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言的传播路径.影响及治理?

摘 要:“世界末日说”属于流言中的谣言,其传播渠道主要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不同途径。“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影响成了现代“魔弹论”的翻版,究其原因,除了深层的社会原因外,与电影《2012》引发的恐慌、新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等推波助澜不无关系。为此,可以从公众理性认识“世界末日说”的本质;媒介理性设置报道议程;政府应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力度等方面进行治理。

关键词:2012“世界末日说”;传播路径;传播影响;传播治理

网络流言的肆意传播已经成为网络治理的“公害”之一。2009年11月上映的《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影片传达一个重要信息,即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随着电影的热映,一场席卷全球的“末日”讨论随之形成,电影中以玛雅文化为背景和逼真震撼的灾难场面,使不少人一度甚至信以为真。2012“世界末日说”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直到2012年12月21日平安度过,该流言才不攻自破,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从传播学的角度梳理2012“世界末日说”的传播路径与影响,有利于我们认清网络流言的本质,有效治理网络流言的传播乱象。

一、“世界末日说”属性辨析

《新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中,“说”有“(名)言论;主张(著书立~|邪~|自圆其~)”之意。“世界末日说”是宗教概念的预言,它属于谣言还是流言?《辞海》中,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而流言,散布没有根据的话,亦指谣言。可见,二者是同义词。段鹏曾总结谣言的特点:必须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流传;必须为众多人相信;它与事实有出入的消息[1]。2012“世界末日说”基本具有这些特点。不过,笔者更认同流言与谣言之间是从属关系,流言概念的外延更加宽泛,而谣言的感情色彩更强烈。流言包括良性的善意的、中性的、纯属娱乐性质的以及恶意的破坏性的不确定消息[2]。谣言属于最后一种。因此,“世界末日说”当属流言中的谣言。

二、“世界末日说”的传播途径考察

梳理“世界末日说”的传播途径发现,其传播的主要路径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

(一)人内传播

2012“世界末日说”源于苏美尔人发现的一个假想中的行星“尼比鲁”,很多人知道假想行星“尼比鲁”后,纷纷对信息进行内化处理,逐渐产生“尼比鲁”将撞击地球的说法。后因一个自称能与外星人沟通的人说“尼比鲁”将要复归,并把这一灾难的最初时间预测为2003年5月,但当时什么都未发生,随后又将时间改成了2012年12月[3]。这个说法仅是个人的揣测,且建立在一颗假想的行星之上,缺乏可信的依据,这是2012“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基础,也是“末日说”流言人际传播的源头。

(二)人际传播

当个人完成内向传播后,2012“世界末日说”便开始由人内传播走向人际传播。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为了传达更丰富的意义或增强传达效果,人们会辅以手势、体姿、表情、眼神等手段,或通过如电话,以及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或谈话软件等媒介,甚至借所谓的“科学推理”之名来进行传播。有人提出太阳系将穿过一个神秘的和完全虚构的太空区域,该区域被称作光子带(Photo Belt)。邪教“天堂之门”利用这些谣传,在2012年3月制造了集体自杀事件[4]。“世界末日说”借助错误推理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

(三)群体传播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遇到某些突发性和威胁性事件时尤为积极参加群体传播活动,这样做是为了寻求有关事件的信息,弄清事件与自身关系,从而采取应对措施。当公众对2012“世界末日说”半信半疑时,人们已经无意中成为群体传播中的一员,并开始寻求更多的信息来求证事件的真伪,这是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的考虑。群体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群体遵从”或“群体追随”,这导致部分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因对社会的不满而希望公平正义的“新世界”到来;“末日准备族”忙着储备存活必需品或训练求生技能,是这种“群体追随”现象的折射。

(四)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一对多的传播,其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传统媒介不管是辟谣还是报道有关迷信2012“世界末日说”的新闻,无形中或有意无意地传播着2012“世界末日说”。2009年11月13日上映的灾难片《2012》就起到了这样的助推作用,某种程度上,电影的全球影响力要比其它大众媒介大得多。

