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导读 读书笔记

《理想国》导读 读书笔记

姓名: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题目:哲学与意见所涉及的东西有何差别?政治生涯涉及的与以上两者有何关系?为何最好的政治家应当是哲人?

广义地说,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目的是解释世界本质和规律并最终回归到人的本身,要求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本身的起源、存在、发展的问题,最后获得人类的普遍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一门科学,它是人类纯理性的思考,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并且能够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保存它的有用性。哲学要求我们不能夹杂个人的主观色彩,意见则恰恰相反,意见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现世性,因人因时而异,是针对某件具体事情而阐述的具体观点,并且最终不一定付诸实践。意见与哲学具有相当大的差别,前者具体主管,后者具有广泛性;但是由于哲学观从根本上决定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又贯穿在我们对世界的每一个看法上,所以从根本上说意见仍然受到哲学的指引,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的哲学观,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仍然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意见。

说到哲学、意见、政治三者的关系,这三者本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出现在完全不同的场合,若一定要拿来比较,我认为哲学、意见、政治的排序是,在适用的广度上从大到小,在性质上从主观到客观。

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是有强硬的逻辑内涵和稳定性的,它的目标是获得真理,要排除个人立场和喜好等问题。而政治严格来说却不能算作是一门科学。政治中没有固定的逻辑,也没有所谓的对于错,政治是各个阶级或者阶层为自己的利益争斗而最后妥协的产物。意见和哲学,一个很普通化,一个很学术化,看似与政治没有关系,但政治中却恰恰不能缺少这二者。

首先,我们知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结,那么不论我们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它都实实在在地对我们的每一个思想、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哲学是绝对理想化的,但却往往不能够在现实中实现,就如同,虽然我们拥有无数设想中完美的政治制度,但是现实中社会上的各种磨擦却始终不能消除甚至随着社会的进步愈演愈烈。在可以实现的假设条件下,若哲学的逻辑和目标指向能够通过政治活动在现实中实现,那么诸如哲学中设想的平衡的民主、法制等理想化的事情就能够为我们的人类社会带来无限的福音。政治完全吻合哲学固然是很难的,但是我们有一个正确引导的方向总是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的成功是不能够脱离哲学的指导的。

其次,政治生活的进行必然充盈着无数的不间断的意见。意见不如哲学站在一个人类社

会整体的高度来看问题,然而所有阶层的意见综合的结果往往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最多人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民主。再结合上几段所说的,我认为绝对理想、绝对逻辑的哲学和普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意见最后的中和体就是政治,即政治在性质上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从造福人类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政治能更多的向哲学所指导的方向发展,希望人类社会最终长久并且达到真善美,但事实这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太多的假设条件与不断变化的现实不统一。我认为在现实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平衡多放利益的政治就算是成功的了,而成功的手段就是于广泛的意见中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原则,得出大多数人满意的答案。然而现实生活中在政治的实施过程中,联系意见和最终的政治主张之间的纽带常出现一些问题,柏拉图提倡的法制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然而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法制之前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人能够享受法律的恩惠,若是像在《理想国》中,除了公民身份的成年男子之外的人都不具备享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就造成了公平的前提是不公平了,那么这样的公平还是有意义的公平吗?因此我认为,当提到民主、公平、法制这些概念,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去思考,它们真的如所说的那么完美吗,到底什么才叫真正的公平?

说到“最好的政治家应该是哲人”的问题,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哲学家和政治家不能同时兼任,理由是哲学家必须站在绝对的高度绝对理性公平地看问题,要求同时学习不同派别的哲学观点,而政治家必然带有其阶级色彩,这会妨碍其在哲学上的进步,同时,哲学家的绝对理想化在现实中往往行不通,反而会阻碍政治家的作为。总的说来,就是哲学的理想化和政治的现实化的矛盾。我自己比较理想主义的看法是赞成“最好的政治家应该是哲人”的观点,就像上一段所说的,哲学具有一般政治没有的高度和长远眼光,如果政治家带着哲学的眼光去治理国家,这个社会更倾向于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这也是与现在中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然而我无法想明白的问题是,现实中的许多因素加强了哲学与政治统一的矛盾,纯哲学思考的是尽量最长远的发展规律,那么在具体的某个历史时期,这样的观点是否能够达到当下社会的和谐呢?甚至死守着哲学的思路,一个政治家是否能够在政治道路上走下去都值得我们思索,毕竟符合规律的同时必然会破坏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政治家、哲人二者兼顾的阻力就大了许多。

《理想国》导读 读书笔记

姓名: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题目:哲学与意见所涉及的东西有何差别?政治生涯涉及的与以上两者有何关系?为何最好的政治家应当是哲人?

广义地说,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目的是解释世界本质和规律并最终回归到人的本身,要求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本身的起源、存在、发展的问题,最后获得人类的普遍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一门科学,它是人类纯理性的思考,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并且能够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保存它的有用性。哲学要求我们不能夹杂个人的主观色彩,意见则恰恰相反,意见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现世性,因人因时而异,是针对某件具体事情而阐述的具体观点,并且最终不一定付诸实践。意见与哲学具有相当大的差别,前者具体主管,后者具有广泛性;但是由于哲学观从根本上决定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又贯穿在我们对世界的每一个看法上,所以从根本上说意见仍然受到哲学的指引,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的哲学观,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仍然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意见。

说到哲学、意见、政治三者的关系,这三者本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出现在完全不同的场合,若一定要拿来比较,我认为哲学、意见、政治的排序是,在适用的广度上从大到小,在性质上从主观到客观。

