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人生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

读钱穆 2016-11-04 13:01

人类的自然生命,只有几十年,最多百年上下,死了便完了。在这种人文宗教的精神之下,人类可从几十年的“自然生命”,转进为绵历千万年的“历史生命”,和“文化生命”。

这几十年的自然生命,仅如一只船,或是一座桥,用来渡过这条汹涌河流而进入不朽的生命。所以我们在此短短几十年的自然生命中,应该好好利用,使它达到这“渡”的功能。

不朽的生命,不单是大圣大贤可以获得,人人都可得。孟子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最高的人生,谁都可得。

人性最高的表现,无非在“爱”和“敬”。人心最高的要求,也无非是爱和敬。爱和敬是人人心中所有,也是人人心中所能。我们要达到这人生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只须从自己心上表现。

本文选摘自《中国历史精神》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公众号:readqm

读钱穆 2016-11-04 13:01

人类的自然生命,只有几十年,最多百年上下,死了便完了。在这种人文宗教的精神之下,人类可从几十年的“自然生命”,转进为绵历千万年的“历史生命”,和“文化生命”。

这几十年的自然生命,仅如一只船,或是一座桥,用来渡过这条汹涌河流而进入不朽的生命。所以我们在此短短几十年的自然生命中,应该好好利用,使它达到这“渡”的功能。

不朽的生命,不单是大圣大贤可以获得,人人都可得。孟子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最高的人生,谁都可得。

人性最高的表现,无非在“爱”和“敬”。人心最高的要求,也无非是爱和敬。爱和敬是人人心中所有,也是人人心中所能。我们要达到这人生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只须从自己心上表现。

本文选摘自《中国历史精神》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公众号:readqm


相关内容

  • [钱穆:用"温情与敬意"诠释历史]阅读答案
  • 钱穆:用"温情与敬意"诠释历史 郝一默 在人人追求"进步"的激进年代,多数人沉浸在将传统一股脑扔进"历史的垃圾桶"的豪迈中,为了更光明的明天,他们可以对昨天毫无眷恋,甚至全部抛弃. 钱穆是少数对旧世界钟情的顽固派,他做出了与主流知识分子截然 ...

  • 君子何为:[论语]与人格养成
  • 君子何为:<论语>与人格养成 作者:王学斌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421 孔子有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家喻户晓之言,既是其一生自我修养之总结,亦可视作古代 ...

  • 孔子:日常及日常以上
  • 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 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 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 ――张岱年 假如一天,孔子醒来,他会怎么看待他身后的世界呢? 我们不必去关注他是满怀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学说已经成为中国正统,还是愤怒于他的思想被肢解被误读被利用:也不必去关注他如何看待自己不断日隆的形象以及在某 ...

  • 从_诗经_臆想孔子的爱情观_付开镜
  • 文学研究 从<诗经>臆想孔子的爱情观 ○付开镜 摘 要: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中情诗占有一定的分量,由此可臆想孔子的爱情观.其中<关雎>中的君子,当是孔子的化身,而<关雎>中的淑女,当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女性.<诗经>中的情诗,都是孔子爱情观 ...

  • 天人合一境界中的中华法系之美
  • 笠!釜墨』甚i耋篓篓:塑翌堑盔箜3翅丛造型旦卫鱼血盟-------------------卫竖删 文章编号:l(x¨一z397(z)03)m一0035-05 .理论思考' 天人合一境界中的中华法系之美 吕世伦1.邓少岭2 f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2:2.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上海20 ...

  • 现代新儒家论文化与人的关系
  • 作者:许宁 学术研究 2003年03期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2)09-0028-03 文化与人是现代新儒家热烈讨论的两个话题.对前者而言,因为痛切地感到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危机实质是文化的危机,故而他们根据传统儒学资源,系统反思全球背景下的文化 ...

  • 论周易中的理想人格
  • 谈周易中的理想人格及其后世影响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大刚 [摘要]<易经>一书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亦是儒家君子观的思想之源.孔子读< ...

  • 钱穆:中国古代经济的理想水平
  • 中国又是一个大陆农国,物资供应,大体上可以自给自足.中国古人,似乎很早就觉悟到我上面所说低水平经济之积极价值方面去.正为对于人生的低水平经济需要易于满足,于是中国历史很早就轻松地走上了一条"人文主义"的大道. 中国的人文主义,亦可说是"人本位"主义.因此中国历 ...

  • 想不出人生志向?看看孔子和弟子的志向吧|每日论语115
  • 今天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五则.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hé)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