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送小蚂蚁回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8个:呜 惊 睁 趴 掉 塘 坛 眨
2、积累 7个词语。
能力目标:
1、重点理解“静悄悄”和“感激”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书写5个汉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给予别人帮助是一种美德。
[教学支点]:学习过程中弄清小动物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小动物都乐于帮助别人。
渗透德育点的操作步骤:
1、初读课文时,用“感激”说一句话,让学生感受到当你帮助别人时别人会感激你。
2、轻读课文,说说大家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
3、用直线划出蜻蜓和萤火虫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
4、复习巩固,想象说话,星星好象在说什么。(夸奖蜻蜓和萤火虫)
5、说说读了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体会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是一件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师:小朋友,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
的哭声惊醒了。是谁在哭?原来是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它上不了岸啦!
2、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出示课题:20、送小蚂蚁回家
(指名读,齐读)
3、教学生字“蚂蚁”, 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学?
(1)为什么“蚂蚁”是虫字旁的?
(2)你还知道哪些字是“虫字旁”?(蝴蝶)(蜻蜓)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课文,分小节。(2)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3)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语。
(2)交流怎样记住生字。
(3)看媒体: 萤火虫和睡莲的图片(重点了解萤火虫和睡莲的特点)
(4)“感激”是什么意思?[落实德育点1]
(谁能用感激来说一句话)
(5)静悄悄:理解词义
照样子写词:( ) ( )
3、学生接龙读课文。(正音纠错)读后回答:(媒体出示)有哪些昆虫送小蚂蚁回家?(板书:蜻蜓和萤火虫)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轻声读课文第1-7节,说说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落实德育点2]
2、学生交流。(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睡莲把它救上来,但是不能把它送回家。)指导朗读。
3、默读第8-14小节,想想蜻蜓和萤火虫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并交流。[落实德育点3]
4、媒体出示有关句子:
(1)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2)蜻蜓飞呀飞,飞过弯弯的小桥,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美丽的花坛前,小
蚂蚁到家了。
5、指导朗读
(1)学生轻声自读。 (2) 个别指名读。
(3) 男女生比赛读。(4)师生共读。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他飞呀飞,飞过 ,飞
过 ,飞到 前,小蚂蚁到家了。
7、同桌讨论填空,交流。
四、复习巩固,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媒体出示:说话练习:[落实德育点4、5]
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好像在说:“ ”。
3、读了课文,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板书:当别人有困难时,给予别人帮助是一种美德)
五、作业
1、常规作业:
2、抄写词语:呜呜 惊醒 睁开 趴在 池塘 花坛 眨眼睛
3、排演课本剧:小组合作准备
附板书: 20、送小蚂蚁回家
蜻蜓 萤火虫
当别人有困难时,给予别人帮助是一种美德
20、送小蚂蚁回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8个:呜 惊 睁 趴 掉 塘 坛 眨
2、积累 7个词语。
能力目标:
1、重点理解“静悄悄”和“感激”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书写5个汉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给予别人帮助是一种美德。
[教学支点]:学习过程中弄清小动物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小动物都乐于帮助别人。
渗透德育点的操作步骤:
1、初读课文时,用“感激”说一句话,让学生感受到当你帮助别人时别人会感激你。
2、轻读课文,说说大家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
3、用直线划出蜻蜓和萤火虫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
4、复习巩固,想象说话,星星好象在说什么。(夸奖蜻蜓和萤火虫)
5、说说读了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体会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是一件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师:小朋友,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
的哭声惊醒了。是谁在哭?原来是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它上不了岸啦!
2、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出示课题:20、送小蚂蚁回家
(指名读,齐读)
3、教学生字“蚂蚁”, 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学?
(1)为什么“蚂蚁”是虫字旁的?
(2)你还知道哪些字是“虫字旁”?(蝴蝶)(蜻蜓)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课文,分小节。(2)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3)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语。
(2)交流怎样记住生字。
(3)看媒体: 萤火虫和睡莲的图片(重点了解萤火虫和睡莲的特点)
(4)“感激”是什么意思?[落实德育点1]
(谁能用感激来说一句话)
(5)静悄悄:理解词义
照样子写词:( ) ( )
3、学生接龙读课文。(正音纠错)读后回答:(媒体出示)有哪些昆虫送小蚂蚁回家?(板书:蜻蜓和萤火虫)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轻声读课文第1-7节,说说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落实德育点2]
2、学生交流。(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睡莲把它救上来,但是不能把它送回家。)指导朗读。
3、默读第8-14小节,想想蜻蜓和萤火虫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并交流。[落实德育点3]
4、媒体出示有关句子:
(1)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2)蜻蜓飞呀飞,飞过弯弯的小桥,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美丽的花坛前,小
蚂蚁到家了。
5、指导朗读
(1)学生轻声自读。 (2) 个别指名读。
(3) 男女生比赛读。(4)师生共读。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他飞呀飞,飞过 ,飞
过 ,飞到 前,小蚂蚁到家了。
7、同桌讨论填空,交流。
四、复习巩固,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媒体出示:说话练习:[落实德育点4、5]
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好像在说:“ ”。
3、读了课文,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板书:当别人有困难时,给予别人帮助是一种美德)
五、作业
1、常规作业:
2、抄写词语:呜呜 惊醒 睁开 趴在 池塘 花坛 眨眼睛
3、排演课本剧:小组合作准备
附板书: 20、送小蚂蚁回家
蜻蜓 萤火虫
当别人有困难时,给予别人帮助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