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和培训的社会意义分析

  2011年2月,我参加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培计划名师研修项目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拓宽了视野,转变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教研能力。它让我更加体会到,当进入学习型社会后,每个人必须承担学习的职责和义务。作为教师更应该经常学习,不断参加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一、学习是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成长的过程,是由学习支配的。一般说来,教师成长大体要经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专家(创新)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中,学习始终贯穿其中。对教师而言,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和丰富人性、充实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体验幸福人生。这种学习虽不直接指向教学工作,但却有助于塑造教师新形象,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作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师,自己不学习,那这种“引导”和“帮助”就会变成一种说教和强制。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以身示范”,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其根本支撑是自己要成为一本书,没有持续的学习,广泛的阅读,教师就不可能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那样教学就会沦落为以书教书。只有通过阅读和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才能对学生影响深刻和持久。为“学生而读书”是教师阅读的第一推动力。

  就我个人而言,正处在从成熟阶段向创新阶段转折。这一阶段,要求我努力钻研业务和开展科研,结合自身特点和教育发展要求,逐步培养新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思想,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专家型教师。向专家学习能使我快速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利用好学校搭建的平台,在教研组内部互帮互学、合作交流、成果共享、共同提高,努力形成一种群体合作探索的氛围。

  二、学习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原因很多,但教师的影响是根本要素。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力度,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求自主高效的课堂,通过相应的评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

  养成。以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的方法更有利于终身学习。所以,教学工作最有价值的体现在于方法的教学,“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法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这样学生才会受益终生。

  教师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其制订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

  标。目标要适当,也就是目标要合理,不能太难或者过于简单。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时,要注意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其当前的学习状况,指导他们制订明确、合理且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培养学生制订明确合理的长、短期目标的能力。

  其次要教学生获取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交流获取的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成员学习用搜索引擎、用网络寻找信息,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检索和分类,进而探索学习的信息资源。

  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就是学生真正能够得到“一碗水”的保证。可见,教师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的信念,并付诸行动,才能成为一名适应时代要求、学生要求、家长要求的学习型教师。

  三、学习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教师善于学习、热爱学习对学校的教育科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青年教师有着示范引领作用。教师是学校教育持续改进的最深刻的变革力量。教师的素质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而且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就要使每位教师得到终身的专业发展;要使每位教师都得到终身的专业发展,就要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办特色学校,体现学校优势,这对于发展优质教育,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意义十分重大。学校多提供教师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并开展以骨干教师为主,以课堂教学观摩为主要形式,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研究为重点的教研活动,开展骨干教师论坛活动。事实证明,这也是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和直接手段,骨干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努力,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把处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复杂疑难的矛盾问题的点滴经验教训,通过反思和反复实践,积累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成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示范和榜样,进而能够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

  总之,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既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又要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学习丰厚自己,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获取信息的先进手段,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学者型”和“研究型”角色转化。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如何规划长期目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如何激励教师不断地发展自己、规划自己,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呢?通过学习可以看到:学校的发展是组织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人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 河北省威县一中)

  2011年2月,我参加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培计划名师研修项目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拓宽了视野,转变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教研能力。它让我更加体会到,当进入学习型社会后,每个人必须承担学习的职责和义务。作为教师更应该经常学习,不断参加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一、学习是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成长的过程,是由学习支配的。一般说来,教师成长大体要经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专家(创新)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中,学习始终贯穿其中。对教师而言,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和丰富人性、充实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体验幸福人生。这种学习虽不直接指向教学工作,但却有助于塑造教师新形象,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作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师,自己不学习,那这种“引导”和“帮助”就会变成一种说教和强制。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以身示范”,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其根本支撑是自己要成为一本书,没有持续的学习,广泛的阅读,教师就不可能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那样教学就会沦落为以书教书。只有通过阅读和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才能对学生影响深刻和持久。为“学生而读书”是教师阅读的第一推动力。