(五)网络新媒介传播

新媒介以手机、互联网为主体,人人是受者也是传者,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实现了双向互动传播模式。1997年3月到5月,天文爱好者卡克?施拉梅克对海尔-波普彗星进行观察时得出了错误结果,导致“世界末日”论的产生。他在某网站留言,一颗伴星紧紧跟随在这颗彗星之后,该网站将这条消息不断夸大,传至全球。2012“世界末日说”如接力棒般地被网民疯传,形成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高速、超量、多样化、范围广的特征,且没有终点。加之,新媒介具有融合传播的特性,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个性化、多元化、门槛低、监管难等特点,使2012“末日说”如洪水般泛滥并蔓延开来。

【1】【2】【3】

摘 要:“世界末日说”属于流言中的谣言,其传播渠道主要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不同途径。“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影响成了现代“魔弹论”的翻版,究其原因,除了深层的社会原因外,与电影《2012》引发的恐慌、新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等推波助澜不无关系。为此,可以从公众理性认识“世界末日说”的本质;媒介理性设置报道议程;政府应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力度等方面进行治理。

关键词:2012“世界末日说”;传播路径;传播影响;传播治理

网络流言的肆意传播已经成为网络治理的“公害”之一。2009年11月上映的《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影片传达一个重要信息,即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随着电影的热映,一场席卷全球的“末日”讨论随之形成,电影中以玛雅文化为背景和逼真震撼的灾难场面,使不少人一度甚至信以为真。2012“世界末日说”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直到2012年12月21日平安度过,该流言才不攻自破,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从传播学的角度梳理2012“世界末日说”的传播路径与影响,有利于我们认清网络流言的本质,有效治理网络流言的传播乱象。

一、“世界末日说”属性辨析

《新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中,“说”有“(名)言论;主张(著书立~|邪~|自圆其~)”之意。“世界末日说”是宗教概念的预言,它属于谣言还是流言?《辞海》中,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而流言,散布没有根据的话,亦指谣言。可见,二者是同义词。段鹏曾总结谣言的特点:必须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流传;必须为众多人相信;它与事实有出入的消息[1]。2012“世界末日说”基本具有这些特点。不过,笔者更认同流言与谣言之间是从属关系,流言概念的外延更加宽泛,而谣言的感情色彩更强烈。流言包括良性的善意的、中性的、纯属娱乐性质的以及恶意的破坏性的不确定消息[2]。谣言属于最后一种。因此,“世界末日说”当属流言中的谣言。

二、“世界末日说”的传播途径考察

梳理“世界末日说”的传播途径发现,其传播的主要路径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

(一)人内传播

2012“世界末日说”源于苏美尔人发现的一个假想中的行星“尼比鲁”,很多人知道假想行星“尼比鲁”后,纷纷对信息进行内化处理,逐渐产生“尼比鲁”将撞击地球的说法。后因一个自称能与外星人沟通的人说“尼比鲁”将要复归,并把这一灾难的最初时间预测为2003年5月,但当时什么都未发生,随后又将时间改成了2012年12月[3]。这个说法仅是个人的揣测,且建立在一颗假想的行星之上,缺乏可信的依据,这是2012“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基础,也是“末日说”流言人际传播的源头。

(二)人际传播

当个人完成内向传播后,2012“世界末日说”便开始由人内传播走向人际传播。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为了传达更丰富的意义或增强传达效果,人们会辅以手势、体姿、表情、眼神等手段,或通过如电话,以及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或谈话软件等媒介,甚至借所谓的“科学推理”之名来进行传播。有人提出太阳系将穿过一个神秘的和完全虚构的太空区域,该区域被称作光子带(Photo Belt)。邪教“天堂之门”利用这些谣传,在2012年3月制造了集体自杀事件[4]。“世界末日说”借助错误推理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

(三)群体传播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遇到某些突发性和威胁性事件时尤为积极参加群体传播活动,这样做是为了寻求有关事件的信息,弄清事件与自身关系,从而采取应对措施。当公众对2012“世界末日说”半信半疑时,人们已经无意中成为群体传播中的一员,并开始寻求更多的信息来求证事件的真伪,这是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的考虑。群体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群体遵从”或“群体追随”,这导致部分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因对社会的不满而希望公平正义的“新世界”到来;“末日准备族”忙着储备存活必需品或训练求生技能,是这种“群体追随”现象的折射。

