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赏析训练题精选

元曲赏析训练题精选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1.“南吕”是宫调,“四块玉”是_______,“马嵬坡”是_____。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睡海棠,春将晚”,这是以花喻人,说杨贵妃就像晚春时节的睡海棠一样娇柔妩媚。

B.“恨不得明皇掌中看”,是说杨贵妃恨不得让唐明皇把她像海棠一样放在手掌上把玩观赏,表现了她恃宠娇恣的心态。

C.此曲前半部分(以“不因”为界)主要是描写,着重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荒淫作乐的生活,简明精炼,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D.此曲化用了李白“蜀道难”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唐明皇因红颜误国而仓皇西逃,前路莫测。

3.有人说此曲后半部分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沿袭了“女色误国”的传统论见,体现了的偏见,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看法。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红叶:唐代有红叶题诗配佳偶的故事。传说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随水飘出宫外,被一书生拾得,后来终于巧结良缘。白衣送酒:陶渊明重阳节在宅边菊丛摘菊,好友王弘派僮仆(白衣人)前来送酒。陶渊明当即酌饮,醉而归。白衣,古代官府衙役小吏穿白衣。

1.这首元曲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和______两种。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最后两句,希望有朋友差白衣人送酒来供他一人独酌以消愁。

B.第二句的“黄花”是指黄色的花,和第一句的“红叶”形成色彩的鲜明对比。

C.这首元曲是一篇触景生情之作,虽没有特别的社会意义,但用词铸句,描摹景物,以及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颇具艺术功力。

D.首句使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表现偶遇佳人的美丽爱情。

3.请找出能体现暮秋特征的景物形象,并说明它们和抒写愁情的关系。 三、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 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这首元曲的开头运用了_______的神话传说。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雪练寒”,“雪练”指瀑布雪白如长长的白绢;“寒”,是说处在寒冷的季节里。

B.描写地上瀑布,却从“天机”落笔,打通天上人间,给读者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

C.最后三句连用三个比喻写出瀑布的动态,以“白虹”、“玉龙”、“晴雪”为瀑布绘声

绘色,以“饮”、“下”、“飞”极写瀑布奔流直下、水花飞溅的气势。

D.这首元曲形象鲜明,气韵生动,主要得力于夸张的成功运用。

3.这首元曲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一种,说说其表达效果。

四、

[黄钟]人月圆·吴门怀古

张可久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1.这首元曲题材上属于__________类,曲牌是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香柑红树”句中的“红树”是指桔子成熟时的红桔树,是洞庭山的最美风景。

B.这首元曲的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完整的虎丘景物图。

C.全曲从“吴门”这一特定环境出发,以怀想春秋时代吴王夫差的事迹为主,兼及白居易和苏东坡,主次分明,抒发了隐居的思想。

D.“长似坡诗”中的“诗”是指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试说说这首元曲共使用了几个典故,选取其中一处,说说其表达效果。

五、

[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1.这首元曲所提到的老逋即北宋涛人林逋,谥号“__________”,因隐居孤山植梅养鹤,有“___________”之称。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曲中提到的“老逋”,是以人喻花,显得口吻亲切。

B.“无钱当剑沽”,实写为了赏花买酒,没钱把佩剑当了也心甘。

C.曲中写“两笑”,前者笑王维画不出梅之娇态,后者笑自己赏花太痴。

D.首先点破景色,接着层层描写自己雪天觅梅的豪情逸兴。

3.这首元曲自身形象鲜明,请说说在曲中是怎样的形象。

六、

[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越调]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甲曲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

2.对上面两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乙曲和被称作“秋思之祖”的甲曲,无论是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

B.乙曲开头写落日、残霞笼罩着孤村,老树寒鸦之间轻烟缥缈,给人以恬静、欢愉之感。

C.甲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对“天涯”风光的热情赞美。

D.甲乙两曲均以秋为写作对象,均是罗列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塑造意象,表达秋思,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同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3.像上面两首元曲罗列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塑造意象的写法,中国古典诗歌中还不乏其例,请再举出一例,说说这种写法的妙处。

七、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日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1.这首元曲,“南吕”是_________,“一枝花”是_________,“春日送别”是题目。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此曲言辞俊丽,通篇运用整句,使这幅春图的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

