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章丘大葱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季节方式:分秋育苗、春育苗。秋育苗葱白结实,比春育苗增产3千斤左右。
播种方式:分水育苗、旱育苗。
水育苗,做畦施肥土壤处理,先浇水后撒种,复土1.5旱育苗,做畦施肥后撒种,用扒子搂一下与土壤充分混均,然后浇水。此法省时省力,但是浪费种子。
播种时间:10月1日至7日是最佳播期。预测暖冬时晚播,寒冬时早播。北方各地均有一个最佳播期,有两项指标可验证,一是葱苗越冬停止生长时达到二叶一心,可见叶3片叶。
二是来年抽球率达到1%为最好,播种过早,抽球多影响葱苗质量,过晚生长量不足易受冻害。土壤选择:选用前茬玉米、大豆等地块。前茬是辣椒、韭菜vaio浅耕2寸深,不易深耕或旋耕,旋耕时要镇压,镇压不实要死苗。
土壤处理:施用环保型杀线虫剂,杀菌剂,防病毒剂,土壤酵母生物菌剂,或抗重茬剂 施肥:基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二铵12.5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与土壤充分混匀。 播种量:每亩3-4斤或4-5斤,可移栽5-7亩。
押冻水:11-12月押冻水。防止土壤干燥。
春育苗及7、8月份育苗,水育苗复土后第二天可打封闭,用施天补喷打一次无任何杂草。旱育苗出苗后,可喷打农思它每桶18毫升加一袋盖草能,每亩打3桶。喷打时注意温度要高,土壤要湿润。
春季管理:因本品种长势速度快,6月中下旬移栽的一般不管理,以防过高倒伏,天旱时,可浇水1-2次水。5-6月移栽的可施肥2次浇水4次。
撒播:先起出畦面土,置于畦边或畦头。浇足底水,待水渗透后,均匀撒籽于畦面,再将起出的土盖回,厚1.5厘米。1-2天后,盖土稍干时,搂平畦面。此方法畦面不板结,出苗容易。 条播:在畦内按10厘米行距,开深1.5-2厘米、宽4-5厘米的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
耕平畦面,随即浇水。出苗前需保持畦土湿润,以保幼苗顺利出土。春季播种浇水后,最好覆膜。
苗期管理:
冬前管理:秋播的葱苗,冬前需浇水1-2次,幼苗停止生长后(气温降到7度以下),土地冻结前,浇足“冻水”。土地开始冻结时,覆盖1-3厘米厚的碎草或马粪于畦面,暖地可薄,寒地要厚,以保幼苗安全越冬。还可于田间设风障,尤其多风地区。
冬后管理:冬后气温升高,幼苗开始返青时,及时清除覆盖物,同时中耕除草。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度以上时,浇返青水。浇返青水后,苗过密的需间苗,拔出双苗、弱苗、保持株距7-8厘米见方(撒播),或3-5厘米(条播)。以后随着葱苗的生长,增加浇水次数,追肥2-3次,每次每667平方米(1亩)施硫酸铵10千克。
春播葱苗撤出覆盖膜后,需进行中耕除草、间苗、追肥、浇水等管理。因葱苗很密,中耕除草需用特制工具,防治伤苗。苗期尤其是定值前15天内,浇水不要过多,防止徒长。葱苗长到高20-25厘米,有4-5片叶,单苗重30-50克时为定值适期。每667平方米(1亩)葱苗,可定值3333-4667平方米(5-7亩)葱田。
2:定值
在两季作地区,前茬作物(多为小麦)收获后,尽早浅耕灭茬。然后按行距60-80厘米开南北向沟,沟深15-20厘米。单季作地区,在冬闲地伤直接开沟。每667平方米(1亩)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生物酵母肥1000克,加饼肥100千克,或复合肥30并深刨35厘米,使肥土混合均匀,并将沟内土壤搂细耕平。
定值时,随刨葱苗随定值,并按大小分级理苗,分级定值。鸡腿葱等短葱白品种,用排葱法,即先把沟内的一侧修整齐,高低一致。后在此侧按株距6-7厘米排放葱苗,并取另一侧的土盖于葱将葱苗按行距5-6厘米插入土中,葱入土深6-7厘米,在葱行两边镇压后,顺沟浇水,此法为(干插)。如先灌水后插葱则为(水插)。
3:田间管理
1):越夏期管理:大葱定值后,缓苗期正是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做好中耕除草、防旱排涝及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全苗。
2):生长盛期管理:大葱到日平均气温降到25争取高产优质。追肥主要是补充氮肥。在黄河下游地区,8月上旬追第一次肥,每667平方米(1亩)追硫酸铵15千克。30天后追第二次,每667平方米(1亩)追硫酸铵20千克。两次追肥都可以把肥撒于葱两侧,中耕后浇水。第三次追肥多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这时葱垄已成葱沟,把肥撒于沟底,中耕后浇水。生长期应结合追肥、培土等增加浇水次数,见霜后是葱白充实期,仍要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可。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大葱定值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和中耕、除草等作业,原来的葱沟逐渐变浅。
