,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今景山)的一棵树下。至此,统治中国276年之久的明王朝,终于被李自成领导的伟大农民革命推翻了。当然,李自成的帝位明能坐太久。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率本部与清军一起,和李自成展开激战,大败李自成。随后,又步步追击,终使轰轰烈烈的李自成起义大军逐步走向消亡,宣告李自成政权的失败。

最后,明末转向清初中,还有一号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便是吴三桂。关于他在明末的史事,我们大多会将兴趣放在他的引清军入

关一事上。 而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真的如后人所说那样单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么?其实不然,吴三桂反李的原由按史家归纳大约有三条:一是父亲吴襄被拘捕追赃拷打,二是误信从京中逃出的家奴报全家被杀,第三是爱妾陈圆圆被掠,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三条都相当勉强,吴三桂老谋深算,心计颇深,不至于被一些尚不能证实的传言冲昏头脑。而陈圆圆之说更是小说家言,传奇想象,陈圆圆不过是吴三桂弃于家中不顾的青楼礼品,假如吴真的那么多情,早带在身边了。 但吴三桂后来确实“怒”了,但那并不是为了美女红颜,而是为李自成的反应,为他的地盘势力。原本吴三桂内心对李自成的评价本就不高,认为“以彼狗偷乌合之众,何能成事?”关于北京城中大顺军武备渐弛,将士勒索财物,敲诈官吏的事例亦有所闻,这时已判定李自成并无远见韬略,非能坐江山的主,这一点是最要紧的,认清了形势,就可以放手作为。也正是这“认清了形势”,开关引清军,为后来天下的易主奠定基础,推动了历史进程。

这些便是那明末名人史事的部分解析,不管他们谁胜谁败,都为读史的后人留下深思的实例,更是让我们领略了明末那一时代的暗潮四起的动荡。

河北科技大学

中国古代史结课论文

姓名:霍佳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化111班

学号:0110802106

明末那些名人史事

翻开历史长卷,让我们看一看明朝末年那些随改朝换代所发生的史事。而就在明朝走向灭亡的历史发展中,当时的景象可说是多潮涌动,其中主要为满清爱新觉罗氏、明末代皇帝朱由检、闯王李自成及明末大将吴三桂的各方兴衰。

首先,先从满清一支说起。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以畜牧渔猎为生。明朝后期,在女真族出现了一位出色的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他的统治下,女真族迅速崛起。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

其次,在明末时候,朱家的朝廷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份,一代昏庸荒唐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去世,由于他没有子嗣,皇位由五弟信王朱由检继承,也就是明末代皇帝崇祯帝,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帝王之一。比如宫内的餐具一律是铜或木器,很少有歌舞或宴会,为了减少开支,他大规模裁减机构,并将宫中贵重的物品充作军饷。他怀着力挽狂澜的救国志向,以老辣和干练的手段,成功铲除九千岁魏忠贤及其阉党势力。他在位十七年,多次下令各州府开仓救济难民,传令天下招揽贤才,还颁布“罪己诏”反省自己在

执政中的不足。但是明熹宗留下的大明江山是一个病入膏肓无可救药的烂摊子,不管崇祯帝如何励精图治,如何闻鸡而起,如何夜不分寐,如何勤政爱民,大明王朝注定要走到末路了。就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外城,明军溃败。三月十九日拂晓时分,太监王相尧打开宣武门投降,最后崇祯帝用鲜血写下最后一道诏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然后自缢在煤山(今天的北京景山)。崇祯皇帝能够在最后时刻还想到不要伤害百姓,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又有几人?

与此同时,不得不提起明末那位名噪一时的闯王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终于引起农民起义的爆发,此为背景。而李自成在1630年前后加入当地起义军队伍中。因其作战勇猛,指挥有方,并提出联合作战、分兵出击的方案,受到大家的支持所以在1636年,起义军把“闯王”这个英雄称号封给屡建战功、声望很高的李自成。起义军在李自成带领下取得了节节胜利,消灭了大量的明朝官军,迅速攻下太原、大同、宣化、居庸关、昌平。1644年3月17日,起义军包围了明朝统治集团的老巢——北京。19日,李自成军队胜利地开进了北京,攻占下了明皇宫。其后,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今景山)的一棵树下。至此,统治中国276年之久的明王朝,终于被李自成领导的伟大农民革命推翻了。当然,李自成的帝位明能坐太久。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率本部与清军一起,和李自成展开激战,大败李自成。随后,又步步追击,终使轰轰烈烈的李自成起义大军逐步走向消亡,宣告李自成政权的失败。