B.“东君”是司春之神,“莺花”是莺啼花落之意,泛指春天景物,这里指代所送别的人。

C.结尾两个问句连用,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送别时的伤怀之情。

D.“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意思是雨随着花瓣的飘落而倾洒,风趁着柳条的稀疏而劲吹。

3.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评价这首元曲“语极俊丽”,试结合第一、二句对这一特 点加以说明。

八、

[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徐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1.这首元曲采用____________的手法,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眠松”,指在观音山的松间倒卧而眠,表现其自在之态。

B.曲中“高卧”,既紧扣“眠松”之卧态,又切合蛰龙冬卧之特征,以龙喻松,复以松拟人,修辞堪称警策。

C.结尾二句,写要与明月清风为伴,超尘拔俗,婆娑潇洒。

D.“秦皇旧日封”三句是说这是一棵秦皇所封、靖节所种、丁固所梦的松树。

3.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一、

1.曲牌;题目

2.A(B错,此句的主语是唐明皇,系“明皇恨不得掌中看”的倒文,此项误作主语为杨贵妃;C错,此曲前半部分主要是叙事,用了“睡海棠”、“掌中看”两个生动的比喻,而非主要是描写;D错,用了“蜀道难”的典故,主要用来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仓皇西逃的

结局,与“前路莫测”无关)

3.同意:后半部分的议论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体现了“红颜祸水”的传统偏见,这一点体现了思想的局限性,是封建意识,是不足取的。

不同意:后半部分固然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但不能把此部分和前半部分割裂来看,前半部分的“恨不得”三字已经把矛头直接指向唐明皇,“霓裳”的荒淫误国既有杨贵妃的责任,也有唐明皇的责任。再说,怀古咏史的诗,其根本意图还是为了讽谏当朝统治者,为当朝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不是为女人提供某种训诫,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破罢了。

如还有别的看法,只要能符合原意,自圆其说即可。

二、

1.对仗(对偶);用典

2.C(A错,这里运用“白衣送酒”的典故,是希望有朋友来跟他一起喝酒,而不是希望朋友差白衣人送酒来给他一人独喝,这点从“谁肯”也可看出;B错,黄花是指菊花;D错,红叶题诗固然是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但这里无此意,只不过取“题红叶”三字与下句“赏黄花”构成对仗而已,是雅兴之所在)

3.像红叶、黄花、落月、衰柳、寒蝉、稀疏雁影、清瘦山容等,都体现出了典型的暮秋景物特征,附着上了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清冷衰飒的秋景与淡淡悲凉的愁情紧密结合,达到了情与景的有机交融。

三、

1.织女

2.B(A错,“寒”,是说瀑布之高,似从天而降,令人似觉生寒意;C错,“绘声绘色”应为“绘形绘色”;D错,主要得力于比喻的成功运用)

3.使用的修辞手法有用典(如开头织女的传说)、对偶(如鼎足对“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比喻(如借喻“雪练”、“冰丝”、“露华”,明喻“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等。用典是写瀑布之高之神奇,打通天上人间,给读者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对偶是为了使句式更为整齐,增加气势,描画瀑布动态更为有力;但这首元曲主要得力于比喻的成功运用,尤其是后三句,以“似”字提起,以“自虹”、“玉龙”、“晴雪”为瀑布绘形绘色,以“饮”、“下”、“飞”极写瀑布奔流直下、水花飞溅的气势,神形俱现,极为壮观。通篇比喻迭出,多方设喻,既描画了瀑布的静态(“高垂”、“悬”是以静写动),又写出了他的动态;既描画了瀑布的色彩形状,又写出了它流走飞动的神韵。虽然全篇不见“瀑布”字样,壮美奇伟的瀑布却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四、

1.怀古;人月圆

2.C(A错,“红树”也指山上的枫树,秋来叶子深红一片,与红桔争相辉映,景色尤为美丽;B错,无比喻手法;C错,是指苏东坡的《虎丘寺》诗。)

3.共使用了9个典故,“山藏白虎云藏寺”,“山藏白虎”包含一个虎丘来历的故事,“云藏寺”暗含苏东坡《虎丘寺》中“东轩有佳致,云水丽千顷”的诗句;“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含有范蠡功成归隐泛舟太湖、陆绩怀揣红桔从枫林归来赠母、张翰不图名爵而回乡欲吃鲈鱼细丝三个典故;“自家池馆”是白居易遗迹,“吴王花草”暗用李白“吴宫花草埋幽径”(《登金陵凤凰台》)诗句;“啼乌夜月”是“月夜乌啼”的倒文,暗含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枫桥夜泊》)的诗句;“犹怨西施”暗含越王勾践用大臣之谋,献美女西施与吴王夫差,导致吴亡的典故。这首元曲以怀想吴国的事迹为主,兼及白居易与苏东坡,“洞庭归兴”三句,更是暗含三个典故,不仅切合怀古之题,而且写出了洞庭之美,表达了想要归隐的思想。让这些内容与景物描写相结合,不论写哪个人物,什么思想,都紧扣写景,

情景俱胜。

五、

1.和靖先生;梅妻鹤子

2.D(A错,“老逋”借指梅花,是借代,不是比喻;B错,并非实写,而是用以抒发那种一发不可收的激情和狂放之态;C错,后者笑是自己与梅花相视而笑,写自己与梅花的默契,两情相悦)

3.雪晴后去西湖踏雪寻梅,对酒看花,醉倒西湖,好一个潇洒、疏狂的诗人形象。这个“醉”字,明为酒醉,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西湖梅花也。与梅花相视而笑,两情相悦,便陶醉在这美好境界中。梅花傲雪而开,幽独娴静,是一种人格和情操的象征,踏雪探梅,一醉花前,正反映了不同流俗的冰雪怀抱和审美情趣,表达了对这种高洁品格的景仰和追求。(意近即可)

六、

1.流落天涯的“断肠人”/离人/游子

2.A(B错,落日、残霞、孤村、老树寒鸦等意象,只能给人以缺乏生机的冷寂之感;C错,“小桥流水人家”那是异乡,不是故乡,自己无处投宿,仍是表现游子的漂泊之感;D错,乙曲秋景虽多,却乏秋思,景中寡情,不可能像甲曲那样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3.答案示例: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有强烈特征的景物罗列一起,虽无动词,却像电影蒙太奇一样,具有奇妙的动态画面效果,一幅《羁旅早行图》宛然在目。 七、

1.宫调;曲牌

2.C(A错,前四句是两个对仗工整的整句,后几句是错落参差的散句;B错,“莺花”是莺啼花开之意,这里指代抒情主人公;D错,与前两句相关,“丝丝风”不可能“劲吹”,“点点雨”也不可能倾洒)

3.这两句对仗工整。以诗人曲,借对仗艺术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叠词运用,增加音乐美。“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既增加了音乐美,同时把春天特有的轻柔、甜美的韵味也透露出来了;形象互相映衬。以风写杨柳,以显其风流,杨柳衬托风,以显其轻柔;以雨写梨花,以显其圣洁,梨花带雨,更显其清丽,风与杨柳,雨与梨花,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使春天的景象更加鲜明。

八、

1.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2.B(A错,“眠松”,指倒卧横生的松树,非在松间倒卧而眠;C错,是卧松与明月清风为伴,非;D错,是疑问,不是肯定,表明卧松之历史悠久,阅尽人世沧桑)

3.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入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元曲赏析训练题精选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1.“南吕”是宫调,“四块玉”是_______,“马嵬坡”是_____。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睡海棠,春将晚”,这是以花喻人,说杨贵妃就像晚春时节的睡海棠一样娇柔妩媚。

B.“恨不得明皇掌中看”,是说杨贵妃恨不得让唐明皇把她像海棠一样放在手掌上把玩观赏,表现了她恃宠娇恣的心态。

C.此曲前半部分(以“不因”为界)主要是描写,着重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荒淫作乐的生活,简明精炼,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D.此曲化用了李白“蜀道难”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唐明皇因红颜误国而仓皇西逃,前路莫测。

3.有人说此曲后半部分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沿袭了“女色误国”的传统论见,体现了的偏见,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看法。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红叶:唐代有红叶题诗配佳偶的故事。传说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随水飘出宫外,被一书生拾得,后来终于巧结良缘。白衣送酒:陶渊明重阳节在宅边菊丛摘菊,好友王弘派僮仆(白衣人)前来送酒。陶渊明当即酌饮,醉而归。白衣,古代官府衙役小吏穿白衣。

1.这首元曲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和______两种。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最后两句,希望有朋友差白衣人送酒来供他一人独酌以消愁。

B.第二句的“黄花”是指黄色的花,和第一句的“红叶”形成色彩的鲜明对比。

C.这首元曲是一篇触景生情之作,虽没有特别的社会意义,但用词铸句,描摹景物,以及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颇具艺术功力。

D.首句使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表现偶遇佳人的美丽爱情。

3.请找出能体现暮秋特征的景物形象,并说明它们和抒写愁情的关系。 三、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 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这首元曲的开头运用了_______的神话传说。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雪练寒”,“雪练”指瀑布雪白如长长的白绢;“寒”,是说处在寒冷的季节里。

B.描写地上瀑布,却从“天机”落笔,打通天上人间,给读者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

C.最后三句连用三个比喻写出瀑布的动态,以“白虹”、“玉龙”、“晴雪”为瀑布绘声

绘色,以“饮”、“下”、“飞”极写瀑布奔流直下、水花飞溅的气势。

D.这首元曲形象鲜明,气韵生动,主要得力于夸张的成功运用。

3.这首元曲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一种,说说其表达效果。

四、

[黄钟]人月圆·吴门怀古

张可久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1.这首元曲题材上属于__________类,曲牌是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香柑红树”句中的“红树”是指桔子成熟时的红桔树,是洞庭山的最美风景。

B.这首元曲的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完整的虎丘景物图。

C.全曲从“吴门”这一特定环境出发,以怀想春秋时代吴王夫差的事迹为主,兼及白居易和苏东坡,主次分明,抒发了隐居的思想。

D.“长似坡诗”中的“诗”是指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试说说这首元曲共使用了几个典故,选取其中一处,说说其表达效果。

五、

[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1.这首元曲所提到的老逋即北宋涛人林逋,谥号“__________”,因隐居孤山植梅养鹤,有“___________”之称。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曲中提到的“老逋”,是以人喻花,显得口吻亲切。

B.“无钱当剑沽”,实写为了赏花买酒,没钱把佩剑当了也心甘。

C.曲中写“两笑”,前者笑王维画不出梅之娇态,后者笑自己赏花太痴。

D.首先点破景色,接着层层描写自己雪天觅梅的豪情逸兴。

3.这首元曲自身形象鲜明,请说说在曲中是怎样的形象。

六、

[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越调]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甲曲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

2.对上面两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乙曲和被称作“秋思之祖”的甲曲,无论是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

B.乙曲开头写落日、残霞笼罩着孤村,老树寒鸦之间轻烟缥缈,给人以恬静、欢愉之感。

C.甲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对“天涯”风光的热情赞美。

D.甲乙两曲均以秋为写作对象,均是罗列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塑造意象,表达秋思,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同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3.像上面两首元曲罗列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塑造意象的写法,中国古典诗歌中还不乏其例,请再举出一例,说说这种写法的妙处。

七、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日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1.这首元曲,“南吕”是_________,“一枝花”是_________,“春日送别”是题目。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此曲言辞俊丽,通篇运用整句,使这幅春图的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

B.“东君”是司春之神,“莺花”是莺啼花落之意,泛指春天景物,这里指代所送别的人。

C.结尾两个问句连用,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送别时的伤怀之情。

D.“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意思是雨随着花瓣的飘落而倾洒,风趁着柳条的稀疏而劲吹。

3.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评价这首元曲“语极俊丽”,试结合第一、二句对这一特 点加以说明。

八、

[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徐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1.这首元曲采用____________的手法,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眠松”,指在观音山的松间倒卧而眠,表现其自在之态。

B.曲中“高卧”,既紧扣“眠松”之卧态,又切合蛰龙冬卧之特征,以龙喻松,复以松拟人,修辞堪称警策。

C.结尾二句,写要与明月清风为伴,超尘拔俗,婆娑潇洒。

D.“秦皇旧日封”三句是说这是一棵秦皇所封、靖节所种、丁固所梦的松树。

3.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一、

1.曲牌;题目

2.A(B错,此句的主语是唐明皇,系“明皇恨不得掌中看”的倒文,此项误作主语为杨贵妃;C错,此曲前半部分主要是叙事,用了“睡海棠”、“掌中看”两个生动的比喻,而非主要是描写;D错,用了“蜀道难”的典故,主要用来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仓皇西逃的

结局,与“前路莫测”无关)

