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书院重建工作正式开始。燕守谷思考、研究古代书院的历史概况,实地考察相对保存完好的江南古村落,寻找感觉,借鉴规划。“要恢复一座书院,不得不认真考量一番要面对的诸多问题,比如经费,比如精力、主题和环境设计等等。” 如今的许多村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村落的灵魂逐渐消失。之前的鬼谷子村同样如此,茅舍坍圮,山林荒废。 燕守谷要改变这种现实,利用废置的旧民居改建工作室、陶坊和茶室,为村民创造工作机会,增加收入,甚至希望能做到让进城打工的人们回到古村落继续日常生活。“让古村落活态化、生活化、日常化,因为传统就出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蕴藏在村民的生活之中。” 事实证明,这种努力很有效,鬼谷子村因东山书院重建和融入而恢复生机和活力。“为和环境景色相和,又能与村落风格融为一体,延续村落民居的元素,故请本地匠人修建,采取民间传统做法,依照当地的建筑风格,外观多以石墙坡面草顶。” 不同之处在于:为俯览四围山色不受遮挡,使山光水色尽入眼帘,门窗一律改为落地,浑然天成的山林即是书院庭前屋后的花园,更有一湾潺潺溪流蜿蜒其中;室内则和民居截然不同,一任现代化气息以适应创作和生活的当今需要,更多空间营造出生活的恬静和禅意。 燕守谷指出:“书院的重建融入了更多文人艺术家的筹划经营,在设计时就注入了很多文化内容,故东山书院既不同于官方学校的宏伟,也有别于普通民间的公共建筑,显示出更为朴实典雅的风貌,讲求简洁实用,不尚繁琐华美,如庄子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书院并非独立的院落,而是呈开放式,杂糅于村舍和山水之间。走出村民自家的庭院,便是书院,两者建筑风格力求统一,久未出山的山民,在自家门口便能耳濡目染传统与艺术的光辉。而他们自己,也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村民的生活方式得到恢复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现代化的改进,比如厕所系统,还有对于牲畜的管理,人畜分离,最大限度改善生活环境。他们开始重视保护老房子、古树,流落山间的石碾、石磨等物件,以艺术品的身份重回村庄。 重建工程在愉快中进行,这同样是探寻自然的过程。“规划设计正可作为我一次建筑心灵家园愿望的实现。”燕守谷说,村民的参与,也为他们重新发现村落文明创造了条件,“这是前所未有的整体艺术行为,每一个结构和书法的笔墨一样,融入了个人情感。” 一期工程,先建造一个讲堂,作为艺术创作和交流的平台。讲堂告竣的2012年,燕守谷策划了一次进山展活动,邀请一批青年艺术家进山,在文艺界产生了特别的反响和关注。 2014年6月,二期工程完成,建有蒙山美术馆一处、艺术家工作室十六套,另设有食堂、茶室、手工陶坊等。这一年的6月15日,东山书院“3.0版”正式开院。 重建后的东山书院,设置的课程和活动兼顾修行、学问、艺术、生活等方面。书院茶室、手工陶坊、山林之地的运用,构成了一处可修心养性的禅意空间。 用书院的“老坛”装当代艺术的“新酒” 本刊记者来到东山书院之时,为期四天的东圃生活美学茶课已近尾声。来自山东本地以及江苏、浙江等地的学员,上午修习茶课,下午练习书法,晚上进行手工编织等,与自然比邻而居。每逢周末,来自临沂、日照等地的书法爱好者也会慕名而来,跟随燕守谷学习书法。深山中的鬼谷子村,逐渐迸发出艺术的光芒。 原本在外地打工的村民田成武,一年前回到鬼谷子村,开了一家民宿馆,建筑设计和书院、村舍统一。慕名而来的游客夜宿深山,远离喧嚣,仿佛回到童年。 燕守谷的理念正一步步在这个小村庄得到体现:“恢复一些传统文化的推广,讲坛、茶客等生活美学,对民众也是一种服务。”用书院的“老坛”装当代艺术的“新酒”,成为他的创新所在。 遥想书院选址之初,他深入到荒山僻静的深处去寻找“本我”,真正在其间“傥荡其心,徜徉其形”,解脱了世俗得失的计较。体味出荒寒之中被废弃了的美丽:特立不倚的兀傲之气、生命自强的自足之美。 久居深山,对故乡,他刻意保留一种疏离感。他时常回忆起六七岁时的情景,过年最喜欢看别人写春联,毛笔落在纸上的感觉扎根于他的记忆。后来,他由喜欢汉字书写到关注更早的文字造型,比如篆书,觉得更高古,更神秘,然后转到篆刻。“以毛笔为工具的书法、绘画,其高度应该取决于书法的水平。中国文人靠笔墨传达的是心灵的境界,抵达哲学层面的问题。”