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
(一)实收资本
1.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 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3. 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等,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4. 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二)资本公积
1. 捐赠公积
(1)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帐
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
贷:资本公积(固定资产净值)
累计折旧
(3)接受捐赠的商品等,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的商品等的实际进价入帐(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进销差价)
借:库存商品
贷:资本公积等
2. 资本折算差额企业实际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有关资产帐户与实收资本帐户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
借: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借或贷:资本公积
3. 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等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4. 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借:材料物资
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二、借入款项
(一)短期借款
1. 借入各种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 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
3. 归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
1. 借入各种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贷:长期借款
2. 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长期借款
3. 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
4. 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三)应付债券
1. 按面值发行的债券,按实际收到的债券款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 溢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3. 折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4. 企业按期提取应付债券利息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5. 溢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
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 折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折价摊销额的合计数)
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应摊销的折价金额)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7. 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三、商品购进、销售、储存、加工及出租
(一)商品购进
1. 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购进
(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2)购进商品,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入库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支付货款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贷: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3)购进商品,先验收入库,后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 借:库存商品(暂估进价)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
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帐款(红字)
付款时,分录同(1)
2. 进口商品(1)对外支付货款,按商品进价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如支付的外汇是从调剂市场购进的外汇,应同时按进口商品应分摊的购进外汇价差增加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
借:商品采购贷:外汇价差
(2)如以离岸价成交,对外支付运保费等,按实际金额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3)支付进口环节应交纳的各种税金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交纳时,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进口商品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3. 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购进(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如商品进价小于商品售价,应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下同)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2)商品购进,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商品入库支付货款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等商品到达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3)商品购进,先验收入库后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暂估进价的差额)
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红字)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红字)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暂估进价的差额)(红字)
付款时,分录同(1)
4. 农副产品收购
(1)自营收购
①按实际支付的农副产品价款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②计算收购的应税农副产品应交纳的产品税等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③农副产品验收入库,按农副产品收购价款和应交的产品税等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2)预购
①发放预购定金时,按实际发放金额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②收到预购农副产品,按农副产品价款
借:商品采购
贷:预付帐款
补付不足货款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预付帐款
③计算收购应税农副产品应交纳的产品税等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④农副产品验收入库,按农副产品价款和应交纳的税金等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5. 购进商品溢余和短缺
(1)购进商品的溢余发生商品溢余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属于自然溢余,作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②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同意补作购进,补付货款时,按补付金额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银行存款
③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不同意补作购进,应按溢余金额减少库存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同时,将溢余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处理。
(2)购进商品短缺与损耗①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转销的短缺及损耗,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短缺金额)
贷:商品采购(商品短缺金额)
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
②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④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报经批准后列作“经营费用”。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商品销售
1. 商品销售的实现
(1)国内销售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按商品售价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②采用委托银行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发出商品时支付的代垫运杂费,
借:应收帐款
贷:银行存款
办妥托收手续时,按商品售价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收到商品价款及代垫的运杂费时,按实际收到帐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③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收到购货方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时,作为销售实现
借:应收票据
商业汇票到期收回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如在票据到期前,持汇票向开户银行申请贴现,取得银行贴现款时
借:银行存款(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息后的净额)
借: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票面金额)
④零售商品销售,每日营业终了将销货款送交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2)出口销售
①出口商品收到运输部门的有关单据并向银行办理交单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同时,结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出口商品应退的税金作为冲减出口商品销售成本处理企业每月计算应退的退税收入 借:应交税金
贷:商品销售成本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
③商品出库后到办妥运输手续前发生的费用作为经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④收到银行的结汇水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⑤期末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而发生的汇兑损益,记入“应收帐款”和“汇兑损益”科目 ⑥按合同规定应付国外的佣金直接认定到商品的佣金,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
不能直接认定的累计佣金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3)分期收款销售
①发出商品时,按商品进货原价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②每期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帐款等
