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度的账务处理问题

以前年度的账务处理问题

问题1.2006年2月收到员工补交2004至2005年的社保费用20万.(2004至2005年的社保费公司全额支付,上级单位在2005年底查账后要求员工补交个人应负担的.)

2.2006年2月退回2005年的销售收入15万.

3.2006年3月补发一个员工2005年1-10月工资2万.

账要调,那年度所得税申报表也要调啊?现在都过了年度所得税申报的时间了。也不知该怎么办?

1、收到员工补交的社保费用

借:现金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

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或别的科目)

以前年度损益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3、个人认为就不用调整去年的吧 增值税发票代码小知识

增值税发票代码小知识

增值税发票代码共10位,:

第1--4位代表各地区代码

第5--6两位代表制版年度

第7位代表批次

(分别用1,2,3,4..表示)

第8位代表版本的语言文字

(分别用1,2,3,4代表中文,中英文,藏汉文,维汉文)

第9位代表几联发票

(分别用4,7表示四联,七联)

第10位代表发票的金额版本号

(分别用1,2,3,4表示万元版,十万元版,百万元版,千万元版,用"0"表示电脑发票)

例:"4403042140"其中:一至四位"4403"表示深圳市,五,六两位"04"表示2004年版,第七位的"2"表示第二批,第八位的"1"表示中文,第九位的"4"表示四联,第十位的"0"表示电脑发票.

关于收入和成本

[为了正确反映每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企业

应在确认收入的同时或同一会计期间结转相关的成本。结转成本时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

在收入确认的同一会计期同,相关的成本必须结转;第二,如一项交易的收入尚未确认,即

使商品已经发出,相关的成本也不能结转。

待收入确认后再结转

成品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后: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什么样的企业才要计提售后服务费,而计提的标准是什么?按什么比例来计提?

1。首先你要清楚此项费用的实质: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某些费用不一定当时就要支付,但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属于当期的费用应该计入当期

2。当然是有发生售后服务的企业才计提此相费用。但不是所有发生售后服务的企业都计提此费用。虽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规定了一般原则,实际操作中要根据企业实际核算。

准或者计提比例,企业根据经验数据做计提。

4。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企业的售后服务不是每个月都均等发生,假如某企业1,2,3月份实际发生的服务费用为100,200,10000。如果按实际发生的当月计入当月的期间费用,显然不合理。(假设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大概每个月平均发生服务费用为3000)1月:借:营业费用 3000 贷:现金 100 预提费用-售后服务费 2900

2月: 借:营业费用 3000 贷:现金 200 预提费用-售后服务费 2,800

3月:借:营业费用 3,300 预提费用-售后服务费 6,700 贷:现金 10,000

成本核算及材料成本核算的流程一般指哪些

成本核算的项目汇总有三个字“料,工,费”(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核算的一般流程不怎么好有文字表达。要想真正的做好成本核算,即要熟悉了成本核算的流程,还要熟悉公司产品制造流程,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

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2. 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3. 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4.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6.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7. 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8. 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

9. 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10. 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二)月底1.计提折旧, 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4.由

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2. 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二)、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 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2. 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3. 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 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 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 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 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4、正如中国会计视野网友qiqiaoao所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5、电算化对成本核算的促进 1、成本会计最核

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我们是一家数码公司,这个月做了一款国产机,每月底老总要看利润表,.本来做的利润表都很清楚的,数码产品购进多少卖出多少.现在由于自己生产一款手机,这样我就不懂怎么计算成本,所以利润表做出来不够准确,有谁教教我该怎么办呢.整套东西又分开做的.比如包装盒.配件之类.月底了才和他们公司对帐.再给钱的.比如这个月卖出去5000台,我怎么计算这5000台的销售成本呢.生产部估计了个大概的成本价给我是500一台.我的帐目分录要怎么做呀.支付包装盒和配件的这些钱要记入哪个科目?

产品(如手机)它的成本肯定包括料,工,费等,材料=产品耗用材料*购进该种材料的单价;工=工人工资;费=制造费用(包括折旧,摊销,物料消耗,工资等等)

购进材料(配件)时: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或应付账款-

购进包装盒:

借:包装物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或应付账款- 结转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包装物

成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以前年度的账务处理问题

问题1.2006年2月收到员工补交2004至2005年的社保费用20万.(2004至2005年的社保费公司全额支付,上级单位在2005年底查账后要求员工补交个人应负担的.)

2.2006年2月退回2005年的销售收入15万.

3.2006年3月补发一个员工2005年1-10月工资2万.

账要调,那年度所得税申报表也要调啊?现在都过了年度所得税申报的时间了。也不知该怎么办?

1、收到员工补交的社保费用

借:现金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

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或别的科目)

以前年度损益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3、个人认为就不用调整去年的吧 增值税发票代码小知识

增值税发票代码小知识

增值税发票代码共10位,:

第1--4位代表各地区代码

第5--6两位代表制版年度

第7位代表批次

(分别用1,2,3,4..表示)

第8位代表版本的语言文字

(分别用1,2,3,4代表中文,中英文,藏汉文,维汉文)

第9位代表几联发票

(分别用4,7表示四联,七联)

第10位代表发票的金额版本号

(分别用1,2,3,4表示万元版,十万元版,百万元版,千万元版,用"0"表示电脑发票)

例:"4403042140"其中:一至四位"4403"表示深圳市,五,六两位"04"表示2004年版,第七位的"2"表示第二批,第八位的"1"表示中文,第九位的"4"表示四联,第十位的"0"表示电脑发票.