从规范写字跨越到诗意为书的境界,这也成为了“写字”和“书法”的不同之处。 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流行书风,注重感情,反拨传统,崇尚个性,意在表现,将艺术探寻的目光从书法形态转向书法人文意象,试图突破已有的书法审美情怀疆域,创造蔚然可观的纸上景象。对边界和自我的突破成为这一批书法家们的共识,这是一个时代的人文情怀表达,必随这个时代有所承担和创造。就如燕守谷所说,“艺术史就是创新史,应该走出新的路径,叛逆很重要,非得写得跟王羲之一样吗?继承传统不是说要继承王羲之的笔法。往回理解得越深,往前走得越远,传统是营养,但最终的目的是开花结果,只吸收营养而不生长,有什么用呢?” 煮茶、品茗、治学、为文、书艺……这是燕守谷倡导的“艺术与生活互为禅修”。在书坛,沸沸扬扬争论的所谓“丑书”,至少是这一代文人对书法的重新理解和阐释,也是一个时代书法的表达。傅山说过“四宁四勿”:“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这种“拙、丑、支离、直率”的艺术追求,又有几人能懂呢?所以傅山说了一句话,意思是此中的真趣,只能跟知者言,不足以向外道也。 叛逆、创新,也正是两千多年前一代奇人鬼谷子王禅的精神指向,绵延至今的书法艺术,因了不断的探索,才有了不同时代不同的气象和审美。700年间的三个东山书院,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向各自的时代探寻自然之趣和出世入世之道的文化载体。 慕名而来的诗人、书法家赵雪松,在一首献给东山书院的诗的结尾写道:“阻碍我成为那块石头的正是那块石头/阻碍我成为那滴溪水的正是那滴溪水/我不能成为暮色中/不动而又连绵的山岗/我只能是它的一只耳朵/茅亭下守谷先生的那杯酒啊/醉了蒙山的自由/祭了我们的自在”。 这些诗句或许可以看做是东山书院,以及燕守谷的艺术世界的一个注脚。 礼失求诸野:官学弊,书院兴 野,并非简单理解为“自然”,而是文化民间形态的一个代指。通过接续中华道统,在继承中返本开新,创造出适合时代的新文化,正是现代书院的意义之所在。今日,山水之趣并非只是山水本身,它还囊括了新的内涵,书院的复兴,正是一代学人的理想所在。
2011年,书院重建工作正式开始。燕守谷思考、研究古代书院的历史概况,实地考察相对保存完好的江南古村落,寻找感觉,借鉴规划。“要恢复一座书院,不得不认真考量一番要面对的诸多问题,比如经费,比如精力、主题和环境设计等等。” 如今的许多村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村落的灵魂逐渐消失。之前的鬼谷子村同样如此,茅舍坍圮,山林荒废。 燕守谷要改变这种现实,利用废置的旧民居改建工作室、陶坊和茶室,为村民创造工作机会,增加收入,甚至希望能做到让进城打工的人们回到古村落继续日常生活。“让古村落活态化、生活化、日常化,因为传统就出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蕴藏在村民的生活之中。” 事实证明,这种努力很有效,鬼谷子村因东山书院重建和融入而恢复生机和活力。“为和环境景色相和,又能与村落风格融为一体,延续村落民居的元素,故请本地匠人修建,采取民间传统做法,依照当地的建筑风格,外观多以石墙坡面草顶。” 不同之处在于:为俯览四围山色不受遮挡,使山光水色尽入眼帘,门窗一律改为落地,浑然天成的山林即是书院庭前屋后的花园,更有一湾潺潺溪流蜿蜒其中;室内则和民居截然不同,一任现代化气息以适应创作和生活的当今需要,更多空间营造出生活的恬静和禅意。 燕守谷指出:“书院的重建融入了更多文人艺术家的筹划经营,在设计时就注入了很多文化内容,故东山书院既不同于官方学校的宏伟,也有别于普通民间的公共建筑,显示出更为朴实典雅的风貌,讲求简洁实用,不尚繁琐华美,如庄子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书院并非独立的院落,而是呈开放式,杂糅于村舍和山水之间。走出村民自家的庭院,便是书院,两者建筑风格力求统一,久未出山的山民,在自家门口便能耳濡目染传统与艺术的光辉。而他们自己,也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村民的生活方式得到恢复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现代化的改进,比如厕所系统,还有对于牲畜的管理,人畜分离,最大限度改善生活环境。