贷:商品销售收入
③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按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 商品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
(1)商品销售退回
(2)①本月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是属于本年度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均应冲减本月的销售收入。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
②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销售退回,还应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销售成本
(2)商品销售折扣与折让
①发生销售折扣与折让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金额)
借:销售折扣与折让(折扣和折让金额)
贷:应收帐款(应收帐款全额)
②结转销售折扣与折让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折扣与折让
3. 商品销售成本结转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2)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在商品销售时按商品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月份终了,可以采用综合差价分摊法或分类分柜组分摊法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三)商品储存
1. 商品调价
(1)调整商品进价商品进价的调整,一般不再调整库存商品的价格和进销差价,故可不作会计分录。
(2)调整商品售价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调价时可不作会计分录,商品销售时按调价后的价格反映销售收入。
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调高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增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进销差价
调低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减库存商品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2. 商品削价
(1)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
①提取商品削价损失准备时,按实际提取的金额调整商品销售成本借:商品销售成本贷:商品削价准备
②用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弥补商品削价损失(指已销商品的售价低于进价的差额) 借:商品削价准备
贷:商品销售成本
(2)不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发生的商品削价损失直接在当期的损益中体现。
3. 库存商品溢余和短缺(1)商品盘点溢余在发生商品盘点溢余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报经部门批准后,作冲减“经营费用”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经营费用
(2)商品盘点短缺发生商品盘点短缺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查明原因后,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①属于应由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四)代购代销商品
1. 委托代销商品(1)发交受托单位代销商品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售价)
(2)收到代销单位报来的代销清单
借:应收帐款——××代销单位(商品售价扣除代销手续费后的差额)
借:经营费用(代销手续费)
贷: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售价)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平时按代销商品售价结转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月终,结转已销委托代销商品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4)收到代销单位交来扣除代销手续费后的货款净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代销单位
2. 接受代销商品
(1)收到代销商品(指不收手续费的实物代销方式)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接收价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代销商品款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2)接受代销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售价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接收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商品接收价)
同时,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同时,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月份终了,已销代销商品与自营商品一并分摊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4)付还委托单位商品款,按商品接收价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3. 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代购、代销商品(1)代购商品(包括代理进口)
①收到受托单位的收购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②支付代购商品的货款并计算手续费收入
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贷:银行存款
(2)代销商品(包括代理出口)
①企业办理代销业务销售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②归还代销商品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收入
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贷:银行存款
(五)商品加工
1. 自行加工
(1)发出用于加工的库存商品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商品进价
借:加工商品
贷:库存商品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加工商品(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2)发生的加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借:加工商品
贷:其他业务支出(或银行存款)
(3)加工商品应交纳的产品税或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借:加工商品
贷:应交税金
(4)加工商品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
借:加工商品
贷:其他应交款
(5)加工完成,商品验收入库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加工前商品的进货原价和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加工费用、运杂费、加工税金和教育费附加等
借:库存商品
贷:加工商品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加工完成后新商品的售价)
贷:加工商品(加工前商品的进货原价、加工费用、加工税金和教育费附加等)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商品加工成本的差额)
2. 委托其他单位加工
(1)发出委托加工的库存商品,分录同上(1)
(2)支付委托加工商品的加工费用、税金等,按实际支付金额
借:加工商品
贷:银行存款
(3)收回委托加工商品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加工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加工商品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加工完成后新商品的售价)
贷:加工商品(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加工成本)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新售价与商品加工成本的差额)
(六)出租商品
1. 购进出租商品
借:商品采购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2. 从库存商品中划出转作出租的商品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商品进价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
贷:库存商品
(2)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3. 收到出租商品的租金收入,按实际收到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4. 出租商品摊销,按应摊销金额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
5. 出租商品修理,发生的修理费用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
6. 出租商品出售或报废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已摊销额)
借:其他业务支出(帐面原价与已摊销数额的差额)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商品帐面原价)
四、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一)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购进
1. 购进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按其实际成本(包括进价和运杂费等)
借:材料物资
贷:银行存款
2. 购进材料物资等,先验收入库后支付货款,按其实际成本(或估计成本)
借:材料物资等
贷:应付帐款
实际支付货款时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3. 购进材料物资等,先支付货款后验收入库支付货款时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材料物资等验收入库时
借:材料物资
贷:应付帐款
(二)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摊销及销售
1. 材料物资的领用、销售
(1)用于业务经营、设备维修、劳动保护、办公等方面的材料物资,按其实际成本 借:经营费用
贷:材料物资
(2)用于在建工程的材料物资,按其实际成本
借:在建工程
贷:材料物资
(3)对外销售的材料物资,取得销售收入时,按实际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材料物资的销售成本时,按其实际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材料物资
2. 包装物的领用、摊销、出租、出借及销售
(1)企业经营领用包装物,按规定方法进行摊销
借:经营费用
贷: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
贷:包装物
(3)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包装物
(4)出租、出借包装物(采用一次或分期摊销)
①出租、出借包装物,在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
借:其他业务支出(指出租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指出借包装物)
贷:包装物
②出租、出借包装物金额较大的,可分期摊销,在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时
借:待摊费用
③收到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押金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
④收到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⑤出租、出借包装物发生的修理费用