(四)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一对多的传播,其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传统媒介不管是辟谣还是报道有关迷信2012“世界末日说”的新闻,无形中或有意无意地传播着2012“世界末日说”。2009年11月13日上映的灾难片《2012》就起到了这样的助推作用,某种程度上,电影的全球影响力要比其它大众媒介大得多。

(五)网络新媒介传播

新媒介以手机、互联网为主体,人人是受者也是传者,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实现了双向互动传播模式。1997年3月到5月,天文爱好者卡克?施拉梅克对海尔-波普彗星进行观察时得出了错误结果,导致“世界末日”论的产生。他在某网站留言,一颗伴星紧紧跟随在这颗彗星之后,该网站将这条消息不断夸大,传至全球。2012“世界末日说”如接力棒般地被网民疯传,形成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高速、超量、多样化、范围广的特征,且没有终点。加之,新媒介具有融合传播的特性,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个性化、多元化、门槛低、监管难等特点,使2012“末日说”如洪水般泛滥并蔓延开来。

【1】【2】【3】


相关内容

  • 网络流言的传播学分析
  • 网络流言的传播学分析 [摘要]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流言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快速.大范围传播,对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转型阶段的我国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分析了网络流言泛滥的原因,并提出了消解对策. [关键词] 网络流言 传播学 社会转型 一.网络流言概念 一般认为,流言是通过非正式渠道流传的未经证实的信息 ...

  • 网络谣言整理版
  • 论网络谣言的发生与传播 摘要 网络谣言是通过网络介质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本文首 先从传播对象.传播者.传播过程三个方面介绍了网络谣言的特点. 然后,本文在分析前人的研究之后,探讨了网络谣言产生的理论原因 和现实原因.之后,本文阐述了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和心理动机.最 后,本文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 ...

  • 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
  •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事件.如近年来发生的流脑疫苗恐慌.SARS.禽流感.苏丹红事件.哈尔滨水污染问题等,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心理恐慌 ...

  • 真相缺乏的土壤上滋生和蔓延
  • (2)网络谣言传播的传播机制和影响研究 学者从传播机制出发,采用数值模拟.动态模型等形式,采用数据统计.调查问卷等办法,对网络谣言的传播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比如 DiFonzo ,Nicholas; Robinson, Nicole M; Suls , Jerry M;Rini, C ...

  • 2016年作文素材时事评论集锦
  • 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最新时事评论集锦 警惕‚撞翻变道车‛的快意 近日,一条交通事故视频在网上热传并引起网友激烈讨论.视频显示:3月5日,广东东莞中堂大桥一辆大众轿车强制变道,被一辆比亚迪撞翻.对于这起事故,舆论一波三折,讨论的焦点在于比亚迪车主是否‚故意撞车‛(3月21日<南方日报> ...

  • 2016最新时事评论集锦
  • 2016最新时事评论集锦 "天价鱼"背后的信任危机 2015年国庆节火了青岛大虾,刚刚过去的春节又让哈尔滨"天价鱼"成为焦点.剧情几经反转,仍扑朔迷离,没有结论和说法.按照这位江苏顾客的报料,自己一行在哈尔滨旅游,在导游带领下来到"北岸野生渔村&qu ...

  • 王琇玮--思修课讨论课感悟[扶不扶]
  • 关于"扶不扶"及相关问题思考 2006年11月20日,江苏南京,彭宇案开庭.一审判决彭宇赔偿受害人百分之四十的损失.彭宇不服判决结果,上诉,同时联系媒体声称助人反被讹.媒体迅速跟进,一时间引起全国热议. 至此,一场声势浩大的道德审判正式拉开帷幕. 有人说,这是社会道德滑坡的征兆. ...

  • 文化强农: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困局与治理路径
  • 摘 要:文化强农是文化强国的基础,文化下乡的强农逻辑贯穿于以农村公共服务为切入点的文化传播进程.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困局主要在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嵌入与文化政策执行的异化,文化下乡的强势推进与农户需求错位的隐忧,村落记忆的日渐式微与共同体传播整合的困囿.因此,对于传播媒介的服务架构而言,要把握文 ...

  • 新版[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
  •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 2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