  就我个人而言,正处在从成熟阶段向创新阶段转折。这一阶段,要求我努力钻研业务和开展科研,结合自身特点和教育发展要求,逐步培养新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思想,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专家型教师。向专家学习能使我快速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利用好学校搭建的平台,在教研组内部互帮互学、合作交流、成果共享、共同提高,努力形成一种群体合作探索的氛围。

  二、学习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原因很多,但教师的影响是根本要素。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力度,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求自主高效的课堂,通过相应的评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

  养成。以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的方法更有利于终身学习。所以,教学工作最有价值的体现在于方法的教学,“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法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这样学生才会受益终生。

  教师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其制订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

  标。目标要适当,也就是目标要合理,不能太难或者过于简单。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时,要注意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其当前的学习状况,指导他们制订明确、合理且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培养学生制订明确合理的长、短期目标的能力。

  其次要教学生获取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交流获取的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成员学习用搜索引擎、用网络寻找信息,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检索和分类,进而探索学习的信息资源。

  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就是学生真正能够得到“一碗水”的保证。可见,教师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的信念,并付诸行动,才能成为一名适应时代要求、学生要求、家长要求的学习型教师。

  三、学习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教师善于学习、热爱学习对学校的教育科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青年教师有着示范引领作用。教师是学校教育持续改进的最深刻的变革力量。教师的素质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而且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就要使每位教师得到终身的专业发展;要使每位教师都得到终身的专业发展,就要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办特色学校,体现学校优势,这对于发展优质教育,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意义十分重大。学校多提供教师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并开展以骨干教师为主,以课堂教学观摩为主要形式,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研究为重点的教研活动,开展骨干教师论坛活动。事实证明,这也是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和直接手段,骨干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努力,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把处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复杂疑难的矛盾问题的点滴经验教训,通过反思和反复实践,积累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成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示范和榜样,进而能够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

  总之,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既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又要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学习丰厚自己,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获取信息的先进手段,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学者型”和“研究型”角色转化。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如何规划长期目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如何激励教师不断地发展自己、规划自己,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呢?通过学习可以看到:学校的发展是组织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人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 河北省威县一中)


相关内容

  • 浅淡反思对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意义
  • [摘要]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实践.反思.研究三位一体,反思贯穿着整个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的"想一想",主要是一个不断的实践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更深层次的对话. [关键词]自修 实践 反思 研究 反省 内省 认知 批判 评 ...

  • 案例教学在干部培训教育中的应用
  • 案例教学在干部培训教育中的应用 张丽梅 (中共农四师党委党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内容摘要] 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的"三高"特点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势在必行.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 ...

  • 国培计划中培育骨干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意义\挑战与策略
  • 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其中都突出了对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地位.在国培计划中"探索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培育 ...

  • 研究报告的书写
  •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写作 浙江教育学院 卢真金 一.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的意义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 三.写作要求 四.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 五.文章的类型和投稿的策略 一.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的意义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 1.研究者思想发展的忠实记录 2.课题研究水平和价值高低的标志. 3.进行学术交 ...

  • 全员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 总结一:全员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利用工作之余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而有精彩的讲座.他们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许多教育理论让我们能够轻松地接受.各位名师的展示课启发了我,让我心智的点点火花也如满天繁星,在我的心际闪烁.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教学中.现 ...

  • 家庭教育培训总结
  • 临沂市举办了家庭教育培训活动,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这次培训。这为期四天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让我最难忘的是与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交流、评论中教师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回首四天 ...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反思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反思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反思 目前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而信息化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已经成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 ...

  • 幼师专业论文
  • 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途径 内容摘要: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还相当迟缓和艰巨,在职业素养.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及影响因素,明确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重点分析找出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可以通过幼儿教师自身努力,职业学校 ...

  •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简论
  • 作者:洪祥生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9年10期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是实现中小学教师培训目标,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根据认识论和教育活动的一般原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既受制约于继续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既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条件等一系列教育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