借:其他业务支出(指出租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指出借包装物)
贷:银行存款
⑥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贷:营业外收入
(5)出租、出借包装物(采用五五摊销法)
①发出出租、出借包装物
借: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贷:包装物(库存包装物)
②月终计提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额(按实际成本的50%)
借:其他业务支出(指出租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指出借包装物)
贷: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③收回可以继续使用的包装物
借:包装物(库存包装物)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④收回不能继续使用的包装物将收回的残料价值入帐
借:材料物资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将包装物的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作为报废包装物的摊销额
借:其他业务支出(指出租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指出借包装物)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同时,将报废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与已提摊销对冲
借: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6)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摊销
①采用一次摊销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摊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报废的残料价值作为低值易耗品的减少,冲减管理费用
借:材料物资
贷:管理费用
②采用分次摊销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按实际成本
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根据低值易耗品的耐用期限分期摊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的差额,作为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③采用五五摊销领用时,按实际成本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贷: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
根据本月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计算当期领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报废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已提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报废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报废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
五、货币资金及结算款项
(一)货币资金
1. 现金、银行存款的收入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实收资本
(2)借入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3)收到商品销售帐款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或应收帐款等)
(4)收到其他业务收入款项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其他业务收入
(5)收到接受投资企业分回的投资利润
(6)借:银行存款等
贷:投资收益
(6)收回其他应收暂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
2. 现金、银行存款的支出(1)归还借款
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2)采购商品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3)购买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借:材料物资(或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
(4)交纳各种税金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5)支付投资人利润
借:应付利润
贷:银行存款
(6)支付职工工资
(7)支付有关费用
借: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3. 货币资金的划转
(1)现金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2)自银行提取现金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二)结算款项
1. 应收票据
(1)收到购货方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
贷:商品销售收入
(2)企业的应收帐款改按应收票据结算方式,在收到购货方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帐款
(3)企业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贴现金额)
借: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票面价值)
(4)收回应收票据本息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财务费用(利息部分)
贷:应收票据(票面价值)
2. 应收帐款
(1)企业商品销售发生的应收帐款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2)企业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
借:应收帐款
贷:银行存款
(3)企业的应收帐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在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帐款
(4)企业收到应收帐款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收帐款
(5)核销坏帐损失
借:坏帐准备(或管理费用)
贷:应收帐款
(6)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帐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
借:应收帐款
贷:坏帐准备(或管理费用)
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7)贴现的商业汇票到期,因承兑人的银行帐户不足支付,申请贴现的企业收到银行退回的应收票据和支款通知或已转作逾期贷款处理的通知时
3. 预收帐款
(1)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
(2)商品销售实现时,按商品实际售价
借:预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3)购货单位补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
(4)退回购货单位多付的货款
借:预收帐款
贷:银行存款
4. 其他应收款
(1)发生其他应收款项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等
(2)收回其他应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5. 应付票据
(1)企业因购买商品等对外发生债务,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商品采购等
贷:应付票据
(2)以承兑汇票抵付货款、应付帐款时
借:应付帐款
贷:应付票据
(3)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4)收到银行支付本息通知时,
借:应付票据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6. 应付帐款
(1)企业购入商品、材料物资等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应根据有关凭证(发票帐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
借:库存商品(或材料物资)
贷:应付帐款
(2)企业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应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帐单 借:其他业务支出(或经营费用等)
贷:应付帐款
(3)企业偿付应付帐款时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4)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应付帐款
借:应付帐款
贷:应付票据
7. 预付帐款
(2)收到所购商品时,根据发票帐单等列明的金额
借:商品采购等
贷:预付帐款
(3)补付的货款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4)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帐款
8. 其他应付款
(1)发生其他各种应付、暂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贷:其他应付款
(2)支付其他各种应付、暂收款项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9. 应付工资
(1)企业向银行提取现金准备发放工资时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3)从应付工资中扣还各种款项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
(4)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领取的工资,由发放工资的单位及时交回财会部门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
(5)月份终了,将本月应发的工资进行分配
借: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营业外支出、应付福利费)
贷:应付工资
10. 应付福利费
(1)企业提取福利费
借: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
贷:应付福利费
(2)支付职工医药卫生费用、职工困难补助和其他福利费用以及应付的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等
借: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应付工资)
一、短期借款:
1、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按月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季末支付银行存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4、到期偿还短期借款本金: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应付票据:
1、开出应付票据:
借:材料采购/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应付票据到期支付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3、转销无力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三、应付账款:
1、发生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库存商品/在途物资/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偿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3、因在折扣期内付款获得的现金折扣偿付应付账款时冲减财务费用:
借: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4、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其他
四、预收账款:
1、收到预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收到剩余货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3、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将预收款项记入“应收账款”贷方