最后,明末转向清初中,还有一号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便是吴三桂。关于他在明末的史事,我们大多会将兴趣放在他的引清军入

关一事上。 而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真的如后人所说那样单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么?其实不然,吴三桂反李的原由按史家归纳大约有三条:一是父亲吴襄被拘捕追赃拷打,二是误信从京中逃出的家奴报全家被杀,第三是爱妾陈圆圆被掠,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三条都相当勉强,吴三桂老谋深算,心计颇深,不至于被一些尚不能证实的传言冲昏头脑。而陈圆圆之说更是小说家言,传奇想象,陈圆圆不过是吴三桂弃于家中不顾的青楼礼品,假如吴真的那么多情,早带在身边了。 但吴三桂后来确实“怒”了,但那并不是为了美女红颜,而是为李自成的反应,为他的地盘势力。原本吴三桂内心对李自成的评价本就不高,认为“以彼狗偷乌合之众,何能成事?”关于北京城中大顺军武备渐弛,将士勒索财物,敲诈官吏的事例亦有所闻,这时已判定李自成并无远见韬略,非能坐江山的主,这一点是最要紧的,认清了形势,就可以放手作为。也正是这“认清了形势”,开关引清军,为后来天下的易主奠定基础,推动了历史进程。

这些便是那明末名人史事的部分解析,不管他们谁胜谁败,都为读史的后人留下深思的实例,更是让我们领略了明末那一时代的暗潮四起的动荡。


相关内容

  • 刘志伟 | [读书不肯为人忙--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生中国古代史论文选集]序言
  •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世界. 这本文集收录的是近年来我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的一些习作,书名出自陈寅恪先生1929年写给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的七绝赠言,诗云: ▲                                ▼ 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 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 ...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下教学大纲
  • 赵冬梅中国古代史(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下)> 学分:4 任课教师:赵冬梅 副教授 上课时间:周二34节,周四56节 上课地点:理教313 课程说明: 本课是主要针对中文系留学生的本科生必修课,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的讲授,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重大问 ...

  • 中国近代史主要参考资料及其简介
  • (一)几种中国近代史著作 1.范文瀾:<中国近代史>(上册).这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经修订,共出至9版.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较早写出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之一.他的这本<中国近代史>,成为多年以来学习中国代历史的必读书.许多基本观点为大家所吸取.这部书的特色是:观点鲜明 ...

  • 吾敬东教授个人简介及成果
  • 吾敬东教授个人简介及成果 一.个人简介 吾敬东,亦名吾淳.祖籍浙江衢县,1955 年6月出生于上海.博士,教授.主要经历 如下:1970年-1977年:在军队服役:1978 年-1982年:分别在北京师范学院与上海师 范学院就读并获法学学士学位:1982年毕业 后留校任教:1985-1988年:在华 ...

  • 浅析中国古代宰相制度
  • 浅析中国古代宰相制度 李佳晔 (中央民族大学固际教育学院,100081) [摘要]尽管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谋求我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但中国政治改革始终举步维艰.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不仅需要不断的自我创新来加以改善.吏需要善于借鉴已有的历史经验来加以推动.宰相制度作,9职官制度的典型.不仅历史 ...

  •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一. 目录与文献检索类 1 <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科学出版社2000 2 王镇华<中国建筑参考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0(3,4) 3 黄健敏<中国建筑研究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 ...

  • 法制史方向学年.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法制史方向学年.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中华法系基本特征分析 2, 中国古代婚姻法律制度研究(可具 体到一个朝代) 3, 中国古代法典编纂技术研究 4, 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制度研究 5, 中国古代法律对东南亚诸国之影 响 6, 中国古代律学研究 7,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进程研究 8, 春秋决狱现象研究 ...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师范类
  • 附件1: 本 科 课 程 计 划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师范专业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拥有健康体魄和完美人格.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历史学专门人才.本专业将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 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本专业的学生,帮 ...

  • 中国古代史历史论文
  • 石河子大学2012至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古代史专题> 课程论文 学院 经管学院 班级 经济1班 姓名赵越磊 学号2012516229成绩 写作要求: 1.完成一篇与<史学专题>相关内容的课程论文,选题大小适当,难易度适中,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内,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 ...

  • 中国古代历史论文
  • 邯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学 生 指导教师 年 级 专 业 二级学院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仇媛媛 程动田 副教授 2012级专接本 历史学 文史学院 2014年5月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程动田副教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