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进攻延安为何不知是空城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胡宗南部队“攻陷”延安

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以数倍于西北人民解放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向延安发动攻击。然而,胡宗南的14万大军激战六日,却不知延安已是空城,最终以失败告终。

不知中共已提前撤离延安

据时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裴昌会回忆,“胡宗南部队进犯延安之前,人民解放军为了诱敌深入,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早已撤出延安,同时实行坚壁清野,使延安成为一座空城”。据时任蒋胡军九十师(辖五十三旅、六十一旅)副师长的任子勋回忆,进入解放区后,“到处是解放军埋设的土造地雷,进攻部队在前进途中不时发生触雷事情”,“每一房舍或窑洞、门槛下、灶火里、炕洞内、水缸里、门背后、窗户上都有埋设或拴上地雷的可能”,可见西北解放军已经完成坚壁清野。

但是,延安作为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各级组织相当复杂,社会机构,车辆辎重,大型电台,文件档案,男女老少,行动非常缓慢,隐蔽也极为困难,要在短时间内不露声色地转移,绝对是不可能的。这与我军出色的情报工作是分不开的。

时任胡宗南机要秘书,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熊向辉在《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3月2日从上海回到南京后,“胡宗南递给我一个公文包,要我倒锁房门,根据公文包里的文件,画一份草图”,“打开公文包,里面装着两份绝密文件,一是蒋介石核准的攻略延安方案,一是陕北兵力部署情况,不用说,我照抄不误。”从文件中他得知总攻延安发起的时间为3月10日拂晓。

3月3日上午,熊向辉和胡宗南、盛文坐专机抵达西安。当天晚上,熊向辉就来到王石坚(王石坚是北方情报系统负责人,熊向辉的联系人)家,“详细告知胡进攻延安作战计划及有关情况(包括胡密切注意新华社及延安广播电台播发的有关陕北战事的消息和评论)”,“3月7日,又找王石坚,告以蒋密电胡,进攻日期推迟3天”。

同时,王石坚告诉熊向辉:“已经将胡进攻延安作战计划呈毛主席、周副主席,认为很及时、很得用”。

为了保密,在部队集结下达作战命令之前,胡宗南的军长、师长对攻击具体时间、方向都还不知道,然而中央却早已经对攻击的时间、计划、部队编制、武器装备等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提前进行坚壁清野,做好了战斗准备。有了熊向辉这一重要情报,延安的迅速转移和撤离就不足为怪了。

激战六日只得一座空城

3月9日,胡宗南在通过收音机听完周恩来、朱德在保卫延安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后,认为共产党毫无准备,和平观念很深,只剩下几天,来不及坚壁清野,更谈不上长期作战,遂决定突袭迅速夺取延安。

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编第一军、第二十九军15个旅14万余人的兵力,分左右两路,由洛川、宜川之线向陕北发动进攻。胡宗南的延安攻略方案具体规定:“发起进攻时,陇东兵团向保安方向佯攻,眩惑敌人;右兵团占领临真、金盆湾等地后,沿金沿大道两侧,向延安攻击前进;左兵团占领富县、茶坊、甘泉等地后,向延安攻击前进,右兵团依左兵团协力,以闪击行动迅速夺取延安。”

3月6日,中央即对保卫延安作了具体部署:“以教导旅第2团防守领临真、金盆湾一线;以第1团固守南泥湾、九龙泉一线;以警7团防守交道、茶坊、富县、榆林桥一线;以主力第1纵队在陇东作战结束后迅速返回延安以南地区,待机使用”。

由于敌情掌握准确,敌军进入解放区后,遭到了西北解放军的顽强阻击,激战至16日,胡军虽以优势兵力占领了部分地区,但其左、右路兵团均被有效阻止。由于解放区早完成了坚壁清野工作,胡军各部队经常受到边区民兵的突袭,加上埋设的地雷使胡军伤亡增大,山区行路艰难,胡军行动缓慢。

“18日,延安的党政机关和群众基本上疏散完毕”。19日,西北解放军完成预定任务后,主动撤出延安,胡军进入延安。然而,他得到的仅仅是一座空城,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之内的。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胡宗南部队“攻陷”延安

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以数倍于西北人民解放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向延安发动攻击。然而,胡宗南的14万大军激战六日,却不知延安已是空城,最终以失败告终。

不知中共已提前撤离延安

据时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裴昌会回忆,“胡宗南部队进犯延安之前,人民解放军为了诱敌深入,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早已撤出延安,同时实行坚壁清野,使延安成为一座空城”。据时任蒋胡军九十师(辖五十三旅、六十一旅)副师长的任子勋回忆,进入解放区后,“到处是解放军埋设的土造地雷,进攻部队在前进途中不时发生触雷事情”,“每一房舍或窑洞、门槛下、灶火里、炕洞内、水缸里、门背后、窗户上都有埋设或拴上地雷的可能”,可见西北解放军已经完成坚壁清野。

但是,延安作为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各级组织相当复杂,社会机构,车辆辎重,大型电台,文件档案,男女老少,行动非常缓慢,隐蔽也极为困难,要在短时间内不露声色地转移,绝对是不可能的。这与我军出色的情报工作是分不开的。

时任胡宗南机要秘书,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熊向辉在《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3月2日从上海回到南京后,“胡宗南递给我一个公文包,要我倒锁房门,根据公文包里的文件,画一份草图”,“打开公文包,里面装着两份绝密文件,一是蒋介石核准的攻略延安方案,一是陕北兵力部署情况,不用说,我照抄不误。”从文件中他得知总攻延安发起的时间为3月10日拂晓。