收到预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收到剩余货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五、应付职工薪酬:
1、确认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成本(产品生产人员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劳务成本(生产部门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工资)
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职工福利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发放职工薪酬: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向银行提取现金: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
代扣代缴: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
(2)支付职工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库存现金
(3)支付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4)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银行存款
六、 应交税费:
(一) 应交增值税:
1、采购物资和接受应税劳务: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2、 进项税额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库存商品/原材料
3、 销售物资或者提供应税劳务: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视同销售行为:
借: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
小规模纳税人的核算:
1、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
借:原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二) 应交消费税:
1、销售应税消费品: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消费税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直接用于对外销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对应收取的收托加工代收代交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进口应税消费品:
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三)应交营业税:
1、计算应交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销售不动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交纳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四)应交资源税:
1、 对外销售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自产自用应税产品交纳资源税: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3、交纳资源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银行存款
(五)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计算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银行存款
(六)应交教育费附加:
1、计算应交教育费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2、交纳教育费附加:
借: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七)应交土地增值税:
1、企业转让的土地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3、交纳土地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八)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
1、计提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矿产资源补偿税
2、交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
借:应交税费——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矿产资源补偿税
贷:银行存款
(九) 应交个人所得税:
1、 计算代扣代交的职工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交纳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七、应付利息:
1、 计提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八、应付股利:
1、确认应付股利或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鼓励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2、 支付: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九、其他应付款;
1、计提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2、支付: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十、长期借款:
1、 取得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2、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3、 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十一、应付债券: 1、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本金
2、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债券还本计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
(一)实收资本
1.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 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3. 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等,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4. 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二)资本公积
1. 捐赠公积
(1)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帐
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
贷:资本公积(固定资产净值)
累计折旧
(3)接受捐赠的商品等,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的商品等的实际进价入帐(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进销差价)
借:库存商品
贷:资本公积等
2. 资本折算差额企业实际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有关资产帐户与实收资本帐户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
借: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借或贷:资本公积
3. 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等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4. 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借:材料物资
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二、借入款项
(一)短期借款
1. 借入各种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 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
3. 归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
1. 借入各种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贷:长期借款
2. 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长期借款
3. 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
4. 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三)应付债券
1. 按面值发行的债券,按实际收到的债券款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 溢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3. 折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4. 企业按期提取应付债券利息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5. 溢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
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 折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折价摊销额的合计数)
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应摊销的折价金额)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7. 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三、商品购进、销售、储存、加工及出租
(一)商品购进
1. 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购进
(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2)购进商品,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入库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支付货款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贷: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3)购进商品,先验收入库,后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 借:库存商品(暂估进价)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
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帐款(红字)
付款时,分录同(1)
2. 进口商品(1)对外支付货款,按商品进价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如支付的外汇是从调剂市场购进的外汇,应同时按进口商品应分摊的购进外汇价差增加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
借:商品采购贷:外汇价差
(2)如以离岸价成交,对外支付运保费等,按实际金额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3)支付进口环节应交纳的各种税金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交纳时,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进口商品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3. 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购进(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如商品进价小于商品售价,应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下同)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2)商品购进,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商品入库支付货款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等商品到达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3)商品购进,先验收入库后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暂估进价的差额)