他们开始重视保护老房子、古树,流落山间的石碾、石磨等物件,以艺术品的身份重回村庄。 重建工程在愉快中进行,这同样是探寻自然的过程。“规划设计正可作为我一次建筑心灵家园愿望的实现。”燕守谷说,村民的参与,也为他们重新发现村落文明创造了条件,“这是前所未有的整体艺术行为,每一个结构和书法的笔墨一样,融入了个人情感。” 一期工程,先建造一个讲堂,作为艺术创作和交流的平台。讲堂告竣的2012年,燕守谷策划了一次进山展活动,邀请一批青年艺术家进山,在文艺界产生了特别的反响和关注。 2014年6月,二期工程完成,建有蒙山美术馆一处、艺术家工作室十六套,另设有食堂、茶室、手工陶坊等。这一年的6月15日,东山书院“3.0版”正式开院。 重建后的东山书院,设置的课程和活动兼顾修行、学问、艺术、生活等方面。书院茶室、手工陶坊、山林之地的运用,构成了一处可修心养性的禅意空间。 用书院的“老坛”装当代艺术的“新酒” 本刊记者来到东山书院之时,为期四天的东圃生活美学茶课已近尾声。来自山东本地以及江苏、浙江等地的学员,上午修习茶课,下午练习书法,晚上进行手工编织等,与自然比邻而居。每逢周末,来自临沂、日照等地的书法爱好者也会慕名而来,跟随燕守谷学习书法。深山中的鬼谷子村,逐渐迸发出艺术的光芒。 原本在外地打工的村民田成武,一年前回到鬼谷子村,开了一家民宿馆,建筑设计和书院、村舍统一。慕名而来的游客夜宿深山,远离喧嚣,仿佛回到童年。 燕守谷的理念正一步步在这个小村庄得到体现:“恢复一些传统文化的推广,讲坛、茶客等生活美学,对民众也是一种服务。”用书院的“老坛”装当代艺术的“新酒”,成为他的创新所在。 遥想书院选址之初,他深入到荒山僻静的深处去寻找“本我”,真正在其间“傥荡其心,徜徉其形”,解脱了世俗得失的计较。体味出荒寒之中被废弃了的美丽:特立不倚的兀傲之气、生命自强的自足之美。 久居深山,对故乡,他刻意保留一种疏离感。他时常回忆起六七岁时的情景,过年最喜欢看别人写春联,毛笔落在纸上的感觉扎根于他的记忆。后来,他由喜欢汉字书写到关注更早的文字造型,比如篆书,觉得更高古,更神秘,然后转到篆刻。“以毛笔为工具的书法、绘画,其高度应该取决于书法的水平。中国文人靠笔墨传达的是心灵的境界,抵达哲学层面的问题。”从规范写字跨越到诗意为书的境界,这也成为了“写字”和“书法”的不同之处。 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流行书风,注重感情,反拨传统,崇尚个性,意在表现,将艺术探寻的目光从书法形态转向书法人文意象,试图突破已有的书法审美情怀疆域,创造蔚然可观的纸上景象。对边界和自我的突破成为这一批书法家们的共识,这是一个时代的人文情怀表达,必随这个时代有所承担和创造。就如燕守谷所说,“艺术史就是创新史,应该走出新的路径,叛逆很重要,非得写得跟王羲之一样吗?继承传统不是说要继承王羲之的笔法。往回理解得越深,往前走得越远,传统是营养,但最终的目的是开花结果,只吸收营养而不生长,有什么用呢?” 煮茶、品茗、治学、为文、书艺……这是燕守谷倡导的“艺术与生活互为禅修”。在书坛,沸沸扬扬争论的所谓“丑书”,至少是这一代文人对书法的重新理解和阐释,也是一个时代书法的表达。傅山说过“四宁四勿”:“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这种“拙、丑、支离、直率”的艺术追求,又有几人能懂呢?所以傅山说了一句话,意思是此中的真趣,只能跟知者言,不足以向外道也。 叛逆、创新,也正是两千多年前一代奇人鬼谷子王禅的精神指向,绵延至今的书法艺术,因了不断的探索,才有了不同时代不同的气象和审美。700年间的三个东山书院,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向各自的时代探寻自然之趣和出世入世之道的文化载体。 慕名而来的诗人、书法家赵雪松,在一首献给东山书院的诗的结尾写道:“阻碍我成为那块石头的正是那块石头/阻碍我成为那滴溪水的正是那滴溪水/我不能成为暮色中/不动而又连绵的山岗/我只能是它的一只耳朵/茅亭下守谷先生的那杯酒啊/醉了蒙山的自由/祭了我们的自在”。 这些诗句或许可以看做是东山书院,以及燕守谷的艺术世界的一个注脚。 礼失求诸野:官学弊,书院兴 野,并非简单理解为“自然”,而是文化民间形态的一个代指。通过接续中华道统,在继承中返本开新,创造出适合时代的新文化,正是现代书院的意义之所在。今日,山水之趣并非只是山水本身,它还囊括了新的内涵,书院的复兴,正是一代学人的理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