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有效性探究
——作文之“语言”
导语:(1.5分)
有句广告语“人靠衣装,美靠亮庄”。的确,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如果作文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特别是考场作文,想让自己的作文从浩如烟海的中考试卷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那就有一个最好的办法:给你的作文语言化化妆!让你的作文语言美起来。也就是说,要想办法把自己的作文写得有文采一些。那么怎样使文章有文采 ,(出示ppt 怎样使文章有文采 ?——为语言“化妆”)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理解“文采”一词的含义 即 文章华美;词藻华丽。(0.5分钟)
(出示PPT) 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多种方法,为自己的语言“化妆”,使文章更有文采。
看看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出示ppt )作文评分等级(1.5分)
等级(一):好(45-50分) 17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深刻,感情真挚 。
语言(18分):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
结构(10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
文面书写(5分):字体工整、美观,标点正确,卷面整洁
从评分标准里我们看出来“语言”这一项占的分值最高,50分占了18分。很明显,作文的语言是重中之重。我们每个同学都不能够掉以轻心。
好,下面进入我们的课题内容,先来看看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
出示学生的例文(一) (1.5分钟)
小明同学走向讲台,拿起黑板刷,在黑板上擦,擦完把黑板刷放在讲台上,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点评:这段话干巴巴的,就像我们平时吃了饼干后找不到水喝,嘴巴很干很难受的感觉。
过渡:我们该怎样表达才可以让这段话更具体更生动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同学的表达。出示学生例文(二)(2分钟)
小明同学(大踏步)走向讲台,(快速地)拿起黑板刷,在黑板上(来回用力地)擦,擦完把黑板刷(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像凯旋的英雄般快速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师:大家来对比一下,觉得哪个同学写得比较好?毫无疑问,当然是第二个同学,因为第二个同学能够适当的添加了修饰语之后,语言比第一个同学更具体生动得多了。
教师总结(出示PPT )为语言化妆的秘方一:添加修饰语,使句子表达更具体、生动。
(出示PPT )练一练:为下面句子加上修饰语
老师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字。说:“这次我们班的段考成绩有了进步了,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发扬。”
学生动手练习(2分钟),自由发言并说明清楚自己运用了哪些修饰语。(3分钟)
师:很好,修饰语加得都不错,大家也可看一下下边的例文(出示PPT )(1分钟)
老师(笑吟吟地)走进教室,(轻轻地)拿起(一支红色)粉笔,在(一尘不染的)黑板上(用力地)写下了一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高兴地)说:“这次我们班的段考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发扬。”
第一种方法我们就先练习到这儿,下面我们再来探讨第二种方法
(出示PPT )二、精心锤炼动词、形容词等,使语言具有描摹美
师:要使作文语言形象、生动,必须注意锤炼动词、形容词等。我们在对人物、事物等进行描写时,只有
使用一些鲜明、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才能使描写的对象形象、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因此,锤炼动词、形容词就非常重要了。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范进中举时发疯的那段描写(1分钟)
出示PPT 1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好!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摘自《范进中举》) 评价:这段动作细节描写非常逼真,“拍、笑、爬将、飞跑、踹、挣、跌散”几个典型动词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范进发疯的丑态。讽刺意味更加深刻。
再来欣赏朱自清先生描写他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片段 。出示PPT2(1分钟)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摘自《背影》)
评价:这段动作细节描写非常真切感人,“蹒跚、探、攀、缩、微倾”等五个典型动作表现出父亲买橘子时行动的艰难,越是艰难,父亲爱子之情就越深沉,人物形象就越鲜明。 出示ppt
学以试用1:续写下面的材料,用上几个恰当的动词表达我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
在白热化般紧张的初三生活中,又盼来了星期六大逃亡。放学铃声刚响, 我……
学生自由发言,并按照下面的句式自己评价:(5分钟)
我注意运用了( )等动词,形象的表达了我( )心情
教师小结,出示参考示例:我立刻抓起几本书,冲出教室,急匆匆往楼下赶,直奔向操场……
学以试用2(8分钟)
(出示幻灯片) 仔细观察,描写妈妈搓衣服的过程(100字左右)。(注意使用动词形容词)
学生先相互交流再着手练习(5分钟)
自由发言并说明清楚运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3分钟)
生1:...... 生2:......