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红字)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红字)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暂估进价的差额)(红字)
付款时,分录同(1)
4. 农副产品收购
(1)自营收购
①按实际支付的农副产品价款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②计算收购的应税农副产品应交纳的产品税等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③农副产品验收入库,按农副产品收购价款和应交的产品税等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2)预购
①发放预购定金时,按实际发放金额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②收到预购农副产品,按农副产品价款
借:商品采购
贷:预付帐款
补付不足货款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预付帐款
③计算收购应税农副产品应交纳的产品税等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④农副产品验收入库,按农副产品价款和应交纳的税金等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5. 购进商品溢余和短缺
(1)购进商品的溢余发生商品溢余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属于自然溢余,作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②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同意补作购进,补付货款时,按补付金额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银行存款
③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不同意补作购进,应按溢余金额减少库存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同时,将溢余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处理。
(2)购进商品短缺与损耗①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转销的短缺及损耗,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短缺金额)
贷:商品采购(商品短缺金额)
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
②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④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报经批准后列作“经营费用”。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商品销售
1. 商品销售的实现
(1)国内销售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按商品售价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②采用委托银行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发出商品时支付的代垫运杂费,
借:应收帐款
贷:银行存款
办妥托收手续时,按商品售价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收到商品价款及代垫的运杂费时,按实际收到帐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③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收到购货方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时,作为销售实现
借:应收票据
商业汇票到期收回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如在票据到期前,持汇票向开户银行申请贴现,取得银行贴现款时
借:银行存款(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息后的净额)
借: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票面金额)
④零售商品销售,每日营业终了将销货款送交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2)出口销售
①出口商品收到运输部门的有关单据并向银行办理交单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同时,结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出口商品应退的税金作为冲减出口商品销售成本处理企业每月计算应退的退税收入 借:应交税金
贷:商品销售成本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
③商品出库后到办妥运输手续前发生的费用作为经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④收到银行的结汇水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⑤期末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而发生的汇兑损益,记入“应收帐款”和“汇兑损益”科目 ⑥按合同规定应付国外的佣金直接认定到商品的佣金,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
不能直接认定的累计佣金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3)分期收款销售
①发出商品时,按商品进货原价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②每期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帐款等
贷:商品销售收入
③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按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 商品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
(1)商品销售退回
(2)①本月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是属于本年度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均应冲减本月的销售收入。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
②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销售退回,还应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销售成本
(2)商品销售折扣与折让
①发生销售折扣与折让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金额)
借:销售折扣与折让(折扣和折让金额)
贷:应收帐款(应收帐款全额)
②结转销售折扣与折让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折扣与折让
3. 商品销售成本结转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2)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在商品销售时按商品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月份终了,可以采用综合差价分摊法或分类分柜组分摊法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三)商品储存
1. 商品调价
(1)调整商品进价商品进价的调整,一般不再调整库存商品的价格和进销差价,故可不作会计分录。
(2)调整商品售价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调价时可不作会计分录,商品销售时按调价后的价格反映销售收入。
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调高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增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进销差价
调低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减库存商品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2. 商品削价
(1)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
①提取商品削价损失准备时,按实际提取的金额调整商品销售成本借:商品销售成本贷:商品削价准备
②用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弥补商品削价损失(指已销商品的售价低于进价的差额) 借:商品削价准备
贷:商品销售成本
(2)不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发生的商品削价损失直接在当期的损益中体现。
3. 库存商品溢余和短缺(1)商品盘点溢余在发生商品盘点溢余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报经部门批准后,作冲减“经营费用”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经营费用
(2)商品盘点短缺发生商品盘点短缺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查明原因后,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①属于应由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四)代购代销商品
1. 委托代销商品(1)发交受托单位代销商品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售价)
(2)收到代销单位报来的代销清单
借:应收帐款——××代销单位(商品售价扣除代销手续费后的差额)
借:经营费用(代销手续费)
贷: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售价)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平时按代销商品售价结转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月终,结转已销委托代销商品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4)收到代销单位交来扣除代销手续费后的货款净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代销单位
2. 接受代销商品
(1)收到代销商品(指不收手续费的实物代销方式)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接收价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代销商品款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2)接受代销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售价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接收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商品接收价)
同时,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同时,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月份终了,已销代销商品与自营商品一并分摊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4)付还委托单位商品款,按商品接收价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3. 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代购、代销商品(1)代购商品(包括代理进口)
①收到受托单位的收购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②支付代购商品的货款并计算手续费收入
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贷:银行存款
(2)代销商品(包括代理出口)