3月3日上午,熊向辉和胡宗南、盛文坐专机抵达西安。当天晚上,熊向辉就来到王石坚(王石坚是北方情报系统负责人,熊向辉的联系人)家,“详细告知胡进攻延安作战计划及有关情况(包括胡密切注意新华社及延安广播电台播发的有关陕北战事的消息和评论)”,“3月7日,又找王石坚,告以蒋密电胡,进攻日期推迟3天”。

同时,王石坚告诉熊向辉:“已经将胡进攻延安作战计划呈毛主席、周副主席,认为很及时、很得用”。

为了保密,在部队集结下达作战命令之前,胡宗南的军长、师长对攻击具体时间、方向都还不知道,然而中央却早已经对攻击的时间、计划、部队编制、武器装备等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提前进行坚壁清野,做好了战斗准备。有了熊向辉这一重要情报,延安的迅速转移和撤离就不足为怪了。

激战六日只得一座空城

3月9日,胡宗南在通过收音机听完周恩来、朱德在保卫延安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后,认为共产党毫无准备,和平观念很深,只剩下几天,来不及坚壁清野,更谈不上长期作战,遂决定突袭迅速夺取延安。

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编第一军、第二十九军15个旅14万余人的兵力,分左右两路,由洛川、宜川之线向陕北发动进攻。胡宗南的延安攻略方案具体规定:“发起进攻时,陇东兵团向保安方向佯攻,眩惑敌人;右兵团占领临真、金盆湾等地后,沿金沿大道两侧,向延安攻击前进;左兵团占领富县、茶坊、甘泉等地后,向延安攻击前进,右兵团依左兵团协力,以闪击行动迅速夺取延安。”

3月6日,中央即对保卫延安作了具体部署:“以教导旅第2团防守领临真、金盆湾一线;以第1团固守南泥湾、九龙泉一线;以警7团防守交道、茶坊、富县、榆林桥一线;以主力第1纵队在陇东作战结束后迅速返回延安以南地区,待机使用”。

由于敌情掌握准确,敌军进入解放区后,遭到了西北解放军的顽强阻击,激战至16日,胡军虽以优势兵力占领了部分地区,但其左、右路兵团均被有效阻止。由于解放区早完成了坚壁清野工作,胡军各部队经常受到边区民兵的突袭,加上埋设的地雷使胡军伤亡增大,山区行路艰难,胡军行动缓慢。

“18日,延安的党政机关和群众基本上疏散完毕”。19日,西北解放军完成预定任务后,主动撤出延安,胡军进入延安。然而,他得到的仅仅是一座空城,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之内的。


相关内容

  • 胡宗南简介
  • 胡宗南(1896-1962) 别名琴斋,字寿山,曾化名秦东昌,汉族,浙江镇海(今宁波市镇海区)人.陆军一级上将,黄埔系一期生,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中国共产党的首府延安,转战西北,官至 ...

  • 论不可胜在己 可胜在人
  • 论不可胜在己 可胜在人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人"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的<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孙子兵法"形篇> 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 ...

  • 松阳县第一家族
  • 杰出的教育家叶庆崇 松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倍出,叶庆崇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叶庆崇(1880.10.16-1944.5.5) 叶庆崇 字宗山 松阳县人,清末秀才,光绪年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参加革命,为兴中会浙江干事.满清既倾,任浙江处州军政分府民政处长.张勋复辟,避居杭州.上 ...

  • 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
  • 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导游词 首先欢迎大家参观>展,本展览是由国家安全部.河北省国家安全厅和西柏坡纪念馆共同举办的,展览面积770平方米,分为序厅和三个部分. 作为整个展览的序幕,序厅采用了多媒体的展示手段,展现了在大决战的历史背景下,隐蔽战线工作人员为党中央毛主席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为正面战场 ...

  • 国共内战中的粟裕
  • 发信人: big (fox),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国共内战中的粟裕(转帖) 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Mon Dec 8 11:22:16 2003), 转信 一.苏中七战不败初露锋芒 日本宣布投降以后,东北和长江以北黄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在政治上,军事上皆 处于某种程度的空白状态.对国 ...

  • 解放战争重要战役
  • 解放战争重要战役 (1945-1951) 一.局部冲突 1945年 1.上党战役(9-10):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山西长治. 意义: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该战役由中共发动,且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 ...

  • 解密第一野战军:十大经典战役和五虎上将
  • 人民解放军进入兰州 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番号的决定,全军野战部队整编成四大野战军,即第一.二.三.四野战军:此外,将华北军区所属部队整编为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后来,截止到1952年,又相继增设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兵团.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的组建,是解放军历史上的 ...

  • 蒋介石对林彪的三次笼络为何都失败?食言而肥,最终尝尽苦果!-今日头条
  • 一共培训了23 期黄埔学员.而在这些学员中最令蒋介石不能释怀的,就是林彪.林彪曾经也是黄埔学员,蒋校长的学生,却在后来的战场上让国民党的部队吃尽了苦头.其实,林彪在黄埔期间与蒋介石有过接触,蒋介石也曾拉拢过林彪为其效命.只是他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自己的疏忽错失了人才. 第一次食言 孙中山逝世后,汪精 ...

  • 第17课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 第 17 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内战烽火 1.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 大军挺进大别山. 2.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形 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