师:刚才我在下面走一走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写得不错,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提问了,大家也可看
一下下边的例文(出示幻灯片)
只见妈妈在洗衣桶边,身体微微向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地着衣服。她的动作是那么地麻利,她的神情是那么地专注。终于搓完了桶里的衣服,妈妈的嘴边咧开了笑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第三种方法。(3分钟)
(出示PPT )为语言化妆方法三:巧妙运用修辞格,增强语言的艺术美
来看例子(出示PPT )
1、春天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
2、小草长出来了,又嫩又绿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
评价:朱自清先生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天和小草描写得活泼可爱,具有人的灵性。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很有艺术魅力。
牛刀小试(4分钟)
用修辞方法扩充下列句子
1、乌鸦飞走了—— 枯枝上的乌鸦突然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地飞走了。
2、溪水流向远方 似孩童般活泼的溪水,踏着轻快的步子流向那不知何处的远方。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明清楚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小结(1分钟)
为了使语言富有文采、生动形象、有意蕴,我们必须得下一番功夫。
(出示PPT )(学生读)
一:添加修饰语,使句子表达更具体、生动。
二、精心锤炼动词、形容词,使语言具有描摹美
三、巧妙运用修辞格,增强语言的艺术美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运用联想和想象、使用多变的句式、适当的引用古诗文等。希望同学们掌握方法,多加运用,梅花香自苦寒来,语言靓从创新出。
课堂作业(或者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按“语言化妆”的几种方法修改你最近写的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要使学生的作文有文采,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运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创新技巧,也发现了学生内在的语言潜力。同时我还运用了参与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有了作文创新写作的欲望。当然,这节课我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笼统,这些都必须在我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加以探索、补充。只有不断求索、不断耕耘,才会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成效。
初三作文有效性探究
——作文之“语言”
导语:(1.5分)
有句广告语“人靠衣装,美靠亮庄”。的确,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如果作文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特别是考场作文,想让自己的作文从浩如烟海的中考试卷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那就有一个最好的办法:给你的作文语言化化妆!让你的作文语言美起来。也就是说,要想办法把自己的作文写得有文采一些。那么怎样使文章有文采 ,(出示ppt 怎样使文章有文采 ?——为语言“化妆”)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理解“文采”一词的含义 即 文章华美;词藻华丽。(0.5分钟)
(出示PPT) 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多种方法,为自己的语言“化妆”,使文章更有文采。
看看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出示ppt )作文评分等级(1.5分)
等级(一):好(45-50分) 17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深刻,感情真挚 。
语言(18分):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
结构(10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
文面书写(5分):字体工整、美观,标点正确,卷面整洁
从评分标准里我们看出来“语言”这一项占的分值最高,50分占了18分。很明显,作文的语言是重中之重。我们每个同学都不能够掉以轻心。
好,下面进入我们的课题内容,先来看看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
出示学生的例文(一) (1.5分钟)
小明同学走向讲台,拿起黑板刷,在黑板上擦,擦完把黑板刷放在讲台上,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点评:这段话干巴巴的,就像我们平时吃了饼干后找不到水喝,嘴巴很干很难受的感觉。
过渡:我们该怎样表达才可以让这段话更具体更生动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同学的表达。出示学生例文(二)(2分钟)
小明同学(大踏步)走向讲台,(快速地)拿起黑板刷,在黑板上(来回用力地)擦,擦完把黑板刷(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像凯旋的英雄般快速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师:大家来对比一下,觉得哪个同学写得比较好?毫无疑问,当然是第二个同学,因为第二个同学能够适当的添加了修饰语之后,语言比第一个同学更具体生动得多了。
教师总结(出示PPT )为语言化妆的秘方一:添加修饰语,使句子表达更具体、生动。
(出示PPT )练一练:为下面句子加上修饰语