①企业办理代销业务销售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②归还代销商品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收入
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贷:银行存款
(五)商品加工
1. 自行加工
(1)发出用于加工的库存商品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商品进价
借:加工商品
贷:库存商品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加工商品(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2)发生的加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借:加工商品
贷:其他业务支出(或银行存款)
(3)加工商品应交纳的产品税或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借:加工商品
贷:应交税金
(4)加工商品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
借:加工商品
贷:其他应交款
(5)加工完成,商品验收入库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加工前商品的进货原价和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加工费用、运杂费、加工税金和教育费附加等
借:库存商品
贷:加工商品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加工完成后新商品的售价)
贷:加工商品(加工前商品的进货原价、加工费用、加工税金和教育费附加等)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商品加工成本的差额)
2. 委托其他单位加工
(1)发出委托加工的库存商品,分录同上(1)
(2)支付委托加工商品的加工费用、税金等,按实际支付金额
借:加工商品
贷:银行存款
(3)收回委托加工商品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加工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加工商品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加工完成后新商品的售价)
贷:加工商品(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加工成本)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新售价与商品加工成本的差额)
(六)出租商品
1. 购进出租商品
借:商品采购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2. 从库存商品中划出转作出租的商品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商品进价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
贷:库存商品
(2)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3. 收到出租商品的租金收入,按实际收到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4. 出租商品摊销,按应摊销金额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
5. 出租商品修理,发生的修理费用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
6. 出租商品出售或报废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已摊销额)
借:其他业务支出(帐面原价与已摊销数额的差额)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商品帐面原价)
四、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一)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购进
1. 购进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按其实际成本(包括进价和运杂费等)
借:材料物资
贷:银行存款
2. 购进材料物资等,先验收入库后支付货款,按其实际成本(或估计成本)
借:材料物资等
贷:应付帐款
实际支付货款时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3. 购进材料物资等,先支付货款后验收入库支付货款时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材料物资等验收入库时
借:材料物资
贷:应付帐款
(二)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摊销及销售
1. 材料物资的领用、销售
(1)用于业务经营、设备维修、劳动保护、办公等方面的材料物资,按其实际成本 借:经营费用
贷:材料物资
(2)用于在建工程的材料物资,按其实际成本
借:在建工程
贷:材料物资
(3)对外销售的材料物资,取得销售收入时,按实际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材料物资的销售成本时,按其实际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材料物资
2. 包装物的领用、摊销、出租、出借及销售
(1)企业经营领用包装物,按规定方法进行摊销
借:经营费用
贷: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
贷:包装物
(3)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包装物
(4)出租、出借包装物(采用一次或分期摊销)
①出租、出借包装物,在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
借:其他业务支出(指出租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指出借包装物)
贷:包装物
②出租、出借包装物金额较大的,可分期摊销,在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时
借:待摊费用
③收到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押金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
④收到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⑤出租、出借包装物发生的修理费用
借:其他业务支出(指出租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指出借包装物)
贷:银行存款
⑥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贷:营业外收入
(5)出租、出借包装物(采用五五摊销法)
①发出出租、出借包装物
借: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贷:包装物(库存包装物)
②月终计提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额(按实际成本的50%)
借:其他业务支出(指出租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指出借包装物)
贷: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③收回可以继续使用的包装物
借:包装物(库存包装物)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④收回不能继续使用的包装物将收回的残料价值入帐
借:材料物资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将包装物的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作为报废包装物的摊销额
借:其他业务支出(指出租包装物)
借:经营费用(指出借包装物)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同时,将报废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与已提摊销对冲
借: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出借包装物)
(6)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摊销
①采用一次摊销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摊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报废的残料价值作为低值易耗品的减少,冲减管理费用
借:材料物资
贷:管理费用
②采用分次摊销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按实际成本
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根据低值易耗品的耐用期限分期摊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的差额,作为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③采用五五摊销领用时,按实际成本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贷: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
根据本月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计算当期领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报废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已提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报废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报废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
五、货币资金及结算款项
(一)货币资金
1. 现金、银行存款的收入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实收资本
(2)借入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3)收到商品销售帐款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或应收帐款等)
(4)收到其他业务收入款项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其他业务收入
(5)收到接受投资企业分回的投资利润
(6)借:银行存款等
贷:投资收益
(6)收回其他应收暂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
2. 现金、银行存款的支出(1)归还借款
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2)采购商品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3)购买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借:材料物资(或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
(4)交纳各种税金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5)支付投资人利润
借:应付利润
贷:银行存款
(6)支付职工工资
(7)支付有关费用
借: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3. 货币资金的划转
(1)现金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2)自银行提取现金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二)结算款项
1. 应收票据
(1)收到购货方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
贷:商品销售收入
(2)企业的应收帐款改按应收票据结算方式,在收到购货方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帐款
(3)企业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贴现金额)
借: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票面价值)
(4)收回应收票据本息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财务费用(利息部分)
贷:应收票据(票面价值)
2. 应收帐款
(1)企业商品销售发生的应收帐款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2)企业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
借:应收帐款
贷:银行存款
(3)企业的应收帐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在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帐款
(4)企业收到应收帐款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收帐款
(5)核销坏帐损失
借:坏帐准备(或管理费用)
贷:应收帐款
(6)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帐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
借:应收帐款
贷:坏帐准备(或管理费用)
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7)贴现的商业汇票到期,因承兑人的银行帐户不足支付,申请贴现的企业收到银行退回的应收票据和支款通知或已转作逾期贷款处理的通知时
3. 预收帐款
(1)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
(2)商品销售实现时,按商品实际售价
借:预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3)购货单位补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
(4)退回购货单位多付的货款
借:预收帐款
贷:银行存款
4. 其他应收款
(1)发生其他应收款项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等
(2)收回其他应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5. 应付票据
(1)企业因购买商品等对外发生债务,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商品采购等
贷:应付票据
(2)以承兑汇票抵付货款、应付帐款时
借:应付帐款
贷:应付票据
(3)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4)收到银行支付本息通知时,
借:应付票据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6. 应付帐款
(1)企业购入商品、材料物资等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应根据有关凭证(发票帐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
借:库存商品(或材料物资)
贷:应付帐款
(2)企业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应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帐单 借:其他业务支出(或经营费用等)
贷:应付帐款
(3)企业偿付应付帐款时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4)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应付帐款
借:应付帐款
贷:应付票据
7. 预付帐款
(2)收到所购商品时,根据发票帐单等列明的金额
借:商品采购等
贷:预付帐款
(3)补付的货款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4)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帐款
8. 其他应付款
(1)发生其他各种应付、暂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贷:其他应付款
(2)支付其他各种应付、暂收款项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9. 应付工资
(1)企业向银行提取现金准备发放工资时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3)从应付工资中扣还各种款项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
(4)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领取的工资,由发放工资的单位及时交回财会部门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
(5)月份终了,将本月应发的工资进行分配
借: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营业外支出、应付福利费)
贷:应付工资
10. 应付福利费
(1)企业提取福利费
借: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
贷:应付福利费
(2)支付职工医药卫生费用、职工困难补助和其他福利费用以及应付的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等
借: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应付工资)
一、短期借款:
1、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按月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季末支付银行存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4、到期偿还短期借款本金: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应付票据:
1、开出应付票据:
借:材料采购/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应付票据到期支付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3、转销无力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三、应付账款:
1、发生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库存商品/在途物资/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偿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3、因在折扣期内付款获得的现金折扣偿付应付账款时冲减财务费用:
借: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4、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其他
四、预收账款:
1、收到预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收到剩余货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3、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将预收款项记入“应收账款”贷方
收到预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收到剩余货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五、应付职工薪酬:
1、确认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成本(产品生产人员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劳务成本(生产部门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工资)
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职工福利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发放职工薪酬: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向银行提取现金: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
代扣代缴: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
(2)支付职工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库存现金
(3)支付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4)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银行存款
六、 应交税费:
(一) 应交增值税:
1、采购物资和接受应税劳务: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2、 进项税额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库存商品/原材料
3、 销售物资或者提供应税劳务: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视同销售行为:
借: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
小规模纳税人的核算:
1、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
借:原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二) 应交消费税:
1、销售应税消费品: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消费税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直接用于对外销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对应收取的收托加工代收代交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进口应税消费品:
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三)应交营业税:
1、计算应交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销售不动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交纳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四)应交资源税:
1、 对外销售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自产自用应税产品交纳资源税: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3、交纳资源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银行存款
(五)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计算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银行存款
(六)应交教育费附加:
1、计算应交教育费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2、交纳教育费附加:
借: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七)应交土地增值税:
1、企业转让的土地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3、交纳土地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八)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
1、计提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矿产资源补偿税
2、交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
借:应交税费——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矿产资源补偿税
贷:银行存款
(九) 应交个人所得税:
1、 计算代扣代交的职工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交纳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七、应付利息:
1、 计提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八、应付股利:
1、确认应付股利或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鼓励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2、 支付: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九、其他应付款;
1、计提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2、支付: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十、长期借款:
1、 取得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2、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3、 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十一、应付债券: 1、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本金
2、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债券还本计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