4:病虫害防治
1后发展成纺锤形淡褐色到暗紫色病斑,并发生同心轮纹状黑色霉层。日平均气温20-30度,为该病流行季节。大葱生长盛期和种株开花期浸染流行。病原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轮作可减少初浸染源。分生孢子由气孔和伤口浸入。及时防治可降低发病率。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乳剂800倍液,或80%百菌清800倍液,或铜铵制剂(硫酸铜1000克,碳酸氢铵550克)500倍液,及时周密喷布,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霜霉病:危害叶、花蕾、花柄,形成椭圆形淡黄色病斑。病斑边缘不明显,表面产生白色霉。幼苗感病可全株死亡,成株发病造成减产,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以子囊孢子进行再浸染。日平均气温15度左右,为该病流行季节。防治方法同大葱紫斑病。
3):锈病:春秋发病,危害叶和花蕾。病部先呈白色小斑点,随后病斑凸起,呈橙色至褐色锈斑。病情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影响生长。空气湿度大,发病较重,病原浸染期喷布0.8波美度石硫合剂有保护作用。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500倍液,或2%氨基硫酸钠有一定防治效果。
4):葱黄萎毒素病:病原由蚜虫传播。感染植株,随病毒增殖症状加重,使各叶丛生,严重影响大葱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防治。主要通过轮作,及时防治传毒蚜虫等措施控制该病发生。
5):蓟马:是大葱的主要害虫。干燥少雨、温度较高时,危害严重。该虫1年发生6-7代,以春末到秋初危害最甚。可全部喷布乐果乳剂或敌敌畏乳剂,按适宜浓度配制,每667平方米(1亩)用原液150克,每10-15天1次,地面撒施灶土,有防虫、追肥的双重效果。
6):潜叶蝇:5:收获与贮藏:
山东章丘大葱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季节方式:分秋育苗、春育苗。秋育苗葱白结实,比春育苗增产3千斤左右。
播种方式:分水育苗、旱育苗。
水育苗,做畦施肥土壤处理,先浇水后撒种,复土1.5旱育苗,做畦施肥后撒种,用扒子搂一下与土壤充分混均,然后浇水。此法省时省力,但是浪费种子。
播种时间:10月1日至7日是最佳播期。预测暖冬时晚播,寒冬时早播。北方各地均有一个最佳播期,有两项指标可验证,一是葱苗越冬停止生长时达到二叶一心,可见叶3片叶。
二是来年抽球率达到1%为最好,播种过早,抽球多影响葱苗质量,过晚生长量不足易受冻害。土壤选择:选用前茬玉米、大豆等地块。前茬是辣椒、韭菜vaio浅耕2寸深,不易深耕或旋耕,旋耕时要镇压,镇压不实要死苗。
土壤处理:施用环保型杀线虫剂,杀菌剂,防病毒剂,土壤酵母生物菌剂,或抗重茬剂 施肥:基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二铵12.5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与土壤充分混匀。 播种量:每亩3-4斤或4-5斤,可移栽5-7亩。
押冻水:11-12月押冻水。防止土壤干燥。
春育苗及7、8月份育苗,水育苗复土后第二天可打封闭,用施天补喷打一次无任何杂草。旱育苗出苗后,可喷打农思它每桶18毫升加一袋盖草能,每亩打3桶。喷打时注意温度要高,土壤要湿润。
春季管理:因本品种长势速度快,6月中下旬移栽的一般不管理,以防过高倒伏,天旱时,可浇水1-2次水。5-6月移栽的可施肥2次浇水4次。
撒播:先起出畦面土,置于畦边或畦头。浇足底水,待水渗透后,均匀撒籽于畦面,再将起出的土盖回,厚1.5厘米。1-2天后,盖土稍干时,搂平畦面。此方法畦面不板结,出苗容易。 条播:在畦内按10厘米行距,开深1.5-2厘米、宽4-5厘米的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
耕平畦面,随即浇水。出苗前需保持畦土湿润,以保幼苗顺利出土。春季播种浇水后,最好覆膜。
苗期管理:
冬前管理:秋播的葱苗,冬前需浇水1-2次,幼苗停止生长后(气温降到7度以下),土地冻结前,浇足“冻水”。土地开始冻结时,覆盖1-3厘米厚的碎草或马粪于畦面,暖地可薄,寒地要厚,以保幼苗安全越冬。还可于田间设风障,尤其多风地区。