3.同意:后半部分的议论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体现了“红颜祸水”的传统偏见,这一点体现了思想的局限性,是封建意识,是不足取的。

不同意:后半部分固然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但不能把此部分和前半部分割裂来看,前半部分的“恨不得”三字已经把矛头直接指向唐明皇,“霓裳”的荒淫误国既有杨贵妃的责任,也有唐明皇的责任。再说,怀古咏史的诗,其根本意图还是为了讽谏当朝统治者,为当朝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不是为女人提供某种训诫,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破罢了。

如还有别的看法,只要能符合原意,自圆其说即可。

二、

1.对仗(对偶);用典

2.C(A错,这里运用“白衣送酒”的典故,是希望有朋友来跟他一起喝酒,而不是希望朋友差白衣人送酒来给他一人独喝,这点从“谁肯”也可看出;B错,黄花是指菊花;D错,红叶题诗固然是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但这里无此意,只不过取“题红叶”三字与下句“赏黄花”构成对仗而已,是雅兴之所在)

3.像红叶、黄花、落月、衰柳、寒蝉、稀疏雁影、清瘦山容等,都体现出了典型的暮秋景物特征,附着上了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清冷衰飒的秋景与淡淡悲凉的愁情紧密结合,达到了情与景的有机交融。

三、

1.织女

2.B(A错,“寒”,是说瀑布之高,似从天而降,令人似觉生寒意;C错,“绘声绘色”应为“绘形绘色”;D错,主要得力于比喻的成功运用)

3.使用的修辞手法有用典(如开头织女的传说)、对偶(如鼎足对“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比喻(如借喻“雪练”、“冰丝”、“露华”,明喻“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等。用典是写瀑布之高之神奇,打通天上人间,给读者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对偶是为了使句式更为整齐,增加气势,描画瀑布动态更为有力;但这首元曲主要得力于比喻的成功运用,尤其是后三句,以“似”字提起,以“自虹”、“玉龙”、“晴雪”为瀑布绘形绘色,以“饮”、“下”、“飞”极写瀑布奔流直下、水花飞溅的气势,神形俱现,极为壮观。通篇比喻迭出,多方设喻,既描画了瀑布的静态(“高垂”、“悬”是以静写动),又写出了他的动态;既描画了瀑布的色彩形状,又写出了它流走飞动的神韵。虽然全篇不见“瀑布”字样,壮美奇伟的瀑布却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四、

1.怀古;人月圆

2.C(A错,“红树”也指山上的枫树,秋来叶子深红一片,与红桔争相辉映,景色尤为美丽;B错,无比喻手法;C错,是指苏东坡的《虎丘寺》诗。)

3.共使用了9个典故,“山藏白虎云藏寺”,“山藏白虎”包含一个虎丘来历的故事,“云藏寺”暗含苏东坡《虎丘寺》中“东轩有佳致,云水丽千顷”的诗句;“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含有范蠡功成归隐泛舟太湖、陆绩怀揣红桔从枫林归来赠母、张翰不图名爵而回乡欲吃鲈鱼细丝三个典故;“自家池馆”是白居易遗迹,“吴王花草”暗用李白“吴宫花草埋幽径”(《登金陵凤凰台》)诗句;“啼乌夜月”是“月夜乌啼”的倒文,暗含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枫桥夜泊》)的诗句;“犹怨西施”暗含越王勾践用大臣之谋,献美女西施与吴王夫差,导致吴亡的典故。这首元曲以怀想吴国的事迹为主,兼及白居易与苏东坡,“洞庭归兴”三句,更是暗含三个典故,不仅切合怀古之题,而且写出了洞庭之美,表达了想要归隐的思想。让这些内容与景物描写相结合,不论写哪个人物,什么思想,都紧扣写景,

情景俱胜。

五、

1.和靖先生;梅妻鹤子

2.D(A错,“老逋”借指梅花,是借代,不是比喻;B错,并非实写,而是用以抒发那种一发不可收的激情和狂放之态;C错,后者笑是自己与梅花相视而笑,写自己与梅花的默契,两情相悦)

3.雪晴后去西湖踏雪寻梅,对酒看花,醉倒西湖,好一个潇洒、疏狂的诗人形象。这个“醉”字,明为酒醉,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西湖梅花也。与梅花相视而笑,两情相悦,便陶醉在这美好境界中。梅花傲雪而开,幽独娴静,是一种人格和情操的象征,踏雪探梅,一醉花前,正反映了不同流俗的冰雪怀抱和审美情趣,表达了对这种高洁品格的景仰和追求。(意近即可)