老师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字。说:“这次我们班的段考成绩有了进步了,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发扬。”
学生动手练习(2分钟),自由发言并说明清楚自己运用了哪些修饰语。(3分钟)
师:很好,修饰语加得都不错,大家也可看一下下边的例文(出示PPT )(1分钟)
老师(笑吟吟地)走进教室,(轻轻地)拿起(一支红色)粉笔,在(一尘不染的)黑板上(用力地)写下了一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高兴地)说:“这次我们班的段考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发扬。”
第一种方法我们就先练习到这儿,下面我们再来探讨第二种方法
(出示PPT )二、精心锤炼动词、形容词等,使语言具有描摹美
师:要使作文语言形象、生动,必须注意锤炼动词、形容词等。我们在对人物、事物等进行描写时,只有
使用一些鲜明、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才能使描写的对象形象、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因此,锤炼动词、形容词就非常重要了。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范进中举时发疯的那段描写(1分钟)
出示PPT 1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好!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摘自《范进中举》) 评价:这段动作细节描写非常逼真,“拍、笑、爬将、飞跑、踹、挣、跌散”几个典型动词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范进发疯的丑态。讽刺意味更加深刻。
再来欣赏朱自清先生描写他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片段 。出示PPT2(1分钟)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摘自《背影》)
评价:这段动作细节描写非常真切感人,“蹒跚、探、攀、缩、微倾”等五个典型动作表现出父亲买橘子时行动的艰难,越是艰难,父亲爱子之情就越深沉,人物形象就越鲜明。 出示ppt
学以试用1:续写下面的材料,用上几个恰当的动词表达我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
在白热化般紧张的初三生活中,又盼来了星期六大逃亡。放学铃声刚响, 我……
学生自由发言,并按照下面的句式自己评价:(5分钟)
我注意运用了( )等动词,形象的表达了我( )心情
教师小结,出示参考示例:我立刻抓起几本书,冲出教室,急匆匆往楼下赶,直奔向操场……
学以试用2(8分钟)
(出示幻灯片) 仔细观察,描写妈妈搓衣服的过程(100字左右)。(注意使用动词形容词)
学生先相互交流再着手练习(5分钟)
自由发言并说明清楚运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3分钟)
生1:...... 生2:......
师:刚才我在下面走一走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写得不错,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提问了,大家也可看
一下下边的例文(出示幻灯片)
只见妈妈在洗衣桶边,身体微微向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地着衣服。她的动作是那么地麻利,她的神情是那么地专注。终于搓完了桶里的衣服,妈妈的嘴边咧开了笑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第三种方法。(3分钟)
(出示PPT )为语言化妆方法三:巧妙运用修辞格,增强语言的艺术美
来看例子(出示PPT )
1、春天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
2、小草长出来了,又嫩又绿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
评价:朱自清先生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天和小草描写得活泼可爱,具有人的灵性。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很有艺术魅力。
牛刀小试(4分钟)
用修辞方法扩充下列句子
1、乌鸦飞走了—— 枯枝上的乌鸦突然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地飞走了。
2、溪水流向远方 似孩童般活泼的溪水,踏着轻快的步子流向那不知何处的远方。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明清楚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小结(1分钟)
为了使语言富有文采、生动形象、有意蕴,我们必须得下一番功夫。
(出示PPT )(学生读)
一:添加修饰语,使句子表达更具体、生动。
二、精心锤炼动词、形容词,使语言具有描摹美
三、巧妙运用修辞格,增强语言的艺术美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运用联想和想象、使用多变的句式、适当的引用古诗文等。希望同学们掌握方法,多加运用,梅花香自苦寒来,语言靓从创新出。
课堂作业(或者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按“语言化妆”的几种方法修改你最近写的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要使学生的作文有文采,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运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创新技巧,也发现了学生内在的语言潜力。同时我还运用了参与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有了作文创新写作的欲望。当然,这节课我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笼统,这些都必须在我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加以探索、补充。只有不断求索、不断耕耘,才会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