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是有强硬的逻辑内涵和稳定性的,它的目标是获得真理,要排除个人立场和喜好等问题。而政治严格来说却不能算作是一门科学。政治中没有固定的逻辑,也没有所谓的对于错,政治是各个阶级或者阶层为自己的利益争斗而最后妥协的产物。意见和哲学,一个很普通化,一个很学术化,看似与政治没有关系,但政治中却恰恰不能缺少这二者。

首先,我们知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结,那么不论我们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它都实实在在地对我们的每一个思想、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哲学是绝对理想化的,但却往往不能够在现实中实现,就如同,虽然我们拥有无数设想中完美的政治制度,但是现实中社会上的各种磨擦却始终不能消除甚至随着社会的进步愈演愈烈。在可以实现的假设条件下,若哲学的逻辑和目标指向能够通过政治活动在现实中实现,那么诸如哲学中设想的平衡的民主、法制等理想化的事情就能够为我们的人类社会带来无限的福音。政治完全吻合哲学固然是很难的,但是我们有一个正确引导的方向总是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的成功是不能够脱离哲学的指导的。

其次,政治生活的进行必然充盈着无数的不间断的意见。意见不如哲学站在一个人类社

会整体的高度来看问题,然而所有阶层的意见综合的结果往往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最多人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民主。再结合上几段所说的,我认为绝对理想、绝对逻辑的哲学和普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意见最后的中和体就是政治,即政治在性质上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从造福人类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政治能更多的向哲学所指导的方向发展,希望人类社会最终长久并且达到真善美,但事实这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太多的假设条件与不断变化的现实不统一。我认为在现实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平衡多放利益的政治就算是成功的了,而成功的手段就是于广泛的意见中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原则,得出大多数人满意的答案。然而现实生活中在政治的实施过程中,联系意见和最终的政治主张之间的纽带常出现一些问题,柏拉图提倡的法制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然而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法制之前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人能够享受法律的恩惠,若是像在《理想国》中,除了公民身份的成年男子之外的人都不具备享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就造成了公平的前提是不公平了,那么这样的公平还是有意义的公平吗?因此我认为,当提到民主、公平、法制这些概念,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去思考,它们真的如所说的那么完美吗,到底什么才叫真正的公平?

说到“最好的政治家应该是哲人”的问题,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哲学家和政治家不能同时兼任,理由是哲学家必须站在绝对的高度绝对理性公平地看问题,要求同时学习不同派别的哲学观点,而政治家必然带有其阶级色彩,这会妨碍其在哲学上的进步,同时,哲学家的绝对理想化在现实中往往行不通,反而会阻碍政治家的作为。总的说来,就是哲学的理想化和政治的现实化的矛盾。我自己比较理想主义的看法是赞成“最好的政治家应该是哲人”的观点,就像上一段所说的,哲学具有一般政治没有的高度和长远眼光,如果政治家带着哲学的眼光去治理国家,这个社会更倾向于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这也是与现在中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然而我无法想明白的问题是,现实中的许多因素加强了哲学与政治统一的矛盾,纯哲学思考的是尽量最长远的发展规律,那么在具体的某个历史时期,这样的观点是否能够达到当下社会的和谐呢?甚至死守着哲学的思路,一个政治家是否能够在政治道路上走下去都值得我们思索,毕竟符合规律的同时必然会破坏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政治家、哲人二者兼顾的阻力就大了许多。


相关内容

  • 名著导读课的基本操作步骤
  • 名著导读课的基本操作步骤 名著导读是新课标增加的一项新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名家经典篇目的内容.情节.主题和写作手法,也为学生扩展阅读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做好了铺垫.但尴尬的是它并没有受到重视.怎样上好名著导读课,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实值得每位语文教学者深思.笔者对此稍有思考,在此抛 ...

  • 对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思考 周平英
  • 对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思考 周平英 新课标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靠40分钟课堂的教学来实现,它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进一步积累语言材料,提供大量阅读实践机会.通过名著导读二课堂的开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知 ...

  •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 最近读了《中外教育名著导读》。在这短暂的几周里,我们读到了很多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几周里,我感觉成长很快。眼睛里开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 ...

  • 袁老一中书香校园
  • 袁老一中"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建设书香校园, 为我们学校创建找准了支点. 我们在校园内播撒读书 的种子,强化阅读的理念,营造阅读的氛围,构建阅读的课程,开展 阅读的活动......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我们认为: 只有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觉得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时候, 才会真 ...

  • 读教育著作心得体会
  • 最近读了<中外教育名著导读>.在这短暂的几周里,我们读到了很多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几周里,我感觉成长很快.眼睛里开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 ...

  • 读书社实施方案
  • 读书社团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著名的作家斯蒂夫曾说过:"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而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读名著,诵经典,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通过开展以读书为内容的大量的 ...

  • 新教育书目推荐
  • 新教育书目推荐及相关要求(第一批) 推荐书目 一.教育名著 <新教育> 作者:朱永新 推荐理由:全面介绍新教育实验的理念.行动.操作模式,是了解新教育,践行新教育的根本书籍.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 推荐理由:分享全美最优秀教师雷夫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蜕 ...

  • "书香班级"读书活动方案
  • 尹庄镇中心小学   二(2)班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黄金年龄段,如何让学生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校园课余时间,读书--成了我们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让学生与书 ...

  • [上下五千年]阅读课教学设计
  • <上下五千年>(1) -----好书推荐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2.过程和方法: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的书的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