六、

1.流落天涯的“断肠人”/离人/游子

2.A(B错,落日、残霞、孤村、老树寒鸦等意象,只能给人以缺乏生机的冷寂之感;C错,“小桥流水人家”那是异乡,不是故乡,自己无处投宿,仍是表现游子的漂泊之感;D错,乙曲秋景虽多,却乏秋思,景中寡情,不可能像甲曲那样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3.答案示例: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有强烈特征的景物罗列一起,虽无动词,却像电影蒙太奇一样,具有奇妙的动态画面效果,一幅《羁旅早行图》宛然在目。 七、

1.宫调;曲牌

2.C(A错,前四句是两个对仗工整的整句,后几句是错落参差的散句;B错,“莺花”是莺啼花开之意,这里指代抒情主人公;D错,与前两句相关,“丝丝风”不可能“劲吹”,“点点雨”也不可能倾洒)

3.这两句对仗工整。以诗人曲,借对仗艺术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叠词运用,增加音乐美。“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既增加了音乐美,同时把春天特有的轻柔、甜美的韵味也透露出来了;形象互相映衬。以风写杨柳,以显其风流,杨柳衬托风,以显其轻柔;以雨写梨花,以显其圣洁,梨花带雨,更显其清丽,风与杨柳,雨与梨花,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使春天的景象更加鲜明。

八、

1.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2.B(A错,“眠松”,指倒卧横生的松树,非在松间倒卧而眠;C错,是卧松与明月清风为伴,非;D错,是疑问,不是肯定,表明卧松之历史悠久,阅尽人世沧桑)

3.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入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相关内容

  • 初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 初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初一: <唐诗鉴赏词典><宋词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词典> <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法布尔昆虫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伊索寓言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繁星·春水> <西游记> 吴 ...

  • 唐诗宋词精选_唐诗三百首_唐诗宋词名句_古诗配画赏析_古诗学习网
  • - 中国古诗词 首页 唐诗 宋词 古诗考题 诗词名句 古诗名文 古诗鉴赏 元曲鉴赏 文章阅读 ┃ 唐诗栏目 李白的诗 白居易的诗 孟浩然的诗 杜甫的诗 王维的诗集 李商隐的诗 杜牧的诗 柳宗元的诗 王昌龄的诗 韩愈的诗 刘禹锡的诗 韦应物的诗 崔颢的诗 岑参的诗集 刘长卿的诗 王勃的诗 李颀的诗集 ...

  • 元曲名句2
  • 元曲精选:元曲名句赏析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范康<仙吕·寄生草·酒>)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白朴<中吕·阳春曲>) 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 ...

  •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全诗赏析
  • 诗文 名句 典籍 作者 原创 随便看看 我的收藏 app下载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最近更新>>更多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井栏砂宿遇夜客偶题三首至节即 ...

  • 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 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今天,我学习了第25课,里面有一首元曲写的很好. 元曲:继唐诗宋词之后,又一文学史上的巅峰,它有着唐诗宋词所没有的独特魅力. 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秀婉转:另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焉"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 ...

  • 张养浩.高克礼.刘敏中元曲赏析
  • 张养浩.高克礼.刘敏中元曲赏析 [2005/3/28 10:45:00 | By: zyj] 作者:张英基 关键字:元代 张养浩.高克礼.刘敏中元曲 张养浩(1270-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历城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其原籍山东章丘县相公庄,祖父时迁历城今张公坟村.幼有才名,早年攻书勤奋 ...

  • (7)[转载][唐诗.宋词全集] 在线阅读
  • <唐诗.宋词全集> 在线阅读 作者: 福音大师 李白的诗词全集---诗词大库 <将进酒> · <静夜思>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客中行 /客中作> ·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 渔家傲 修改稿
  • <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范仲淹 马致远 执教者:王杉 执教班级:初二(10)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边疆战士生活的艰辛和秋景的萧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词曲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感悟词人功业未立.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 ...

  • 关于描写柳树的诗句
  • 诗文 名句 典籍 作者 原创 随便看看 app下载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描写柳树的诗句>赏析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青门柳>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五月水边柳>白扬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古诗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