关于收入和成本

[为了正确反映每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企业

应在确认收入的同时或同一会计期间结转相关的成本。结转成本时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

在收入确认的同一会计期同,相关的成本必须结转;第二,如一项交易的收入尚未确认,即

使商品已经发出,相关的成本也不能结转。

待收入确认后再结转

成品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后: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什么样的企业才要计提售后服务费,而计提的标准是什么?按什么比例来计提?

1。首先你要清楚此项费用的实质: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某些费用不一定当时就要支付,但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属于当期的费用应该计入当期

2。当然是有发生售后服务的企业才计提此相费用。但不是所有发生售后服务的企业都计提此费用。虽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规定了一般原则,实际操作中要根据企业实际核算。

准或者计提比例,企业根据经验数据做计提。

4。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企业的售后服务不是每个月都均等发生,假如某企业1,2,3月份实际发生的服务费用为100,200,10000。如果按实际发生的当月计入当月的期间费用,显然不合理。(假设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大概每个月平均发生服务费用为3000)1月:借:营业费用 3000 贷:现金 100 预提费用-售后服务费 2900

2月: 借:营业费用 3000 贷:现金 200 预提费用-售后服务费 2,800

3月:借:营业费用 3,300 预提费用-售后服务费 6,700 贷:现金 10,000

成本核算及材料成本核算的流程一般指哪些

成本核算的项目汇总有三个字“料,工,费”(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核算的一般流程不怎么好有文字表达。要想真正的做好成本核算,即要熟悉了成本核算的流程,还要熟悉公司产品制造流程,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

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2. 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3. 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4.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6.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7. 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8. 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

9. 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10. 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二)月底1.计提折旧, 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4.由

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2. 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二)、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 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2. 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3. 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 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 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 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 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4、正如中国会计视野网友qiqiaoao所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5、电算化对成本核算的促进 1、成本会计最核

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我们是一家数码公司,这个月做了一款国产机,每月底老总要看利润表,.本来做的利润表都很清楚的,数码产品购进多少卖出多少.现在由于自己生产一款手机,这样我就不懂怎么计算成本,所以利润表做出来不够准确,有谁教教我该怎么办呢.整套东西又分开做的.比如包装盒.配件之类.月底了才和他们公司对帐.再给钱的.比如这个月卖出去5000台,我怎么计算这5000台的销售成本呢.生产部估计了个大概的成本价给我是500一台.我的帐目分录要怎么做呀.支付包装盒和配件的这些钱要记入哪个科目?

产品(如手机)它的成本肯定包括料,工,费等,材料=产品耗用材料*购进该种材料的单价;工=工人工资;费=制造费用(包括折旧,摊销,物料消耗,工资等等)

购进材料(配件)时: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或应付账款-

购进包装盒:

借:包装物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或应付账款- 结转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包装物

成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相关内容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账务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账务 目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都是以税前会计利润为基础,根据税法规定作相应调整后,才能作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人员在汇算清缴后,除了对应纳所得税额进行调整外,还须将税务人员检查出来的违反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所作的账务处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否则,会出现会计资料失真及所得税先补后退或 ...

  • 所得税会计调整
  • 所得税会计调整 一.税务检查后企业所得税的账务调整 (一)永久性差异项目 原则:不调账,只需补提所得税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补提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二)时间性差异项目 原则:应付税款法下,按税法要 ...

  • 增值税纳税调整
  • 增值税纳税调整 1.摘要:增值税的纳税企业在税收检查后,必须按税务部门的意见进行及时正确地账务调整,否则将会出现明补暗退.前补后退或重复退税.重复收税的情况,财会人员对查补税款应严格按照有关税收法规的规定,在增值税查补之后及时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 ...

  • 税务稽查后企业所得税的账务调整
  • 根据稽查中所发现的各种问题,涉及企业所得税的账务调整,大体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查获额属于纳税调整项目,仅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在账户上不作调整.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纳税调整项目的检查是在年度财务决算.次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后进行的. 例:今年5月,某税务机关对某厂1999年度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经审核 ...

  • 增值税检查调整会计分录
  • 纳税评估.纳税检查后的账务调整 1.增值税销项税的调整项目 (1)少计或不计收入的账务调整.主要包括由价外费用.逾期押金.未按规定冲红票.以旧换新销售.还本销售等经济事项而引起会计处理上少计或不计收入,达到少计销项税的目的. 若该收入属于本年度,可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冲销原会计分录,同时记: 借:银 ...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账务处理
  • 2010年一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3475.24元,由于二季度-四度均为亏损.那么2011年所得税汇算清交时,不缴所得税.那多缴的3475.24元当收到税务所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3475.24 贷:营业外收入 3475.24 对吗 我来帮他解答 满意回答 2011-08-21 09:06 分情况处理: ...

  • 新税法下新准则对亏损弥补的会计处理
  • 新税法下新准则对亏损弥补的会计处理 一.亏损的界定如果当年按会计准则计算的本年利润为负数,即为会计上讲的"亏损"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 ...

  • 从两个案例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
  • 从两个案例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级会计实务相关内容会计实务考试辅导从两个案例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总结如下: 企业对以前年度发生的损益进行调整时,将涉及应纳所得税.利润分配以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关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虽然在 ...

  • 如何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 对查出的企业各项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数额较大.企业无能力自行消化弥补的,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依据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政策规定及财政部关于印发<工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03]31号)有关规定,区别以下情况进行财务处理: 1.科目设置 在&qu ...

  • 解析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特殊政策
  • 亏损弥补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免税照顾.由于相关的税收政策相对复杂,而且特殊项目弥补亏损的 计算 方法 难以熟练掌握,导致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以及税务人员进行申报表审核时均会遇到很多政策执行的困难和计算错误.因此详细解析亏损弥补税收政策显得尤为必要. 亏损弥补的 会计 处理 亏损弥补有三条途径: 一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