冬后管理:冬后气温升高,幼苗开始返青时,及时清除覆盖物,同时中耕除草。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度以上时,浇返青水。浇返青水后,苗过密的需间苗,拔出双苗、弱苗、保持株距7-8厘米见方(撒播),或3-5厘米(条播)。以后随着葱苗的生长,增加浇水次数,追肥2-3次,每次每667平方米(1亩)施硫酸铵10千克。
春播葱苗撤出覆盖膜后,需进行中耕除草、间苗、追肥、浇水等管理。因葱苗很密,中耕除草需用特制工具,防治伤苗。苗期尤其是定值前15天内,浇水不要过多,防止徒长。葱苗长到高20-25厘米,有4-5片叶,单苗重30-50克时为定值适期。每667平方米(1亩)葱苗,可定值3333-4667平方米(5-7亩)葱田。
2:定值
在两季作地区,前茬作物(多为小麦)收获后,尽早浅耕灭茬。然后按行距60-80厘米开南北向沟,沟深15-20厘米。单季作地区,在冬闲地伤直接开沟。每667平方米(1亩)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生物酵母肥1000克,加饼肥100千克,或复合肥30并深刨35厘米,使肥土混合均匀,并将沟内土壤搂细耕平。
定值时,随刨葱苗随定值,并按大小分级理苗,分级定值。鸡腿葱等短葱白品种,用排葱法,即先把沟内的一侧修整齐,高低一致。后在此侧按株距6-7厘米排放葱苗,并取另一侧的土盖于葱将葱苗按行距5-6厘米插入土中,葱入土深6-7厘米,在葱行两边镇压后,顺沟浇水,此法为(干插)。如先灌水后插葱则为(水插)。
3:田间管理
1):越夏期管理:大葱定值后,缓苗期正是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做好中耕除草、防旱排涝及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全苗。
2):生长盛期管理:大葱到日平均气温降到25争取高产优质。追肥主要是补充氮肥。在黄河下游地区,8月上旬追第一次肥,每667平方米(1亩)追硫酸铵15千克。30天后追第二次,每667平方米(1亩)追硫酸铵20千克。两次追肥都可以把肥撒于葱两侧,中耕后浇水。第三次追肥多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这时葱垄已成葱沟,把肥撒于沟底,中耕后浇水。生长期应结合追肥、培土等增加浇水次数,见霜后是葱白充实期,仍要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可。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
大葱定值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和中耕、除草等作业,原来的葱沟逐渐变浅。
4:病虫害防治
1后发展成纺锤形淡褐色到暗紫色病斑,并发生同心轮纹状黑色霉层。日平均气温20-30度,为该病流行季节。大葱生长盛期和种株开花期浸染流行。病原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轮作可减少初浸染源。分生孢子由气孔和伤口浸入。及时防治可降低发病率。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乳剂800倍液,或80%百菌清800倍液,或铜铵制剂(硫酸铜1000克,碳酸氢铵550克)500倍液,及时周密喷布,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霜霉病:危害叶、花蕾、花柄,形成椭圆形淡黄色病斑。病斑边缘不明显,表面产生白色霉。幼苗感病可全株死亡,成株发病造成减产,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以子囊孢子进行再浸染。日平均气温15度左右,为该病流行季节。防治方法同大葱紫斑病。
3):锈病:春秋发病,危害叶和花蕾。病部先呈白色小斑点,随后病斑凸起,呈橙色至褐色锈斑。病情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影响生长。空气湿度大,发病较重,病原浸染期喷布0.8波美度石硫合剂有保护作用。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500倍液,或2%氨基硫酸钠有一定防治效果。
4):葱黄萎毒素病:病原由蚜虫传播。感染植株,随病毒增殖症状加重,使各叶丛生,严重影响大葱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防治。主要通过轮作,及时防治传毒蚜虫等措施控制该病发生。
5):蓟马:是大葱的主要害虫。干燥少雨、温度较高时,危害严重。该虫1年发生6-7代,以春末到秋初危害最甚。可全部喷布乐果乳剂或敌敌畏乳剂,按适宜浓度配制,每667平方米(1亩)用原液150克,每10-15天1次,地面撒施灶土,有防虫、追肥的双重效果。
6):潜叶蝇:5:收获与贮藏: